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_第1页
新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_第2页
新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_第3页
新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_第4页
新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2013-01-05发布2013-02-01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Technicalregulationforgroundwaterh批准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3年2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标准服务中心关于批准发布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的通知本标准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2013年1月5日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1年自治区第一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新建标函【2011】20号)的要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XJJ050-2012(以下简称规程)。为规范新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新疆浅层地下水水源热泵工程应用水平整体提高,规程编制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新疆地域与气候特性,针对现有浅层地下水热泵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其他省市有关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标准,在多次研究讨论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了具体技术规定和要求,以保证新疆的地下水水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管理的工程质量。本规程共分七章七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热泵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运行管理,热泵系统测试等。本规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乌鲁木齐市光明路125号,电话邮政编码830002)。主要起草人:刘鸣王柱和敬跃先施敏琪郭西万陈振华张鸿义郁新喜田敬兴 23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 63.1一般规定 63.2目的与任务 73.3水文地质测绘 9 93.5水文地质钻探 9 3.7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资源评价 3.8地下水水质评价 3.9地下水资源保护 4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4.2热源井井身结构设计 4.4地下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5热泵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5.2冷热负荷 5.3室内系统 5.4热泵机组与机房设计 5.6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236.1一般规定 23 7热泵系统测试 25 25 25 26 28附录B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水质要求 附录C抽水井与回灌井的最小间距 附录D热源井基本资料 附录E热泵项目测评指标汇总 11.0.1为规范新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地下水水源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地域气候特性和工程特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疆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取水和回灌管网、热泵机房和管网系统的整体全面科研论证、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1.0.3地下水热泵系统可以提供热水与冷水,来满足建筑的冬季供热、夏季供冷和全年生活热水系统使用要求。1.0.4地下水热泵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其新疆地方法规、标准的规定。22.1.1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geothermalresources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资源。2.1.2地下水换热系统groundwatersystem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2.1.3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directclosed-loopgroundwatersystem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2.1.4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indirectclosed-loopgroundwatersystem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2.1.5含水层aquifer导水的饱和岩土层。2.1.6井身结构wellstructure构成钻孔柱状剖面技术要素的总称,包括钻孔结构、井壁管、过滤管、沉淀管、管外滤料及止水封井段的位置等。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的井。2.1.8回灌井injectionwell用于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2.1.9热源井heatsourcewell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3和回灌井的统称。2.1.10抽水试验pumpingtest一种在井中进行计时计量抽取地下水,并测量水位变化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含水层富水性,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2.1.11回灌试验injectiontest一种向井中连续注水,使井内保持一定水位,或计量注水、记录水位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注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2.1.12地下水循环利用量recyclegroundwatercirculation从含水层中抽取利用后,完全回灌到原含水层中的地下水量。2.1.13地下水groundwater埋藏于地表以下各种类型重力水的统称。