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基础巩固1.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时间和新设的专门学院。到1952年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即将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所以D项符合题意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为落实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刘少奇积极倡导()A.义务教育B.“两种教育制度”C.素质教育D.学前教育与大中小学教育相结合答案B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指1956~1966年。刘少奇提倡的两种教育制度是指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制度。3.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什么时候的状况()A.过渡时期(1949~1956年)B.探索时期(1956~1966年)C.“文革”时期(1966~1976年)D.新时期(1978年~至今)答案C解析漫画表现的是一辆载满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各种著作的车子,虽然贴着“又红又专”的标签,却仍然幻想在社会主义检查制度下蒙混过关。漫画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处在一种极“左”的状态之下。4.(·山东学业水平测试)“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A解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因此A项正确。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项是在198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5.下图摄于1993年10月云南省红河县虾喱村垤玛小学。因为校舍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学生们只好露天上课。画面上的儿童可以用什么法律,来保证当时自己的最大梦想——读书梦想的实现()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法律保证”可以明确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有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6.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开基创业,此后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曲折发展;“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能力提升7.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该村的变化最能说明()A.要想富,先种树B.要想富,先修路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使村庄变美、变富,体现了教育在推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A、B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仅是对材料的概括,未体现“变化”说明的问题故C项正确。8.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正确的是()①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②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③袁隆平成功选育出“南优2号”④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答案C解析袁隆平成功选育出“南优2号”是在1973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1988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材料二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材料三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2)结合材料二回答,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验?“文革”期间的教育状况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答案(1)科举制。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以后。戊戌变法。(2)苏联。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3)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按中国的国情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必须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作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学思之窗】提示(1)发展表现:小学、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校数量成倍增长,尤其是小学和中等学校增长较快;在校生人数成倍增加,远远超过旧中国的在校生数。(2)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人民政府根据国情,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提示(1)发展历程: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二、学习延伸提示①组成调查小组,分组时一般参考下面两种方式:一是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将来;二是分成若干小组,分别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基础设施及建设、学校发展规划等;②分头调查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