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第五单元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第五单元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第五单元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第五单元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2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边疆危机的概况;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危害)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2023北京T6;2023辽宁T6;2022全国甲T28;2022北京T6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及结果。2.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中国边疆地区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过程;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甲午中日战争2022重庆T7;2022.6浙江T8;2020江苏T7瓜分中国的狂潮2022北京T7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2023湖南T7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高考注重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强调对现象的深层次解读。2.预测: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的外交斗争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知识点一两次鸦片战争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两次鸦片战争(1)概况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借口虎门销烟。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时间1840年至1842年1856年至1860年双方清政府与英国。清政府与英、法,美、俄表面调停,实际支持英、法。结果①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2]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②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签订《[3]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4]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①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5]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6]鸦片贸易合法化)。②中俄签订《北京条约》,俄国还迫使清政府承认《[7]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指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是以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基础的。但鸦片战争后,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片面规定缔约的外国可享受最惠国待遇,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此称“片面最惠国待遇”。(2)影响①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促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人物活动影响林则徐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9]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书中提出了“[10]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内涵知识点二列强侵略的加剧1.边疆危机背景表现应对西北边疆危机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8年2月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后清政府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1884年新疆建省。西南、东南边疆危机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11]镇南关大捷,6月,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中法战争“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中法战争中国是战胜者,但是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2.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①既定政策:日本蓄谋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②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急需发展资本主义。③导火线: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2)过程:1894年8月,战争爆发。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重创日本舰队。战后,北洋海军丧失制海权。1895年2月,日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3)结果:清军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承认朝鲜独立。中国朝贡体系崩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大大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赔款2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增开沙市、[12]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①《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13]洋务运动的破产。③激起了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展开了多次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3.瓜分中国的狂潮(1)开端:《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2)表现争做中国债主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顺、大连,将长城以北作为势力范围;英国租威海卫、九龙,将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租胶州湾,将山东作为势力范围;法国租广州湾,将云南和两广作为势力范围。掠夺利权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4.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八国联军侵华①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②进程A.北方B.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③结果: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2)民族危机的加深①《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主要内容危害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14]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便利了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②影响:《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情境1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出19世纪初,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愈演愈烈。1800年,走私鸦片4570箱,1838年超过了4万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鸦片输入对中国经济有何危害?答案直接目的: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情境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英国驻华公使函材料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持什么态度,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态度:对鸦片战争的结果不满足。原因: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情境3鸦片战争的影响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如何理解材料中“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这句话的含义?答案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自守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情境4“海防”“塞防”之争19世纪70年代,就如何加强和巩固边防这一问题,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塞防,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务;而左宗棠等人则主张海防、塞防并重,要警惕沙俄的侵略野心,不能放弃西北边防。“海防”“塞防”之争反映了当时什么情况?答案当时中国的西北地区既有沙俄武装盘踞在伊犁,又有阿古柏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而东南沿海也不安稳,日本侵略台湾。东南和西北边疆都出现了严重危机。情境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咸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摘编自《肯宁咸乙未威海卫战事外纪》肯宁咸的分析中肯吗?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肯宁咸的分析基本符合事实。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情境6《马关条约》的影响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马关条约》分析该条款对中国的影响。答案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图解历史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概念租借地租借地是近代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以租借的名义在中国暂时取得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主权,在租借期内,仍属于中国,使用、管理权让予租借国。