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2/0D/wKhkGWa6qPeABEm1AAHbzOskWkw510.jp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2/0D/wKhkGWa6qPeABEm1AAHbzOskWkw5102.jp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2/0D/wKhkGWa6qPeABEm1AAHbzOskWkw5103.jp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2/0D/wKhkGWa6qPeABEm1AAHbzOskWkw5104.jp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2/0D/wKhkGWa6qPeABEm1AAHbzOskWkw5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例
《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坐
井观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青蛙对天大小看法错误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能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带动作的表演课文,能联系生
活实际懂得寓言的含义。
教学重点:领悟本课的寓意: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而又盲目自信,年问题
就会主观片面;只有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尊重事实,才能做到全面地看问题。
教学难点:呆在井里的青蛙为什么会所见有限。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途径,利用版主学习,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头饰、图片。
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爰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寓言
的含义。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画配上优美动听的
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由看到的自然悟出无论学
习,做事、学本领等方面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的寓意,在“润物细无声”
中受到深刻教育。
本课是根据成语"坐井观天"或"井底之蛙”改编成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
主要讲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只知道天空有井口大,对于天天在天空中飞行
的小鸟的话,它持不相信的态度,还批评小鸟说大话,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这
则寓言告诫那些目光短浅、见识不广的人不要傲慢自大。目光短浅、死守有限的
经验是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的,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片面。
为了使学生理解本则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阐述的道理,《坐井观天》一课
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过程:
一、导言部分激情引趣,通过向学生提问见没见过青蛙这种小动物,在哪
儿见过?教师及时向学生简单讲明青蛙是两栖动物,它不但能生活在水里,还能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青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为本课的学
习做准备。
导言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对青蛙和小鸟这两种小动物都特别熟悉,谁能说
一说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小鸟和青蛙这两种可爰的小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看看井里的青蛙和井沿上的小鸟之间发生了舒适有趣的事。下面无们来学习寓言
故事《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24、坐井观天
二、新课。新课分三步来进行:
1、第一步:抓住字眼,解题意。
教师板书课题后,向学生讲清《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
事,什么是寓言,学生第一次接触,向学生讲明寓言是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
一个道理的文章体裁。寓言的题目是《坐井观天》,提问学生回答出"观"是什
么意思,再回答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在解题时,让学生知道坐井观天的字面
的意思。
2、第二步:读议词句,明白内容。
(1)首先从整体入手,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自由读文,看看全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找同学逐段读课文,学生边读
边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句子。
(2)指名读每款段内容,课件演示,提出问题,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谈
起话来?借助课件理解"井沿"的意思,体会"落"的用意。在引导学生看课
件的同时,讲明课文中"井"的意思,引导学生思考"井里"、"井沿"除了
写"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外,还告诉我们什么?从而使学生知道在这里
交待"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物也不会一样。
(3)学生默读第2——7自然段课文内容,思考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敌?
用序号标出来,自由读对话部分,带着问题去读:课件出示的问题:青蛙和小鸟
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再看看青蛙和小鸟争论的话题
是怎样引起的。指名读第一次对话时,让学生明白小鸟所说的100多里实际是
指什么?指名读第二次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在学习第二次对话时,着重从以下两
个方面入手:
①第一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别说大话"中的"大话”
是什么意思?在教学中记性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让学生用代入法说说句子
的意思,"井口大"是青蛙自己亲眼看见的根据已有经验得到的,因为青蛙整天
呆在井底。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小鸟的话中"无边无际"指什么?小鸟为什么对天有多大有这样的评价?播放多媒
体动画,配上优美音乐,让学生感知画面形象来理解。
②第二要抓句式的比较,为帮助学生认识句式并懂得它的表达作用。教学
时,将表示同一内容的陈述句和反问句进行比较,从标点、用词、读的语气等方
面入手,从比较中提高学生理解兔子的能力。比较"别说大话了”中的感叹号与
"大得很哪"结尾处的感叹号比较,说明做么?第一句这个感叹号是青蛙错了,
但还非常傲慢,第二句这个感叹号是小鸟对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看法的惊
奇。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学习第三次对话,了解青蛙为什么错了,知道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错误的
原因。通过读小鸟的话知道要想改变青蛙的看法该怎么办?比较第三次对话中
青蛙和小鸟的笑包含什么意义,笑中体现了青蛙和小鸟什么性格特点。
3、第三步:联系实际、悟道理。
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之后,再返回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让学生说说
你读了这篇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
自己体会到的‘寓意说一说,知道青蛙错的原因,以及造成青蛙错误的原因。
4、老师新课小结时及时讲明如果我们也处在井里青蛙那样的位置,就会和
青蛙一样说天很小,还自以为是。这则寓言批评了青蛙的错误看法,"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又用来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处以为是。学习了寓言故事让学生
谈一谈收获。
新课讲解中让学生多读课文,读中体会寓意,读中了解寓意。教学中多种形
式的多种角度的朗读训练,是进一步掌握寓言内容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看书、质疑。使学生对文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文内容有
更全面理解。
四、巩固练习:
1、第一部分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时,读出小鸟和青蛙的语气,读时
要读出青蛙提法错了但没有人认识到错,小鸟自豪的感情。理解对话有助于对课
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2、第二步把书中4个生字读一读,弄清结构,读准这几个字在本则寓言故
事中的读音,弄清每个字的含义。
3、第三步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书后第4题,通过填充练习,使学生知道
了青蛙和小鸟因为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所以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也不一样。
4、向学生讲明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这则寓言故事又是一个成语故事,寓
言最突出的写法是把动物、植物等一些事物寓于了人的性格,通过它们之间的对
话,我们才能了解寓言的寓意,拟人化的手法是寓言的显著特点。
巩固练习部分的设计,从全篇文章到文中的字、词及处理课后题,掌握写作
方法,一步步把课文内容弄清楚,达到全面掌握。
五、全课总结,向学生交待学习了寓言故事,懂得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
片面,否则就不能有正确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犯类似“井底之蛙”这样的
错误。
六、作业
1、同桌之间做好准备,下节课分别扮读青蛙和小鸟表演寓言故事《坐井观
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寓言向我们讲明的道理。
七、板书设计:通过重点词语的板书,同学们知道青蛙和小鸟对天空有多大
的不同看法,进一步理解《坐井观天》这则寓言的寓意。
板书设计:
24、坐井观天
(见识浅)青蛙天小鸟(见识广)
井里多井沿
(目光狭小)井口大无边无际(目光远大)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要求:
L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
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
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
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L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百()
开()现()没()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L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
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
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
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
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
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