2.1.14潜水phreatic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渗透性能极弱的岩土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2.1.15承压水confinedwater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承压性质的地下水。2.1.16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影响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补给、径流、排泄、水质、水量、水温及其动态变化等的总称。2.1.17水文地质参数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表征地层水文地质特征的数量指标,包括渗透系数、导水系数、释水系数、给水度、越流参数等。2.1.18水文地质单元hydrogeologicunit具有统一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2.1.19水文地质勘探孔hydrogeologicexplorationhole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按水文地质钻探要求施工的钻孔。2.1.20过滤器骨架管孔隙率percentageofopenareaofscreen骨架管的滤水孔眼的总面积与滤水管的总表面积之比。4563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3.1一般规定3.1.1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方案规划设计中,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3.1.2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应具3.1.3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立项前以及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地察区域半径宜大于工程取水影响范围。勘探深度宜小于200m。3.1.4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适用范围为:山前倾斜平原、河谷阶地,地下水埋深宜大于10m,且地下水位年下降值小于1.5m的地区。3.1.5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阶段分为项目论证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管理阶段。不同勘察阶段工作的成果,3.1.6勘察评价取水规模:按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换热需水量大≤需水量<15万m³/d;(3)中型:1万m³/d≤需水量<5万m³d;(4)小型:<1万m³/d。3.1.7地层符号、图例选用应统一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7尺为1:100000~1:50000。8包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简称物探)、钻探、现场与室内试验等。该阶段勘察比例尺为1:25000~1:5000。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勘察是设计勘察阶段的延伸,主要是4运行管理阶段:运行管理阶段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地下2利用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测试、试验等水文地质3水文地质勘探及开采井应进行抽水和回灌试验。通过抽水4在水文地质勘探孔及开采井施工终孔后应进行物6进行地下水换热系统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确定合理的地9下水循环利用量和热源井井群规划设计建议方案。3.3水文地质测绘3.3.1水文地质测绘,宜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当只有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或地质图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综合地质、水文地质测绘。3.3.2设计阶段勘察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为1:25000~1:5000或更大的比例尺。水文地质观测点数每平方公里5~15个。3.3.3水文地质测绘的内容宜包括:地貌调查、地层岩性调查、地质构造调查、泉的调查、水井调查、地表水调查、水质调查、地下水动态调查和开采量调查等。各项调查的具体内容应满足《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中的相关要求。3.4水文地质物探3.4.1采用水文地质物探方法,应根据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被探地质体的物理特征和不同的工作内容等因素确定。宜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3.4.2对勘探孔及开采井应进行水文地质测井工作,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为划分含水层及确定井身结构,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提供依据。3.4.3对物探的实测资料,应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相应水文地质解释的物探成果。3.5水文地质钻探3.5.1水文地质勘探井的位置,应在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确定。勘探井的布置应有代表性,应能查明勘察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的资料。3.5.2水文地质勘探井的数量,应根据工程热负荷的大小确定。一般勘探井数量应满足:工程热负荷q<500kW时,为1~2眼;工程热负荷500kW≤q<2000kW时,为2~3眼;工程热负荷q≥2000kW时,为≥3眼。勘探井深度一般宜小于200m。3.5.3勘探井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勘察区的地层岩性特性、测试要求及钻探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应满足《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3.5.4水文地质勘探井的施工和成孔工艺质量指标,应符合《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的有关规定。3.5.5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现有资料较多、热源井井群已基本确定、少数管井能满足需水要求时,可直接打探采结合井。当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结果符合地源热泵系统要求且不影响统一开采布局时,应采用成井技术将水文地质探采结合井完善成热源井加以利用。成井过程应有水文地质专业人员进行监理。3.6抽水试验与回灌试验3.6.1抽水试验及回灌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项目规划区域内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单井涌水量、回灌量,确定抽水井、回灌井的数量和布局。