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解析版)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解析版)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解析版)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解析版)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古诗词诵读游园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大意,了解意象特征2、学习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3、学习遭遇困境却光明磊落、处变不惊的心境。1、了解诗人的生平。2、概括诗中的洞庭湖的景色特点。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品味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诗探讨古诗中的情景关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品味戏曲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了解诗人的生平。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杜丽娘形象特征。教学难点:品味曲词之妙和人物的情感。《念奴娇过洞庭》诗人简介: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人。南宋前期爱国词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廷试状元。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张孝祥属于主战派,他及第不久,就在朝堂上为岳飞鸣冤,还拒绝了秦桧党羽曹泳的提亲。这些举动当然得罪了秦桧等人。秦桧挟嫌报复,诬陷张孝祥的父亲张祁谋反,逮捕入狱。幸秦桧不久死去,张祁才得以出狱,张孝祥也得到朝廷任用。乾道二年八月,他遭谗蒙冤罢官,北归期间,途经洞庭湖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见平湖秋月,即景生情,援笔而作《念奴娇·过洞庭》。《游园》汤显祖1.汤显祖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因不满朝政腐败弃官回家,致力于戏剧创作,是明代戏曲作家。所生活的时代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期,因此也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生活在明代晚期,当时程朱理学非常兴盛,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程朱理学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提出“至情论”。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2.背景介绍“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的她。受到《诗经•关雎》的触动,青春意识开始觉醒。于是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偷偷前往后花园游赏。盛开的百花,绚烂的色彩,开启了她的心扉。3.题目解读①游园,选自《牡丹亭》,题目是编者加的。②“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3.故事介绍《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杜丽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在听了教师陈最良讲解《关关雎鸠》一文后春心萌动,在丫头的怂恿下跑到了后花园,在花藤下打盹,梦中遇到了一个自称柳梦梅的书生,两人在梦中幽会,并私定终生。梦醒之后,杜丽娘思念梦中书生,结果一病不起,郁郁而终。杜宝升官迁居,将杜丽娘葬在后花园梅树下,梅树下,让石道姑看守。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借宿观中。意外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与杜丽娘的游魂再续梦中情缘。柳梦梅在杜丽娘的指示下冒死掘坟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杜宝升任宰相,拒不相信杜丽娘复活之事,并且要判处柳梦梅,最终闹到金銮殿上,皇帝了查明真相,杜宝才与他尽释前嫌,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4.文体知识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的区别:(1)杂剧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动作在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3)音乐上,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总之,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念奴娇过洞庭》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ān)舟一叶。”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著,犹着,或释为附着。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表,指五岭以外,今两广一带。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应念岭表经年”,是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因而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张孝祥在这首词里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在诗人的这番表白里,所包含的愤慨是很容易体会的。“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沧溟,本指海水,这里指洞庭湖水的浩淼。这句是说,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西江,西来的长江。挹,汲取。“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这里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诗人的自我形象极其宏伟。“万象”,天地间的万物。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张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驱。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他的词风最接近苏东坡的豪放,这首《念奴娇》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风格就很近似。《水调歌头》写于中秋之夜,一开头就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时空观念引入词里,在抒情写景之中含有哲理意味。末尾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打破时间的局限和空间的阻隔,在人间建立起美好的生活。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张孝祥这首《念奴娇》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他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关于人生的哲理。张孝祥的《念奴娇》则是将自身化为那月光,化为那湖水,一起飞向理想的澄澈之境。两首词的写法不同,角度不同,那种豪放的精神与气概,却是很接近的。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上片哪两个词最能分别概括洞庭湖的景色特点和诗人的感受?为什么?