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绝密预测题详细参考解析x - 专业课学习秘籍与要点_第1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绝密预测题详细参考解析x - 专业课学习秘籍与要点_第2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绝密预测题详细参考解析x - 专业课学习秘籍与要点_第3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绝密预测题详细参考解析x - 专业课学习秘籍与要点_第4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绝密预测题详细参考解析x - 专业课学习秘籍与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均在试卷末尾)一、选择题

1、在回归分析中,考查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A.内部一致性系数B.决定系数C.概化系数D.列联系数

2、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3、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心理品质是A.真诚一致B.无条件积极关注C.同理心D.读心术

4、下列关于效果量的表述,错误的是A.效果量是H1不为真的程度B.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C.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D.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

5、与品德有关的人格特征是A.气质B.认知风格C.性格D.自我调控系统

6、在测量研究中,将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G研究,然后在G研究基础上进行D研究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

7、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82年《儿童心理》为标志。这本书的作者是()A.荣格B.普莱尔C.霍尔D.何林渥斯

8、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

9、现想用某种测验选拔机械工人,应注重检验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构想效度

10、心理学家验证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分析的方法是A.记亿广度法B.分散注意作业法C.探测法D.功能双重分离法

11、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据此得出“小赵最聪明”的结论。该推理属于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

12、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廑值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13、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就是A.结果期待B.掌握目标C.能力归因D.效果期待

14、强调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中的作用的动机理论是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

15、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A.信度相等B.长度相等C.效度相等D.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1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0}对这两个变量的均值进行差异检验,最恰当的方法是A.t检验B.z检验C.q检验D.X2检验

17、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A.同一性达成B.同一性延缓C.同一性停滞D.同一性混乱

18、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

19、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连锁学习范畴的是A.辨别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具体概念学习D.定义概念学习

20、实体镜通过用来考察深度知觉的A.物理线索B.肌肉线索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

21、关于听觉掩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要显著B.无论何种掩蔽,只要掩蔽声强度增加,就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C.同时掩蔽的最大掩蔽量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D.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22、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A.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B.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C.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D.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23、关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C.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受到任务难度的影晌D.动机强度不影响学习效率

24、下面哪一个不属于项目的区分度的指标A.鉴别指数DB.测验题目和总分的二列相关C.测验题目和总分的点二列相关D.测验题目的通过率

25、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

26、康复护理以()为目标。A.功能恢复B.恢复正常生活C.恢复学习D.恢复工作E.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减轻障碍

27、下列各类数据中,可以进行乘除运算的是()。A.等距数据B.顺序数据C.比率数据D.称名数据

28、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道德实在论阶段

29、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A.PETB.fMRIC.MEGD.ERPs

30、人们悲伤的情绪会被他人体验到并可能由此获得他人的同情甚至帮助。这反映的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是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

31、根据米勒(G.Miller)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3±2组块B.5±2组块C.7±2组块D.9±2组块

32、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A.感觉和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33、“眉开眼笑”、“怒目而视”等词汇涉及的是A.面部表情B.身体表情C.手势表情D.语调表情

34、斯芾芬森(W.Stephenson)1953年提出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A.语义区分法B.Q分类技术C.两难故事法D.内隐联想法

35、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

36、人格测验MMPI常模表中的导出分数是A.标准九B.标准十C.标准二十D.T分数

37、位研究者使用智力测验对一个孩子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的分数都不同,请问,这里智力分数的不同反映的是A.测量的随机误差B.测量的系统误差C.测量的信度D.测量的效度

38、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A.全距B.平均值C.标准差D.众数

39、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

40、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是A.事件相关电位B.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C.脑磁图D.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41、提出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安德森(J.R.Anderson)B.金特纳(D.Gentner)C.格林诺(J.Greeno)D.霍约克(K.J.Holyoak)

42、一位研究者用n=25的样本得到90%的置信区间是87+10。如果他需要将置信区间的宽度限制在10或10以内,置信度仍为90u/o,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容量是A.70B.80C.90D.100

43、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B.双侧任务范式C.负启动范式D.整体-局部范式

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B.艾森克人格测验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D.韦氏智力测验

45、根据唐德斯的ABC法,选择时间应是A.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46、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47、()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A.霍尔B.夸美纽斯C.荣格D.普莱尔

48、一个群体经过讨论,原先群体中大部分人的意见会变得更强,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会更相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是A.群体极化B.群体思维C.冒险转移D.去个性化

49、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B.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累加C.知觉,与感觉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反映D.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0、关于音高表述错误的是A.声音的频率不是决定音高的唯一因素,声音的音高也随强度的改变而改变B.对于低音来说,音高随强度增加而降低C.对于高音来说,音高隧强度增加而升高D.中等频率的声音的音高受强度的影响较小,随着强度的增加,音高先降后增二、多选题

