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页,23小题(含作文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VR纪录片也被称为互动式纪录片,是在传统纪录片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所诞生的一种纪录片新形态。这种新形态不仅改变了纪录片的制作方式,而且带来了观演关系的深刻变革,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互动化、游戏化地参与纪录片的观赏过程。首先,从技术角度而言,AR、VR、8K等新媒体信息技术为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纪录片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范围,为纪录片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传播设备。如在VR纪录片的拍摄阶段,创作者可以采用独特的全息全景相机等先进设备拍摄影像,随后利用计算机仿真环境系统进行创作,最终通过多媒体编写互动设备接收并呈现内容,为受众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其次,从创作理念而言,互联网技术使得纪录片的生产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互动传播的时代,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接收信息。VR纪录片便是利用受众这一新的信息消费心理与需求,形成了具有媒介特色、类型特色的互动叙事模式。最后,从叙事结构而言,VR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的创新性变革上。在VR纪录片的叙事研究演变过程中,学者巴赫金第一次将“时空体”这一概念引入艺术学领域。“时空体”指世界上每一个物体、每一个事件的存在都是通过时间坐标(T)和空间坐标(X、Y、Z)来确定的。传统纪录片的叙事模式是将故事放置在二维的时间轴上的,按照时间推进顺序进行叙事或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不同空间的故事,因此叙事具有单向线性、程式化、系统性的特点。VR纪录片则将故事置于四维多轴框架内,在叙事过程中,让受众的每一次交互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在VR纪录片的艺术时空中,时间与空间并没有被限制,受众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内容。这一过程完全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限制,是创作者赋予受众权利的体现,也是创造与再创造的有机互动。(节选自《互动叙事理论与VR纪录片》)材料二:《古籍寻游记》是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PICO、抖音共同打造的古籍活化项目。该项目以VR互动纪录片为核心,依托PICO的6DoF交互技术以及火山引擎视频云的三维重建及视频扫描技术,还原二十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让用户以更沉浸的方式体验古籍记载的历史,让古籍真正“活”起来。除主故事外,用户可以通过PICOVR设备中的《古籍寻游记》主页进入“虚拟博物馆”,不仅可以近距离赏阅古籍,还能观赏多件代表性展品。在“明清档案”篇中,作为天文生的用户与钦天监监正南怀仁一起登上观象台,使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在“殷墟甲骨”篇中,用户去商朝考证了当时古人如何利用龟甲卜筮。在“居延汉简”篇中,用户成为一名东汉时期的戍边战士,体验他们的生活日常,感受敌人来犯时的剑拔弩张,并在万分危急之时点燃烽火。VR技术的360度全景视觉与临场参与感让用户代入了古人的身份,见证到了人类祖先所生活的年代,让用户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的旁观者,而是获得一种穿越的可能,站在了历史里。《古籍寻游记》是在此前大量VR产品制作经验累积的基础上,让VR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既通过“复活”古籍彰显出了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探寻到了VR技术在人文教育层面的社会价值。(节选自《VR纪录片的创新叙事路径研究》)材料三:游戏大师克里斯·克劳福德指出:“聆听、思考、表达是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过程、三种能力,只有这三者同时具备,互动才是有效进行的。”因此,VR纪录片要达成互动效果,受众的主动式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VR纪录片中的受众主动式参与,按照类型可以分为思维维度的主动式交互与主体维度的主动式交互。第一,思维维度的主动式交互。VR纪录片作为纪录片游戏化的延伸,其追求的不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械化互动操作,而是在虚拟空间中创作者的认知、思考等人格化思维能够通过人机交互展现出来。2022年,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正式亮相。该纪录片第一集开头便引人入胜:“康熙十六年,京师。你刚刚进入钦天监天文科,受命协助监正南怀仁向康熙帝呈进观候天象题本。在观象台上,南怀仁移动天空环,星图浮现,你将各星图连接,依次点亮四象圣兽。瞬间,随着一阵金光,你现身在巨大的星河前……”这部纪录片通过极具代入感的环境模拟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受众依据场景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互动体验。尤其是第一人称的视角和对话感强烈的任务通知等设计,会使受众的思维不自觉地融入其中,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主动依照人物设定进行思考,并作出相应的选择。第二,主体维度的主动式交互。随着便携式VR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其便捷性和内容仿真度均显著提高。比如在《古籍寻游记》中,受众不仅能够自由调整视觉角度,还能够借助配套手柄,在剧情中进行拾取物品、研墨、盖印章等多种操作。由此可见,受众主动式参与对增强互动效果和沉浸式体验具有重要影响。(节选自《互动叙事:VR技术赋能下的纪录片叙事新模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VR纪录片是一种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改变纪录片的制作方式,使受众能更互动化、游戏化地参与纪录片观赏过程的纪录片新形态。