“澄澈”“妙”“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湖面辽阔、澄澈明净“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水天辉映,一片晶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湖光月色之妙,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2、你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孤独、失望、坦荡、自豪,光明磊落、肝胆照人“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处变不惊、旷达稳重“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心胸开阔、豪迈自信“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物我两忘、旷达超脱3、词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①比喻、夸张、对比——“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表现了湖面辽阔、湖水澄澈明净,词人豪迈的气概。②双关——“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既是写景,描写了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景象;又是写人,表现了诗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之美。③直抒胸臆——“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4、你觉得本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澄澈”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着重抒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和处变不惊、豪迈自信、旷达超脱的人生观。《游园》汤显祖1.疏通文意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楼阁巍峨、景色开阔。华丽的亭台楼阁,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2.整体掌握本曲内容并概括。明确: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3、鉴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确:整句使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女心中的期望与失落,惊惧和无奈。姹紫嫣红——美丽娇艳的鲜花开遍的迷人春色;断井颓垣——井干涸、回填,院墙坍塌,残缺不全,一片破败的景象。“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杜丽娘从“姹紫嫣红”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断井颓垣”象征着那阴冷的生活环境。明媚的春光被辜负,自己美丽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闺中埋没!“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几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带有无限的感叹和惋惜。4.鉴赏“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确:直抒胸臆。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这无限哀怨。“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5.鉴赏“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明确:这是杜丽娘想象中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从狭小的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广阔天地。这画面中,融进了追求,也融进了惆怅。6.鉴赏“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明确:“锦屏人”深闺中人;“韶光”,春光,也指自己年华。这句意是,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念奴娇过洞庭》探讨古诗中的情景关系:1、明确类型诗歌中的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诗人情感不好或不愿直接表达,而借助某种景物来传达。触景生情:诗人常态下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就可能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融情于景:诗人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情景交融:诗歌在处理情与景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移情于景:将诗人的主观情感移在景物描写当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使客观事物有感知而人格化,就修辞来说是拟人,就抒情手法来说是移情。以景结情:诗歌以写景句作结,情寓景中,耐人寻味。以景衬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2、判断类型:闺怨王昌龄(触景生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秋风引刘禹锡(借景抒情)何处秋风起,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融情于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移情于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融情于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融情于景)登科后孟郊(以乐景写乐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以哀景写哀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行宫元稹(以乐景写哀情)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江汉杜甫(以哀景写乐情)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唐末诗人,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而眼前一片荒凉,感慨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主题探究: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学生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1.景色美,体验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难以诉诸言语。此种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找到的诗人孤独的根据:(1)孤光自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借酒来“销万古愁”(3)万象为宾客。——以自然之物为友,而不是以人为又。无法被人理解的孤独,无知己。类似的诗句如: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无人理解的孤独。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或者,青山能洞悉诗人的心事吧。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逃避现实的法门: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游园》汤显祖1.【思考】分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这些意象的作用。