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湖南省三湘名校教化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其次次大联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1.鲁班以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翱翔三天三夜的木鸟,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为然,且道:“一般匠人取一块三寸的木头,片刻之内就能削出能负五十石重的车销。会飞的木鸟华而不实,在社会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简洁的车轴销子。”墨子这种对技艺的路径取舍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艺想象空间 B.体现了古人追求完备和极致匠心C.促进古代科技在世界确立优势地位 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应用与推广【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墨子拿车销与飞鸟做对比,车销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更谈不上创新,制作简洁,他却认为“车销”比“飞鸟”更有价值,这其实就是告知人们,不要异想天开,飞鸟能飞起来(但没实际用处)又能怎么样呢!因此,务实便是墨子对技艺路径的取舍,但过分强调务实,甚至指责一些“华而不实”的独创,不利于人们想象力的拓展,A项正确;车销制作体现不出追求完备,B项解除;墨子的看法并没有促进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C项解除:墨子强调好用,D项解除。故选A。2.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而地方的上州刺史是从三品,下县县令是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是七品。由此可知,古代监察职官的设置A.说明中心集权得到逐步加强 B.体现了古代监察的重点是地方C.目的是加强中心集权与皇权 D.说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独立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两点,一是监察官员以小治大,二是监察加大对地方官员监督限制,体现的是皇权加强和中心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A项的“逐步加强”材料无法体现;B项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D项与材料没有内在关系。故选C。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形成了某种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力气,从而使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了确定的内在(虽然不是外在的)约束、校正和调整机制,增加了困难因素,削减了风险系数,在确定程度上缓和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冲突,弥补了君主制度的先天性缺陷,在确定水准上保证了政治统治的效能。下列与此描述最为吻合的是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所说的机制,是弥补君主制度“先天性缺陷”的,即可以对君权形成制约,最至少是能够帮助皇帝做出正确决策的机制。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可以参加决策,这既对皇权有制约,也有益于集思广益,削减皇帝个人专权造成的失误,C项正确;A项虽然不利于皇权,但它所起的作用不是正面的,无益于保证政治统治的效能,解除;BD两项都是加强皇权的措施,与材料表达的意思相反,解除。故选C。4.德国闻名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提出,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另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记载,15世纪初期明朝的米价为2—3钱/石,15世纪后半期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此后始终到17世纪的100多年里,米价始终维持在这种超稳定状态。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B.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C.明朝百姓生活相对稳定 D.白银尚不是中国的通用货币【答案】B【解析】【详解】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流通的货币过多,明朝时白银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从道理上讲,国外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力必导致物价上涨。其中白银流入中国是事实,物价稳定也是事实,只能说明白银流入了中国,但并未流入市场,尤其是消费领域,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材料与百姓生活稳定无关,C解除;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D解除。故选B。5.曾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英国殖民者戈登说:“承认我们(西方)的炮兵是优越的,但却认为他们(中国)的步卒要先进得多——大炮差距来自于‘物’,步卒差距则来自于‘人’,‘天朝子民’怎能认为自己不如洋人?”这说明A.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无损民族自尊为前提B.戈登试图迫使中国人全面屈服西方C.思想观念落后阻碍了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D.洋务派向西方学习仅限于军事领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夜郎自大的观念,这种观念导致学习西方不能全面深化,C项正确;维护民族自尊,不等于不承认差距,而在于对待差距的看法,A项解除;戈登只是谈了一种现象,并无强迫之意,解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故选C。6.据《浙江近代史》记载:1911年前后,金融风潮席卷全国,杭州的票号全部覆灭,钱庄倒了一大片,只有浙江兴业银行侥幸渡过了难关。出现上述风潮的主要缘由是A.政府实行没收民族资本的政策 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对经济的信念C.西方制造业资金实力特别雄厚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萧条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爆发后,南北政权对峙,民众对金融业缺乏信念,进行挤兑,使票号和钱庄纷纷破产,B项正确;1911年前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激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政策,解除A项;C项强调制造业,材料强调金融业,二者在20世纪初的干脆关联性并不明显,解除;20世纪初至一战结束前民族资本主义渐渐进入了黄金时期,且材料强调的是金融风潮,解除D项。故选B。7.如图为1926年同时刊出的两则广告,两则广告的根本共同点是A.以孙中山为产品的代言人B.利用国民爱国热忱为民族工业拓展市场C.图文并茂地展示商品特性D.借助政治话语和政治符号宣扬商业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国庆是剧烈的政治符号,左边广告中的“庆祝民国万岁,纪念革命伟人”,右边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提倡国货,挽回利权”,均属于政治话语,D项正确;广告只是利用了孙中山的影响力,孙中山本人并未宣扬其产品,“代言”谈不上,A项解除;“应留意到左侧广告为殡仪馆的广告,不属于“工业”,B项解除:图文并茂是事实,但图及所配文字并没有体现商品特性,C项解除。