它是列强强占中国领土的方式之一。租借地多设在海港、要塞地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根据地。情境7“东南互保”的影响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分析“东南互保”事件的影响。答案一定程度上使东南地区免受战争的冲击;不利于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情境8民族危机的加深1901年4.5亿两白银的庚子赔款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上图是1910年在《神州日报》上刊载的漫画《盐政之前途》。该漫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答案当时中国财政为列强所控制,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探究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一中国正当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英国对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主旨材料一论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材料二论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试答: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2)根据材料二,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试答: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唯物史观——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所具有的扩张性决定的。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在中英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英国依靠正常贸易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而其鸦片贸易又遭到中国禁烟运动的沉重打击。这就决定了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历史解释——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方面: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2)经济方面: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思想文化方面:列强肆意破坏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思想、教育的近代化。(4)对外关系方面:国门被打开,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5)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的服饰、饮食、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6)革命阶段方面: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特征。总之,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史解释——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1)在世界观方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步建立各国平等共处于世界的观念。(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转变中国文化优越、外人皆为蛮夷的观念,逐渐正视西方文明。(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国家利益。(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探究2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材料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递进过程中,甲午战争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甲午战争在把维新思潮推向发展高潮的同时,又促成了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维新派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挽救民族危机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进行改革,奋起救亡。这对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迅速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爱国救亡运动。我们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因为它第一次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还因为它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由前期的不完全形态向后期的比较完全形态转化。因此,就严格意义来说,甲午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摘编自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材料主旨材料论述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思考:据材料,概括指出“甲午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的依据。试答:把民族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推动社会思潮转化;促进民族意识觉醒;推动救亡运动开展。历史解释——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角度表现列强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危机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经济状况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政治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政策调整清政府推行清末“新政”,以适应近代化发展趋势,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学习西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行列中来。命题点1两次鸦片战争1.[2023辽宁]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逐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A)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清廷提出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时,浙江巡抚等人持不同意见,最后此事搁置,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官员对世界大势了解不清,没有认识到建造新式兵船的重要性,说明因循守旧的思想阻碍了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央与地方在是否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方面的分歧,并不能反映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故B项排除;中体西用思想是指在不触动封建专制与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这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于造船的意见分歧,并非强调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排除。2.[2022全国卷甲]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D)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解析由“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可知,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列强在中国的商品销售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西方列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被清政府拒绝后,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项正确。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缓慢解体,进口货值的下降并未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A项排除。这一时期中国尚未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商品倾销重心转移”不符合史实,B项排除。传统手工业在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下走向没落,C项排除。命题变式3.[2022北京]《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解析《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该书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命题点2甲午中日战争4.[2022重庆]《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下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国……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C)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解析由漫画中评论的内容可知,该漫画认为《马关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便利于开放中国市场;由漫画中清朝官员模样的人交出了“贸易的钥匙”可知,该漫画认为此举便利于西方国家发展对华贸易。由此可知C项正确。由“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国”可知,A项错误。三国干涉还辽是因为辽东半岛的割让损害了俄国在华利益,材料与此无关,B项错误。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铺设铁路等行为体现了资本输出,材料并未体现此类信息,且《马关条约》之前,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新形式”一说显然错误,D项排除。命题变式5.[2023广东潮州二模]1894年夏,中日关系恶化,朝廷选帅备战。淮系刘铭传为首选,李鸿章五次电请刘铭传,终是“和局可成,病重不出”;朝廷次选湘系刘锦棠,但遭李鸿章拒绝;8月下旬朝廷任命淮系的叶志超为帅,前敌诸将不服,旁观者也感慨:“可笑之至!”据此可推知(B)A.清朝国力的衰微B.派系之争殃及国家安危C.李鸿章专权恣肆D.