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
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
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
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
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
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
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
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L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长)
附: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三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
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
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
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
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
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
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
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
写二。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
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
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
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
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
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
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要求:
L学会本课"沿"、"际"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
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
一、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爰的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
有趣的故事,想听么,让我们竖起耳朵一起来听一听吧.
从同学们专注的表情中,许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个故事,谁能根据故事内
容,上来把青蛙和小鸟贴在相应的位置上.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坐井观天》(板书)。看了这个题目,谁能说说观是什么意思?那《坐井观天》是
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熟知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这么快就理解了课题,下面让我们轻轻松松读课文,不
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彳寺会我们进行识字比赛.
欢迎大家来到识字乐园,比比谁是识字小能手.请准确大声的读出生字.同学们
发音真标准,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相信把这些生字放
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得很棒.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
而争论?
(生读课文,很认真)
师: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爰,谁能大胆地告诉大家,他们为什么事
而争论?
生: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
师:你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真为你高兴。
(板书:天多大)
2、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再次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
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用"
”勾出他们的对话。(生读课文勾句子,师巡视)
师: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愿意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了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
师:你勾得真准!小朋友,你们勾对了吗沟对的朝老师笑一笑。(很多小朋友
笑眯眯地望着老师)笑得可真甜错的也没关系,待会可别忘了加油哦!
三、精读课文
L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一边读一边
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
生1:我知道了青蛙不知道小鸟从哪儿来。
师:你真会读书!
生2:我知道了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很远。
②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齐:问号。
师:谁想读读它。
生1:(读)你从哪儿来呀?(只读通顺了,但没感情)
师:你读得很流^1」,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好了。
生2:(读)你从哪儿来呀!(有疑问语气)
师:不错,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
生3:(读)你从哪儿来呀!(很棒)
师:掌声送给她!像她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习。
师:一起读读。(生读)
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小鸟回答说。
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小鸟从
来,飞了
里,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生1读得很有感情)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
吗?
师:你从哪儿来呀?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好玩吧!找你的同桌试一试。
(生积极地游戏)
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对话更精彩,请
看屏幕。(出示第二次对话)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
请同学们自由读句子,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学贵有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说
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1: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
(师板书:井口大?)
生2: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
(师板书:无边无际?)
生3:大话什么意思?
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
我们看到的是全部。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
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1: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2: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
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生3: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
有多大?
生(齐):井口大。
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
井口大。(擦掉问号)
3、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
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生观画面,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还不时发出感叹。)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出示句式: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生1: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草原,高山,大海,城市。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他从没有见到天的边际,
所以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擦掉问号)。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
就多。
生: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东西少,知道的也就少。
师:对,这是一只见识广的小鸟;这是一只见识少的青蛙。
师:什么叫大话呢?
生1:假话。
生2:夸口。
生3:吹牛。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是真的,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子里。
生1:(读)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2: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师:你能试一试吗?
(有感情地读)
师:像他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读,然后齐读)
师:青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船舶建造与设计合同年度更新
- 2025年度跨境电商代理记账与税务合规支持协议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作协议(全新版)
- 2025年度创意产业园区租赁合同及创业支持协议
- 2025年度租赁合同范本(含违约责任)
- 持续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计划
-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计划
- 2025年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合作协议书
-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计划
- 生产计划科学制定
- 实训4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 专业劳务派遣服务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市场调查 第三版 课件全套 夏学文 单元1-8 市场调查认知 -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与评估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下册
- 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初中英语1600词背诵版+检测默写版
- 《公共设施设计》课件
- 养老护理员安全培训
- 现代服务服务费合同范本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全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