故选D。8.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万隆会议亲密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绝大部分是亚非国家,这主要是因为1955年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国家主要亚非国家,解除A项;美国放弃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的标记是尼克松访华,解除B项;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解除C项。故选D。9.苏格拉底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应当有远比树木、石头甚至全部这些星辰更有价值的探讨对象,那就是人的心灵。人原委是什么?你将会变成什么?只有到人的心灵转而省察自身时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据此推理,苏格拉底强调A.哲学应探究人的精神价值观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理性相识自然是特别必要的 D.哲学只是探讨人的一门学问【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见哲学探讨人、探讨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觉醒,A项正确;BC项材料无法体现,解除;D项表述错误,解除。故选A。10.1895年,经过工人罢工、暴动和社会动荡,参议院不得不通过了所得税法,让富人多纳税。但是最高法院法官认为这个提案是“这支6000万的大军——这个得意忘形和不讲道理的多数——的新理论。他们要惩处富人,没收他们的财产”(施瓦茨《美国法律史》),并宣布议会宪法修正案无效。这说明A.最高法院与参议院冲突尖锐 B.美国体制为爱护富人利益设置了多重保障C.权力的天平已偏向最高法院 D.美国人民无法通过合法斗争维护自己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的众议院相对代表基层民意,而参议院代表社会上层,损害富人利益的法案通常会在参议院遭到阻挡,这是爱护富人利益的第一道屏障,最高法院享有法律的说明权和裁决权,这又是一道屏障,材料就显示了这一屏障的作用,B项正确;参议院代表富人利益,材料显示最高法院也代表富人利益,两者并不冲突,解除A项;一个案例并不能表明权力天平失衡,解除C项;历史事实证明,工人斗争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D项错误。故选B。11.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份文件中指出:“……还存在着现在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有时甚至是复苏)。……为了对抗资本主义的加强,加紧抵制小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特别必要的。”这一文件应发布于哪一时期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工业化建设时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两个信息对解题至关重要,一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复苏,二是资本主义加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不是遏制资本主义加强,而是要求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四个时期中,只有新经济政策时期是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的,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化建设时期、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都不允许资本主义存在,不符合题意,解除ACD项。12.王逸舟教授指出:“不能不承认,多极化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带来机会,也可能造成麻烦和不确定性。”下列属于消极面的是A.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单一霸权 B.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被少数大国限制C.导致国际社会领导权的逐步减弱 D.个别国家处心积虑地谋求大国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随着日本国家实力的增加,主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试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甚至扩充军备,成为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平安的重要隐患,印度等国也主动谋求地区霸权,D项正确;多极化趋势是对美国建立单一霸权的抑制,A项解除;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个别大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会遭到减弱,B项解除;多极化趋势加强只是使国际社会领导权由个别国家独享到多国共享,而不是减弱,C项解除。故选D。第Ⅱ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世纪中叶建立起来的明朝面临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当时的较大规模的国际性联系都还是区域性的。……中国15世纪实行的从东亚到非洲东海岸的多次对于当时来说极为遥远的探险,没有给中国人留下这个世界上存在任何严峻的,即使是潜在性的挑战的印象。……接下来便有16世纪的带有区域不平衡性的旺盛。在这种旺盛中,明朝国家正在遵循以往的周期性规律,失去行政有效性。在稍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精英群体总体上忽视了西方文明崛起的国际竞争含义。17世纪的自然灾难、斗争、改朝换代吸引了中国人的主要留意力。18世纪的中国则完成了中华文明地理空间与行政版图的重合,这个成就和15世纪的远洋探险一样,带来的是新的平安感和对更大外部世界的忽视。与西方局部接触的中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19世纪的中国又起先了国家行政效率严峻降低的危机,而国际贸易带来收益的局面和周边地区的相对安静使正在失去活力的中国精英阶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麻痹。正在这个时候,爆发了鸦片斗争和接踵而来的民族危机及在民族危机刺激下更尖锐起来的国内冲突。这时候中国人除了学习西方别无选择。——摘编自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材料二作为世界文明中唯一长期持续、不曾中绝的中华文明,在其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19世纪前的三个世纪内,这种优势地位仍旧存在。烂熟的官僚政治制度,众多的人口,发达的农业经济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有虽显沉暮但仍不乏开拓创新的思想文化,几乎使全部在16~19世纪与中国打交道的西方人,无法不感觉到中国这一东方大国的强大与魅力。——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15~19世纪世界历史的三个重要发展趋向,并概括中国面对15~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三大趋向的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5~19世纪中国面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向表现的缘由。【答案】(1)趋向一: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由相互孤立到联系加强。