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章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供需冲突。2005—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但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应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而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完成1~3题。1.读材料可知,我国()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B.农业竞争力强C.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D.粮食生产存在肯定的盲目性2.我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下列有关其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稻谷、大豆库存量大B.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丰富的地区集中C.运输距离远D.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粮食平安问题时有发生3.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为削减我国大豆进口,可实行的措施有()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爱护价③削减农药、化肥的施用,提高耕地质量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1.D2.C3.C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国内市场上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而玉米、稻谷却阶段性过剩,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没有面对市场,存在肯定的盲目性,也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竞争力不强;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第2题,我国粮食库存量大,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较远,还有大量粮食进口,都是长距离运输,流通费用高;大豆产需缺口较大,库存量不会太大;我国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北方核心产区集中,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粮食平安问题对流通费用影响较小。第3题,针对大豆产需缺口较大的问题,应增加大豆生产,尤其是提高大豆的商品率,因而应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同时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爱护价可以提高农夫种植大豆的主动性。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完成4~5题。4.维持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5.下列关于图示耕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B.能够缓解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C.使滑坡灾难发生概率大大降低D.梯田方向与等高线垂直答案:4.B5.B解析:第4题,此生态系统中的确定性要素是水资源,而梯田只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使水资源得以持续的关键是山顶的森林。第5题,梯田能够减缓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生产实力,梯田的走向与等高线平行。读图,完成6~7题。6.上图中圆圈内地区洪灾严峻,主要缘由是()①夏季多暴雨②植被稀有③地势低洼,河流入海口少④地下水位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7.圆圈内地区水资源非常惊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缘由是()①冬季风影响时间长②全年降水量小③工农业生产规模大④人口密度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6.A7.B解析: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河流入海口少,是造成海河流域多洪涝灾难的主要缘由。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使该地区水资源非常惊慌。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8.关于图中各地区缺水缘由的分析,错误的是()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峻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9.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答案:8.C9.D解析:第8题,近海养殖业为海洋养殖业,与华北地区缺水关系不大。第9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供水惊慌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水型水龙头大多是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的。下图为某种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图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A.开源 B.节流C.净化 D.海水淡化11.下列生活方式中,与该图体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不同的是()A.用淘米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C.用洗菜水来浇花D.运用节水马桶答案:10.B11.B解析:第10题,节水型水龙头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可以起到节流的目的。第11题,用淘米水来洗菜、用洗菜水来浇花、运用节水马桶均为节流措施,而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读图,完成12~13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改变图12.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削减,其干脆缘由有()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③人口的不断膨胀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⑤不合理的浇灌方式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13.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有()①大量增加耕地面积②切实爱护耕地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毁林开荒⑤大力开垦草原⑥主动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答案:12.B13.D解析:第12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削减的干脆缘由从人口和耕地形势来分析,B项正确。第13题,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不现实;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将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林、牧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下图为新疆主要石油化工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新疆在能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臭氧层空洞15.为了减轻能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加大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实现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C.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D.对原有资源进行封闭保存,将化工企业转移到外省去答案:14.A15.C解析:第14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采油气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15题,加大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实现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不利于减轻能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新疆气候干旱,在该地区大规模发展农业会加剧土地荒漠化;对原有资源进行封闭保存,将化工企业转移到外省去都不现实。“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发觉我国海疆自营深水勘探的首个高产大气田,这一胜利发觉打响了我国海洋石油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枪。据此完成16~17题。16.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对其难度大的缘由推断不合理的是()A.地质条件困难 B.水深C.昼夜温差大 D.探区范围广17.下列关于该气田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B.有利于缓解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局面C.深水装备和技术的提升,将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D.加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利于削减油气对外依存度答案:16.C17.A解析:第16题,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主要因素是海洋地质条件困难、水深、勘探范围广,A、B、D三项合理。