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_第1页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_第2页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_第3页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_第4页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1、测量指的是比较审慎而严谨的观察:科学家自觉地决定去观察,而且对所要观察的事物做谨慎的选择,同时对观察结果做详细的记录。2、社会研究的两大关键:测量和解释(资料分析)。3、功能主义范式使我们将社会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对整体有某种功能。互动范式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上,一方的行动如何影响到另一方的反应。冲突范式将焦点集中在支配,即一个团体想支配其他团体,并使自己免于被支配。4、归纳法从具体、特定的观察开始,目标是找出所观察事物的通则。演绎法是从通则(理论)开始,然后用观察来检验理论期待的效度。5、概念化指的是确认和厘清概念的过程,概念是我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操作化就是为实际的测量建立整套操作方案。6、在实验中运用抽样和配对技术可以确保实验设计不会出现内在无效度。7、参与观察:研究者实际进入所研究探讨的事件中,从内部进行观察。8、详析模式是指社会研究中用来分析复合变量之间关系的思考模式,特别是研究者运用控制变量了解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编第1章1、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有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2、人类探索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3、过度概化就是以偏概全,它往往导致选择性观察。不确切的观察往往源自随意而不经心。4、复证就是重复进行同一项研究,看是否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5、关于真实的前现代观点是:只允许一种观点存在,眼见为实,真实是唯一的;关于真实的现代观点是:不同观点的存在是正当的,人类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关于真实的后现代观点是:所有的真实都是来自于自我观点中的想象,根本不存在外在世界(具象),一切都存在于内在(通过不同观点而得到的关于具象的想象)之中,即根本没有客观事实可供观察,只有我们主观的各种观点而已。6、科学的两大支柱就是逻辑和观察,科学研究的三大层面:理论、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科学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资料搜集处理的是观察的层面,资料分析则是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社会科学=理论+资料搜集+资料分析7、社会科学必须探究事情真相和了解其原因,科学理论不能建立在价值判断上。社会科学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律性。对于社会规律,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微不足道的规律;第二,规律中的例外;第三,人为干扰规律发挥作用。8、参照群体理论:一般人评判自己生活的好坏,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和周围的人相比较,周围的人就构成所谓的参照群体。9、社会规律代表的是概率模式,通则式的模式并不需要百分百地反映所有的观察个案。10、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是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行为。社会规律反映的就是许多个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社会科学家试图了解人类社会运作的体系、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系统,系统的要素是各种变量。11、社会科学包含了对变量和构成变量属性的研究,个体是变量的介质(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属性或称为价值,指事物的特征或本性。变量是许多属性逻辑的组合。属性也可以理解为构成变量的类目,属性和变量间的关系是科学描述和解释的核心。12、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这两个变量属性的配对组合来看。13、理论是以变量语言来建构的,所描述的是不同变量的属性之间逻辑上可能有的关联性。它常常包含因果关系,一个人在某个变量上的属性会造成、倾向于或促进另一个变量的某个属性。14、个案式解释企图针对特定的个案进行全面的了解,通则式解释是对许多案例进行概括性的、也是表面的了解。15、归纳式的推理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是从“为什么”推演到“是否”,而归纳模式正好相反。16、定性研究比较倾向于与个案式解释模式结合,定量研究比较容易达到通则式的解释。17、社会研究的伦理:一是,研究活动对研究对象无害,必须衡量研究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相对的危害性;二是,研究者自愿参与。第2章1、在研究中,理论有三个功能,首先,理论可以预防我们的侥幸心理;其次,理论可以合理解释观察到的模式,并且指出更多的可能性;最后,理论的最后一个功能是建立研究的形式和方向,指出实证观察可能有所发现的方向,即社会生活模式领域。2、库恩把形成某种科学特色的基本观点称为这种科学的范式。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代表了从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对于社会科学而言,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会被完全抛弃。我们将要观察的每一种范式,都为关注人类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关于社会事实的假定。归根结底,范式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观察的方式,它们只有用处多少的区别。3、宏观理论对付的是社会中规模大且综合性强的实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事物。微观理论处理个人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议题。4、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挖掘人的内心状况,而社会科学家则把焦点放在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事实上。5、早期的实证主义是从孔德的经验观察开始的,孔德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宗教)、形而上学阶段(哲学)和科学阶段(知识)。6、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进化论)指的是人类社会“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7、马克思论述的焦点在于不同经济阶级之间的斗争,斯宾塞和马克思关注的主要是宏观理论议题,而齐美尔的兴趣则是个人之间如何互动。8、库利提出了“初级群体”的观念,即有归属感群体,他也提出了“镜中我”,也就是说,我们会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形成自我。米德强调的是人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也就是想象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人的感觉和行为能力。9、米德认为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来取得共识,即所谓的符号互动主义。10、地位就是我们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而角色则是因为这些身份,他人预期我们应有的行为。11、角色紧张:太多的期待让人无法承受。12、结构功能主义,也即社会系统理论: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体,和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而言,每一个部分都有功用。13、概化的他人:每个人都理解他人,也能扮演他人的角色。14、理性经济人:人类在经济事务上是理性的。15、屈服于众人压力的行为就是非理性行为。16、实证主义者对客观世界的真实信仰最后要诉诸于信念,而这是“客观的”科学无法证实的,因为客观的科学本身就是议题;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任何事物是客观的,至少感觉不到客观的真实体就是事物本身的真实。17、范式指有关事物看法的基础模式或计划。