3.6.2抽水、回灌试验应在地下水换热适宜区内进行,一般试验组数小型工程1~2组,中型2~3组,大型大于等于3组。试验井的位置应具有代表性,试验井可为条件适宜的水井、已建或新建的换热井,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专门施工探采结合井。3.6.3回灌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1回灌试验宜采用定流量试验方法;3.9地下水资源保护3.9.1在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地区,为了地下水及浅层地热能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应做好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设置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卫生防护带。3.9.2在地下水换热过程中,根据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应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可开采量进一步进行计算和评价。对水位、水质、水温的变化和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的发生作出预测。必要时,应提出调整开采方案或采取防护措施的建议。3.9.3凡出现下列情况的地区,在没有采取专门措施时,不应再进行扩大热源井开采量的勘察:1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水位年下降速率大于1.5m;2水质明显恶化,不能满足需要;3地下热量失去平衡,地下温度场发生大的变化,表现为地下水温度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现有热源井的开采已产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问题。离宜大于50m,抽水井与抽水井之间距离宜大2井群布置合理,平均井间干扰系数小于20%;3井位与建(构)筑物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4.1.9热源井井群设计时,应留有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宜按设计抽水井和回灌井数量的10%~20%设置。4.1.10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6井口装置及附属设施。堵塞、铁细菌堵塞等),影响正常回灌。与部件的安装与检修;井管高出井室地面500mm,井室底部应设3在回灌井的回水管管顶应设自动排气阀和止水阀(球阀或4.1.17回灌井中的动水位距离井口地面应大于5.0m,回灌井中回4.1.18抽水井水泵的扬程计算应为取水井中的最低动水位与回4.1.19地下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水源水质条件采用直接或间接系4.1.21抽水、回灌井的水管与热泵机组连接不铁管,宜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给水塑料管。4.2.1热源井的井身结构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成果资料的地层情并不得小于200mm。考虑到热源井的回灌特征,回灌井管径宜大于377mm,并宜比选用的抽水设备标定的最小井管内径大50mm。4.2.3热源井深度设计,应根据拟开采含水层(组、段)的埋深、4.2.5热源井的管材,应根据地下水水质、井深、管材强度、无材厚度不宜小于6mm。4.2.6热源井过滤器设计应符合《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4.3.2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热源井及其周围区域的工程4.3.4热源井的施工成井工艺,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4.3.6热源井在成井后应及时洗井。洗井方法宜采用两种或两种4.3.7热源井成井后抽水试验的下降次数宜为一次,抽水试验的水位和出水量应连续进行观测,稳定延续时间为不小于6~8h,出水量宜大于设计出水量的20%,降深不应大于5m。出水量和动水4.3.8热源井成井后回灌试验的水位和回灌量应连续进行观测,回灌试验稳定延续时间应不小于8h,回灌量应大于设计回灌量。稳定标准为扣除试验前水位日变幅值后的水位波动范围在±10cm4.4.1热源井应单独进行验收,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及《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的规定。4.4.2热源井持续出水量和回灌量应稳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要求。4.4.4热源井的验收应在现场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质量标准:1出水量、回灌量应符合设计出水量、回灌量;井身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2抽水试验结束前,应进行抽出水的含砂量测定。热源井出水的含砂量应小于1/200000(体积比);3井深小于或等于100m的井段,其顶角的偏斜不得超过1°;大于100m的井段,每百米顶角偏斜的递增速度不得超过1.5°,井段的顶角和方位角不得有突变;4井内沉淀物的高度,应小于井深的0.5%。4.4.5热源井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填写验收单,应提交热源井成井报告。热源井成井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文字说明;2图件和资料(包括热源井平面位置图和示意图、热源井综合柱状图、物探测井曲线、土样或岩样资料、抽水试验、回灌试验资料和水质检验资料、水温观测资料等);3附录(包括热源井验收单等)。5热泵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5.1.1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在实施设计时,系统设计工况的能效值不应低于3.0。5.1.2除了4.1.5条的规定外,热泵系统设计还应包括机房、供热管网及建筑热力入口设计与输配电、自控图纸设计。5.1.3工程规模较大、热负荷较大,地下水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应考虑增设其它辅助热源。5.1.4大型热泵工程宜具备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功能。5.1.5不宜直接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为空调系统的新风预热供热。5.1.6热泵水系统的设备、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应大于系统工作压力要求。5.2冷热负荷5.2.1热泵机组的选型计算应依据冬季、夏季的负荷计算结果,取较大值。5.2.2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阶段,热泵机组的选型宜使用建筑热负荷指标计算;施工图阶段,热泵机组的选用应以建筑的设计热负荷并附加损耗后计算确定。5.2.3采取间歇运行的热泵系统,室内采暖热负荷计算、末端设备选择应有间歇附加修正。5.2.4热泵机组的设备负荷应包括建筑热负荷、室外新风热负荷和输送系统的热损失。5.2.5热泵系统的室内散热设备(末端)布置应与室内各房间的热负荷计算相对应。5.3室内系统5.3.1室内系统应按照建筑物内不同用户的功能、使用时间、使用特点等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的系统。5.3.2室内采暖的末端设备不应采用散热器供暖;末端应按照热泵机组的实际运行参数进行选择。