明确: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思考】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明确:描绘了花园明媚诱人的春光,更传神地表现了杜丽娘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3.鉴赏选段的艺术手法明确:①对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都过景象的对比,写出了女子的失落与伤感;②用典。“赏心乐事”取自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朝飞暮卷”化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③融情于景。借助典型意象,表达了女子的青春萌动的微妙心理。直抒胸臆。4.这段文字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美在何处?明确:①音韵美:压什么韵?(ian/uan)一韵到底,宛如一泓清泉流动,鸣响着泠冷的韵凋,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句式特点?(对比、整齐、用典)用了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这一组组对比,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主人公的复杂微妙心理;而且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富于音乐美。②景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图?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③情美:面对此景,少女心事如何?(景美却情伤,反衬手法)这支曲子表达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感。“原来”、“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在这绮丽如画的游园场面里,杜丽娘年轻貌美,打扮俏丽,含情脉脉,顾影自怜。她缓缓步入花园,顿感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幽禁的深闺生活迥然不同,自己一向辜负了韶光年华。面对着姹紫妈红的百花与断井颓垣的残景而形成的鲜明对照,她不由得思绪万千,益增惆怅。春光如此烂漫明媚,燕语莺声如此动听,更诱发了她内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对年华在深闺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叹惜,唤醒了她青春的觉醒,这巧妙地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委曲地透露了这个少女爱情的苦闷,展现了心理活动和境界美,富有诗情画意。5.联系曲中内容,探究表达的主题。明确: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心会——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景物特点——静开阔澄澈(物境)诗人品性——平静心胸开阔肝胆冰雪(心境)题组A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胡贸棺记(明)唐顺之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仇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仇,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C.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3.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⑥贸乃无以自见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③⑤ D.③④⑥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做此词。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鉴琼田”运用比喻写出湖水的明净,“三万顷”与“扁舟一叶”一大一小形成对比,凸显了词人的渺小与孤单。B.“肝肺皆冰雪”,借“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忠贞高洁,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C.“短发萧骚襟袖冷”,这些细节中隐含着词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失落,而“稳泛”又显示了词人的自信、乐观与坚定。D.“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意境恢弘壮阔,想象大胆奇特,极具豪放词的风格和浪漫主义色彩。6.有人认为,本词体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请结合作品内容具体分析。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①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②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一年左右,后遭谗罢官北归。③尽挹西江:指豪饮。(1)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描写临近中秋之景,营造了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C.“肝肺皆冰雪”与上阕的“悠然心会”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和谐融汇在一起。(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3)简述下阕的内容及作者在此处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①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①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8.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直接写了洞庭湖没有一丝风,词人感到失落,为下面看到洞庭湖惊艳美景做铺垫。B.上阕巧用数量词“三万顷”“一叶”对比写物境与心境,突出了洞庭湖之大和一己之小。C.下阕想象奇特,把西江水当作美酒,把北斗星当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气概豪迈。D.张词和苏轼的《前赤壁赋》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注)张孝祥[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10.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词上阕巧用数量词“三万顷”“一叶”对比写物境与心境,突出了洞庭湖之大和一己之小,此时诗人感觉大自然为我所有。B.张词下阕用夸张手法写自己在清冷月色中泛舟“豪饮”西江水、敲着船舷,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和愤慨之情。C.孟诗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D.孟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表明自己希望能够像垂钓者一样远离官场,悠闲自在。11.张词和孟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不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2.下列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更无一点风色”中“风色”以色有深浅,说明风之大小,表达上运用通感,富有新意,生动形象。B.“玉鉴琼田”中“玉鉴”运用借喻手法,写出洞庭湖明净光洁,“三万顷”既写出洞庭湖面的广阔,也写出此时诗人内心的豪迈。C.“襟袖冷”运用借代,一语双关,形容衣衫单薄,也写出两袖清风,廉洁清贫,是其对岭南为官生活的自我总结。D.“扣舷独啸”,写出词人由乐生悲,凭借扣舷独啸去释放因被贬岭南而内心压抑,情感抒发同苏轼《前赤壁赋》“扣舷而歌之”不同。13.