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又称园林艺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莳花植树、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人为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体系: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园林,崇尚自然美。以法国、意大利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图案园林,崇尚人工美。以古代巴比伦、波斯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水池、喷泉为中心格局的阿拉伯园林,特别重视对水的利用。

园林的分类

一般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和园林艺术的发展,现代园林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浓缩景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休养胜地等等。

庭院花园张家界天门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浓缩园景世界之窗浓缩园景世界之窗

中国古典园林有四类:皇家苑囿、宗教园林、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不过,中国古典园林最成熟的代表应该是江南那些属于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而秦汉的早期皇家苑囿向明清的晚期皇家园林转变的根据,就在于文人园林的审美趣味和观念形态已成了皇家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皇家园林不过是大一些的私家园林,或者说是若干私家园林的组合。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立意除了与喧嚣的城市隔开享受幽静和舒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耦园曲园环秀山庄沧浪亭

扬州园林从审美角度看,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趋近却不趋同。扬州园林非常注重顺应自然,在叠山、理水、树木花卉的布置以及建筑经营中十分注意园林的人工因素与自然诸要素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扬州园林个园何园冶春园蔚圃

皇家园林之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经典——颐和园颐和园十七孔桥玉带桥石舫颐和园佛香阁颐和园苏州街

皇家苑囿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崇尚自然美的中国古典自然山水园林避暑山庄鸟瞰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

从表现方式上看,中国古典园林与以法国古典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园林有着明显的差别。西方园林有着明显的纵轴线,各种建筑、水池、喷泉、雕塑、绿地、涌路均作几何式对称安排,甚至连树冠都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形体。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则不然,它们一般体量不大,设计上尽量避免人为的痕迹,追求随遇而安、自然天成的效果,仿佛一切都是信手拈来的,但仔细玩味则会发现它们的幽深意境中有着独具的匠心,那看去宛如天开的山水之中有着多样统一、动态均衡的审美原则,那咫尺空间中微缩了无数良辰美景,那峰回路转之中极为含蓄地吐露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而一切又都在言不尽意、稍纵即逝当中。崇尚人工美的法国古典几何园林鸟瞰意大利的几何园林荷兰的园林由人工种植的各色郁金香构成

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首先,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划分也不是绝对的,相互间往往通过漏窗、风洞、竹林、假山等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作出铺垫。当然景区之中也有主次之分,常有一个稍大的景区是全园的重点,这样才能形成空间疏密的对比和游览节奏的变化。一般说,主要景区在刚一进入园门时是看不见的,总要经过若干曲折的小空间之后才会于不经意间一下子进入较开阔、景致更加绮丽的主景区。园内各景区还往往可以被一条恰如其分的观赏路线串联起来,且园内的观赏路线往往也只此一条,一般说,园林中的开阔空间总是水面,因此这条路线又往往是环湖而设的。第二,水面处理也要有主次之别,即使不大的池塘,也要有聚有分,完全不经空间分割的水面再大也很难让人感觉到,而较小的水面略置一二“水口”,略添一二岛桥,便会让人觉得迂回深远,耐人寻味。第三,假山是分割视觉空间的良好手段,更何况一件“瘦、绉、漏、透”的山石本身就令人百看不厌。但石头堆砌过多,难免适得其反,让人感到繁琐、重复。第四,园内建筑虽规格不高,体量不大,但设计更灵活、巧妙、精美、有趣味。如四面开窗的厅堂、依山而建的爬山廊、水边或旱地上的舫等等,均是在其他场合很难见到的,建筑之间或建筑与周围山石之间的联系沟通极为方便,门、廊、楼梯出奇地多,常给人柳暗花明之感。第五,花木在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除了一般的花草树木,园内若有几株名贵古木,错落着些许竹影、芭蕉,再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

第六,一个好的园林还要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对联传世。儒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义”的,一个好的名字意味深长,令人品味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政治家的含义。网师园留园

留园座落在苏州阊门外,起初它是明嘉靖年间徐泰时的“东园”,其中的假山为当时的叠山名手周秉忠所筑。清嘉庆年间归刘恕所有,对其修茸扩建,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改为“寒碧山庄”。清光绪二年,园被官僚富豪常州人盛康购得,又加以改建扩大,更名为“留园”。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西区三区,三区各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台、一匾。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是掩映——透漏——敞开。绿荫轩

