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体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_第1页
紧扣文体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_第2页
紧扣文体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_第3页
紧扣文体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_第4页
紧扣文体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既是教师教学的抓手,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制订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复盘小说文体特征”“扣情节,初识人物”“抓环境,再识人物”“品‘细节,感悟人物”等板块,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感染,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自觉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关键词]文体特点;语文要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金色的鱼钩》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来阅读。教师以“从情节、环境和细节中体会老班长形象”为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借助课堂作业本“鱼骨图”,梳理文中老班长带领小战士走出草地的情节,初步感知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段,阅读补充的当时红军过草地的资料,深刻体会当时严重缺少食物的状况,从环境上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最后,带领学生品读小说令人感动的细节,从“千方百计找食”到“想方设法让食”,再到“奄奄一息拒食”,三个部分层层递进,使学生体会到老班长舍己为人、尽职尽责、忠于革命的伟大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作业本“鱼骨图”梳理课文情节,提升学生读图、梳理情节的能力,并暗示学生要学会借助课堂作业本提前进行有效预习。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提升学生抓住情节、环境以及细节,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3.从对老班长形象的感知扩展到对具有高尚品格的无数革命前辈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小说的意义。【教学过程】板块一:复盘小说文体特征1.学生齐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回顾长征的过程。2.有人把长征写成了诗,也有人把长征写成了歌。作家杨旭却把长征写成了小说,让我们走近小说《金色的鱼钩》。3.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读小说要关注哪三要素?(板书:情节、环境、人物)【设计意图诵读诗歌《七律·长征》,既回顾了长征的远和难,扩大了学生的感知面,又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题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来记录,《金色的鱼钩》就是用小说的形式来描述长征的。阅读小说,应当关注其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板块二:扣情节,初识人物1.出示课堂作业本“鱼骨图”(见图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时对小说情节的梳理情况。2.反馈重点:先请学生分享读图思路以及做题方法,再进行对错判断,并说明理由。3.以“鱼骨图”中的“珍藏鱼钩”为范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故事情节。4.根据“鱼骨图”,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带出草地)5.通过梳理情节,初步感受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舍己为人)【设计意图预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学习能力之一。学生只有经过自主预习,才能有效地展开课堂学习。设计借助课堂作业本“鱼骨图”预习检查环节,既可以节省小说情节梳理的时间,又能教给学生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有效预习的方法,还能通过检查反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抓关键信息梳理情节的方法。教师还在原有情节图的基础上改编题目,要求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故事情节,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在把握整体情节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知了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板块三:抓环境,再识人物1.品读小说,我们不但要抓情节,还要关注环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根据学生画出的句子,出示:①路长:抓住“不到半个月”这一时间词,体会路途遥远;②少食:抓“威胁”,体会青稞面吃完了,只能吃野菜和草根,说明当时的食物很缺乏。2.补充长征的相关资料:食物仅仅是缺乏吗?我们来看一组资料(见图2)。你们想说什么?(食物严重缺乏)3.小结:正是在这样食物严重缺乏的环境下,人物形象才显得更加感人。【设计意图抓住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感知小说的人物形象。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一个重要特点:食物极度缺乏。学生只有深刻体会了环境的险恶,才能体会到后面老班长“让食”之伟大。文中对缺少食物的具体描写并不多,在教学的时候适当补充长征中食物缺乏的资料,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能为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奠定基础。】板塊四:品“细节”,感悟人物(一)布置品读任务1.独立学任务: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令你感动的细节描写,画出句子,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2.合作学任务: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二)细节中感受人物魅力1.老班长千方百计“找食”(出示)。(1)抓动作,想象画面。从“等、翻、摸”三个动作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佝偻着背在翻草皮、摸野菜的战士。(2)抓省略号,感知困难。两处省略号表明困难远远不止这些,可能蚯蚓好不容易找到,又逃走了;可能野菜找了很久也找不到一棵……(3)小结:是啊,老班长翻了一块又一块的草皮,摸了一棵又一棵野菜。为了三个小同志,老班长真是在千方百计找食物啊!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段话。(板书:千方百计找食)2.老班长想方设法“让食”。(1)一次“硬咽”(出示)。①透过“硬咽”,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老班长偷偷躲在角落嚼着难以下咽的鱼骨头,感受到老班长其实非常饿,可是他却把仅有的鱼汤分给了小同志们,自己啃难吃的鱼骨头。②小结:一次“硬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私地把食物让给小同志的老班长。(2)两句谎言(出示)。①抓“语言”:从两处“吃过了”,读出了老班长在说谎。②深究谎言的背后,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出示,引导学生表达)谎言的背后既有对困境的分析,又有对未来的担忧,实则就是老班长对小同志的关爱,想让小同志们心安理得地多吃点。③小结:不管是硬咽鱼骨头,还是两句善意的谎言,都是老班长想方设法地把食物让给小同志。(板书:想方设法让食)3.老班长奄奄一息“拒食”(出示)。(1)“奄奄一息”“头一句话”:老班长临死前想着的还是把食物让给小同志。(2)两句“你们吃吧”:同学们,有没有一种可能,老班长喝了这碗鱼汤,就不会死呢?可是老班长却说“你们吃吧”“你们吃吧”。(3)两句“你们吃吧”,意味着什么呢?(拒绝仅有的食物,把活的希望给了小同志)(板书:奄奄一息拒食)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抓住细节去读小说(板书:细节)。从千方百计地“找食”,到想方设法地“让食”,再到奄奄一息“拒食”,你对老班长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板书: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设计意图品读环节先让学生以独立学的方式静静地沉入文字中,找到最令自己感动的细节;再通过合作学的方式,激发每个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学生在独立沉思、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走进老班长千方百计地“找食”、想方设法地“让食”、奄奄一息“拒食”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人物的伟大品格。】板块五:情感升华,读懂小说1.读到这里,老师不禁想问问大家:是什么支撑着老班长无私地奉献自己?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理由。2.根据学生交流小结。(1)这是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出示)(2)这是忠于党的革命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战士们克服万难踏出一条奇迹的路。(出示)3.读到这里,你能理解小说为什么要刻画老班长这个人物形象了吗?(老班长只是一个缩影,代表着长征路上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4.你觉得文章结尾所说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是什么?(不仅象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尽职尽责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还象征着无数个像老班长一样的共产党员的革命信念)5.拓展:像这样闪着金色光芒的,你还知道哪些人物?(英勇无畏的狼牙山五壮士,《灯光》里的郝副营长,《丰碑》中的军需处长……)6.正因为有了这一代代人的奉献与奋斗,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本堂课,我们通过梳理情节、感受环境、品读细节来读懂小说人物,明白了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读小说,就该用这样的方法去读。7.课后延展作业:請大家阅读《草地夜行》这篇文章,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见图3)。【设计意图小说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堂课的教学,旨在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