同写洞庭,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写景用意上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人进谗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径洞庭湖时作此词。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舟行洞庭湖,见碧波万顷,如美玉铺成的田地,上下天光,美到无法用语言传达。B.在岭南一年的官场岁月中,词人保持高洁情操,不愿同流合污,故遭谗言而被罢官。C.“短发萧骚”一句,写词人头发稀疏,衣襟单薄,不免有怀才不遇的悲叹惆怅之情。D.下片中,词人运用想象,与湖中景色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放声高歌,不知是何年月。15.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清廉正直之心都蕴藉于“冰玉”之中。在本词中,作者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请从意象特征的角度简要分析“冰雪”是如何与词人情感生发关联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垂虹亭朱敦儒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船纵棹”三句,写出作者在金秋之际乘舟泛江,“放”“纵”二字表现出无拘无束、随心而行的情趣。B.“与我成三客”化用李白《月下独酌》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意境有别,韵味各异。C.“叠玉层冰宫阙”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描绘出冰清玉洁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D.这首词清畅旷达,想象奇特,文采斐然,在皎洁莹白的水月光影中,营造出高远超凡的艺术境界。17.本词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都描写了月下泛舟的情形,抒发了作者的情思,请比较其情感的异同。18.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念奴娇·过洞庭【南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奴娇》开篇便点出了时间与地点,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他把自己放在湖光月色之中,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B.“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湖面三万顷,阔大的湖面安置了词人的的一叶扁舟,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渺小,写出了词人被罢官后内心的凄凉。C.“短发萧骚襟袖冷”,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词人觉得头发稀疏、衣衫单薄,况且如今被免职了,心里一时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D.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2)概括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怀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地点、时间。风平湖静,水波不兴,是诗人纵目湖景时心境的折射。B.“扁舟”暗含隐逸逍遥之意,其与“驾一叶之扁舟”中的“扁舟”意蕴相迥。C.“妙处难与君说”中的“妙处”,既指风光之妙,亦指物我融合的体悟之妙。D.上阕着重写景,且景中含情;下阕着重抒情,又情中有景:景与情妙然相合。20.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有英姿奇气”。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21.词人在上阕中感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请根据全词内容,分析词人所领会的“妙处”。22.词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与《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都描绘了洞庭的湖光月色。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宋孝宗乾道二年,词人因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开篇点题,勾勒出了青草湖上水波不兴的画面。B.“表里俱澄澈”既写出了洞庭月下的清亮明洁,同时也寄寓深意,是全词的主旨所在。C.“孤光自照”一句写作者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不为人知的孤独彷徨心境。D.作者将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展现了恢宏意境,抒发了豪迈气概。24.赏析“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中“冷”和“稳”两字的妙处。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5.下列对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令人向往不已。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情遥相呼应,交相融合,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C.运用奇特的想象,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使诗歌气魄宏大,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D.尾句化用了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悲凉。26.请结合张诗上片的景物描写和孟诗的颔联,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C2.D3.C4.(1)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2)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沉醉于酒中,其他事一概不过问。(3)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C项,“遇”应为“遭受、遇到”的意思,句意是,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故选C。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并列。C项,①结构助词,的;(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D项,都是指示代词,那。故选D。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语句,然后认真分析翻译语句,分析每个选项,看每个选项是从哪方面来写的,最后对照原文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此题难度较大,涉及到文章的中心,理解此题要从把握文意入手,《胡贸棺记》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交待为什么要为胡贸买棺材,而买棺材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特殊关系,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是胡贸有特殊能力,不能让时光的流逝使胡贸不为人知。此外为胡贸买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贸嗜酒如命,无一钱之畜。所以②③⑤⑥都是作记的缘由。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关注得分点:(1)虽,即使;士人细心读书者,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定语后置句);为,做。(2)居身,安身;一垄之瓦,一间房(修辞句要意译);知,过问。