将帅矛盾埋下失败隐患解析据材料可知,李鸿章极力举荐淮系人员为统帅,拒绝任用湘系人员,但淮系叶志超又为前敌诸将所不服,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存在严重的派系之争,1894年处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际,故这种派系之争会殃及国家安危,故选B项;材料呈现的是清朝内部的派系斗争,而非其国力状况,排除A项;“李鸿章专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信息并不是将帅矛盾埋下失败隐患,排除D项。命题点3瓜分中国的狂潮6.[2022北京]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B)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解析19世纪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强调长江沿岸各省只能租押给英国,意味着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B项正确;19世纪末英国未能将长江流域辟为其殖民地,排除A项;“门户开放”政策是在1899年提出的,排除C项;当时的清政府未能成功维护主权完整,排除D项。命题点4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7.[2023湖南]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城,对北京进行科举考试的贡院造成了破坏,且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华北等地五年内禁止科举考试,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A项。命题点1两次鸦片战争1.[2023北京]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②混淆了鸦片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该学者将鸦片战争完全归因于自由贸易,是不科学的,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故①正确;该学者将鸦片贸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故②正确;此观点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理解为自由贸易,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故③正确;该学者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就算不是鸦片,英国还会以别的理由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该学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排除④。综上,A项正确。2.[2020浙江]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D)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解析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治外法权条款是权宜之策,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又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危害,故选D项;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项;B项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条款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这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项。3.[2022河北]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逐渐形成若干帮别,其中比较大的有北京帮、东北帮、川帮等,还有来自西北、西南边远省份的规模较小的帮别。各地客帮采购贩运,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B)A.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B.口岸辐射效应显著C.列强资本深入中国内地D.传统商路日趋衰落解析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可知,上海的开放对国内各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区域经济水平的比较,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路的发展,排除D项。4.[2022湖北]英国公使馆1861年进驻北京后,非常重视中文学习。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将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译员的教材,帮助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D)A.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与创新C.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D.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解析材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公使进驻北京,基于同清政府交往的需要,加强中文学习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英国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依托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培训公使馆译员、帮助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这体现了当时英国对中国的认知与研究,故选D项。中西文化交流一般是双向交流,而材料仅体现了英国单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单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兼容与创新”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学习“中文”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等同,排除C项。5.[2022福建]1820年刊刻的《海录》,是中国人编写的涉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书籍。林则徐曾参考其中的“英吉利”条目,以了解英国国情。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的“开眼看世界”(C)A.延续了清朝传统的对外认识B.革新了士人群体的思想观念C.借助了已有知识体系的积累D.奠定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础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人编写的世界地理知识书籍为林则徐了解英国提供认知来源,因而鸦片战争前后的开眼看世界受到之前知识体系的影响,C项正确;传统认识盲目自大、闭目塞听,开眼看世界主张了解西方、学习西方,A项错误;材料强调开眼看世界的背景,没涉及开眼看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清朝传统对外政策是闭关自守,开眼看世界主张与外国交流,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排除D项。6.[2021.1浙江]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数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魏氏”(B)①首倡经世之学②推崇民主革命③主张“师夷长技”④关注世界史地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材料“晚清”“经世”“变法”“魏氏”等可得出“魏氏”是指魏源,魏源是晚清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变革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③。他的《海国图志》关注世界史地,故选④。明末清初,顾炎武就提出过经世致用,排除①。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并非革命派,排除②。综上所述,选B项。7.[2023湖北]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D)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解析材料表明,由于列强侵略以及晚清政局动荡,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不断遭受冲击。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不断颁布和修订法律以应对“拐卖人口出洋”等现象,保护海外华侨安全,故D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晚清颁布法律保护国人,未提及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A项错误。“《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打破”体现了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律例的影响,但“关系密切”无从得出,B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C项错误。8.[2021海南,12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冲击着内外交困的清王朝。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述: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同进程。(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阐述即可。答案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2分)在西方,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工厂取代了工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方式确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兴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学习西方技术成为当时的潮流,但是传统保守思想依然强大,思想冲突较为明显。(10分)命题点2甲午中日战争9.[2022.6浙江]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下列项中,主要的抵抗行动有(D)①收复雅克萨之战②黄海海战③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④左宗棠收复新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前期中国军民反对沙俄侵略的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①。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林永升等对日军进行了英勇抗击,故②正确。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等对日军进行了英勇抗击,故③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疆,沉重打击了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行径,④正确。因此,本题选D项。10.