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河南大学探寻这些大学校训来源大学之道礼记·大学1.了解与《礼记》相关的文化常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3.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学习目标一、定向自学大学之道1.“大学之道”原本是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出自《礼记》,宋人将其从《礼记》中抽取而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配合,到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中庸》《论语》《孟子》2.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大学章句序》:“大学”是什么?“大学”含义大学与小学道“大学之道”博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安邦之道。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规律和根本原则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3.《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为礼学家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礼记》中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汉代西汉戴圣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体现了先秦儒家的礼记《礼记》的特点及地位特点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三礼”之一《礼记》《周礼》《仪礼》“五经”之一《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十三经”之一汉代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代加《周礼》、《仪礼》,并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4.作者简介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字次君,世称小戴。著有《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二人合称为“大小戴”。

1.朗读,感圣贤之道二、合作研学诵读经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梳文意,明圣贤之理三、展示激学

思考探究一

1.第一段阐述了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是什么?“三纲”之间有什么关系?2.第一段阐述了什么道理?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研读文本重点字词:(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2)明:动词,彰明。(3)明德:美好的德性。(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5)止:至,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明美好的德行亲近爱抚民众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勾画有关“三纲”的语句,解读内容。研读文本三纲提网的总绳→事物的主干部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人天生拥有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即“新民”,就是帮助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为治国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础。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

“三纲领”之间的关系?止于至善明明德在亲民共同三纲领社会道德趋于完善。根本原则根本任务最终目的低高个人群体“三纲”中,“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止于至善”是最终追求,三者之间是一个递进式的逻辑结构。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重点字词:(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研读文本研读文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三纲”对人立身处世有何指导意义?止定静安虑得使人逐渐完善自我的六个步骤心不妄动性情安和思虑精详处事合宜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志向坚定不移只有坚定“止于至善”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读第一段,你明白了那些道理讲了什么道理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人要有目标。有了“止”目标后,才会“定、静、安、虑、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随波逐流、碌碌无为、虚度此生。思考探究二

1.《大学》“八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修身”在“八目”中是否处于核心地位,为什么?重点字词:(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初读文本重点字词:(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庶人:普通百姓。

(3)壹是:一律,一概。(4)本:本源、根本。译文: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研读文本研读文本八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防止情感偏向,用理智驾驭情感,修养中正平和的心态。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处理好封地、封国等国家内部的关系。处理好天下的关系,使天下安宁太平。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修身”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所以它处在“八目”的中枢地位。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二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平天下”是“齐家”的延伸。“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主体修为的最高境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格物思考“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思考“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根本(内修)(外治)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方法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意义: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三纲”、

“八目”的关系

“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明明德内修外治亲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具体步骤指导思想止于至善抒己见,议圣贤之道四、精讲领学明明德:立德树人,以德治国止于至善:人的全面发展格物致知:实践出真知修身:自我完善齐家:家庭责任诚意正心:诚实、求真、良好的初心亲民:以民为本治国平天下:社会责任1.《大学之道》现实意义

“大学之道”如思想的火种,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硕果累累。2.思考: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明确:

①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②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手法,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③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3.课外拓展《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天下平”,即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认同观点反观当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复旦研究生林森浩给室友投毒、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

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鼓励青年学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能构建他们的道德自律,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考量。

解释下列多义词本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③此之谓失其本心()④盖亦反其本矣()⑤自言本是京城女()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五、反馈固学名词,根本、基础名词,草木的根形容词,本来的、原来的名词,仁政王道副词,原来、本来量词,本解释下列多义词诚①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②愿陛下矜愍愚诚(

)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名词,诚心、诚意连词,假如、如果解释下列多义词修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②又重之以修能(

)③茂林修竹(

)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则修文德以来之(

)⑥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动词,修养、修行形容词,美好的形容词,高、大形容词,长动词,施行动词,修造、整治2.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人”,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春秋时,其地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无官爵的平民。B.《大学》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相传为孔子所作。C.“大学”在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