(3)乃,却;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自见,表现自己(否定句宾语前置);专,独占。【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参考译文: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胡贸年轻时缺少资金,不能做书生意,而凭借擅长联缀编排书籍的(手艺)往来于各个书店和读书人家(谋生)。我自不量力,曾经把《左传》和历代各种史书以及著名文学家汗牛充栋的作品,稍加删削编排,来追求文字简略。展卷阅读修改完毕,就把底稿交给胡贸,让他裁定。最初,他将有些文章一篇一篇拆开,有些文章中的文句一句一句拆开,甚至将有些文句中的字一字一字拆开。拆分完后,又一篇篇重新联接起来,一句句重新联接起来,一字字重新联接起来。有时候,联接好了又重新拆开,拆开后再重新联接。纵横交错,规划结构,总之要让所有的文章各归其类而已。这样的工作很杂乱很琐碎,不只是其他的书佣常常无从下手,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胡贸对于文章的内容不很理解通晓,却独能做这种删削编排的工作,大概是他天生的悟性使他能够这样吧。我对于书(所做之事)比不上古人用心细密的万分之一,而胡贸所做的事,就是一件用心细密的事。胡贸平时没有其他的嗜好,单单嗜好喝酒。佣书所得的报酬,不论多少,全部用在喝酒上。对雇佣他的书家,不问佣金是多少,但一定会问:“酒能喝足吗?”胡贸没有妻子儿女,为人佣书几十年,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除了喜欢喝酒,他事一概不过问。他处事如此专一,很适合他天生悟性的开发。我年近五十,痴痴呆呆像个病僧,更懂得放下一切书不读的快乐,检视向来所做的披阅点纂的书籍,就像看到仇敌一样。大概当年认为甘甜而体味很深的事,到了后来就觉得痛苦而断绝它也必然更决绝,情势上一定是这样。我已经不再做点纂的工作,胡贸虽然还以佣书为业谋食于诸士家中,但他精湛的技艺也虚闲而无所用。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这恰恰是我和胡贸相交始终可以莞尔一笑的原因。不再有披阅点纂之事,又不再参与一切世事,就置办二具杉木棺材等待大限的到来。胡贸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一文钱的积存,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可知。想到他为我做事很长时间,也把一具棺材赐予他,且写下这篇记作为凭证。唉,百年之后,那些书或许还在世上流行,又或许偶然有喜爱这些书的人,感慨这些书进而追念那过去删削编排这书的人,那么我的勤劳固然因此而不被埋没,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我写这篇记,也是借此把胡贸的功劳还给他。虽然这样,既然我已经把披阅点纂作为仇敌,又怎么会想让后人因为披阅点纂而了解我呢?5.A6.①意境与心境为一。上片写皎洁的月光照着明净的洞庭湖,湖水倒影着天上的月亮,天地万物澄澈如一之境与诗人的高洁磊落的心境融为一体,意境即心境。②物性与人品为一。“肝肺皆冰雪”化人为物,写品格与“冰雪”一样纯洁高尚,物我不分。③物象与人交流沟通无碍。词人想象自己与“万象”畅饮,物我无间,物我为友,物即是人,万物与人浑然一体。【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凸显了词人的渺小与孤单”错误。阔大湖面上一叶扁舟,突出的是洞庭湖的浩淼和开阔,衬托了诗人的洒脱豪放。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天地万物澄澈如一之境与诗人的高洁磊落的心境融为一体,意境即心境。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肝肺皆冰雪”化人为物,写品格与“冰雪”一样纯洁高尚,物我不分,物性与人品为一。“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万象”,天地间的万物。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词人想象自己与“万象”畅饮,物我无间,物我为友,物即是人,万物与人浑然一体。7.(1)C(2)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借景抒情,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3)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间的旷达胸襟。【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与上阕的‘悠然心会’互为呼应”错,“肝肺皆冰雪”应该是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但此句明显有深层含义,“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可见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借景抒情,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下阕诗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矣。“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是从岭表经年回复到当下,“襟袖”则是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尽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不就是证明凡此种种,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一个被谗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由此可见,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间的旷达胸襟。8.A9.①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和喜爱之情。词人用大量笔力为读者展现了洞庭湖夜晚独特的景象。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的浩大,同时天上银河倒映到湖面形成环形的奇妙景象也令人赞叹不已。“悠然自会”更直接写明了喜爱之情。(能结合其他词句分析也可。)②因小人谗言、曾被贬发放的落寞之情。“应念岭海经年”“短发萧骚襟袖冷”写了词人回忆自己曾经因小人谗言,被贬到岭南的经历,这让他感到一丝寒颤、心底发冷。③对保有高洁品质的自许之情(或:光明磊落做人、肝胆照人的坚定信念)。“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自许心情;肝胆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表达了他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词人感到失落,为下面看到洞庭湖惊艳美景做铺垫”错。开篇写洞庭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美好景色,并无失落之感,更谈不上为下面看到洞庭湖惊艳美景做铺垫。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和喜爱之情。词人用大量笔力为读者展现了洞庭湖夜晚独特的景象。如“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写洞庭湖的平静优美,表达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之情。“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的浩大,同时天上银河倒映到湖面形成环形的奇妙景象也令人赞叹不已。“悠然自会,妙处难与君说”,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流露出作者的悠然自得和坦荡旷达之情。②因小人谗言、曾被贬发放的落寞之情。“应念岭海经年”“短发萧骚襟袖冷”写了词人回忆自己曾经因小人谗言,被贬到岭南的经历,如今被免职了,头发稀疏,衣衫单薄,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这让他感到一丝寒颤、心底发冷。③对保有高洁品质的自许之情(或:光明磊落做人、肝胆照人的坚定信念)。“表里俱澄澈”,是说自己表里如一。“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这是表明自己的孤高,自己内心澄澈,品性高洁白。