社会科学运用各种不同范式来组织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探索。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交换理论宣称:“某个人的某种行为越常受到回报,这个人越有可能从事某种行为。”18、在社会研究中,五官感受仅仅限于所见、所听、所触(比较少见)。观察通常指信息搜集。19、事实通常指观察到的现象。20、定律是各类事实的通则性概括。定律必须具有普适性,而不是在特定情形下偶然发现的模式。定律或原理是被发现的,而不是科学家创造的,定律并不解释任何事,定律只是把事情加以简要说明,解释是理论的功能,而理论是被创造出来的,21、社会行为有模式可循,而这些模式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要透过表象发掘其逻辑。22、理论是对于生活某个侧面之观察的系统解释。23、特纳把概念称为建构理论的基本单位,在研究范围内,概念是代表各类现象的抽象元素。24、变量是某种特别的概念,每个变量由多个属性构成。25、公理或基本假定是理论所依据的基本主张,被认为“真”。26、命题是在基本假定下,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中所得到的结论。27、假设是对经验真实的特别期待,是从命题中发展出来的。28、传统科学模式有三大要素,依研究实施的先后次序出现,这三要素是理论、操作化和观察。29、操作化字面上的意义就是测量变量的动作。证伪是假设的基本要素。30、在操作化的过程中,一般概念会被转化为明确的指标和程序,操作化结果就是可供检验的假设。为找出答案所做的观察就是假设检验。假设是在研究中被检验的基本陈述,在典型的情况下,假设所表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假设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测,所以,必须是可被检验的。假设必须陈述清楚,以便于检验。在假设中必须区分支持对象。31、逻辑学家把推理分为归纳(从个别到一般)和演绎(从一般到特殊)两种,归纳法是从观察到的资料发展出概化的通则,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项间的关系,它从具体的观察出发,得到一个一般化的理论解释。而演绎法是把普遍的法则运用到特定事例上。最具代表性的演绎法例子就是三段论。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逻辑和观察都很重要。32、公理是理论理所当然的起始点。33、科学有两大要素: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对于科学探索和发现都不可或缺。观察是建立社会科学理论的起跳点。34、在演绎模式中,研究被用来检验理论;而在归纳模式中,理论是从研究资料的分析中发展出来的。35、有时候理论议题只是实证研究的背景,另一些时候则是引用特定的实证资料来支持理论陈述。在这两种情况下,理论和研究并没有真正的互动并产生新的解释。还有些研究根本就没有用到理论。36、实证主义假定我们可以科学地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则。社会达尔文主义指出,社会生活是演化进步的。冲突范式关注的是个人或团体如何支配他人、并避免被他人所支配。符号互动主义范式关注的是,社会互动如何发展出共享的意义与社会模式。角色理论运用戏剧比喻来了解社会行动者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指导他们行为的剧本。如果每个人都是从事研究的研究者的话,常人方法论关注的就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制造意义的方法。结构功能主义(或社会系统)范式试图发现社会中各种因素对社会整体的功能。女性主义范式除了关注大部分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外,还注意到社会现实的固有印象是如何来自于并强化男性的经验。交换范式指出,对社会情境的分析应该着眼于各行动者的成本收益。37、人们遵从理性规则,长久以来对于现实的客观性有着坚定的信仰。38、科学的传统想象包含了理论、操作化和观察。39、社会科学中理论和研究的连接是通过两种逻辑方法实现的:演绎是从理论引出预期的结果或假设,归纳是从特定的观察发展出概化通则。40、科学是演绎和归纳交替的过程。事实通常指被观察到的事物。定律指关于同类事实的通则。理论指对一套事实和定律所做的系统化解释。41、草根理论指的是在演绎法之外,通过观察所发展的理论。第3章1、通则式解释模式的目的,就是要以最少的因果变量提供最大量的解释,以揭示其中的因果模式。2、就个案式解释而言,麦克斯威尔提出了解释的有效性和衡量有效性的两个主要标准:(1)解释的可靠性或可信性;(2)是否认真考虑过另一种解释(“竞争性假设”)并找到了替代解释。3、双变量因果关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在时序上,先有因后有果。因果关系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实证相关性。因果关系的第三个必要条件是,两个变量间的实证相关不因为第三个变量的存在而存在。4、在概率模式中,一个假定的关系总有例外。在概率模式中,原因可以区分为两类: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必要原因是指产生效应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充分原因指如果某一条件出现便可保证预期的效应。5、个案式解释不能假定单一的因果关系,总有其他的原因也会导致相同的结果。所以,这种解释模式并不是必然的。6、在社会科学中,不论是必要或充分原因,都可以当成判定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依据。科学中确定因果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因和果之间要有实证相关性。7、传统科学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步骤上,可以简述如下:理论建构,导出理论假设,概念的操作化,实证资料搜集,假设的实证检验。虽然理论概念应该是相当抽象的,甚至是不明确的,但是实证的指标却一定要准确、具体。操作化的结果是把理论假设转化为实证假设。每个实证指标都会有些缺陷,所有的都可以改进,而寻找更好的指标将是永无止境的。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变量和其他变量间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关联。8、解释性的科学研究依赖于暗含的因果关系,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暗含的人类行为的决定论想象。9、个案式解释模式旨在运用所有相关的因素来全面了解某一特定现象。通则式解释模式旨在运用越少越好的相关因素来大致了解一类现象,通则式解释模式比个案式解释模式更简约,也更常被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10、大部分解释性社会研究都采用概率模式,如果X对Y有影响力,科学家会说:X导致了Y。有两类重要的原因: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如果没有X,Y就无法发生,那么X就是必要原因。只要X存在,Y就发生,X就是充分原因。科学上的最大满足就是可以找到一个既充分又必要的因素。11、在变量关系的通则式分析中,确定因果关系有三个标准:一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必须有实证上的关系,二是自变量在时序上要先于因变量,三是被观察到的关系不能因为另一个更早存在的变量而无法解释。12、在社会研究中,两个变量间完美的统计相关并不是构成因果关系的标准,即使X并不是Y的全部原因,但是我们还是会说X和Y之间有因果关系。13、指标污染指的是在研究两个变量间是否有相关时,对其中一个变量的操作测量也适用于另一个变量。例如,如果对宗教信仰的测量也可以用在偏见上,那么就不适合用来检定宗教信仰和偏见的相关性。第二编第四章1、科学是致力于发现的事业。2、研究设计,是指科学研究的计划,也就是设计一个发现某事物的战略。研究设计的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必须尽量明确要发现的东西;第二,必须采用最好的方法进行研究。3、科学研究就是陈述和解释观察到的事物。4、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的、有用的目的为:探索、描述和解释。5、探索性研究通常用于满足三类目的:一是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某事物更加深入了解的欲望,二是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行性,三是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6、人类学的民族志就是要详细描述一些前文明社会的特殊文化。7、分析单位,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个体”也许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分析单位,我们通常通过个体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群体及其互动。作为分析单位,个体被赋予了社会群体成员的特性。8、在描述性研究中将个体当作分析单位的目的是描述由个体组成的群体,而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群体运作的社会动力。