B.游戏大师克里斯·克劳福德认为,在VR纪录片中的受众主动式参与按照类型可以分为思维维度的主动式交互与主体维度的主动式交互。C.在《古籍寻游记》中,用户可通过VR设备代入古人身份,“穿越”到历史里,与南怀仁一起观测天象,或体验戍边战士的日常生活。D.VR纪录片利用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的心理与需求,形成了具有媒介特色、类型特色的互动叙事模式,受众主动式参与对增强互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纪录片与VR纪录片的区别在于叙事结构,传统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具有单向线性、程式化、系统性的特点,是因为其将故事放置在二维的时间轴上进行叙事。B.A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在彰显出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探寻到了VR技术在教育层面的社会价值,这与受众主动参与而达成互动效果分不开。C.第一人称的视角和对话感强烈的任务通知等设计,会使受众的思维不自觉地融入纪录片中,并随着剧情的发展主动依照人物设定进行思考,然后作出相应的选择。D.《古籍寻游记》依托6DoF交互技术及三维重建及视频扫描技术,还原“古文献四大发现”,突破了纪录片没有以沉浸方式体验古籍记载的历史的传统。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运用了VR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一项是()A.《我在故宫修文物》采用一种“日记式”的叙述方式紧扣人物,从每一个故宫文物修复专家的视角出发,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在观看时有一种代入感,仿佛也进入了画面之中。B.《文学的故乡》以“寻乡”主题为叙事线索,通过六位作家各具代表性的出场,配以充满地域特色的画面,使人们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不同作家的地理故乡,并感受到其文学故乡的精神源头。C.《文学日常》选择朋友走访的视角,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对话方式介入作家的生活日常,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在外部环境与人物对话间来回切换,满足了观众对作家日常生活的好奇。D.《国家地理》之《带你走进婆罗洲森林中的国际动物救援中心》中,既能选择以小猩猩的视角站在树上俯视地上的人,也能选择以动物救助中心医生的视角仰视正在树上玩耍的小猩猩。4.材料一与材料三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5.作为国内首部重现二十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的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入选了《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名单》,你认为《古籍寻游记》入选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拟写入选理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蓝袍先生(节选)陈忠实我爷爷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而不能中举高升,爷爷只好穿上蓝袍在杨徐村坐馆执教,教的是他的“四书五经”。我爷爷把门楼上那副“耕读传家”的题匾挖掉了,换上一副“读耕传家”的题匾,把“耕”和“读”的位置做了调换。我父亲初看时,还以为我爷爷笔下失误,问时,爷爷一拂袖子,瞪了父亲一眼,没有回答。我父亲不敢再问,却明白了是有意调换而不属于笔误,该当慢慢地去体味,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凿刻起来。爷爷瞑目前,选定我父亲做他的接班人,父亲穿上了爷爷留下的蓝袍去私塾坐馆执教。后来因为家庭内部变化,在我刚满十六岁的时候,父亲让我做他的替身去坐馆执教……过罢正月十五,私塾又开学了。我也穿上了蓝布长袍,第一次去坐馆,心里怎么也稳实不下来。走出我家那幢雕刻着“读耕传家”字样的门楼,似乎这村巷一夜之间变得十分陌生了,街巷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一搂抱粗的古槐,端直的白杨,夏天结出像蒜苔一样的长英的楸树,现在好像都在瞅着我,看我这个十六岁的先生会不会像先生那样走路!那些拥拥挤挤的一家一户的门楼里,有人在窥视我的可笑的走路的姿势吧?不管怎样,我已经走出街门了,没有再退回去的余地了,只有朝前走。这时候,我想到了父亲走路的姿势……我抬起头,像父亲那样,既不仰高,也不低垂,两目平视,梗直脖根,绝不左顾右盼,努力做到不紧不慢,朝前走过去。走进学堂的黑漆大门,三间敞通的瓦房里,学生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摆满了学生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方桌和条凳,排列整齐,桌子四周围坐着年龄差别很大的学生,在哇啦哇啦背书。除了新添的几个启蒙生,教室里坐着的全是那些春节以前和我同窗的本村的熟人、同伴、同学,有的个子比我长得还高还壮实,我今天看见他们,心里却怯了,我完全知道他们和我父亲捣蛋的故伎,尤其是杨马娃和徐拴拴两人,念书笨得很,却尽出鬼点子捣蛋。我一进门就瞅见他俩的诡秘的脸相,倒有点怯场了,那些不怀好意的脸相!我立即走向那张四方教桌,偏不注意那几个扮着怪相的脸。我在父亲坐过的那把直背黑漆木椅上坐下来,腰似乎自然地挺直了,父亲就是这样挺着身坐。桌子角上压着一沓打好了格子的空影格纸,那是学生们递上来的,等待我在那些空格里写上正楷字,他们再领回去,铺在仿纸下照描,我取下一张空格纸,从铜笔帽里拔出毛笔,蘸了墨,刚写下一个字,忽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蓝袍先生——”我的脑子里轰然一声爆响,耳朵里传来学堂里恣意放肆地哄笑的声浪。我转过头,看见一张傻乎乎愣笑着的脸,这是村子里一个半傻的大孩子。他的嘴角吊着涎水,一只手在背后抓挠着屁股,得意地傻笑着,我立即追问:“谁叫你这么称呼我?”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静默中潜伏着许多期待。我从桌上摸过板子,那块被父亲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让地说:“伸出手来!”傻子脸色立时大变,眼里掠过惊恐的阴影,把双手藏到背后去了。我从他的背后拉过一只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当下就弯下腰去,用右手护住左手嚎啕起来:“马娃子!