诗人以孤月为伴,引清光自照,表现了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之情;肝胆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表达了他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10.D11.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奸佞的不屑;而孟诗用“端居耻圣明”“徒有羡鱼情”更多地表达了诗人正当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希望得到引荐,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的思想感情。【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表明自己希望能够像垂钓者一样远离官场,悠闲自在”错误,孟诗用“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更多地表达了诗人正当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指在朝廷做官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张诗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中的“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所以“肝肺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中,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张孝祥则是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与愤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对奸佞的不屑。孟诗中,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引出下文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最后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12.D1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借景抒情,交代了洞庭湖的位置特点,写出日月乾坤倒映洞庭湖面的壮美景象。借此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分裂,动荡不安的担忧。名为写景,实为忧国。“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写出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下全都清亮明洁。“表里俱澄澈”一语双关,不仅是写景,更是借此抒写自己澄澈纯净的内心。名为写景,实为表明个人胸襟坦白。【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扣舷独啸”是诗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受苏轼《念奴娇·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响,张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从空间上说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从时间上说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稳泛;从心理上说是由知到不知,通过对照,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情感同苏轼《前赤壁赋》“扣舷而歌之”。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是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像在苍茫的湖面上日夜漂浮荡漾。“坼”、“浮”两个字用得好,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被这个湖一分为二,气势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景象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此句描写了洞庭湖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美景,营造了一个纯净又澄澈的境界,天穹地壤之间,一片空明澄澈,词人的心也被纯净净化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名为写景,实为表明个人胸襟坦白。14.C15.①“冰雪”,外形晶莹剔透,纯洁无瑕,触感冰冷,能让人保持清醒的状态。②词人岭外为官,并未受官场不良习气侵扰,而是保持清廉自律、高洁自好的品格。③这样的品格与“冰雪”的形态特征具有相似性,所以词人将冰雪入词,来表达自己高洁孤傲、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品行。【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不免有怀才不遇的悲叹惆怅之情”错误。词人自认光明磊落,肝胆照人,对岭南为官之事问心无愧,肝肺皆冰雪,高洁无瑕,并非强调怀才不遇的悲叹。故选C。15.本题主要考查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关键在于抓住“如何”二字,要突出客观之物与情感、品质产生关联的过程。所以,理解意象的概念尤为关键。“物皆着我之色彩”,意象就是客观之物主观化的过程,物与人的品格具有的某种相似相关性是理解概念的切入点。因此,答此题时,需要分析冰雪的特点,分析词人的品格,然后说明两者生发关联的过程。“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冰雪”,外形晶莹剔透,纯洁无瑕,触感冰冷,能让人保持清醒的状态。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结合词人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并未受官场不良习气侵扰,而是保持清廉自律、高洁自好的品格,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古人经常拿冰雪比作人、物、德行等。题干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词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表达了诗人开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性格。本词中作者用冰雪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赏与向往,这样的品格与“冰雪”的形态特征具有相似性,所以词人将冰雪入词,来表达自己高洁孤傲、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品行。16.C17.相同点: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皓洁无尘、光明澄澈的月色之景的喜爱之情,渴望与天地融为一体,气势豪迈。不同点:①朱词中作者面对澄澈之景,感觉自己的凡念俗虑都被洗涤干净,心境空明,不留尘滓,表现出的是一派纯然的超然、洒脱之意。②张词中隐隐流露出被贬的悲凉,表达了自己光明磊落、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贞洁。【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表达出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错误。在如此明亮的夜晚,桥上的亭台,岸上的楼阁,全将它们的倒影投在清澈的江中,就像重叠的白玉和层层垒砌的冰做就的仙宫仙阙。让人觉得自己的凡念俗虑都被一碧万顷的江水洗得干干净净。至此,周围的美景与词人的内心世界高度契合。江、月的明净透澈将词人的心灵陶冶得如玉壶冰心。不是表达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的。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同:张孝祥的词,根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可以看出,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张孝祥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朱敦儒的词写一轮明亮的月亮从东边渐渐升起,简直就像一面无尘无滓的镜子。