9、区位谬误:“区位”是指比个体大的群体、集合或体系。区位谬误是假定以区位为单位得到的结果也可以在区位的个体中获得证实。10、简化论:用一组特别的、狭窄的概念来看待和解释所有事物。用经济因素解释所有或大部分人类行为的叫经济简化论,用心理学因素解释所有或大部分人类行为的叫心理学简化论。11、任何类型的简化论都倾向于认定,某种分析单位或变量比其他的更重要或相关。简化论,就像区位谬误一样,也是因为使用不恰当的分析单位所造成的后果。12、个体的特征可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出生地、听力状况等。社会群体或者正式组织的特征即为其规模、结构、地点以及对其成员的描述等方面。13、历时研究:是一种跨时段观察的研究方法。趋势研究属于历时研究,它是对一般总体内部历时变化的研究。世代研究也属于历时研究,它是对亚总体或世代历时变化的研究。世代通常指同龄人群体。小样本多次访问研究法与趋势研究和世代研究相似,所不同的是,每次访问的都是同一批受访者。14、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兴趣和检验具体的想法,或验证复杂的理论。15、抽样调查是研究大众观点的最佳方法,但并不是说其他方法就不能获得很好的结果。16、通常,最好的研究设计往往不是采用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集多种方法之优势。17、研究总体就是我们必须从中得到结论的群体。18、分析结果要对初始兴趣、想法和理论进行反馈。19、在设计研究计划之前,首先要评估三件事:自我兴趣,自我能力,可用资源。20、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同一个研究结论,被称为三角测量。21、研究计划书的基本要素:议题或目的,文献回顾,研究对象,测量,资料搜集方法(实验法?问卷法?实地调查?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再分析?),分析,时间表,经费。22、探索性研究是试图对现象有一个初步的、粗略的了解。描述性研究是精确地测量并报告研究总体或现象的特征。解释性研究是探讨并报告研究对象各层面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描述性研究要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回答“为什么?”23、分析单位是社会研究者试图观察、描述和解释的人或物。一般说来,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个体,但也可以是小群体或是社会人为事实。24、区位谬误是将基于群体的结论应用于个体之上。25、简化论是试图用不恰当的概念来了解现象。26、无论分析单位是什么,都有许多的关注点:特征、取向、行动。27、截面研究是基于某个时点观察的研究,尽管截面研究有时点限制,但仍可进行过程推论。历时研究是基于不同时点观察的研究,这些观察可以通过在一般总体中(趋势研究)抽样、从亚总体中(世代研究)抽样,或每次采用同一群(小样本多次访问)样本的方法来进行。28、概念化是将概念的意义加以厘清的过程。操作化是概念化的延伸步骤,即精确地说明变量的测量方法。29、研究计划书提供了一个预览、说明研究的原因和执行的程序。研究计划书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必须的。第5章1、达成共识的过程被称为概念化,达成共识的结果就是概念。概念化过程的最终产品就是一组具体指标,指标被用来说明概念的属性。2、分类的技术术语就是维度。概念化就是要具体区分概念的不同维度和确定概念的每一个指标。3、指标互换性就是,如果多个不同的指标或多或少代表了同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既真实又可被观察,代表这些指标的行为就会与代表这个概念的行为一致。4、概念是由头脑中的印象(观念)产生的,是相关的观察和经验的集合。把并非真实的事物当作真实的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具体化。科学研究中对概念的界定常常要靠定类的和操作性的定义,定类定义是指某个术语被赋予的意义。操作化定义就是描述概念测量的“操作”。5、所有的研究都有两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描述和解释。6、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信度并不一定代表准确性。7、指标主要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反映个体的特点。8、离散变量就是它取的值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一一列举的,数据的特点在数轴上只能表示成一个点。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这个值是连续的,而且不能把它一一列举出来,它在数轴上代表的是一段距离。9、静态数据就是由若干个相关的现象在某一个时点上所处的状态组成,描述了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它是反映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下,各相关现象存在内在数值的联系,注意要在相同时间点上搜集数据。动态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它研究的是由某一现象或若干现象在不同时刻上的状态所组成的数据,描述了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反映的是现象以及现象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是在不同时间点上搜集的数据。10、平均值描述的是数据的集中程度,标准差描述的是数据的分散程度。标准差越大,它代表的正态分布曲线越矮,越低、越扁平;标注差越小,它代表的正态分布曲线越高越尖。11、效度是指实证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表面效度即实证测量的结果与我们的共识或我们头脑中印象的吻合程度。标准关联效度:也被称为预测效度,是由一些标准所确定的效度。建构效度的基础就是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包含了概念的含义。信度是一致性的函数,效度是真实性函数。12、观念是头脑中的“印象”,概括观察的和经验的具有共性的事物。13、概念是术语基于共识的意义,我们用概念进行交流、测量和研究。概念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所以,不能被直接测量。可以测量的是概念所概括的事物。概念化是使模糊印象明晰化,梳理各种观察和测量以利于研究的过程。14、指标互换性让我们在对概念定义没有共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结论。15、精确性是指观察和描述变量属性的精确程度。16、信度指使用相同测量方法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17、效度指测量所得与一般所接受的概念含义之间的相关程度。有许多确定效度的判断标准,如:表面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18、建立具体的和可信的测量通常会减损概念本身的丰富含义,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不同的测量方式来测量概念的不同方面。第六章操作化1、概念化与操作化的区别:概念化是指对抽象概念的推敲和具体说明,而操作化指的是详细的研究过程(操作),并最终用经验性的观察结果来解释现实中的概念。2、属性是变量的特征或品质,变量是一系列属性的逻辑集合。概念化和操作化可以被视为详细说明变量及其属性的过程。变量的属性要有完备性和排他性。3、四种不同的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定类测量:当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排他性特征时,就是定类测量。定类测量只表达特征的名称或特征标签。定序测量:根据变量的属性进行逻辑排列就是定序测量。不同的属性代表了变量特质的相对程度。定距测量:当对属性间实际距离的测量有意义的时候,这种变量就是定距变量。对定距变量属性之间实际意义的测量就是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符合定距测量基本要求的大部分社会科学变量,也会符合定比测量的基本要求。定比测量是最高的等级,依序而下是定距、定序、定类。不能将较低层次的测量转换至较高层次。4、问卷是指包括一系列问题的书面文书。封闭式问题的主要缺点在于它们是研究者自己总结的答案,一系列相互衔接的问题被称为关联式问题。5、操作化是概念化的一个延续过程。在操作化时,我们用具体的经验过程来获得变量的测量。操作化是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区分变量不同属性的具体说明。6、确定变量的变异范围时,一定要考虑其正负两面的部分。7、定类测量是描述变量的定性属性。定序测量是按顺序分别排列变量的属性。定距测量指变量的属性不但有先后顺序,而且属性之间距离还是一致的。定比测量是在定距测量的基础上多一个绝对零点。8、偏误是指问卷项目中促使受访者以特定方式回答或支持特定观点的特征。这在问卷设计中应该予以避免。9、问题的用词和问卷的编排格式会影响资料搜集的质量。10、关联式问题是指基于前面问题的答案,只有部分受访者要接着回答子问题的一种问题格式。11、矩阵式问题是许多项目都有相同答案选项的一种有效排列格式。12、问卷的项目排列方式会影响到答案。13、如果一份问卷要得到确切的答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清晰的提示和说明。