51、从网膜水平上解释错觉原因的错觉理论是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C.常性误用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

52、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A.色调、波长、照度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D.色调、明度、饱和度

53、某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使机体不受外界的任何约束,从中获得快乐。该理论的提出者是A.席勒?斯宾塞B.格罗斯C.彪勒D.霍尔

54、“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沃尔夫(B.Wholf)提出的这一假设被称为A.语言相对性假设B.语言生成性假设C.语言概括性假设D.语言交互性假设

55、一个人使用体重秤分别多次测量了5个孩子的体重,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5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岁、3岁、5岁、7岁、9岁,这个人将他的测量结果作为智力指标,发现越重的孩子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个测验的特征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

56、人体的初级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

57、这种设计是A.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B.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C.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D.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58、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

59、属于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的是A.创立教育心理学B.提出统觉学说C.倡导自然主义的教育观D.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

60、假定某门学科的测验成绩分布为正态分布,从某一学区随机抽取的65名考生的平均分为74,标准差为8。该学区所有考生平均成绩的99%的罝信区间是A.73.20-74.80B.72.04-75.96C.72.36-75.64D.71.42-76.58

61、在概化理论中,差)表示的是A.G系数B.Φ系数C.CV系数D.w系数

62、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

63、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x(三种水平Xl、X2、X3)和自变量Y(两个水平Y1、Y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抽取若干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X1Y1,再做X1Y2第二组:先做X2Y2:,再做X2Yl笫三组:先做X3Y1,,再做X3Y2不宜采用该实验设计的情形是A.x为智力水平B.Y为智力水平C.x为图片类型D.Y为图片类型

64、对真正的利他主义最有可能进行解释的理论是A.共情理论B.社会规范理论C.进化心理学D.社会交换理论

65、认为心理量相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

66、要研究酒的颜色是否影响一个人对酒的喜爱程度,装酒的瓶子是()。A.自变量B.因变量C.刺激变量D.额外变量

67、上题中的研究可以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的编码方式是A.听觉PosnerB.视觉编码C.命题编码D.表象编码

68、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A.陌生情境实验B.错误信念实验C.动态测验D.两难故事法

69、项目反应理论中的项目特征曲线的横轴对应的是A.被试的作答概率B.项目的得分C.被试的潜在特质D.测验的总分

70、用极限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如果在递增序列中求得的阈限值显著大于递减序列的阈限值,则说明存在某种误差,这种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

71、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A.创造性B.意义性C.指代性D.结构性

72、有研究者以韦氏儿童智力测验考察孤儿院中的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比正常儿童低。已知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常模的平均分是100,标准差是15。从孤儿院中随机抽取81个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得到的智商的平均分数是97;那么从上述数据可知A.孤儿院长大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智商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B.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的智商低于正常儿童的智商C.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的智商低于正常儿童的智商D.无法比较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的智商和正常儿童的智商

73、序列反应时方法的基本逻辑来源于A.加法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排除一包含法

74、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采用了A.排序技术B.多选技术C.迫选技术D.投射技术

75、下列有关时间知觉的表述,错误的是()A.情绪、动机影响时的知觉B.时间知觉需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C.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D.回忆往事时,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觉得时间越短

76、敦师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也是17”许多同学肯定地回答是l,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

77、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A.第1-2周B.第2-8周C.第9-15周D.第21-30周

78、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A.1/3B.1/6C.1/12D.1/36

79、能够来考察测量各个侧面变异性的测验理论是A.概化理论B.经典测验理论C.真分数理论D.项目反应理论

80、在阅读理解的眼动实验中,“阅读者按阅读的进程,自然地把注视点由读完的一行的末端,移到下一行的始端的眼运动过程。”这一眼动模式是指A.注视B.跳动C.回视D.回归

81、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这种设计是?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

82、在儿童早期,常常会说出一些简略、断续、语法不完整的句子。这一现象被称为A.单词句B.电报句C.词汇爆炸D.规则扩大化

83、当被试为年龄很小的儿童时,最好选用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速度测验D.纸笔测验

84、在错误记忆的实验中先呈现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合成词(如handstand,shotgun)给被试学习。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呈现词混合了先前所学单词、有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handmaid)、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handgun)以及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要求被试进行再认判断。该种研究范式是A.误导信息干扰范式B.类别联想程序范式C.集中联想程序范式D.错误联接范式

85、双眼视差作为深度线索的作用范围是A.1—2米B.几十米C.300米D.1300米

86、对声音的方位定向不起作用的是A.听觉B.动觉C.视觉D.平衡觉

87、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嵌套设计D.事后回溯设计

88、下列有关幼儿言语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B.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C.句法结构从简单到复杂D.自我中心言语是其主要的言语形式