海洋区域昼夜温差较小,不是勘探开发难度大的缘由,C项不合理。第17题,该气田的开发不利于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A项错误。人类从海洋中找寻生存空间的活动自古就有,也是目前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所学学问,完成18~19题。18.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景观中,属于围海造地的是()19.与陆地工厂相比,海上工厂不具备的优点是()A.不占陆地面积B.工厂主体小C.离加工原料地近D.建立和管理费用低答案:18.A19.D解析:第18题,A为围海造地后建成的住宅区;B为人工岛;C为海上城市;D为海上钻井平台。第19题,海上工厂面对的是困难的海洋环境,其建立和管理须要先进的技术和较多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能源、资源供应惊慌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冲突日益突出的状况下,海洋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据此完成20~21题。20.将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海底金属矿产资源是()A.锰结核 B.石油C.煤炭 D.黄金21.关于海洋渔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渔业资源广泛分布在深海海盆B.海上捕捞不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C.世界主要渔业国家都分布在热带地区D.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答案:20.A21.D解析:第20题,海底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锰结核。第21题,大陆架海疆水浅,阳光足够,鱼类多;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温带地区季节改变大,且有寒暖流交汇,故世界主要渔场集中分布在温带海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22~23题。22.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例大,其共同缘由主要有()①浇灌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施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改变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3.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较大的主要自然缘由是()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人类不合理浇灌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改变小D.夏季风强劲答案:22.D23.A解析:第22题,A、B两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蒸发量大,浇灌不当,盐分在地表聚集,降水少,盐分改变小。第23题,C位于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沿海地区,盐碱地所占比例大的主要自然缘由是沿海地区海水浸渍。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中的水是冷的,肯定没有火气,但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马上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却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结合我国盐场分布图,完成24~25题。24.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缘由是()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C.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D.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25.四川火井盐场运用的主要能源是()A.自然气 B.水蒸气C.地热能 D.可燃冰答案:24.C25.A解析:第24题,西北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盐分积累多。第25题,由题意可知,该能源应为气体,水蒸气不能燃烧,地热能会使井水有较高温度,不会是冷的,故应为自然气。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我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我国少水带和缺水带水资源紧缺的最主要成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受水资源紧缺的困扰,最主要的缘由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带,试分析缘由。

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少。(3)水污染严峻。(4)过渡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峻,水资源相对少。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样,从图中流量等值线的改变也可得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第(2)题,少水带和缺水带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稀有。第(3)题,多水带水污染严峻,导致水资源紧缺。第(4)题,由于各地人口密度、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的供求状况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我国水资源供应最惊慌的地区为过渡带。2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缘由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觉,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状况严峻。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分布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1)分析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2)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地耕地撂荒的缘由。(3)说明三地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4)为缓解三地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季风气候区,湿热多雨,流水作用强。(2)耕地破裂,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3)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削减对植被的破坏,复原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削减自然灾难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削减,粮食收入大大降低。(4)探究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赐予合理经济补偿的状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解析:第(1)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形成喀斯特地貌一是须要有大量可溶性的碳酸岩;二是区域降水丰富,流水的溶蚀作用强。第(2)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该地以丘陵、山地为主,说明耕地资源坡度大,地形坎坷,不利于耕种;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土壤肥力低;喀斯特地貌地区耕地破裂,地块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面积狭小,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等。第(3)题,三地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绽开说明。第(4)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进行回答即可。探究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赐予合理经济补偿的状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8.(12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正确相识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我国不同地区石油生产量改变图2我国不同地区石油进口量改变(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推断。(3)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缘由。答案:(1)1999年:石油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2009年: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2)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削减,须要进口部分石油弥补储量不足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已进入中晚期。(3)差异:华东、华南石油进口远大于其他地区。缘由:华东、华南石油生产远远满意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须要,必需依靠进口弥补缺口。解析:第(1)题,我国石油生产的时空分布格局,主要是对比在图示时间内,石油生产量的改变及地区间的差异,所以关键时间是1999年和2009年。第(2)题,油田资源进入中晚期,因储量不足,石油产量会渐渐下降,因不能满意需求,进口量会增加。第(3)题,华东、华南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读图进行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