中区中部有一水面,以曲桥和小蓬莱岛划为东西两部分。池西北岸叠黄石假山,系出自明代周秉忠之手。建筑依墙作周边式布置,主要建筑为东南两面的清风池馆至涵碧山房一带。主厅为涵碧山房,北有平台临地,南辟庭院。此厅与邻近的明瑟楼、绿荫轩,高下错落,形成虚实对比。池东的曲溪楼高二层;下层辟空窗和洞门;打破了厚墙的沉重感。留园中区涵碧山房

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朝池水,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明瑟楼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明瑟楼六角形的可亭造型精致,既是作为山景的点缀,同时也是一处居高临下的驻足观景的场所。可亭闻木樨香轩是位于中部花园假山上的一个单檐歇山造方形轩,是中园最高建筑。四周遍植桂花,每到仲秋季节,微风送来阵阵桂花的香气,故得此名。轩前的一幅对联是:“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东区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五峰仙馆、揖峰轩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留园东区冠云峰庭院位于留园东园林泉耆硕之馆北面的冠云峰是留园的“三绝”之一,也是留园的镇园之宝。它取《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交霞翼岭”之意而命名。这座秀美的石峰据传说是北宋末年为宋徽宗采办“花石纲”时遗留在江南的一块名石,按照名石的评价标准,具备“瘦、皱、漏、透、清、丑、顽、拙”之美,被誉为中国三大太湖石之一。五峰仙馆内部

五峰仙馆的梁柱构件全用楠木,又称楠木厅,室内宽敞,装修极为精致。它的前后都有庭院,前院的大假山是利用12个峰石为主体叠筑而成,摹拟庐山的五老峰。馆前的踏跺亦用天然石块重叠,饶有野趣。揖峰轩庭园揖峰轩位于五峰仙馆以东,以石峰为造景主题,故命名为揖峰轩。轩的西面和后面均留出小天井点缀少许花木石峰,在便于通风采光的同时还可创造精致的室内小品框景,即清代美学家李渔所说的“尺幅窗”、“无心画”。石林小院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人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石林小院是位于五峰仙馆和冠云峰两宏敞庭园之间,以赏峰石取胜。由五峰仙馆东侧进“静中观”砖额的月洞门入院,全院由揖峰轩、石林小屋、回廊和七个花木点缀的峰石庭园空间组成,布局灵巧,景观雅丽。留园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的做法,厅北为较大而开敞的庭院,院当中置“冠云峰”,左右翼以“瑞云”、“岫云”二峰,皆为明代旧物。三峰鼎峙成庭院的主景,故庭院中的水池名“浣云池”,厅北的五间楼房为“冠云楼”,皆因峰石而得名。这是留园内较大的、呈庭园形式的景区。以山景为主,环境僻静,山阜为全园最高处。上有小亭两座,可遥望虎丘、天平、上方诸山。阜上植以青枫、银杏,秋季满山红黄相映,富有山林野趣。留园西区活泼泼地

明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此处鸢飞鱼跃,天机活泼,借以为名。建筑为水阁形式,或称水榭。单檐歇山造,四面环有走廊。盛氏时即有。留园占地三十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三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留园建筑及园林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留园既有以山池花木为主的自然山水空间,也有各式各样以建筑为主的大小空间——庭园、庭院、天井等。园林空间之丰富,为苏州诸园之冠。在同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私家园林中也是罕见的。它称得起是多样空间的复合体,集园林空间之大成者。留园的建筑布局、看来也是采取类似拙政园的办法,把建筑物尽可能地相对集中,以“密”托“疏”,一方面保证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在园内所占的一定比重.另一方面则运用高超的技艺把密集的建筑群体创为一系列的空间的复合——曲空间的交响乐。规划设计的水平不可谓不高,但就园林的总体而言毕竟不能根本解决因建筑过多面造成的人工碾琢气氛太重,多少丧失风景式园林主旨的矛盾。足见个别园林的艺术创作固然有高下优劣之分,却毕竟不能脱开时代风尚的影响。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

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筠”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个园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起布局之奇,用石之奇,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可谓是独树一帜。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竟然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可尽览四季秀景。"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从用石极奇的角度上讲,个园采用了不同质料的石料,以体现不同的季节。十二生肖石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象征盛夏的江南秀色,引用黄石烘托秋天群山峻秀的挺拔身姿,更用颜色洁白的雪石突出冬日里积雪未化的寒冷感觉。春山夏山秋山冬山