89、康拉德(R.Conrad)的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音形编码

90、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人工概念

91、在某项教学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和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进行研究,其中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该研究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消除法B.恒定法C.对立法D.抵消平衡法

92、在学完“分数”之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的同化类型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

93、斯金纳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他所强调的环境是A.物理环境B.文化环境C.强化安排D.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配对

9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属于A.个别测验B.特殊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团体测验

95、下面概念最容易在头脑中激活的是A.水果B.苹果C.鸭梨D.红富士苹果

96、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亲和内驱力

97、在情节反应中,与愤怒情绪产生关系最密切的神经中枢是A.杏仁核B.小脑C.桥脑D.延脑

98、在测验的某一项目上,高分组的通过率为0.8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20,那么该项目的项目难度P和鉴别指数D分别是A.P=0.5;D=0.60B.P=0.5;D=0.30C.P=0.3;D=0.60D.P=0.6;D=0.30

99、该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是()。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前瞻记忆

100、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学生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A.连锁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规则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三、问答题

101、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比较其异同。

102、简述非参数检验的特点。

103、什么是测验的效度?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4、沙伊(K.W.Schaie)在西雅图随机选择500名被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测验。第一次测试时,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0~70岁,年龄相差5年的被试为一组。研究者每7年对这些被试进行一次测试,得到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2)从图中能得到什么结论?(3)解释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分别如何解释认知老化现象?

105、比较构造主义、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并说明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106、举例说明似动的各种形式。

107、简述新生儿反射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108、在信号检测论中,怎样计算d'和β影响d'的因素是什么?影响β的因素是什么?

109、什么是概念转变?根据波斯纳(G.J.Posner)的观点,影响概念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10、请简述学习动机中的自我价值理论。

111、请根据下表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

112、分析下面图1、图2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该实验有什么模式?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13、简述统计功效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14、简述强化安排的类型及其效果。

1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

116、请设计一个2x2的}昆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1)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2)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

117、举例说明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等感觉现象。

118、简述托马斯和切斯提出的各种婴儿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儿童抚养的启示意义。

119、比较模板说、原型说和特征说三种模式识别理论的观点及优缺点。

120、下图是蕾妮·巴亚热昂(Baillargeon)在一个研究中使用的刺激。先让三个月的婴儿多次观察图a中的事件,矮和高的胡萝卜分别从挡板后移动过去并重新出现。然后再让婴儿观察图b和图c的事件,在图b中矮胡萝卜不会在窗口中出现,然后移动到右侧;在图c中,胡萝卜也不在窗口中出现,但在右侧出现。研究者比较婴儿观察图b和图c事件的时间。发现婴儿观察图c事件的时间较长。请回答下面题目:(l)研究中使用的研究范式是什么?该范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该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其基本逻辑是什么?(3)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四、问答题

121、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122、简述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共识及由此概括出的学习的定义。

123、举例说明语言的各级结构。

1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请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25、试设计实验研究诵读次数(1、3、6、9遍)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

126、对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时候比较,应注意什么问题?

127、有14名智力水平相近的被试随机分配在三种不同的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主考提醒、挂钟提醒、自我提醒)下参加某一智力竞赛。表1为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回答正确的竞赛题目数,经检验方差齐性。附表为双侧检验时的F值表。表1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智力竞赛结果(1)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有何异同(2)选择一种恰当的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参数检验,或使用克一瓦氏单因素检验,并对统计检验结果做出解释。(克一瓦氏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的公式:

128、简述两类错误的关系。

129、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心理意义。

130、对于这种观点:“t检验适用于样本容量小于30的情况,而大样本才适合使用z检验。”你是否支持?为什么?

131、试论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132、影响效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效度?

133、什么是工作记忆?请具体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

134、对两个以上平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检验为什么不能进行t检验?

135、如果现在需要你向一名刚做完某一心理测验的人反馈信息,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

136、简述行为主义的言语发展理论。

137、简述遗传与环境的关联方式。

138、简述微观发生设计的程序及优缺点。

139、阐述研究假设的特点并论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40、简述斯腾伯格(R.Sternberg)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三种假设及研究结果。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本题解析:决定系数是衡量回归有效性高低的指标,即在回归分析中,考查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决定系数。

2、答案:D本题解析:继时性扫描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聚焦策略和扫描策略的区别在于,聚焦策略主要是针对概念涉及的属性进行检验,而扫描策略则直接对概念进行检验。

