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核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_第1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核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_第2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核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_第3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核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_第4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核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

答案]

一、单选题

1.(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过程是一种(A)

A.认识过程B.特殊的认识过程C.育知过程D.育德过程

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C)

A.榜样法B.锻炼法C.说服法D.陶冶法

4.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D)

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5.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

A.基本阶段B.基本途径C.基本内容D.基本部分

6.“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B)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7.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B)是主导活动。

A.体育活动B.学习活动C.娱乐活动D.实践活动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

9.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B)

A.促进教育发展B.促进个体发展C.促进文化发展D.促进社会发展

10.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班教学D.小组合作学习

11.检验和考试应把握(B)

A.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前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C.指标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D.主观性原贝(发展性原贝指导性原贝计划性原则

1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B)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画》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13.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A)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14.(B)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

15.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A)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D.道尔顿制

1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7.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D)。

A.必然要求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D.必要保证

18.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

过程是(D)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

19.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0.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

22.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D)

A.学科课程B.显性课程C.选修课程D.综合课程

23.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D)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

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选修课程D.综合课程

2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5.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D)。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26.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A)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7.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

特点(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28.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D)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29.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

30.直观的具体手段一般有(A)

A.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B.实物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C.实物直观.模像直观.挂图直观D.模像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3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32.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A)

A.了解学生B.阅读参考书C.上网D.制定教学计划

3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B)

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34.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35.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C)

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法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

36.在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D)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B.读书与参加生产劳动的统一

C.上课与做作业的统一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7.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身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3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B)

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凯洛夫

3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4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1.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则是指(C)上的德育,道德品

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A.伦理学B.哲学C.教育学D.社会学

4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43.颜回说:“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B)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44.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45.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

式,另外一种是(D)的领导方式。

A.“学生中心”B.“教师中心”C.“德育中心”D.“集体中心”

46.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47.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B)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

48.班主任与学生基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

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B)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松散管理

49.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A.法人B.监督人C.辅导员D.领导人

50.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D)

A.领导核心B.正常秩序C.良好班风D.集体目标

51.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0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5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

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注意课程理论

5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54.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布置与批改

5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5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57.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C)

A.爱国主义教育B.劳动教育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

5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

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

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59.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⑻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60.在教学环节中,备课是上好课的(A)

A.先决条件B.中心环节C.决定因素D.重要环节

61.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要以(C)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6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6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

64.德育中运用说服法要注意的要求不包括(D)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以诚待人D.坚持严格要求

65.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

式即称为(A)

A.德育模式B.德育策略C.德育类型D.德育形式

66.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受制于(A)

A.政治经济B.学生年龄特征C.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

D.教育者的价值观

67.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B)

A.加减评价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

68.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A)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B.格塞尔C.华生D.洛克

69.(A)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A.观念文化B.课程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

70.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

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D)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卷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1.“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B)。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

72.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B)。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73.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B)。

A.积极的过程B.能动的过程C.被动的过程D.主动的过程

74.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

的是身心发展的(C)。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7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C)

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

7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77.《学记》中“学不K氤等”,主要体现了(A)

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

78.“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B)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79.肌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体

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80.美国心理学家(A)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

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81.(D)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82.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B)

A.《宪法》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

83.课程论研究的是(C)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

8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

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

85.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B)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86.《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

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

87.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A)

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

8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征(D)

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

89.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B)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杜威

90.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B)

A.梁漱溟B.杨贤江C.陶行知D.徐特立

9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C)

A.汉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92.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C)

A.教育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

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

9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D)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

9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9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96.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D)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B.意识功能C.理性功能D.文化功能

97.教育的经济功能受⑻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

98.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

99.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D)

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

100.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A)

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

10L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B)

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

102.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

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A)的观点。

A.人文主义课程观B.科学主义课程观

C.知识本位课程观D.能力本位课程观

103.古代社会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B)

A.演示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

104.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

105.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C)

A.幼儿园B.小学C.中学D.大学

106.由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法律保证了青少年学

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具有明显的(C)

A.自律意识B.维权意识C.自我意识D.服务意识

107.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

却要比成人低得多。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B)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08.教师聘任作为教师任用的一种基本制度,不具有以下哪个特征(D)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B.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C.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D.具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特征

