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水循环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1.水循环定义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海陆间循环2.水循环分类蒸发3.水循环环节【不同水循环类型环节类型不同】(1)海上内循环(循环的水量最大)蒸发——降水[未登陆的台风](2)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3)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人类最容易改变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博斯腾湖塔里木河沂河沭河黄海骆马湖灌河新沂河问题:认识两个区域并判断两区域水循环类型。陆上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蒸腾蒸发蒸腾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蒸腾)的因素①气温②风速③空气水汽饱和度④地面水分状况⑤植被覆盖率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2)影响降水的因素①气压带风带②地形③海陆位置④洋流⑤人类活动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①降水②蒸发③下渗④人类活动(水利工程)⑤其它补给方式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4)影响下渗的因素①降水强度②降水量③降水持续时间④坡度⑤土壤中水饱和度⑥植被覆盖率⑦冻土⑧地表硬化程度

案例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①提高透水能力,如采用透水砖,保持绿地面积。②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泵站;③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④排水不畅①降水多③地表径流增多②路面硬化,下渗减少▋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与裸田相比,砂石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表径流,且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增加下渗量。▋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2)观察下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二者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相似,且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3)观察下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不同,其中水分变化0-10厘米最为明显,随着深度变大,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在逐渐变小,但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水库周围)蒸发量和降水量。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5)实施人工雨增:加大降水量。(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洪峰流量时间无植被的流域有植被的流域时间无植被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洪水季节有植被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读图,完成下列任务。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影响河流洪峰流量的大小、洪峰期到来时间的早晚;影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大小。活动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活动植被增多水循环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降水减小增加增加增加增加洪水期枯水期增加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2.负向影响(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5.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2.负向影响(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3)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的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4.影响全球气候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地影响。课堂总结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水循环的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参与营造地表形态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案例探究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环节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⑧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导致上游地区的森林急剧减少,对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③增多 B.⑤增多C.⑥减少 D.⑦减少3.水循环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人类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补充和更新了陆地水体 B.调节了地表温度C.塑造了地表形态 D.促进了地表的物质迁移DDA

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