3、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答案:A本题解析:效果量指的是一个不是统计检验但能测量自变量效果的量数,效果量不依赖于样本大小,但能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联强度。效果量的指标有很多种,不同的效果量指标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BCD项都表述正确,A项涉及的是统计检验的结果,和效果量没有关系。

5、答案:C本题解析: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好坏,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6、答案:C本题解析:概括理论的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G研究,然后在G研究的基础上进行D研究。

7、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答案:C本题解析:斯佩里是美国生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平衡的,属于单侧化现象。

9、答案:C本题解析:效标关联程度也称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被估计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被估计的行为简称为效标。招聘考试特别注重的是实证效度,不太注重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

10、答案:D本题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functioneddoubledissociati。。)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功能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为区分两种记忆,根据功能双重分离原则,可变化下列两个自变量。(1)单词的呈现速度。培加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这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2)干扰活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

11、答案:A本题解析: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或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叫做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包括:线性推理、三段论推理和条件推理等。在线性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据此得出“小赵最聪明”的结论,该推理属于线性推理。

12、答案:D本题解析:极限法的刺激是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每个系列的起始点是不同的,增减幅度应尽可能地小,以系统地探查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在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可以作出3类反应,分别表示为+,=,一,目的是说明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关系。“从一到=的中点是下限,从=到十的中点是上限。

13、答案:D本题解析: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对某种行为是否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期待。效果期待是对个体是否具有某种能力的期待。自我效能感就是效果期待。

14、答案:D本题解析: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它是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诱因理论则从这一角度探讨动机的大小和方向。

15、答案:A本题解析:测验等值转换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测验形式分数系统的转化。测验等值的条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同质性、等信性、公平性、可递推性、对称性和样本不变性。其中也有学者将同质性、等信性、公平性、可递推性合称为公平性。

16、答案:A本题解析:这两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连续变量,虽然两个总体呈正态分布,但由于样本数量较少(n<30),因此适当的检验方法是t检验。

17、答案:C本题解析:加拿大研究者玛西亚将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其中,同一性停滞出现在个人作出承诺,但尚未经历危机之时。同一性停滞最常见于家长将责任强加于青少年。

18、答案:A本题解析: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19、答案:B本题解析:加涅提出了8种学习,其中言语联想学习是指以言语为材料的观念的连锁学习,即言语联想学习属于连锁学习范畴

20、答案:D本题解析:实体镜是一种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

21、答案:B本题解析:对于前掩蔽或后掩蔽来说,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而同时掩蔽的掩蔽声强度增加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22、答案:A本题解析:选取因变量时应该保证因变量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分别对应的是因变量的稳定性、客观性和可辨别性。

23、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可以绘制成倒U曲线,同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任务越难,学习效率越快达到顶点。因此本题选C。

24、答案:D本题解析:测验题目的通过率表示了该题目的难度水平。

25、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答案:E本题解析: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

27、答案:C本题解析:称名数据(例如邮政编码)仅是类别符号,没有实质意义,一般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但可以计数;顺序数据(例如比赛名次)之间具有次序和等级的关系,但不具有相等的单位和绝对的大小;等距数据(例如气温)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具有相等的单位,但不能通过乘除运算反映倍数关系;比率数据(例如身高)具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乘除运算。

28、答案:C本题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10岁以上)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儿童认识到人们对道德规则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规则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社会上大家同意而制定出来的。

29、答案:B本题解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缩写是fMRI。

30、答案:A本题解析: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题中的情况反映了情绪和情感的这种适应功能。

31、答案:C本题解析: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5秒到1分钟,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

32、答案:A本题解析: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是依赖于感觉通道等生理器官的感知觉。

33、答案:A本题解析: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姿态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

34、答案:B本题解析:Q分类技术是由斯蒂芬森提出的,是用来评价态度和兴趣等。Q分类技术也是研究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

35、答案:C本题解析: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强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自制力强,胆小,举止缓慢,优柔寡断。因此小张属于抑郁质,

36、答案:D本题解析:MMPI常模采用r分数,平均分是50,标准差是10。

37、答案:A本题解析:测量中存在着随机误差,导致每一次测量的分数都会有变化。

38、答案:D本题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较少受极端数目影响;全距为一组数据两极端值的差,故受极值的影响;平均值和标准差需要每个数据参与计算,因此也受极值的影响。

39、答案:D本题解析: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其加以解释,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分出。其次,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对于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最后,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题干中提到作者在校对自己文稿时,因为作者非常熟悉自己先前写作的内容,很容易将词句作为整体来感知,因此会忽视词句中的个别错字,就会造成“熟视无睹”的现象。

40、答案:B本题解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采用核磁共振仪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明流入某一组织或大脑功能区域的血流增加,则表现出该组织或者功能区活动处于激活状态。