14、操作化始于研究设计,并贯穿包括资料分析在内的整个研究计划。第七章指标、量表和分类法1、指标和量表都是典型的对变量的定序测量,即根据具体变量的分析单位进行排序。2、指标往往通过单个属性的分值累积来建立。3、量表的建立则是通过对问题的不同反应模式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反映变量变异程度的强弱。量表利用了任何存在于各种属性之间的强度结构。一般而言,量表优于指标,因为量表能测量变量的强弱程度。4、建立指标的第一步是为复合指标选择项目,而这些复合指标是为测量变量建立的。选择指标项目的首要标准是表面效度或称为逻辑效度。为了保证项目之间存在变异,可以考虑两种方式:第一,可以根据受访者对某变量多个项目的回答,将其分为多个大小相同的群体;第二个方式是选择彼此有差异的项目。5、二元关系是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多元关系则是讨论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6、首先,如果缺损资料的样本量很少,在建立指标和分析资料时可以剔除这些样本。其次,也可以根据既有的回答来处理缺损资料。第三,如果自喜地分析缺损资料,也能了解其含义。如果某一项目有多种分值,缺损资料分值就应该是分值范围中的中值。另一种处理方式是用随机方式给缺损资料赋值。如果用多个项目创建指标,则可以用观察值的比例值来取代缺损资料。7、指标鉴定的第一步即内在鉴定,被称为项目分析。8、量表能通过指标之间的结构,提供更有保证的排序。在测量变量时,被列入复合测量的多个项目可能有不同的强度。鲍氏社会距离量表的项目在强度上有很明显差别。鲍氏社会距离量表说明了量表作为资料压缩工具的经济性。9、瑟氏量表试图在变量的指标项目之间建立一种经验性结构,其中最常出现的是“等距”结构。哥特曼量表的逻辑基础是,受访者只要支持某个较强的变量指标,就一定会支持较弱的指标。10、正确预测的百分比被称为复制系数,即量表分值准确概括原始回答的百分比。作为一般的原则,只有可重复系数达到90%—95%才可以算作量表。如果可重现系数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把这组项目当作量表使用。哥特曼量表的基础是真实观察资料的结构。不是所有的问卷项目都可以构成哥特曼量表,能够构成哥特曼量表的只是那些被用于分析的一组资料。一组问卷项目本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形成一个量表,但是一组项目的经验观察资料却有可能形成量表。11、运用变量的单一指标往往不能保证明确的效度。12、复合测量工具如量表和指标,通过概括一个变量的多个指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尽管量表和指标都是变量的定序测量工具,但量表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指标要强。指标测量的基础是变量各指标的简单累加。量表则利用了存在于变量指标之间逻辑的和经验的强度结构。13、表面效度是建立复合测量时对指标的首要要求,也就是说,至少在表面上指标可以测量变量。14、如果不同的项目实际上是同一变量的指标,则这些项目在经验上应该彼此相关。15、量表或是指标一旦建立,接着就要对其进行鉴定,内在鉴定指的是检验复合测量中的单个项目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外在鉴定则指的是检验复合测量与变量其他指标(没有包含在复合测量中的指标)之间的关系。16、鲍氏社会距离量表测量的是一个人与某一群人(如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强度。受访者被问及是否愿意与某些人建立某种关系。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可以被概括为一个单一的分值,它代表了受访者能够接受的最大关系强度,因为能够接受某种最大关系强度的人,一定也能接受小于这种强度的关系。17、瑟氏量表是一种让变量的指标之间具有明确强度结构的技术。对指标之间强度关系的确定由裁判来完成。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技巧是运用标准的回答类型进行分析,李克特格式项目被广泛运用于量表或指标的构建。语意差异是要求受访者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计分的一种问题格式,譬如“极端正面”和“极端负面”两种情形。哥特曼量表是今天社会研究中最受欢迎的测量技术,即发现和运用变量指标之间的经验性强度结构。18、复制系数是指运用量表分值再现受访者对每一个项目的原始回答的再现率。19、分类法是社会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定类复合测量工具,把分类法当作自变量时,非常有效。把分类法当作因变量时,在解释上会遇到困难。第八章抽样1、抽样就是选择观察对象的一种过程。随机选择是一种精确而科学的过程,一点也随便不得。特定的抽样技术能帮助我们确定并控制选择的特定个体的相似性。2、4种非概率抽样方法:就近抽样,目标式或判断式抽样、滚雪球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所谓滚雪球,就是根据既有研究对象的建议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过程。由于这种方法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可疑,因此,它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3、受访者是指提供有关自身情况的人士,他们可以使研究者通过这些资料形成对团体的综合认识。线人则是能够直接谈论团体一切的某个成员。通常,线人应该是研究对象的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4、首要目标是搜集尽可能丰富的资料。理想地看,丰富的资料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所搜集的广泛而多样的信息。所搜集到的资料都是经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以及长时间投入某个社区或环境中得来的(强调资料的原始性)。5、概率抽样是一种让研究者选取充分反映总体内部差异样本的有效方法。6、当选出样本的各种集合特征大体接近于总体的集合特征时,样本就具有代表性。样本不需要在每一方面都具有代表性,代表性只需局限于与研究的实质性需要相关的特征。7、概率抽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具有这一性质的样本通常称为等概率抽样方法。8、概率抽样具备两项独特的优点:第一,概率抽样虽然无法完美地代表总体,但较其他抽样方法更具代表性。在实践中,概率样本比非概率样本对总体更具代表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概率理论使我们能够估计样本的精确度和代表性。9、——要素:搜集信息的单位和进行分析的基础。通常在调查研究中,要素是指人或一定类型的群体。在一个既定研究中,要素和分析单位往往是相同的,前者用于抽样,而后者用于资料分析。——总体:理论上是指研究要素的特定集合体,——研究总体:指的是从中抽出样本的全体要素总和。——抽样单位:是指在抽样各阶段中考虑选取的某个要素或者某组要素。在简单的一阶抽样中,抽样的单位即是要素本身,也可能就是分析的单位。在更复杂的抽样中,需要采用不同层次的抽样单位。初级抽样单位、次级抽样单位和终极抽样单位。——抽样框:抽样单位的实际名单,样本或某些阶段的样本从抽样框中选取。在简单的一阶抽样之中,其抽样框就是构成研究总体的各个要素名单。在这种条件下,既有的抽样框决定了研究总体而不是研究总体决定了抽样框。——观察单位:或称资料搜集单位,是指足以提供资料的一个或一组要素的集合。同样,分析单位与观察单位通常是相同的。——变量:变量为一组互斥的属性特征集合。变量,按照其定义,必须具有变异性,假若总体内各要素都具有相同的属性,则该属性就是该总体内的一个变量,而不是变量的一部分。——参数值:是关于总体中某变量的综合描述。在观察样本的基础上推论总体的参数值,是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统计值:关于样本中某变量的综合描述。——抽样误差:概率抽样方法很少能提供与所要推论的总体参数值完全相等的统计值。但是概率抽样理论使我们能够估计某抽样产生的误差。——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测量抽样误差程度的两个关键概念,我们用置信水平来表示样本统计值的精确度,它是指样本统计值落在参数值某一正负区间内的概率。置信区间是某个统计值的扩展,可使我们的置信度提高。10、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择一些要素,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描述(统计值)来精确描绘样本总体的各种特征。11、随机抽样的基本规则在于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应该可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12、概论理论:首先,如果我们由总体内随机抽取许多独立的样本,这些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将以一种可知的方式分布在总体参数附近。其次,概率理论也提供给我们计算公式,以估计这些样本统计值与真实值的差距。这个公式包括下面三个要素:总体参数(P和Q),抽样大小(n)以及标准误(S)如果总体参数值已知,且进行了大量随机抽样,我们将可以预测有多少比例的样本统计值会落在参数值周围固定的分布范围内。