[2020江苏]《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C)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倭人”指的是日本人,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提出了割地的要求,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2024河南月考]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英军的船坚炮利相比,清朝水师舰船多为小型船艇,而且大多使用经年,陈旧低劣。战船船体全为木质,无白铁皮或铜皮包裹,无法应对大直径实心弹撞击或燃烧,防护性极差。清军平常工作主要是维持治安等,大都散居各地,此编制利于“治民”但难以集中御外。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A)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B.官员海洋主权意识薄弱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东南沿海地方治安混乱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晚清军队军备落后,训练松弛,战斗力低下,难以达到抵御外患的效果,故选A项;“海洋主权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与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东南沿海的治安情况,排除D项。2.[2024江苏高邮调研]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朝重臣伊里布的家臣张喜临危受命参与了中英谈判,他在谈判中说道:“我朝以德服人,不在兵威……尔们外夷不知大体,船坚炮利是霸道,非王道也。”这反映了清政府 (D)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B.利用传统思想抗争C.主张学习西方科技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解析据材料“我朝以德服人,不在兵威……尔们外夷不知大体,船坚炮利是霸道,非王道也”可知,清政府在对外谈判中表现出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反映出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的观念,故选D项;虽然材料体现了张喜在谈判中对英国的战争行为进行批判和反对,但无法体现清政府民族国家意识觉醒,排除A项;虽然张喜提及“以德服人”,但其并不是利用传统思想抗争,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排除C项。3.[角度创新/2024湖北联考]英国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雇用华人为信使,在各通商口岸和驻京使馆间传递消息,且该行为受到条约保护。在通商口岸获取的各类情报不断涌入北京公使馆。1859年,英国外交部任命卜鲁斯为首任驻华公使兼商务总监,与清朝中央政府建立直接外交联系。英国此举对清政府的影响是(C)A.清政府逐渐实现与英国平等外交B.清政府实现对外平等商贸往来C.可能严重危及中国的国家安全D.领事裁判权在中国的作用增强解析据材料可知,在通商口岸获取的各类情报不断涌入北京公使馆,为英国逐渐在中国建立广泛的情报网络提供了资源,这有助于列强侵华,成为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因素,故选C项;晚清时期,清政府主权逐渐丧失,不可能与英国实现平等外交,排除A项;驻华公使兼任商务总监不能说明商贸平等,且近代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平等商贸”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领事裁判权,排除D项。4.[2024河北秦皇岛联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详细辑录了《瀛寰志略》中介绍英国火轮船的文字:“近年,英吉利制火轮船递送文书,由印度海驶至亚丁,入红海……”此外,魏源所撰《英吉利小记》中对火轮船也有专门介绍:“河桥五道,河中多火轮舟……火轮舟行最速,所以通文报。”魏源此举(D)A.找到了中国富强的路径B.正确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教训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D.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介绍英国火轮船,意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D项正确;魏源并没有找到中国富强的路径,排除A项;鸦片战争的教训涉及多个方面,材料中魏源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这只是鸦片战争教训的一个方面,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西学东渐”,并非丰富传统文化,排除C项。5.[2024长沙一中月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D)A.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B.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C.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解析据材料可知,面对19世纪60年代以来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政府在边疆建省,使边疆主权得到确认,有利于抵御外国入侵、巩固边防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清政府在边疆建省无法促进整个地区的社会转型,该项说法夸大了“边疆建省”的作用,排除B项;边疆建省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明确边疆的主权,而非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排除C项。6.[2023武汉测试]甲午中日战争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认为日本“断断不能与中国相敌”。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进行变革。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D)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国人认为日本不可能战胜中国,而甲午中日战争后,国人要求效法日本进行变革,这主要是由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D项正确。7.[2023重庆适应性考试]1897年,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总理衙门两度求助俄国未果。1898年2月,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旅大,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据此推知,俄国的这一行为(C)A.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B.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C.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D.证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俄国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名为“助华”,实为占领势力范围,损害了中国主权,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C项正确。8.[2023南京六校调研]1861年以后,清政府的关税征收部门主要由户部负责常关中的户关、工部负责常关中的工关和税务司控制的洋关组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常关税抵还赔款,规定洋关口岸五十里以内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管理。晚清关税征收体制变化的结果是(D)A.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政府彻底地失去了税收管理权C.极大地提高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财政的控制解析清政府的关税征收一步步地被西方列强控制,使得列强对清政府的财政控制日益强化,D项正确。9.[角度创新/2024河南联考]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广东虎门之战后,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御史骆秉章奏曰:“城厢内外民铺户十迁八九,内地匪徒肆行劫掠,难民有被抢去财货者,有掳去妇女勒赎者,伤心惨目,不可言状。各处会匪乘机扰害,或千人,或数百人,白昼抢劫村庄。”这能够说明(A)A.政府职责缺位加剧了战乱B.英法联军引发社会危机C.政府腐败造成了内忧外患D.阶级矛盾导致民族危机解析据材料“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可知,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虎门,广东地方政府官员纷纷逃离,引发匪患,给民众带来更大的危害,这说明政府职责缺位加剧了战乱,故选A项;虎门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役,英法联军发动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腐败与内忧外患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导致民族危机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非阶级矛盾,排除D项。10.[情境创新/2024广东调研]《条款官话》成书于1866年,是琉球国的汉语官话著作,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琉球外交的“应答标准”。清朝人问:我听说你们琉球发了文书给英国军机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吗?琉球人回:这是为了留在琉球的英国人伯德令产生的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据此可知(A)A.清廷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B.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C.清内部统治危机日益显现D.外交策略受汉语系统影响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人进入清朝藩属国琉球,迫使其在未经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与英国等西方列强提交文书,开展外交活动,这反映出清廷的宗藩关系在逐渐瓦解,A项正确;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与“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廷内部统治危机的具体信息,排除C项;汉语系统只是工具和表现,并非影响其外交策略原因,排除D项。11.[2023日照校际联考]下面为1887年汉口海关报告的部分内容。该内容反映出近代中国(B)茶叶虽然迅速涌入市场,但销售很慢。(洋行)买主以市场主人的安闲态度对待茶市。茶价一跌再跌,直至最后才按常年价格的20%左右的价格,慢慢地做了少量的交易……外商买卖的一般情况良好,其中某些人,特别是经营上等茶叶的外商利润很大,而中国商人的损失极重,并且还要继续遭受损失。A.国内市场被外国农产品冲击B.深受社会半殖民地化环境的影响C.农业经济商品化困难重重D.海关管理权被掠夺危害严重解析洋行操纵对外贸易,使中国商人、生产者与国际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