41、答案:A本题解析:安德森等人提出了产生式理论;霍约克等人提出的是符号性图式理论;格林诺等人提出的是情境性认知与迁移理论;金特纳提出的是结构匹配理论。

42、答案:D本题解析:

43、答案:C本题解析:在负启动范式中,无关信息受到注意的抑制(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从而影响了个体此后对它的加工。

44、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重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关注某个考生在整个考生中的相对位置。

45、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答案:A本题解析: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A最为合适。对于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B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47、答案:C本题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Jung)是最早对成年心理开展研究的心理学家。

48、答案:A本题解析: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增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思维指的是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在凝聚力很高的群体中,如果有人的意见与大家不一致.那么他很可能最终放弃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顺从群体的意见,这种现象就是群体思维。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被称为冒险转移。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49、答案:B本题解析:知觉和感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联系它们都足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2.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整体。但是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已经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掺杂了知识和经验)。

50、答案:D本题解析:从等高线可以看到,对于低音来说,音高随强度增加而降低;对于高音来说,音高随强度对于中等频率的声音来说,音高受强度的影响较小,随着强度的增加,音高有先增后降的趋势。

51、答案:B本题解析: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神经抑制作用理论,从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未解释错觉;第三种是常性误用理论,从认知的观点解释错觉。

52、答案:D本题解析: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53、答案:C本题解析:彪勒-机能快乐说:游戏是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54、答案:A本题解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两种代表性观点:①语言决定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结构塑造了人们的思维过程;②语言相对论。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影响但不是决定思维。

55、答案:B本题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或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体重秤在测量体重的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信度较高。体重秤显而易见不能有效测量被试的智力,因此测验的效度较低。

56、答案:A本题解析: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额叶的位置)是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57、答案:C本题解析:该设计中,只有一个自变量,被试依据额外变量E被分成5个同质的组,因此,是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58、答案:B本题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

59、答案:D本题解析:倡导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其他选项的解释见第4题和第5题的解析。

60、答案:D本题解析:计算置信区间,得到74±2.58xl,所以选71.42?6.58。

61、答案:B本题解析:系数是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总效应方差之比。测量目标效应方差加绝对误差方差之和,就是总效应方差,所以题中公式表示的是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总效应方差之比。

62、答案:D本题解析: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认知技能是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是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操作的技能。但需注意的是,动作技能一定通过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现出来,有肌肉和骨骼反应的技能未必是动作技能。使用纸笔计算虽有手指运动,但属于认知技能。

63、答案:B本题解析:智力水平属于被试变量,是稳定不变的,不能作为组内变量,而只能作为组间变量。

64、答案:A本题解析:真正的利他主义即强调利他行为是不计回报的。关于共情的研究表明,共情会产生帮助行为,即使对方是敌对群体的成员;当人们的共情被唤起后,即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帮助行为不会被人知道,他们也愿意提供帮助。即使仍有学者怀疑共情是否是真正利他主义的来源,但这一理论试图解释这种利他主义j解释力较强。

65、答案:B本题解析: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史蒂文斯。

66、答案:D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研究的自变量是酒的颜色,因变量是喜爱程度,因此其他会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均属于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

67、答案:A本题解析:语音相似性影响了回忆的效果,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编码方式。因此本题选A。

68、答案:B本题解析: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常用的实验范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主要是用于探测儿童的错误信念发展的,另一类主要是用于探测儿童其他心理状态的。陌生情境实验是婴儿依恋行为的研究方法,动态测验的方法来自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两难故事法是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方法。

69、答案:C本题解析: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特征曲线假定被试对某一特定项目的正确作答概率与被试的潜在特质间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关系,其中横轴对应的就是被试的潜在特质。

70、答案:A本题解析:习惯误差:习惯误差是因为被试习惯于实验的刺激而过晚报告实验转变了。造成递增过程中,阈限偏高,递减过程中,阈限偏低的现象。

71、答案:A本题解析: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语言的结构性表现在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语言的意义性表现在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语言的指代性是指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72、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首先可以求得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15÷9=5/3。再根据公式计算智商97分对应的标准分数为:一1.8。本题涉及的是单侧检验,单侧检验0.0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点是1.645,0.0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点是2.33。

73、答案:B本题解析:序列反应时(简称SRT)指的是以反应时作为度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序列反应时是内隐学习的一种研究范式。序列反应时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内隐学习)的差异。

74、答案:C本题解析:爱德华以莫瑞的15种人类需要理论作为基础编制的一种自陈式人格调查表。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每题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出一句话,并且强调被试必须对每道题都做出选择,即该量表采用的是迫选技术。