在概率理论中,标准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它能指出抽样结果集中在总体参数附近多大的范围内。概率理论明确指出,一定比例的样本估计值会落在总体参数值的某个增量内,一个标准误为一个增加单位。标准误也是样本容量的函数,它与样本大小值成反比。当样本容量增加时,多次抽样获得的样本统计值应该会集中在较接近真实值的地方。13、几乎所有样本估计值都会落在与真实值相距三个标准误的范围内。14、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也提供了决定研究样本大小的基础。随机抽样方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将抽样所得的结果与概率理论结合起来,由此来估计这些抽样结果的准确程度。关于抽样结果准确度的所有叙述都必须用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这两个数值来表示。抽样分布理论所要求的假定条件在实际中很少得到满足。15、抽样框是总体要素的列表,是我们进行概率抽样的依据。经过正确抽样所得的样本信息,只适合于描述构成抽样框的要素组成的总体,不能再扩展。16、简单随机抽样:通过随机数表来完成。17、系统抽样法是系统化地选择完整名单中每第K个要素组成样本。以随机方式开始的系统抽样法。抽样间距是指两个被选择要素间的标准距离。抽样比率则是被选择要素与所有总体要素数量的比率。18、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都能保证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并可以估计误差。分层抽样则可以提高代表性,同时减少可能的抽样误差。19、抽样设计中有两个因素可以减少抽样误差,首先,大样本比小样本产生的误差小。其次,从同质总体中抽取样本比从异质总体中抽取样本所产生的抽样误差要小。分层的最终功能,在于将总体分成几个同质的次级集合(次级集合间有异质性),然后再从每个次级集合中抽出适当数量的样本。这些次级集合除了在用来分层的变量方面具有同质性之外,在其他变量方面也可能具有同质性。分层变量的选择方法通常依赖于现有的变量。在选择分层变量时,还必须先考虑与你们想要精确描述的与变量相关的变量。分层抽样方法可以确保分层变量的代表性,也使其他相关变量更具有代表性。总括来说,分层抽样方法在针对某些变量时,会得到比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具代表性的样本。20、当我们不可能或不方便编制一个完整的名单形成目标总体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整群抽样方法。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一直重复两个基本步骤:列表名册和抽样。先编制初级抽样单位的名册或将之分层,然后对这个名册进行抽样,根据选出的初级抽样单位再编制其要素名单或分层,得到次级抽样单位名单并进行抽样,如此一直重复下去。对于总体名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会产生一次抽样误差,而两阶段的整群抽样则会有两次抽样误差:首先,对整群进行的初次抽样只在一定的抽样误差范围内代表整群所组成的总体。其次,对其中任何一个被选中的群体的要素进行抽样,同样是在一定的抽样误差范围内代表该群的所有要素。抽样误差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法而得以减少:增加样本容量,提高样本要素的同质性。这些方法对多级整群抽样设计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影响。如果抽取的群的数量较多,而且总体中所有的群都非常类似的话,那么,这个群样本的代表性就会增大。同理,如果每个群中被抽取的要素数量很大,那么,这个群样本的代表性就会增大。同理,如果每个群中被抽取的要素数量很大,而且群中所有要素都非常类似的话,该要素样本的代表性也会增大。一般来说,总体中组成自然群的要素之间的同质性要比该总体所有要素之间的同质性高。21、设计整群抽样的一般性准则是尽可能多地选取群,而减少每个群中要素的数量。整群抽样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它能尽量减少总体要素的列表名单。在选取群之后,只需要列出所选取群的要素名单,而不是整个总体中所有要素的名单。即使在每个群中所要抽取的要素个数很少,也必须将每个群中的所有要素都列出来。在多阶段抽样设计上,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以观察到的样本要素之间的变异为基础来估算的。22、多级整群抽样、分层分层的基本选择方式与从名单中做单一阶段抽样完全相同。一旦初级抽样单位(教堂、街道)已经按照相关的、可行的分层变量进行分类,接着就用简单随机抽样或是系统抽样方法来选取样本。可以从每一个群体或每一层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也可以将分层后的群排列成连续的列表名单,并在其中做系统抽样。23、分层的首要目标就在于达到同质性。每一个阶段的抽样,都可以使用分层法。24、在概率比例抽样中,概率比例即是每个群被选取的概率与其大小成比例。如果总体中每个要素被选为样本的机会都相同,概率抽样的结果对整个总体而言就具有代表性。25、如果每个总体要素都有一个已知非零的被选概率——即使不同要素有不同的概率,所得到的样本仍可称为概率样本。如果采用控制概率抽样手段,只要指定样本要素的权重为其被选中概率的倒数,则此样本仍可代表总体。非比例抽样和加权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可以对次级总体进行非比例抽样,以确保从每一次级总体中取得足够的用于分析的样本量。地域概率抽样一般用于那些有关地理区域,比如城市、州或国家的研究。要素都是用一个已知非零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26、关于概率抽样,首先,概率抽样能使研究者在选取要素时,避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偏误。如果总体中所有要素都有相等的(或是不相等,而因此加权的)被选择的机会的话,那么所选择出来的样本,必能充分代表整个总体的所有要素。概率抽样可以估计抽样误差。其次,概率抽样可以估计抽样误差,虽说任何概率样本都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但是利用受控制的抽样方法,则能使研究者估测出抽样的误差程度。27、社会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议题:有选择的观察可以获得比一般观察更具普遍性的认识。28、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观察与研究对象(社会现象)相关的所有行动和行动者。社会研究者一定得要进行选择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对不曾观察到的人与事进行总结,但这常常涉及如何对观察对象进行选择。29、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具体子集,用以观察并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论。抽样关注的是研究人员评估民意的能力,尽管曾经有过错误,但目前的技术已十分精确。30、目标式抽样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研究者用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样本,有时也称为判断抽样。配额抽样也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先对整个总体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然后再挑出样本,以使它们反映总体内不同组合的侧面。配额矩阵对总体特性的反映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配额抽样的代表性。31、滚雪球抽样常用于较小的总体,每个研究对象都被要求引见其他的研究对象。挑选线人时应考虑他们是否能提供被研究群体的广阔而多方面的信息。概率抽样方法对于从大的、已知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极为有用。即使最仔细的抽样也不可能提供对总体的完全代表性,一定程度的抽样误差总是存在的。概率抽样能让研究者估测样本的抽样误差。概率抽样的基本原则是总体中的所有要素在抽样过程中都有非零的中选概率。等概率抽样方法就是总体中每一个要素获选的概率都相同。32、抽样框是总体所有要素的名单或是准名单表,也是样本选择来源。一个样本的代表性直接依赖于抽样框代表总体要素的程度。从逻辑上讲,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最基本的技巧,尽管实际中这种方法很少被使用。系统抽样所采取的原则是选定抽样框的每第K个要素,除了数例外,这种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功能是相同的,然而,它更为使用。分层是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要素按不同的性质来事先加以区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降低抽样误差的程度,并增进样本的代表性。33、多级整群抽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抽样技巧,多半是在无法获得总体要素名单的情形下使用。首先,我们会从总体中抽出一组群样本,接下来列出这些群的所有成员名单。最后,对群的成员名单进行抽样,这样就产生了最后的抽样结果。