春景位于园区西南,雪白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门上白额,阴刻“个园”两字,竹青填色。门外两侧各有一个方形花坛,花坛内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过月洞门,卵石湾道两侧有百年桂花树十余株,春山春山淡冶而如笑

造园者为了进一步渲染春的气息,用形态别致的太湖石,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百兽闹春图”,亦称为“十二生肖闹春图”。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夏山夏山苍翠而欲滴

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被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

如果说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则是高潮。秋山位于园东,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置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秋山的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松之苍绿,枫之火红与罗汉松山石的褐黄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据说它是石涛大师叠石的作品。山中岔路遵循着“明不通暗通,大不通小通,直不通曲通”的口诀,也暗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秋山秋山明净而如妆

秋山的腹部为秋山石屋,内有石桌、石床、石几,石凳,其上方有“天窗”。秋山上还有一处“驻秋阁”。“驻秋”点出了秋的魅力,园主不惜“笔墨”从不同角度,来极力渲染秋的主题,是对秋山最精彩的总结。驻秋阁

冬山是占地最小却最为精妙的一处景点。它用宣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垒叠而成,宣石亦称雪石,它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之下却是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冬山的地面用白矾石铺成了冰裂纹,有一种踩裂冰面的感觉。“形”和“色”都是可以看到的,也是造园者惯用的表现手法。冬山冬山惨淡而如睡

造园者为了打破冬日的萧条,采用了一块块形似小狮子的象形宣石,在掇叠时又非常注意因势制宜,使整个冬山高低、疏密、大小相互呼应,远远望去,好像有无数的小狮子在雪中嬉戏,使寂寥的冬季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所以冬山又被人称为“群狮戏雪图”或“雪压百狮图”。

南墙之上有二十四个的圆形孔洞被称为“风音洞”,风音穿过墙上孔洞,发出北风呼啸的声音,给人以寒风料峭的感觉。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个园造园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并周而复始,颇具“壶天自春”之意。它模拟自然,运用浓缩和提炼的手法,使景物的大小、色彩、质感迎合人们传统审美的要求,当人们看到四季假山时,就会有“一石则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感受。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是中国画的手段,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法。即把大自然浓缩在画纸上,浓缩于园林中,以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给园林创作极大启示。此种手法,绘画与园林是相通的。计成《园冶》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个园将四季的山水巧妙的融于自己“咫尺之地”,不得不感叹其匠心独运。中国园林的美学特点一、道法自然,追求仿造自然之神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与欧洲园林整齐的布局不同的是,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天人合一”,强调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无缝结合,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寄情于景,抒发内心的山水情怀。其中一句“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言明了拙政园给人的绝妙体验。

中国山川秀美壮丽,让人十分热爱山环水抱的生活环境。所以许多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或者是包络原山真湖,亦或是不惜代价开山造湖,人工堆叠。仰能观山,俯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身偎山林涧溪。怪石林立,奇花异草,曲径通幽。高大的乔木与灵秀的花草形成高低对比,池塘与亭台交相辉映,山峰的高低回环,来自设计者的观察模仿和高超技艺,力争将最自然的一面展现眼前。

园林中对自然元素的运用,不仅仅是朴素的自然美学的推崇,更是一种对自然所蕴含比拟的人格精神的追求。其中,山与水结合在风水理论中就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山的刚毅,水的灵动,寄予了人的美好希望。中国古典园林对于园林主人来说超越了视觉感官的乐,而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乐,对于他们来说,园林是精神居所,是文人的寄托,使他们骨子里追求隐逸生活的一种这种的方式,这种主人通过园林来表情达意的行为以及园林本身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二、以小见大,聚天下之精华

传统园林,特别是不如皇家园林华丽广大的私家园林,常用虚实结合、曲折、暗示等手法来使园林用较小的空间给人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长物志》中也曾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虚实结合是一种扩大空间体验感受的方式,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意境美。实物使用不同的层次和方式出现、布局,使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在虚虚实实的交相呼应中不断地改变,递进。这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点,其展现的是很多不同层次画面的组合,给你无限琢磨和探索的乐趣,不拘泥于狭小的空间。为了达到虚实相间的效果,采用院落、连廊、穿堂、亭子、假山等手法让你在每个场景中都有不同的思考,让每个实物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园林讲究的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空间体验,让人感觉奇妙无穷。有水就离不开桥,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都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塘里常常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观赏者看“鱼戏莲叶间”,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气定神闲。三、造园要素密集化,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