你教我把人家叫‘蓝袍先生’,让我挨打……呜呜呜呜……”我立即站起,一下子揪住杨马娃,这个暗中专门出鬼点子捣乱的“坏头头”。不压住这个杨马娃,我日后就难得在这张椅子上坐安稳。我命令:“杨马娃,到前头来!”杨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脑袋,走到前头来了。他个子虽不高,年岁不小了,也是个老学生。他应付差事似的朝我草草鞠了一躬,就站住了。我早已不能忍耐这种恶作剧还在继续往下演,“伸出手——”杨马娃伸出手来。他的眼里滑过一缕冤枉的无可奈何的神色,既不看我,也不看任何人,漫不经心地瞅着对面的墙壁。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闪了一下,又自动闪上来,没有躲避,也听不到挨打者的呻唤,更听不到求饶声了,我突然觉得那只手在向我示威,甚至蔑视我。教室里很静,听不到一丝声响。我感到了两方的对峙在继续,我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不然就会被压倒,难得起来。我也不吭气,谁也不看,只看着那只要击中的手。我记得父亲打板子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来不看被打者的脸,更不听他们的呻唤和求饶,只是打够要打的数字。我抽下五板子了……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说:“先……先先先生!马娃叫我叫你‘蓝袍先生’,我说你要打手的,他说不会,你和俺俩都是在一块念下书的,不会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蓝袍先生’……我往后再不……”我似乎觉得胳膊有点沉,抬不起来了,再一想,如果马娃一直不开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吗?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机会,正好下台,不失威风也不失体面。傻瓜先爬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杨马娃则不慌不忙,文质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我重新坐好,提起毛笔,题写那张未写完的影格儿,手却在抖。我第一次执板打人,心里却没有享受打人的畅快,反倒添加了一缕说不清的滋味……就这样,我穿着蓝袍,像爷爷,像父亲,做起了先生……人们说,我活脱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样儿!连脾气也跟我爸一模一样了。杨徐村解放了,人民政府废止了我的课程,让我到城南的师范学校去进修。我来到了师范学校,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我脱掉蓝袍,穿上了“列宁装”。无论如何,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我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顿时感到浑身舒展了。我挺直了脊背,向前走去……(选自《蓝袍先生》,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从来不看被打者的脸,更不听他们的呻唤和求饶,只是打够要打的数字”这一句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是一个严肃、冷峻的人。B.小说中“偏不注意那几个扮着怪相的脸”里的“偏”有“故意”的意思,掩饰“我”第一次执教内心的不安和胆怯。C.在小说中,傻瓜“深深地鞠了一躬”,杨马娃“文质彬彬地鞠了躬”表现出他们对于“我”的惩罚的信服。D.我作为“蓝袍先生”故事的亲历者与参与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我”的命运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7.下列对本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三段的环境描写表现出“我”初次去学堂途中的敏感与忐忑,而“我抬起头,像父亲那样”表明“我”已经战胜胆怯,进入了“先生”的角色。B.小说中“杨马娃伸出手来……眼里滑过一缕无可奈何神色……漫不经心地瞅着对面的墙壁”,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杨马娃将挨打时的无奈,内心对“我”的些微反抗。C.小说心理描写细腻,从赴学馆途中的不自信到进入学堂后的胆怯,再到与杨马娃冲突后的暴怒,最后惩戒学生后的失落与悲哀,让读者看到了“我”的变化。D.小说运用平实质朴、明白如话的语言,塑造了一家三代“蓝袍先生”形象,新的时代到来,我也终于脱下那枷锁般的“蓝袍”,获得了“新生”。8.请结合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试比较别里科夫的“套子”与本文的“蓝袍”内涵的异同点。9.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我”这一有限视角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唐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阵,请纵兵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节选自《百战奇略·进战》)材料二: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①,朕至今疑焉。如何?”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击之,所以去大患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按《孙子》,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督兵疾A进B行C至阴山D遇E其斥候F千余帐G皆俘H以随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文中指道歉,与司马迁《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B.举,文中意为“全”,与苏洵《六国论》中“举以予人”的“举”意思不同。C.亡,文中指逃跑,与苏洵《六国论》中“诸侯之所亡”的“亡”意思不同。D.诚,文中意为“的确”,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诚有百姓者”的“诚”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引录“见可则进”一语,是说发现有战胜敌人的可能时就迅速发动进攻,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采取进攻方式作战的问题。B.突厥首领颉利在战争中败给了李靖,派遣使者到唐朝诚心谢罪,希望能率领整个国家归附唐朝,唐王朝派人对其进行抚慰。C.