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元节有哪些习俗_第1页
2021年下元节有哪些习俗_第2页
2021年下元节有哪些习俗_第3页
2021年下元节有哪些习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下元节的风俗习俗享祭祖先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往往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宏大,庄严,神圣,看上一眼,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下元节有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下元节的风俗习俗祈愿神灵这一天,民间一般有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两大项活动,目的都是祈愿神灵。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同时还会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下元节是日入夜,乡人以鱼、鸡、猪肉等食品祭土神。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活动已基本停止。下元节的风俗习俗吃节令食品诸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属于它的饮食习俗。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今天特别推荐下元节的时令食物麻腐包子。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下元节的风俗习俗修斋设醮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古代结坛方法有九种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士庶设之。后世设坛渐弛。供斋可积德解愈;二节食斋。古人于祭祀之前,应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求外者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称为斋戒。斋戒可和神保寿;三心斋。心斋可夷心静然。另一类大略有九一粗食、二蔬食、三节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气、八服元气、九胎食。除此之外,如持诵、忏法、祭炼等一切法事,也都包括在修斋范围之内。下元节的风俗习俗莆仙民间每逢农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也叫下元日。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说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传说这一天,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同时又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等活动,就是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这一日还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下元节的地方习俗北京古人过下元节,有些固定的习俗,比如把锡纸折成银锭模样,烧了祭拜先人;百姓家会在这一天做糍粑,赠送亲友;既是与水官大禹有关,遍及各地的大禹庙也当然必有祭祀活动;朝廷也会在这一天格外体现以民为本,严禁杀人。此外,下元节这一日,民间工匠还有祭炉神的习俗。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客家地区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家打楼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称做完冬。也有些乡村打醮祀神,请亲友看戏,捉傀儡。在福建宁化下元节要前往佛庙烧香。农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亲友,做些红烧肉等菜肴下酒,作为过节家宴。有的也请亲友同食。广东农历十月,中山各地晚稻已收割,晒谷入库。继而是准备斩蔗及收挖薯、豆等农作物了。在一年中,也算到了农闲时节,中山城乡多有举行祭祀和娱乐活动。尤其是中山的liuxue8com客家人,多有在十月节期间沿用其传统的习俗舞火龙、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演绎,习惯上又称十月节。这一习俗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或十五日左右。农历十月十五日,潮汕民俗叫五谷母生,实则纪念神农大帝,五谷(稻、稷、黍、麦、菽),百姓盼望的是五谷丰登,过着温饱幸福生活,在此秋收结束,答谢神农之恩,来个五谷母生,祭品中的粿品有象征五谷主、麦穗、尖担、大猪等形象。这一日最为隆重的要算米业界人士,热烈欢庆,宴请嘉宾,是本行业的节日。福建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漳州旧俗为日焚香点烛,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并在大厅前悬挂三盏玻璃宫灯,名之为三界公灯。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