A、109.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

110.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11.(B)是着眼于受教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

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112.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A)

A.泰勒目标评价模型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

113.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

A.布鲁纳B.布卢姆C.瓦根舍因D.卢扎诺夫

114.提出“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教育家是(C)

A.裴斯泰洛齐B.洛克C.泰勒D.赫尔巴特

115.一般说,可以将课程计划称为课程的(A)

A.宏观结构B.微观结构C.抽象结构D.具体结构

116.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D)

A.教材的编写方式B.教师的教学方式C.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式D.学生的学习方式

117.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

118.衡量人类活动标准的最主要的三个尺度是(D)

A.政治.思想.道德B.知.情.意C.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

D.真.善.美

119.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方法

12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D)

A.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健体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

121.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工作指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是(C)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方针D.培养目标

122.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C)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23.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B)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D.发展科技和经济

12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12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6.“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127.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

128.课程开发或设计的起点是(B)

A.课程结构B.课程目标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129.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B)

A.杜威B.裴斯泰洛齐C.洛克D.赫尔巴特

13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D)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

131.自然主义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体思想(D)

A.夸美纽斯B.洛克C.泰戈尔D.卢梭

13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133.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

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A)做出规定。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

134.体育是以(C)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135.教育目的本质是(D)。

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多选题

136.能否选择好学习经验,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实验。泰勤为学习经验的提出和选择指定

了几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A.B.C.D.E)

A.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经验

B.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C.学习经验所期望的放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D.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E.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13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A.B.D.E)

A.知识结构B.社会发展C.教育部门的政策D.学生的身心发展

E.课程理论

1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E)

A.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具有价值互补性

C.校本课程是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D.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E.地方课程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139.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B.C.E)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

140.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A.C.D.E)

A.学生是独立的人B.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C.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D.学生是社会中的人E.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4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主要有(B.C)

A.柏拉图B.华生C.洛克D.荀子E.施太伦

142.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A.B.D.E)

A.创造性B.能动性C.独立性D.可选择性E.自主性

143.综合课程的缺点是(A.D.B)

A.流于“拼盘式”的知识“大杂蝶”B.导致浅层次的学习

C.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D.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144.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一般特点在于(B.C.D)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B.课程往往是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C.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D.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E.课程内容强调以间接经验为主

145.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B.C.E)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直接性E.认识的有领导

14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A.B.C)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47.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148.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

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A.B.D)

A.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149.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C.D.E)

A.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B.教育发展程度和教育规律

C.哲学观念D.人性假设观念E.理想人格

150.学生作业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A.B.C.D)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B.口头作业C.书面作业D.实践作业

151.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A.B.D.E)

A.客观性原则B.计划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152.下列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有(A.B.D.E)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宗教教育D.道德教育E.生理健康教育

153.关于“社会模仿模式”论述错误的有(A.B.C)

A.它是一种经典行为主义的模式B.它是一种认知主义的模式

C.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模式D.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E.它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154.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A.C.D)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E.坚持严格要求

155.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

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156.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B.C)的原则。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E.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157.下列属于班集体规范的有(B.C.E.A.B)

A.考勤制度B.班风C.正确的集体舆论D.课堂纪律E.班级习惯

158.班级组织建构应当坚持哪些原则(A.B.C)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D.小规模原则

159.班会一般有哪几类(A.B.D)

A.主题班会B.常规班会C.民主班会D.生活班会

160.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哪几点(A.B.C)

A.做好充分的准备B.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C.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D.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161.教育应以人为本,下列选项中反映这一要求的是(A.B.D.C.E)

A.尊重个体的尊严B.培养个体的批判意识C.教师身体力行D.鼓励学生肯定自己E.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62.原始形态的教育,其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A.B.C.D.E)

A.口耳相传B.实践示范C.唱歌D.舞蹈E.社会生活

163.关于凯洛夫的《教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B.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该书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E.在师生关系方面,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164.关于非制度化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

A.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B.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限与学校的围墙之内”

C.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D.相对于制度化教育,它改变的是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

E.提倡构建学习化社会

165.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166.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E.