中国表现:中国曾一度远洋航行到非洲东海岸,为世界联系的加强做出重要贡献:后来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与外界的沟通实行消极被动的看法。趋向二:西欧崛起,中国衰落。中国表现:不能正确相识西欧发展成就,更相识不到国际竞争的含义:鸦片斗争前后,先进中国人才开眼看世界,相识到西欧的先进,提出“师夷长技”。趋向三: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国表现:鸦片斗争以前,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尚不具备向工业文明过渡条件:鸦片斗争后,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才正面接触工业文明,先进的中国人才起先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努力。(2)古代史上中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缺乏竞争意识:国内的自然灾难、斗争、改朝换代吸引统治阶层的留意力,对中国以外的世界缺乏关注:封建王朝的重建与秩序的重建,使人们重新获得平安感,从而忽视了外部世界:在清朝走向衰落的时候,中国对外贸易仍处于顺差,国际贸易的收益使中国精英阶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麻痹;中国官僚政治制度,众多的人口,仍能使中国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取得令西方艳羡的成就,从而使中国人保持着天朝上国与夜郎自大的心态【解析】【详解】(1)趋向及表现:趋向一,依据材料“14世纪中叶建立起来的明朝面临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当时的较大规模的国际性联系都还是区域性的”和所学学问可知趋势一是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由相互孤立到联系加强,关于中国的表现可从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趋势二,依据材料“中国的精英群体总体上忽视了西方文明崛起的国际竞争含义”和所学学问可归纳出趋势二是西欧崛起,中国衰落,关于中国的表现可从天朝上国的观念、新思想萌发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趋势三,依据材料“国际贸易带来收益的局面和周边地区的相对安静使正在失去活力的中国精英阶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麻痹”和所学学问可归纳出趋势三是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关于表现可从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即可。(2)缘由:依据材料“17世纪的自然灾难、斗争、改朝换代吸引了中国人的主要留意力”、“中国的精英群体总体上忽视了西方文明崛起的国际竞争含义”、“国际贸易带来收益的局面和周边地区的相对安静使正在失去活力的中国精英阶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麻痹”、“在其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烂熟的官僚政治制度,众多的人口,发达的农业经济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有虽显沉暮但仍不乏开拓创新的思想文化”进行归纳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晚清以来,始终到现在,关于中国文化的探讨是特别多的,从林则徐、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始终到上世纪80年头的“文化热”,我们始终在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日还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第一,是我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探讨,或者给中国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们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词,可是说实话,你听完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次,我也有我的担忧。最近这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诸如“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义”等。可是,很多人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会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人却把中国文化窄化为汉族文化,然后又窄化为汉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为他认为是正统、经典的儒家文化。第三,当我们探讨“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些人带着一种很惊奇的、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文化优越感。因此,在所谓“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摘编自《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从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相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答案】示例:观点:要全面精确地相识中国文化。阐述:中国文化内涵特别丰富,从其来源看,中国文化不是单纯的汉族文化,它汲取了境内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甚至汲取了外来文化,如唐朝在汲取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化佛教——禅宗。从内容看,中国文化也不等同于儒家文化,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服装饮食、传统习俗等很多方面,儒家文化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文化虽然较周边少数民族先进,但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对汉族同样具有吸引力,各民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的过程,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国的语言文字、服装饮食、艺术等,都有显明的民族特色,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为外国人相识中华文化供应了特有的角度;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先是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汉代儒学,后来,又汲取道教及外来的佛教形成了理学。总之,对中国文化既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窄化”,而要做到全面详细精确的理解。(注:提出其他论点,只要贴合材料与相关学问亦可。)【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马上可。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关于中华文明的看法,结合上述观点可提炼出论点是要全面精确地相识中国文化。关于阐释可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化、社会习俗的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5.