75、答案:D本题解析:时间知觉指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把时间估计得越短: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但是在回忆往事时,情况正好相反。同样时间内的经历,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经历越简单,越觉得时间短。(3)个体的兴趣与情绪。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在期待某种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出现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76、答案:C本题解析:发散思维有三个指标:(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2)变通性(灵活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本题中这个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观点不同,有独特的想法,表现出了独创性。

77、答案:B本题解析:胎儿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胚种阶段(o~2周)、胚胎阶段(3~8周)和胎儿阶段(9~38周)。其中,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胚胎阶段的细胞发育非常迅速,胎几的变化最快,这为所有的身体结构和内脏器官奠定了基础。因为身体的各部分正在形成,健康发育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78、答案:B本题解析:两个骰子出现同样为1点的概率使用乘法定理,得1/6×1/6=1/36;分别同时出现1、2、3、4、5、6点的概率之和使用加法定理,得1/36+1/36+1/36+1/36+1/36+1/36=1/6。

79、答案:A本题解析: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使当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是一套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而概化理论则是关于误差分解的理论。

80、答案:D本题解析:回扫是指阅读者按阅读的进程,自然地把注视点由读完的一行的末端,移到下一行的始端的眼运动过程,也被称为换行运动。

81、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中的实验设计方案中,两组被试分别接受了a自变量的两种处理,所以a因素采用的是被试间设计。所有被试都接受了b自变量的三种处理,所以b因素采用的是被试内设计。既有被试间设计,又有被试内设计,因此该实验设计方案属于混合设计。

82、答案:B本题解析:婴儿言语的发展。10-15个月平均每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时候能说出50个词,此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进一步突然加快,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21个月的“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2个月内,婴儿说出的第一批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单词句阶段。双词句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己经具备语句的主要基本成分。但是,它仍然简略、断续、不完整。有些看起来更像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被称为电报句;有些则是由一个常用词作主词,再加上一个指代事物、动作或属性特征的词语,称为主词句,如“那书”、“嘿,气球”、“等多牛奶”等。规则的扩大化是指将新的语法词素过度泛化应用到普通言语的不规则词中

83、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适用被试群体的问题。团体测验适用于正常成人群体;个别测验适用于特殊群体,如:文盲、年龄很小的儿童等。

84、答案:D本题解析:在题中所述的研究中,被试对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比对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和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产生更高的虚报率。这种研究范式是错误联接范式。

85、答案:D本题解析:与单眼线索相比,双眼线索对判断深度和距离有更大的作用,它的作用范围可达1300米。

86、答案:D本题解析:声音的方位定向主要依赖听觉,动觉和视觉也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它不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

87、答案:B本题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训练方法,一个是问题难度,每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即在该实验中,每次训练结束要进行一次测验,问题有两种难度。由于被试间设计是不同组的被试分别进行各后实验处理,可以有效规避前一次实验处理对后一次实验处理的影响,即应采用被试间设计。

88、答案:D本题解析:幼儿受到其思维水平的限制,虽然有时候会表现出自我中心言语,自说自话,不顾及别人是否听懂了自己的话,但这并不是其主要的言语形式。ABC项中关于幼儿言语发展的表述均正确,D项表述错误。

89、答案:A本题解析:人们通过研究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康拉德的研究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如E和F)很少发生混淆。这说明了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的编码方式。

90、答案:A本题解析:具体概念是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题干中的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来进行的分类,属于具体概念。

91、答案:C本题解析:对立法是通过使额外变量和自变量处于对立的地位,未消除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影响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智力是一种额外变量。选择智力水平较低的班级就是使这一变量与教学方法处于对立地位,从而探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92、答案:B本题解析: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叫做下位学习。题干中在学完“分数”之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的同化类型是下位学习。

93、答案:C本题解析:斯金纳强调要通过强化塑造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获得都可通过强化来解释。

94、答案:D本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奥蒂斯的团体智力测验的基础上编制了陆军乙种测验和陆军甲种测验,他们是团体智力测验。

95、答案:B本题解析: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有上位概念、基本概念和下位概念,例如水果是上位概念,苹果是基本概念,红富士苹果是下位概念。研究表明,基本概念最容易在头脑中激活

96、答案:A本题解析: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叫做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97、答案:A本题解析: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最要。实验证明,双侧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恐惧和愤怒声音的识别有困难,或者对厌恶刺激没有反应。说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

98、答案:A本题解析:

99、答案:C本题解析:部分报告法是由斯伯林发现并用以研究个体感觉记忆的实验方法。感觉记忆是记忆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进入感觉器官的大量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之后有选择性地加工才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时间极其短暂,大约0.5~3s后就会消退。

100、答案:C本题解析: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旨在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即是规则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原理或规则,