34、概率比例(PPS)抽样是一种特别而有效的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如果总体中的成员有不同的被选概率,研究者就必须给予它们不同的权重,以提供对于整个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基本上一个样本成员的权重,应该是其获选为样本概率值的倒数。第9章实验法1、实验基本上包括:采取行动,观察行动所造成的后果。2、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最传统的实验涉及三对主要成分:(1)自变量与因变量(2)前侧与后侧(3)实验组与对照组3、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自变量和因变量都要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操作化,这种操作化界定涉及大量的观察方法。4、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量接受测试(前侧),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侧)。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5、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对照组,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研究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对照组。6、霍桑效应: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注意引起了研究对象的反应,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霍桑效应。7、对社会科学实验而言,对照组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防止实验本身的影响,而且在于排除实验进行过程中外在事件的影向。8、要获得完全精确和准确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工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时在社会实验中采用双盲实验或许比较合适。9、对照组应等同于未面对实验刺激的实验组。10、概率抽样所达到的相似(代表性)程度是样本大小的函数。对于比较大的人群,实验法很少采用概率抽样。11、单次研究设计:只有一组受试者,在接受实验刺激之后直接接受有关因变量的测量。实验组加上前侧,但没有对照组,即单组前后测设计。有些研究有实验组与对照组,但没有前测,即静态组间比较。12、内在无效度问题是指实验结论没有正确地反映实验本身。13、只有把受试者随机分派到实验组与对照组,才可省略前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两组相等的前提。14、我们的自我概念(我们以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带我们和如何对待我们。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的是心理暗示的力量。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和自卑。15、一个焦点群体里一般有12-15人聚集一堂,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一般情况下,一项研究往往有一个以上的焦点群体。焦点群体形成的团体动力能不断激发出超乎研究者想象的论点,这是在与个人的交谈中不可能得到的。16、评估研究可视为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把实验的逻辑应用到实地调查上,用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刺激的效果。17、受控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分离开来。室内实验的最大弱点在于人为造作。实验方法的极大优势:它严密的逻辑性是其他观察方法难以比拟的。18、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卓越工具。古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做前测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果。一般而言,一组受试者是否能代表更大的总体并不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相似更加重要。要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随机化是最一般的方法。坎贝尔和斯坦利描述了前实验的三种形式:单次研究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静态组间比较。19、实验设计中内在无效度有12种来源:历史事件,成熟,测验,测量工具,统计回归,选择偏好,实验死亡率,因果时序,实验处理中的传播与模仿,补偿,补偿性竞争,自暴自弃。20、古典实验以随机分派受试者的方式预防所有的内在无效度。21、实验也面临外在无效度问题,实验发现未必反映现实生活。实验环境与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外在无效度的一个例子,而古典实验并未防范这个问题。22、所罗门四组设计和古典实验的其他变体,能够防范外在无效度问题。23、坎贝尔和斯坦利建议,如果适当地把受试者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测是不必要的。自然实验经常在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社会研究者可以用和实验室实验相同的方式进行研究。第10章调查研究1、问卷回收率至少要有50%才是足够的,要至少达到60%的回收率才算是好的,而达到70%就非常好。2、一般说来,自填式问卷要比访谈经济、快捷。访问调查相较于自填式问卷,通常能达到较高的完成比率。自填式问卷在处理敏感性问题时比较有效,而访谈调查法则被视为适合用来调查较复杂的问题。电话访问与面对面访谈的方法相比,时间与金钱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电话访问不但相当便宜,而且从起草计划到执行,其过程相当快捷。3、在实验设计方法中,需要事先对概念进行操作化,在调查研究方法中,允许从实际的观察中发展操作化定义。4、调查研究并不能测量社会行动,它只能够搜集回溯性行动的自我报告,或是将来的、假设性的行动。一般来说,调查研究的效度较弱,信度较强。5、调查研究涉及下列几个步骤:(1)设计问卷结构(2)抽选样本(3)搜集资料(通过访问或自填问卷)。6、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中相当普遍的一套方法,即从研究总体中抽选样本,并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特别适合对一个大的总体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当然,调查的资料也可以用作解释性的目的。问卷调查有三种基本方法:自填式问卷由受访者自行完成,访谈由访员念出题目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或是由访员进行电话访问。通常情况下,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需要补寄问卷(补寄一份问卷给那些对第一次寄出的问卷没有反应的受访者)。对回收问卷的恰当管理可以给补寄问卷提供指导,即什么时候补寄问卷比较合适。7、访员必备的特征是保持中立: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访员不能对问卷上的答案产生任何影响。必须对访员进行认真训练,使他们能够熟悉问卷并正确无误地逐题逐字询问受访者,也要能准确地记录受访者所给的答案。8、深入追问常常用于开放式问题,这是一种中立的、非引导性的询问方式,目的是要对那些回答不完全或模棱两可的答案。方式包括“还有没有其他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在哪方面?”9、自填式问卷与访谈调查法相比,优点在于:经济、迅速,不因访员而产生偏差,还有,因为较具匿名性与非公开化,可促成受访者更诚实地回答敏感问题。10、电话访问方式近年来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有效,电脑辅助电话技术的使用前景尤为广阔。访谈调查法相对于自填式问卷的优势,在于前者少有回答不完整的问卷,也较少误解问卷题目的情况,回收率也较高,在抽样和具体观察中,还有较大的弹性。11、一般来说,调查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经济和可以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而资料搜集时的标准化过程,呈现了调查研究法另一个特别的长处。12、调查研究法的弱点在于它有些人为因素影响,并且有些肤浅。使用调查方法,我们很难对社会过程的自然状态有一个充分认识。13、二手资料分析指的是我们分析其他研究者所搜集的资料,而当初研究者搜集资料的目的,并不是目前我们所要研究的议题。第11章实地调查1、实地调查主要用于获得定性资料:本身并不容易被化约为数字的观察。定性研究者通常以系统全面的观察开始,然后将源自研究者自身世界观的所有成分抽离出来,保留被观察者或受访者的世界观。他们的目的在于发掘出这些主体的经验,以及这些主体如何从中获得意义。