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167.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D.斯宾塞的《教育论》E.卢梭的《爱弥儿》

168.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169.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主要依据:(A.C.D)

A.社会需要B.科技的发展C.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D.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E.文

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170.学校文化可以分为:(A.B.C.D.E)

A.观念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践行文化E.课程文化

171.学校文化的践行文化包括:(A.B.C)

A.学术研讨B.教育教学活动C.管理机制的运行D.后勤管理E.教学管理

17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符合这一关系的选项有(D.E)

173.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教育者是(B.D.E)

A.孟子B.荀子C.弗洛伊德D.洛克E.华生

174.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B.C.D.E)

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

17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遗传素质B.成熟C.环境D.学校教育E.个体实践活动

17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A.B.C.D)

A.规范发展方向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发展价值D.开发特殊才

E.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17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A.B.C.D)

A.是否实行义务教育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C.是否确定重点学校

D.教师的任免E.制约教育的结构

178.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

A.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B.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制约教育的结构D.制约教育的内容E.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179.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A.B.C.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C.跨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

E.“金字塔”型的教育

180.学校文化的特征表现在:(A.B.C)

A.是一种组织文化B.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C.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D.是具有互补性E.具有非正式性

A、181.过渡性B.非正式性C.多样性D.互补性E.阶段性

182.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C.A)

A.为谁培养人B.怎样培养人C.培养什么人D.怎样办教育

E.办什么样的教育

18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C.E)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184.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A.B.C.D)

A.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

养D.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E.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185.根据教育自身发展的特征,可以将教育历史划分为(B.C.D.E)

A.封建社会的教育B.原始状态的教育C.古代学校教育

D.近代教育E.当代教育

18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A.B.C.D)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学校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三、判断题

187.注重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现了研究型的

课程内容。(X)

188.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谚授

法。(X)

189.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指的就是设计教案。(义)

190.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和展示与交流是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实施

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X)

19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主体的作用。(X)

192.个人经验与历史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

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X)

193.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J)

194.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J)

19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活动。(X)

19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通性;基础性。(J)

197.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义)

198.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J)

199.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J)

200.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基础性。(J)

201.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X)

20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义)

203.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J)

20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就是拓展型课程。(义)

205.课程结构就是: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义)

206.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外部人员参与与否并不会影响改革效果。(X)

207.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X)

208.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J)

209.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义)

210.“师道尊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型师生关系,自18世纪以后出现以儿童中心

的师生关系模式。(X)

211.教师的个性.情操.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是教师的人格特征。(J)

21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J)

213.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共同的生活准则。(义)

214.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X)

215.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3

216.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

越来越大的作用。(J)

217.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J)

218.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

学生的主人翁精神。(X)

219.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J)

220.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J)

221.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数都属于直线式的建制形式。(X)

222.在集体初步形成阶段,集体就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集体本身作为主体,向每个

成员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要求,并团结全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顽

强努力。(X)

223.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最高形式。(J)

224.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由美国学者班杜拉所创立。(X)

225.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V)

226.“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锻炼法。(X)

227.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情是基础,行是关键。(X)

228.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有关的参考书。(J)

229.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X)

23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J)

23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J)

232.智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X)

233.教育者的价值观不同,德育过程中预定内容的实现程度不同。(J)

234.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是德育过程的基础。(J)

235.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J)

236.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J)

237.美国学者肯普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

略。(X)

238.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是作业。(J)

239.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指的是过去的班级授课制。3

240.简答式试题属于试题类型的选答型试题。(X)

241.简答式试题又被称为论文式试题。(义)

242.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

友角色;研究者角色。(J)

243.认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X)

244.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J)

245.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有机整体,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X)

246.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X)

247.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要注重小环境的影响。(J)

248.学校里面的物质建设,仅仅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X)

249.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就是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义)

250.校规校纪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保证。(J)

251.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J)

252.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J)

253.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J)

254.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J)

255.可以说,即使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义)

25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只需要老师努力就可以达到。(X)

257.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既有中央的集中,又有地方的灵活。(J)

25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约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V)

259.在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X)

260.国家颁行的各种关于教育的政策法律规定,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通过经济力量控制教

育领导权。(义)

261.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J)

26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对儿

童进行分阶段教学。(J)

263.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并提出在进行绅士教育过程中,应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X)

264.“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大学》。(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