李靖认为,使者到达后,突厥人一定以为危机已解除,如果此时能抓住机会出兵袭击,便可以像当年韩信破齐一样,一举击溃敌军。D.李靖的战术取得了巨大成功,“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活捉了颉利可汗的儿子,最终颉利可汗也难逃厄运。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虏始觉。(2)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14.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获胜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①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②?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③。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①史正志,字致道,时任建康行宫留守。②喷:吹奏。霜竹:秋天之竹,借以指笛。③安石:谢安,字安石。谢安出仕前曾隐居东山,故以“东山”代指谢安。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一日闻桓伊抚筝而歌,歌曰:“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谢安闻歌触动心事,潸然泪下。④宝镜:《松窗杂录》记载有渔人于秦淮河得一古铜镜,能照人肺腑。后不慎坠水中,遍寻不得。此喻知我者难觅。15.下列对这首词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上阕“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两句,写出作者辛弃疾登上金陵的赏心亭,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绪,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B.诸葛亮曾对孙权说:“秣陵(建康)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然而昔日虎踞龙盘之地,今日徒留衰颓萧条之景,不复往昔。C.上阕描绘了寒笛声声中夕照斜柳、倦鸟归巢、风吹田垄之木、孤帆西去之景,景色萧条,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所描写的秋景特点一致。D.最后两句,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16.本词在抒情手法上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有何相似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倘若唐太宗能够恪守“十思”的原则,并弘扬“九德”的精神,同时在选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这个国家便会变得轻而易举。(2)苏洵在《六国论》中,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对抗秦国的有效办法。他强调,若各国能以此法行事,必然让秦国寝食难安。(3)“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被赋予祥瑞与尊贵象征意义,它在农耕社会中更是占据着图腾般的重要地位。诗人们常借用龙的形象传情达意。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便巧妙地运用了龙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龙吟”使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而雄浑的气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欲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是绕不开的,作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无疑将中国古建筑研究推向了无人企及的高度,并将中国古代建筑学、建筑史与中国美学融合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的贡献是①的。难怪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梁思成极尽溢美之词,评价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读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我一方面感佩梁先生精湛的专业素质和渊博的学问,另一方面就是有这样的感悟:岂止是古建筑②的发展史,更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文化风貌和精神家园的集中体现。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抗日战争期间,彼时梁思成与营造学社的同仁们避居四川宜宾的李庄,在那里他潜心写作,完成了这部关于中国建筑学的扛鼎之作。在前言中,梁思成谦虚地说这部书“写得很不好”,而且认为这部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由此可见,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老一辈学人,其谦虚认真的态度值得后人③,景行行止。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源流,必从主流建筑入手,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内容侧重于宫殿庙宇的研究探究。同时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梁先生对古建保护的思考与期许,这种赤诚与热爱之情令人动容,发人深思。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写得很不好”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B.近现代考古学家将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远古人类居地,以“石器时代文化”来命名。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D.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可改写成:“是古建筑的发展史和民族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