2、解释主义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研究主体如何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在社会科学中,诠释学的目的是对“理解的过程”有所理解。而解释主义企图发现的是,研究对象如何诠释他自身的生活和经验;诠释学的兴趣则在于诠释者的发现过程。3、深度访谈:非结构性的、受访者有更大自由的、可以引导谈话方向的访问方式。4、个案研究:针对单独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所进行的案例式考察。虽然它主要的目的在于描述,但也可以试着提出解释。5、民族志:它通常代表在自然情境下的观察,以及对文化和亚文化的全面了解。一般命题:洛夫兰认为,分析性民族志学者的终极使命在于建立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一般命题。独立研究:坚持任何时间都是公平的观点。即时分析:洛夫兰指出,理论的形成源于对观察的分析,而不是在假设的形式下进行观察。演绎取向是自一般理论中导出假设,然后是实证进行检测,草根理论恰恰相反:它是从观察出发,再提出模式、议题或是一般的范畴。实地调查的主要长处在于它能给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观点。实地调查最适合在自然情境下研究态度和行为。相反,实验和问卷调查多在人为的情境下测量态度和行为。实地调查特别适合跨越时间的社会过程研究。6、所谓定性研究的访谈,是根据大致的研究计划在访员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一组特定的、必须使用一定的字眼和顺序来询问的问题。克维尔为完成访谈的程序列举了7个步骤:1)定义议题:将访谈目的以及欲探讨的概念明确化。2)设计:列出达成目标需经历的过程,包括伦理方面的考虑。3)访谈:进行实地访谈4)改写:建立关于访谈内容的文件5)分析:确定搜集到的资料与研究之间的关联6)确证:检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7)报告:告诉别人你们学到了什么7、效度是指是否确实测量了该被测量的,而不是其他无关的事物。信度就是可重复性:如果一再重复相同的测量,是不是会得到相同的结果?8、实地调查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法。9、现象学是一个哲学名词,指的是对于所有知觉现象的思考,同时包括主体和客体。10、解释主义试图了解的是,研究对象如何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11、诠释学的目的是要理解(或推进)理解的过程。12、参与观察是实地观察的一种形式,在其中,研究者实际参与所研究的事件而成为行动者。13、和问卷调查研究相比,实地调查研究者通常采用结构性不强的深度访谈。14、个案研究是针对单独个体、群体或社会做的案例式解释。15、民族志指的是对文化或亚文化的自然观察和整体了解。16、草根理论是通过分析观察资料中所发现的模式、议题和一般类别,归纳出理论。17、适于实地调查的议题包括实践、情节、邂逅、角色、关系、群体、组织、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社会世界、生活形态和亚文化。18、可以向、也可以不向你们所观察的人表明你们的研究者身份,表明研究者身份可能对所观察的事物在本质上产生一些影响,但是隐瞒研究者身份则可能是欺骗。19、因为实地调查会造成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切接触,所以必须要协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点你们有几种选择。20、定性研究比较倾向于引导式的交谈,而不是要寻找某一具体的信息。21、实地日志是实地调查的根本,研究者以此记录他的观察。日志的记载应该详细清楚。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在观察的当时就做下记录,或在事后尽快完成整理工作。22、目前电脑已广泛应用于实地笔记的制作以及资料的分析。在实地调查中,观察、资料处理和分析是交错而循环的过程。23、资料分析主要是相对性和相异性模式的搜寻——然后对这些模式加以解释。24、与问卷调查和实验相比,实地调查测量一般具有较高的效度但信度较低。第12章1、非介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用于考察社会人为事实,主要指成文文件。2、历史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必须掌握许多细节,观察和分析的主要来源是历史记录,虽然历史/比较分析法可以包括内容分析法,但是历史/比较分析法并不只限于沟通,这个方法的名字之所以包含比较两个字,是由于社会科学家——对照于只描述特殊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家——试图发现不同时期和地点的一般模式。3、观察单位和分析单位可以不一致。4、假如分析单位是个别作者,则抽样设计就应该选择适合于研究问题的全部或是部分作者。5、内容分析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传播——口语的、书写的或其他——都是按照某种概念框架进行编码或分类。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包含着概念化和操作化逻辑,在内容分析中,必须推敲概念框架,并且发展出与框架相关的具体方法。6、草根理论:通过比较观察来研究社会生活的归纳方法。结合实证主义和互动主义,是要通过对来自观察资料的模式、主题和一般分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的理论。7、内容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经济性,这是就时间和金钱而言的。内容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安全。另外一点是,内容分析法允许研究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最后,内容分析法还有一个优点,即非介入性。也就是说,内容分析法很少花费精力在受试者上。但是,内容分析法也同样有缺点,就一点而言,内容分析法被局限在考察已经记录好的传播内容上。这样的传播内容可能是口头的、书面的,或是图像的,但是它们必须用某种方式记录以便于分析。内容分析法在效度和信度上,同样具有优点及缺点,就效度而言,除非你们碰巧研究了传播内容的产生过程,否则仍然无法避免效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内容分析所研究的具体资料能够增加信度。8、团体层次的行为模式并不总是与个体层次的模式相吻合。这种错误即区位谬误。在社会研究中,复证是解决效度问题的一般方法。9、孔德认为,人们是从对宗教的信任转到形而上学再到科学阶段的。索罗金则提出社会是在两个观点间做循环式的交替,他称为“意象的”和“感觉的”,索罗金在感觉的观点中,将事实定义为感觉经验,相反地,在意象的观点中,则大量地强调精神的和宗教的因素。索罗金对历史记录的见解更进一步指出,连接意象的和感觉的两者之间的通道必须通过第三个观点,他称之为“理念的”,理念的观点将感觉的和意象的元素合并为一个整合的、理性的世界观。10、非介入性方法是研究社会行为而不对其产生影响的方法。11、内容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法,适用于研究人类的传播媒介,此外,也被用于研究传播过程和社会行为的其他方面。12、传播单位,例如词、段落和书籍,都是内容分析中有用的分析单位。标准的概率抽样技术适用于内容分析。13、显性内容是指传播活动中直接可见的、可客观认定的内容,例如一本书中特别的字、绘画中使用的特殊颜色等等。这是内容分析的一个焦点。隐性内容指的是隐含在传播活动中的意义:对隐性内容的确定取决于研究者的判断。14、编码是原始资料转换的一个过程——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内容——转换成标准化、定量的形式。定量与定性的技术,都适合说明内容分析的资料。15、许多政府和非政府的机构提供的集合性资料都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6、区位谬误指的是在团体层次发现的模式,不同于在个体层次发现的模式;因此当我们为了解个体行为而分析集合性的资料,就可能发生误导。17、与现有统计资料分析有关联的效度问题通常可以用逻辑推理和复证方法来进行处理。18、现有统计资料通常有信度问题,使用它们时必须小心。19、社会科学家也使用历史/比较方法以发现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模式。理想类型是一种由社会现象本质特征所组成的概念模型。第13章评估研究1、社会干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为了获得某些具体的结果而采取的行动。评估研究就是确定预期结果是否出现的研究过程。2、评估研究的一个基本障碍就是要对“不可测量的”效果进行测量,因此,评估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就是试图去发现某物存在或不存在,某现象发生或是不发生。为了进行评估研究,我们必须能够操作化,观察以及确认到底什么存在或是不存在。3、对于评估研究的测量而言,主要的变量就是结果变量或反应变量。4、定义和测量的过程有两个方面,第一,必须定义评估对象的总体,理想的方法是,在研究设计中将所有或部分的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去。其次,在测量不同变量时,必须确定是设计新的测量标准还是使用其他人曾使用过的测量方法。为某个研究专门设计测量方法常常会使测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较好的效度。