只见江天一色,无处不在的月光将辽阔广袤的江水照耀得波光粼粼,就好像一望无际的琉璃。物境与心境,美好的风光与心灵的澄澈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表达的是一种豪迈超逸的情怀和宽阔浩大的襟怀。朱教儒则由此进一步阐发了与自然美景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思想。异:朱敦儒的词一开篇起笔铺展,舒卷自如。词人趁着吴江金风飒飒,驾一叶扁舟,在江上自由地飘荡。“放”“纵”二字,表现了词人的无拘无束,随心而行的情趣。再结合“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天地一片晶莹澄澈,月光洒在天地之间,就像是一座冰玉建造的宫殿。面对此景,不禁洗净了世俗情思,忘却了尘世,一切想法都消逝了。写出词人放下机心,忘却尘嚣,超尘脱俗的精神向往。让自己融入这空灵洁净,自己也便空灵洁净起来。张孝祥的词,根据“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可以看出,词人应是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如今自己(虽)因年老而深感短发稀疏,衣襟单薄透着寒意。“肝肺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写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18.(1)B(2)上片写洞庭湖月下景色,突出洞庭湖澄澈;下片重抒情,写自己内心澄澈。(3)表现了作者自信豪迈、胸襟洒落,超脱世俗的高洁忠贞人格。【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湖面三万顷,阔大的湖面安置了词人的的一叶扁舟,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渺小,写出了词人被罢官后内心的凄凉”错误,这两句是说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这一说法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应该是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本词来看,结合词题“过洞庭”以及上片所写来看,上片是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玉鉴琼田三万顷……”,“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所以上片主要是写景,突出洞庭湖的澄澈。再看下片,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虽是月夜清冷,衣服单薄,更兼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但任凭风浪起,诗人自是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凸显雄伟的气魄;最后“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忘情于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所以下片重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内心的澄澈。(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理解这三句的意思。“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意思是“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和创作的背景分析作者的怀抱。“挹”,汲取,“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这里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词人的自我形象极其宏伟。“万象”,天地间的万物。这几句是词人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宾客,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地招待天地万物,陪伴自己纵情豪饮。而结合“岭海经年”可知,词人身为一个被谗罢官之人,竟有这样的气派,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所以这三句体现出作者自信豪迈、襟怀洒脱、超脱世俗的高洁忠贞的人格。19.B20.①豁达坦荡,人格高洁。虽然被贬,但内心孤光一片,如冰雪一样晶莹。②沉稳从容,宠辱不惊。境遇凄寒,但他“稳泛”人生风浪,处变不惊。③气概豪迈,放旷超脱。视天地万象为宾,笑傲天地一切而又物我两忘。【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相迥”错。“驾一叶之扁舟”是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此“扁舟”亦含有潇洒自由之意,和文中有相似之处。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形象的能力。下片开头五句是作者人生经历和感受的高度浓缩。词人在“岭海”(五岭以外的地区)任职多年,不管别人如何评说,但“孤光自照”,自己无愧于心,对得起朝廷和苍生。“肝肺皆冰雪”与上片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自己襟怀坦白,忠于朝廷,肝肺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明诗人豁达坦荡,人格高洁。“短发萧骚襟袖冷”,从字面上看似乎略显凄凉,自己头发稀疏,不耐风寒;但实则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表明自己任职多年,恪尽职守,夙夜忧勤,用的是侧面衬托的笔法。“稳泛沧浪空阔”,表明词人孤高傲世的心态,尽管自己对朝廷披肝沥胆,却仍然被奸佞的谗言所中伤,身处这种逆境,自己不改初衷,仍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森的湖面上。此句一语观关既是眼前泛舟之景,又暗喻词人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风浪安之若素的态度,他沉稳从容,宠辱不惊。表现了表现了宽广的志士胸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五句词人用丰富而雄阔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志士的胸怀和英雄的气概。“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想象奇特,气魄宏大,词人要舀尽长江的水为酒,把呈勺子形的北斗七星当作酒杯,邀请天地万物为宾客来和他一起细斟慢酌。身陷逆境而豪情万丈,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这三句不仅表现词人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更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了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结尾两句,词人意兴达到极致,情不自禁地叩击船舷,对天狂啸,忘记了今晚是什么时辰。此时的词人,仿佛与浩瀚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宠辱皆忘,物我难分,格调之昂扬,境界之高远,令人击节赞叹。21.洞庭水波不兴,平静广阔,明净澄澈,小舟轻泛,水天辉映,景象空明美妙。洞庭美景正与词人平静宽广、澄明高洁、悠然自在的心境契合。22.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及情感的能力。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之景,景中寓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但词人并不是纯客观的写景状物,而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在这广阔的、洁净如玉的湖面上,词人驾一叶扁舟,如游仙境,妙不可言,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那上下空明,“表里俱澄澈”的坦荡景象,是词人光明磊落、胸无纤尘的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