5.3.3夏季采用地面辐射或风机盘管供冷时,盘管内冷水温度不宜低于10℃。5.3.4热泵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水供水温度不应低于50℃。5.4热泵机组与机房设计5.4.1热泵机组的机型选择,按照实际运行工况,经性能价格综合比较后确定;大型机组应采用离心式热泵机组,中小型宜采用螺杆式热泵机组。5.4.2热泵机组的台数宜为2~4台;小型工程采用一台时,宜采用双压缩机头的螺杆机组。5.4.3热泵机组的设计计算与选型应按照工程运行的实际设计工况进行计算或修正。5.4.4冬季供热的热媒供水温度应尽可能降低;夏季供冷的热媒供水温度应尽可能提高。5.4.5对规模较大的系统,宜采用大温差的循环热媒、地下水。5.4.6夏季应优先采用地下水直接供冷;无法满足要求时,可用热泵机组供冷。热媒供水温度应保证机组的冬、夏季压比均等,以提高机组及系统效率。1整体运转与调试前应制定整体运转与调试方案,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2热泵机组试运转前应进行水系统及风系统平衡调试,确定系统循环总流量、各分支流量及末端设备流量均达到设计要求;3水力平衡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热泵机组的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运行数据应达到设备技术要求;4热泵机组试运转正常后,应进行连续24h的系统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5热泵系统调试应分冬夏两季进行,且调试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调试完成后应编写调试报告及运行操作规程,并提交甲方确认后存档。5.6.3热泵系统整体验收前,应进行冬、夏两季运行测试,并对热泵系统的实测性能做出评价。5.6.4热泵系统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3)和《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的相关规定。6运行管理6.1.1供热能力控制超过750kw的地源热泵系统,宜设置地源热1)热泵主机的状态参数:冷凝器、蒸发器的进出水温度、2)地源侧水系统、用户侧水系统的水泵状态:启停状态、3)地源侧水系统各状态点的温度、压力;4)热泵机组耗电量、循环水泵耗电量、总制冷量/制热量计6热泵机房与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6.1.3地源热泵计算机集中监控系统应具备与其他楼宇自动化系7热泵系统测试7.1.3热泵采暖系统性能:热泵输入功率、辅机功率、热泵供热7.1.4热泵制冷系统性能:热泵输入功室内平均温度和季节性能系数EER。单位面积耗煤量、采暖(制冷)年节省标煤量、年二1一次测温元件应采用铂电阻温度元件,温度采集记录宜采2测温部位应加装温度计套管,温度计套管安装方向应迎着物如导热油等。温度计套管安装方式如图7.2.2所示;3温度测试准确度不低于0.1%。7.2.3电压、电流和功率测量:电压测试准确度不低于0.2%,电流和有功功率测试准确度不低于0.3%,电流互感器精度不低于0.2级。7.2.4循环水流量测量1可采用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或涡轮流量计,准确度不低于1%;2应在竖直、介质流向为由下向上的管道上进行流量测试,测点前后直管段距离分别不低于10D和5D(D为管道直径)。7.3节能、环境及经济效益评价方法7.3.1建筑物单位面积耗热量或供热系统的耗煤量计算对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其耗热量应以当年楼栋热表总的实际计量值作为评价依据;对新建或未投入使用的建筑应采用能耗模拟计算确定或采用简易《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中的简易方式计算(但应对室内采暖温度、采暖周期予以修正)。7.3.3供电一次能源效率约36%,煤耗转换按照350g/kWh计算;A.0.1序言A.0.6热源井开采、回灌条件及规划方案(建议)建议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及要求。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A.0.8主要附件:1勘察工作平面布置图;2综合水文地质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分区图、水文地质剖面图;3地下水换热系统规划热源井井位布置图;4勘探井孔柱状图(包括测井图曲线、抽水试验综合图);5水质分析成果表。序号192345总碱度67游离CO₂8附录C抽水井与回灌井的最小间距C.0.1取水井应设在回灌井的上游侧,水井之间的距离越大,彼此之间的影响就越小,图C.0.1描述了不同情况下所需的最小间距。图中的曲线代表不同含水层厚度,水平轴数据是50%的峰值流量值,由流量和含水层厚度的交点,水平读取垂直轴的数值,即是抽水井与回灌井间的最小间距。不同的地质结构,会有一定偏差,如有群孔抽水试验资料,抽水井干扰降深值不应超过20%。00不同含水层厚度(o)6.112.2--24.4——30.5表D.0.1热源井基本资料表1取水井回扬泵持续时间申报要求1考核指标234制冷期实际性能系数EER。5参考指标室内实际温度(℃)6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吨/年)7二氧化碳减排量(吨/年)8二氧化硫减排量(吨/年)9氮氧化物减排量(吨/年)增量成本动态投资回收期(年)3、各项参考指标的计算须与设计阶段计算方法一致。(m)(m)抽水(回灌)(台)回扬时间(h)时间电流(A)(Kw)室内回水(mh)出水(℃回水本规程用词说明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引用标准名录1《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7《供水管井技术规程》GB50296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9《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3761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13《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JGJ14214《供热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15《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16《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17《浅层地热能勘察评价规范》DZ/T022518《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研究报告》徐伟主编1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1《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3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 43 44 45 45 46 46 464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49 50 5热泵系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5.2冷热负荷 54 6.2监测与运行管理 7热泵系统测试 577.4测评报告 度范围-5.0~-10.1℃;南疆地区基本为寒冷地区(A、B),冬普遍要低,这也极大推动了地下水热泵技术的运用。