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_第1页
11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_第2页
11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_第3页
11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_第4页
11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专题质量检测十四(B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质检)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长年累月抗争着天灾人祸,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力。小说1931年一问世,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该书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这一现象()A.反映了美国人身陷危机积极应对的精神B.说明了现代主义文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C.表明了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D.体现了对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深切同情解析:选A。从小说主题和“小说1931年一问世,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可知反映了经济危机时美国人乐观应对的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中小说是写实风格,不符合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荒诞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故C项错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时间是1937年,故D项错误。2.(2019·全国百所名校高考冲刺卷)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如此盛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B.恢复银行经营信誉C.刺激外贸,复苏经济D.扩展市场消费能力解析:选C。“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不能体现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A项错误;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外贸,与银行信誉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这一政策的本质目的是刺激经济复苏,故C项正确;这项政策的对象是对外,而不是内需,故D项错误。3.胡佛大坝于1931年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动用5000人兴建,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建成之时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结构和发电设施,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已成为美国人度假胜地。这反映出()A.罗斯福政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胡佛政府没有应对危机C.大坝的竣工标志着罗斯福新政的开始D.两任总统都关注民生解析:选D。A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题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000人兴建”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新政,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000人兴建……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表明两任总统都关注以工代赈、民生问题,故D项正确。4.经济历史学家福尔索姆在评价美国总统罗斯福时指出,他的道德品质很成问题,他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他的政策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这一评价()A.完全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B.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辩证认识C.折射出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缺憾D.说明作者坚持计划经济模式解析:选C。材料中的“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等信息可以折射出罗斯福新政的某些不足,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错误;福尔索姆此论完全是否定罗斯福新政,并非辩证认识,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知福尔索姆坚持计划经济模式,D项错误。5.(2019·泉州适应性练习)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C.促使了法国走出“滞胀”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解析:选A。从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滞胀危机出现在1973年,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但只是对经济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D项错误。6.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联邦德国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在国家财富再分配的基础上B.资本主义福利政策不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C.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福利国家的规模D.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解析:选A。福利国家制度属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福利政策给普通百姓带来基本的生活保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福利政策加大国家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扩大规模,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福利政策建立的关系,故D项错误。7.(2019·洛阳模拟)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下列对该图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A.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B.高收入国家逐渐转向发展知识经济C.世界经济多极化影响不同国家工业比重D.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高收入国家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低收入国家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发展水平会低于发达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经济多极化对不同国家工业化比重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趋势,故D项错误。8.(2019·河南八市质检)苏俄领导人在总结________的经验时明确指出:“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横线上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新经济政策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1919—1921年,是为了应付三年国内战争,同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符合题目中“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故A项正确;“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正,与题目中的“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不符,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政策,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9.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包括诗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据“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可以猜测出该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与二月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不存在“买卖”和“投机”,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中不存在“买卖”和“投机”,故C项错误。10.(2019·张家口期末)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解析:选A。材料中三人的观点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截然对立起来,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社会主义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之上的产物”,这显然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故A项正确;斯大林和加米涅夫两人显然都背离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与“斯大林模式”无关, 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11.1962年,有苏联经济学专家建议: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赫鲁晓夫改革措施中符合这一建议的是()A.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B.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C.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D.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析:选C。赫鲁晓夫改革在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即通过利润刺激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故C项正确;材料中该经济学家建议应与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应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对应,“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故A项错误;“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也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故B项错误;“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赫鲁晓夫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故D项错误。12.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解析:选C。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不是实质,是具体做法,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失败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尝试,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材料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7分)解析(1)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概括,可从实施手段、推行主体、救济对象、思想理论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新发展,据材料二相关内容提炼要点;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二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或答“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等方面回答。(3)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调整完善等方面回答。答案(1)相似之处:通过立法手段实施;国家(政府)推行;以弱势群体为救济对象;都形成了社会保障的思想或理论。(2)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全民化、全面化);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80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原因:二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或答“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3)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调整完善。(其他回答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