101、答案:本题解析:答案略

102、答案:本题解析:答案略

103、答案:本题解析:(1)效度的含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2)影响效度的因素凡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等一切与测量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影响测量的效度。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地代表欲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或结构效度必然会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一般而言,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测量信度,进而为提高测量效度提供可能。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因此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②测验的实施过程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③接受测验的被试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和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一个测验能够真正测到它想测的心理特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测验的构成。另外,测验过程是否规范、测验过程中被试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测验的效度。

104、答案:本题解析:(1)聚合交叉设计(或纵横交叉研究)。(2)从图中能得到的研究结论:①在以25岁为起点的整个成年期,个体的某些能力逐渐下降而另一些能力则相对稳定,这反映了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个体25岁之后,流体智力(如归纳推理、空间定向、知觉速度)逐渐下降,而晶体智力(如言语能力)则保持稳定,甚至还略有上升;②图中大部分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反映了认知老化现象:某些认知能力在60(或67)岁之前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小,而74岁之后,下降幅度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认知老化。(3)解释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①感觉功能理论:把认知老化归因于各种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的结果。②加工速度理论:认为以记忆为主的信息加工速度的降低是老年人认知老化的主要原因。③抑制理论: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是由子不能有效地抑制感官信息所致,表现为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或干扰信息,从而导致加工速度减慢。④工作记忆理论:认为工作记忆下降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

105、答案:本题解析:(1)各学派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观点:①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它强调研究意识经验及其构成成分;认为意识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组成,主张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探讨意识内容、组成元素和构造原理。②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它强调研究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主张采用观察和实验等客观的方法,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③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它强调研究潜意识,研究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主张采用临床观察(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方法解释由本能和生物驱力产生的行为,试图解决个人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2)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①构造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倡导实验心理学,促进了对心理学问题的实验研究。②行为圭义推动了心理的客观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③精神分析学派开拓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深化了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研究,促进了心理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106、答案:本题解析: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1)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动景运动。例如,霓虹灯产生的光的流动的效果就是动景运动。(2)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3)我们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刺激点飘忽移动起来,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现象,也叫游动效应。例如,如果我们在暗室内点燃一支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我们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4)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运动后效。例如,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各种形式就是不同类型的似动现象。

107、答案:本题解析:第一,适应价值。一些反射具有生存价值,例如觅食反射能帮助吃奶的孩子找到妈妈的奶头。其他反射或许在人类过去的进化过程中有助于婴儿生存。例如,摩罗反射有助于婴儿依附在妈妈身上,这满足了人类早期婴儿要被整天抱着的需要。第二,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一些反射为稍晚发展的复杂动作技能打下了基础。例如,强制性颈反射可能是在为婴儿自主地伸手取物行为做准备。第三,检测婴儿神经系统的指标。反射行为是婴儿神经系统是否健康的信号。反射弱或消失、刻板或夸张的反射以及应当消失但仍未正常消失的反射,都可能是脑损伤的信号。反射是一种不用经过思考的对特定刺激的不随意反应。新生儿反射是新生儿对特定的刺激形式的一种天生的自动反应,是新生儿最早、最明显的有组织的行为模式。在皮亚杰看来,这些反射就是先天图式,是个体生存和后来智慧发展的基础。

108、答案:本题解析:【答案要点】(1)感受性d'是由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的:d'=,就是虚报率P(v/N)0对应的Z分数与击中率P(y/SN)对应的Z分数之差。影响d'的因素有信号的强度和被试的感受性。一般来说,分辨力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化。(2)判断标准β是由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的:即与击中率在正态曲线上的纵坐标除以虚报率在正态曲线上的纵坐标。影响β的主要有三个因素:①信号和噪音之先验概率的大小;②判定结果的奖惩(价值)多少;③被试所要达到的目的。

109、答案:本题解析:(1)概念转变是学习者原有韵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2)原有概念发生转变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学习者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学习者意识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意识到新概念的合理性;学习者意识到新概念的有效性。

110、答案:本题解析:答案:自我价值理论关注人们如何评估自身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当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将竭力维护。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这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的倾向,就是自我价值动机。自我价值理论将学生分为四类:高趋低避型、低趋高避型、高趋高避型和低趋低避型。(1)高趋低避型: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他们学习仅仅因为学习是他们快乐的手段,是他们生命的存在方式。(2)低趋高避型:又称为逃避失败者,他们更看重逃避失败而非期望成功。他们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或学习困难,只是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其背后隐藏着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感受着高度的焦虑和紧张。(3)高趋高避型: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对任务又爱又恨,常常处于一种冲动状态。通常是教师非常喜欢的孩子,被称作过度努力者。(4)低趋低避型:被称作失败接受者。不奢望成功,对失败也不感到丝毫恐惧或者羞愧。对成就漠不关心,不接受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