受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利用的大力支持,新疆绝大多数工程项目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承担冬季供热或夏季供冷,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工程勘察、设计、实施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不认真做水文地质勘查,有的工程项目刚建成即不能运行;有的回灌困难,就偷偷排放;有的设计严重不合理等,这些都给工程长期正常使用造成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在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基础上,为规范新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水平整体提高,结合新疆地域与气候特性,针对现有地下水热泵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本规程因地制宜给出了明确、具体技术规定和要求,为保证新疆行政辖区的地下水水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保证质量,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特制定符合新疆地方特点的技术规程。1.0.2本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取水回灌管网、热泵机房和系统设计、供热(冷)循环系统,以及整体全面的科研论证、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基本要求。(地下水换热系统)的需要。同时应满足置放和操作施工机具及埋设室外管网的需要。3.2.3各勘察阶段的勘察目的与任务:1项目论证阶段:在工程场区内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可调查收集已有工程勘察及水井资料。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除观察地形地貌外,应主要调查已有水井的位置、类型、结构、深度、地层剖面、出水量、水位、水温及水质情况,还应了解水井的用途,开采方式、年用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等。该阶段提交主要成果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和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分区图、井孔综合柱状图等。2设计阶段:该阶段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项目立项后,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依据,是各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勘察阶段。运行管理阶段:该阶段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视工程规模的大小和工程需求来决定。一般大型规模工程和地下水换热系统有扩大利用需求的工程需进行该阶段的勘察工作。3.2.4当工程场地及其附近已有较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勘察工作量。3.3水文地质测绘3.3.1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可利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判释与填图,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图件的精度。3.3.2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取下限,复杂的地区取上限。3.3.3各项调查中水井调查最为重点,内容宜包括:井的类型、深度、井壁结构、井周地层剖面、出水量、静水位埋深、水位降升、水质、水温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和开采后出现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和回灌试验。按含水层的岩性确定,宜为100~150mm;滤料高度应超过过滤管3.5.4成井质量主要指标:井身各段直径达到设计要求;井身在100m深度内其孔斜度不大于1.5度;井深误差不大于0.2%;洗井3.6.2大、中型工程应进行带观测孔的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4.1一般规定4.1.1可回灌措施是指将地下水通过回灌井全部送回原来的取表达不清,图纸设计深度不够、质量混乱。4.1.7热源井数量在6眼以下为较少,热源井数量在6眼以上为4.1.9备用井的设置主要是在抽水井、回灌井出现故障时,替代果,抽水井与回灌井数量比例应不小于1:2。4.1.17全疆各地静水位差值较大(10~100m),用距离地面的水4.1.18井中取水泵难以更换,其流量应取冬、夏季通过冷凝器的供回水温差(△t);可使得冬夏季的流量趋于一致。地下水水质应满足附录B要求。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水水量越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也越小。4.1.23抽水井水泵频繁启动、停止,由于虹吸作用会导致管内4.1.24为避免输送过程中,造成的热损失对热泵系统的安全、4.1.25降低回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可以减少深井泵的能4.2.6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探采结合井已为抽水试验、回灌试验4.3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4.3.2热源井及其周围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包括施工场区内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资料及其他专业的管线布置图等。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任务及要求;2施工技术措施;3主要设备、人员、材料、费用和施工进度。4.3.5水文物探测井的目的是划分热源井含水层段的具体位置,指导确定过滤器安装位置。4.3.6热源井在成井后应及时洗井的目的是及时破除井壁护壁泥皮,防止泥皮老化,以免影响热源井抽水与回灌能力。洗井效果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水量应接近设计要求或连续两次单井出水量之差小于2地下水的含砂量应小于1/200000(体积比)。4.3.7当含水层为细、中、粗砂时稳定延续时间为不小于8h,含水层为砂卵砾石时,稳定延续时间为不小于6h。4.3.8参考新疆不同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不同含水层的几十组回灌试验结果,回灌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国家规范“稳定延续36h以上”的标准耗时较长,故本规范要求水文地质勘察时勘探井回灌试验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标准进行,对规划热源井的回灌试验稳定延续时间进行了缩短,同时对水位稳定标准也进行了调整,这样有利于缩短地下水换热系统的施工工期。4.4.1~4.4.4条本规范是热源井设计、施工的技术法规,其工程验收理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热源井工4.4.5热源井工程报告书是热源井工程竣工的文字档案,必须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