材料日本侵略者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并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对边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从而导致边区物资匮乏,粮食短缺,广阔军民生活困难。1940年和1941年,陕北地区遭遇严峻旱灾,庄稼歉收。从党政机关来说,几年来,逐步出现机构臃肿、人员猛增、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向中心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在提案中,李鼎铭等人建议“政府应彻底安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开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并且提出了详细的方法:一、政府应依据客观物质条件及主观经济须要而提出安排经济,以求全面提高生产力,改善经济条件,加强经济基础;二、在现有经济基础上,政府应有量入为出的统一经济安排;三、在财政经济力气范围内和不阻碍抗战力气条件下,对于军事实行精兵主义,加强战斗力,以“兵皆能战、战必能胜”为原则。对于政府应实行简政主义,充溢政府机构,以“人少事精、胜任职责”为原则;四、规定供应条例,避开不必要的供应与消耗;五、提倡节约、廉洁作风,避开不应有的奢侈现象。中共中心接受了李鼎铭等人建议,于1941年12月初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摘编自彭劲秀《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1)依据材料,指出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提案内容具有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941年“精兵简政”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精兵简政”取得成功的重大意义。【答案】(1)特征:留意军事、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解决现实经济困难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结合起来。缘由:日军进攻、国民党围剿和经济封锁、自然灾难等使依据地出现严峻经济困难:政府机构存在臃肿、效率低下问题: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机会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2)使依据地渡过了严峻的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调动党外人士参加抗战及依据地建设的主动性:改进了党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亲密了党和政府官员与群众的联系,使党贏得了人民的诚心拥护:为以后党政建设供应了阅历【解析】【详解】(1)特征:依据材料“政府应彻底安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开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可归纳出留意军事、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依据材料“以求全面提高生产力,改善经济条件,加强经济基础”、“在财政经济力气范围内和不阻碍抗战力气条件下,对于军事实行精兵主义,加强战斗力”可归纳出将解决现实经济困难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结合起来。缘由:依据材料“日本侵略者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并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对边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陕北地区遭遇严峻旱灾,庄稼歉收”、“逐步出现机构臃肿、人员猛增、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病”进行归纳即可。(2)评价:关于精兵简政的评价可结合精兵简政的背景进行分析即可,如使依据地渡过了严峻的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调动党外人士参加抗战及依据地建设的主动性;改进了党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亲密了党和政府官员与群众的联系,使党贏得了人民的诚心拥护;为以后党政建设供应了阅历等。16.材料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据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特殊是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起先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得德国斗争机器几乎陷入瘫痪。而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协作,则是诺曼底战役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在进行战略轰炸过程中,除了军事的和与军事相关的目标外,英、美空军,特殊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这种以城市为目标的战略轰炸是很成问题的,是对空军作战实力的过分滥用,其效果正如美国军事史家斯蒂芬.A.加勒特(StephenA.Garrett)所说:“砍掉一个人的头来治好他的牙痛”——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的特点,并分析其战略意义。(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孙立新对这一轰炸基本看法,并分析其持这种看法的缘由。【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斗争投入大),破坏性强。战略意义:对与斗争亲密相关设施的轰炸,使德国的斗争机器几乎瘫痪,协作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等地面军队的作战,为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2)看法:在确定轰炸主动作用的前提下,对轰炸造成平民伤亡,使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等遭到毁坏持否定看法。缘由:希特勒和纳粹党发动斗争的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创建“大德意志国家”,折服、奴役甚至是屠杀其他民族。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所进行的斗争是与反人类的世界公敌进行的,具有防卫性质和反侵略的正义性。所以,应确定。但正义性的斗争不应遗忘作战的目的,不应做与正义目标相背离的事,不应超越道德约束,攻击那些不干脆或没有马上卷入斗争的非战斗人员与非战略目标,不应滥用暴力【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可归纳出持续时间长;依据材料“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据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可归纳出规模大(斗争投入大),破坏性强。意义:依据材料“使得德国斗争机器几乎陷入瘫痪”、“是诺曼底战役成功的重要因素”进行归纳即可。(2)看法:依据材料“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和上述分析可知,孙立新的看法是在确定轰炸主动作用的前提下,对轰炸造成平民伤亡,使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等遭到毁坏持否定看法。缘由:关于这种看法的缘由可从希特勒政权的残暴性、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及造成平民的损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7.材料他上台以后,像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