111、答案:本题解析:(1)该研究方案的设计类型该研究方案所属的设计类型是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是指对一组被试连续抽取多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即选择完全相等的多个时间段,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实施实验处理,而在后续的另一个时间样本中并不实施实验处理,并通过对两种时间样本的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异来比较实验处理效果的准实验设计。(2)该类型实验设计的优点和缺点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较好地控制历史因素、测量因素、统计回归等额外因素的影响。该设计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外部效度低,它所得的结果很难外推到其他个体或群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测验的反作用效果会影响测验的外部效度、多次测验降低或增加了被试对实验变量的敏感性、重复实验处理和测量的干扰效应等因素。该种实验设计试图通过增加实验的次数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这是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同时也是该实验设计的缺点,多次实验处理,使实验的外部效度大大降低。

112、答案:本题解析:【答案要点】(1)图1和图2显示的都是单被试实验。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smallnresearch”。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学校、家庭、医院和商业等领域的研究中。单被试实验设计是指在研究中只有一名被试,着重于对单个被试行为变化的测量。单被试设计的典型实验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①建立基线。②施加自变量。③消除自变量。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是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B,J或其他字母表示。图1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B;图2是有两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CA。(2)单被试实验的模式是:第一阶段是建立基线阶段。建立被试在施加自变量之前的行为反应模式。一旦基线阶段比较稳定之后,即可施加自变量。这个基线起到实验设计中的控制组作用。第二阶段是施加自变量。在这个阶段,除了施加自变量之外,一切其他的实验条件都要保持与基线段相同。第三阶段是消除自变量。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3)图1说明移除注意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有显著的作用,注意被移除的时候儿童的顽皮行为下降,撤销自变量,学童的顽皮行为又恢复;图2说明移除注意和处罚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都有显著作用,处罚的作用要优于移除注意。

113、答案:本题解析:统计功效是指,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后,接受正确的备择假设的概率,或者说是指某检验能够正确地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的能力。一般来说,影响统计功效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1)两总体的实际差异。当两总体实有差异越大,或处理效应越大,则假设检验的统计功效越大(在α错误概率不变的情况下,1-p变大);(2)显著性水平α的设定。α值通常是一个人为设定的值,它是一个决策标准,通过比较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与其大小关系来作出统计决策。若显著性水平α越大,则卢错误越小,从而统计功效1-p越大;反之,α变小,1-p变小;(3)检验的方向。当两总体差异一定,对于同样的显著性水平α,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统计功效要大;(4)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越小,分布曲线越瘦削,统计功效越大。在统计检验时,不能单纯地看显著性水平,还要看统计功效。

114、答案:本题解析:(1)强化安排的类型强化安排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安排和间歇强化安排。连续强化安排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安排即并不是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安排可以分为比例强化安排和间隔强化安排。比例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比例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予强化。比例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安排和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间隔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和变化间隔强化安排。(2)强化安排的效果①对习得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学习新的行为时,连续强化的效果优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习得速度要快些。②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比例强化安排比间隔强化安排的反应速度要快些。在两种固定强化安排中,在每次强化后,反应速度立即变慢。在固定比例强化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比例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强化密度大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反应速度不大会减慢,强化密度小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会有较长时间的暂停。固定间隔强化安排会出现强化后反应速度变慢,然后再逐渐加快的现象。在变化强化安排中,强化密度不影响反应速度。③对消退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连续强化安排比间歇强化安排的消退速度更快些。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消退速度要快些。在比例强化中,高密度的强化安排要比低密度的强化安排引起的消退快一些。不同的强化安排(schedulesofreinforcement)会有不同的效果,在运用强化原理时要注意这种差别,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将各种强化安排结合起来,以达到最终目标。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采用连续强化安排使个体学会某种行为,然后采用间歇强化安排,使个体能够维持某种行为。

115、答案:本题解析:(1)该实验的设计类型:该实验属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该实验中的额外变量与控制方法:该实验的额外变量是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协变量进入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控制。(3)新的实验方案:使用随机区组设计。首先,把被试按记忆广度测验的结果分成记忆广度高中低三组,然后,分别把这三组被试随机分到三个实验组中,这样,三个实验组中的被试在记忆广度上就会相匹配了,再对三个实验组实施材料中的实验程序。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和真实验设计中的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掌握情况。其中,对额外变量的统计控制可以作为事后的控制手段;随机区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实验自变量无关的额外因素。

116、答案:本题解析:(1)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被试类型(听觉正常与听觉缺陷儿童)和测量任务(包括阅读任务和推理测验任务)。被试类型这一自变量采用被试间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