5、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不是随机地进行实验或对照分组。因为在评估研究中,不可能完全进行随机实验分组。6、积极动议被定义为以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别人或影响群体成员,而不是消极和退却。7、评估研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确定被评估的项目是成功还是失败。8、评估研究提供给我们一个方法,让我们知道某些社会安排是否真的能使事物变得更美好,社会指标允许我们在广大的范围做决定,电脑模拟则开启了一种新的希望,使我们无须真正经历,就能够知道某种社会干预的影响。9、评估研究是应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好例子。10、在进行社会干预时,就特别需要进行评估研究。11、对于问题的仔细勾画(包括相关的测量及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评估研究的重要方面。12、评估研究者一般采用实验或准实验设计。13、时间序列设计包含对实验组长时间的观察。它是一种较弱的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实验刺激并不能完全解释观察中的变迁,而对变迁的解释还要依赖其他因素。14、评估研究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15、评估研究伴随着特别的后勤及伦理问题,因为评估研究的对象是实际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16、评估研究的结果没有必要一定付诸实施,尤其当它们与官方的观点相冲突时。17、社会指标是集合性的描述,它们可以对广泛的社会过程提供解释。18、有时电脑模拟模型可以用来指出社会干预可能产生的结果,而无须在实际生活中去经历。第四编资料分析第十四章1、资料的量化工作是统计分析的一个必然步骤。2、每一个分析单位的观察描述资料,都必须先转换成标准的数字编码,以便于电脑的检索和处理。3、每一个变量在资料文件中都有其固定的编码,这个编码可能是一个数字,也可能是一个缩写形式。4、每一个变量的属性都是以不同的数字编码来表示的。5、编码簿是一本记载不同变量所处位置以及每一变量不同属性的代码文件。6、资料的输入方式有多种,最常用的一种便是直接将资料键入到电脑文件中。7、转换表是一种特别的编码表,我们先将数字代码记录在这些转换表上,然后再依照这种转换表把资料输入到电脑中。8、页缘编码是一种有别于转换表的方法,这时候,数字码是直接登载在原始文件上的,如每页问卷的边缘上。9、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人们常常采用光学扫描纸(视觉扫描纸或答题纸),来处理资料。这些纸和考试所用的纸类似,也是以画记号的形式,用铅笔把答案记在适当的位置上,而扫描仪则可以读取这些黑色记号,然后直接将资料转译成资料文件。10、可能编码式整理指的是检查资料文件中是否含有某个特定的属性的变量——可能的编码,这种整理方式可以防范某种某型资料处理上的错误。11、列联式整理用来检验在某一特定变量上是否出现一些本来不该出现的选项,这种整理方式可以防范某一种类型资料处理上的错误。第十五章1、单变量分析是一次只检验一个变量的分布情形。表示单变量资料最基本的形式是将所有的单个样本都报告出来,也就是根据问题中的变量,列出每一样本的属性。2、众数:出现最多次之值,中位数:按顺序排列的最中间的那一个值。当所有受访者人数是偶数时,便没有一个最中间的位置,在这个时候,只要计算靠中间那两个值的均值便可。均值极易被极端值影响。3、均值的优点是将原始数据简化成最易操作的形式:用单一数字或属性来表示某变量的详尽资料。4、最简单的离散测量是极差:最大值到最小值之间的差距。5、严格说来,只有定距或定比层次的变量才可以计算中位数和均值。6、单变量分析描述了研究的分析单位,双边量和多变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则在于解释。7、单变量分析和子群比较集中在描述研究中的人(或其他分析单位),而双变量分析则是集中在变量上。8、当结论是性别——作为一个变量——对于上教堂的频率有影响时,必须依据男女性别的比较结果来下结论。9、在读表时,需要找出该表百分比的方向,通常从表头或变量分析的逻辑中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应该在每行和每列加总百分比,如果是各列加总为100%,那么该表便是纵向百分比,按行横向来读;假使是各行总和为100%,那就是横向百分比,按列纵向来读。10、制作解释性双变量表格的几个步骤:1)按照自变量的属性将样本分组2)按照因变量的属性来描述这些分组好的子群体3)最后,按照因变量属性将自变量的子群相比较,以解读这个表格11、双变量分析往往表现出很典型的因果解释。12、列联表:因变量值必须依靠自变量值而定。13、一,表格必须要有表头或标题,以简洁地描述表中的内容。二,变量原来的内容必须清楚说明——如果可能的话,可呈现在表格中,或者写在正文中,再外加一段附于表中。当变量是取自于对态度问题的回答时,这个信息尤为重要,因为答案的意义主要取决于问题的问法。三,每一个变量的属性必须清楚地说明。尽管需要简化复杂的类别,但在表格中其意义必须很清楚。当然,完整的描述必须在正文中有所说明。四,当在表格中适用百分比时,必须要说明计算基准。将每一类别的原始数据都写出来是多余的,因为这些数值可以根据百分比及基准进行计算。此外,将数值及百分比同时列出常会造成混淆,使得解读更为不易。五,若因缺失资料而必须将某些样本删除,其数量必须标示于表格中。14、多变量表格是建立在较复杂的对子群描述的基础上的,其步骤基本上与前述双变量表格的建立是相同的,不过,我们将会有多个自变量,而不是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在解释上也不再是一个自变量来解释一个因变量,而是运用多个自变量来解释。15、单变量分析是针对单一变量作分析。通常单个变量的原始资料不能直接用于变量关系的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其原有细节。16、频次分布显示变量每个属性所具有的样本数。17、分组资料是经过合并变量属性而产生的。18、平均值(均值、中位数、众数)将资料简化为容易处理的形式,但无法显现原始资料中的细节。19、离散趋势的测量对围绕平均值的样本分布提供了一个简要的说明。20、子群比较:(1)将样本分成适当的子群,(2)按照某一变量来描述每一个子群,(3)跨子群作比较21、双变量分析就是对子群比较的另一种解释手段:(1)将样本依自变量的属性分为若干个子群,(2)根据因变量来描述每一个子群,(3)比较子群间对因变量的描述,(4)将任何观察到的差异,视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统计关联,并予以解释。22、解释双变量百分比表格:(1)作子群比较时,如果是纵向百分比,则按横行理解,(2)若是横向百分比,则依列来理解。23、多变量分析是同时分析几个变量间关系的方法,可对两个变量间关系有更完整的了解。第16章详析模式1、一个真正的控制实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有:(1)组建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同特征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经由随机数表或掷钱币等随机过程将每个人随机分入这两组,(2)必须确保刺激是由实验者引入而非由外在事件引起,(3)必须等待,以考察刺激是否造成了预期的效果2、对于中介性的检验变量来说,多变量关系的逻辑是自变量影响作为中介的检验变量,中介变量再影响因变量。3、对于先导性的检验变量来说,检验变量同样影响自变量及因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显示的经验上的关联性,由于都与检验变量有关,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经验性关系,纯粹是它们各自与检验变量间同时存在的关系的产物。4、复证一词用于指涉净关系基本上和原有关系相同,而不论检验变量是先导性的还是中介性的,这意味着原有关系在测试情况下被复制了。5、辨明这个名词是用来描述一个虚假关系,一个原有关系被后来引入的检验变量解释了的关系。这种情形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检验变量必须先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2)净关系必须是零或明显小于原有关系。6、标明即详细说明原有关系发生的不同情境。标明这个名词用于详析范式时,则可以不管检验变量是先导性的还是中介性的。7、第一,基本的范式假定两变量间有一个初始关系。第二,基本模型的焦点在于净关系是否与原有关系相等或比其弱,但它没有提出任何指导原则,以辨明是什么构成了原有关系与净关系之间的显著差异。第三,基本范式局限于认为净关系等同或弱于原有关系,这就忽略了另外两种可能性,净关系可以比原有关系更强,或者,就根本与原有关系相反——当原有关系为正相关时,净关系为负相关。最后,基本范式主要着重于二分式检验变量。实际上,详细模式并非局限于此,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应用上,但如果检验变量将样本分成三个或更多个子样本,则基本范式会变得更复杂。此外,同时使用一个以上的检验变量时,范式也会变得更复杂。8、当观察到两个变量之间经验的关系后,简单地提出一种原因来说明该关系,这种做法有时被成为事后假设。9、详析模式是一种适用于社会研究的多变量分析方法。10、详析模式基本上是逻辑模型,它可说明其他多变量方法的基本逻辑。11、详析的基本步骤如下:(1)两变量间观察到有关系存在,(2)控制第三个变量,将所有研究样本依照第三个变量的属性再划分开,(3)两变量间的原有关系在每个新划分的次级群体内重新计算,(4)比较原有关系和每个次群体内所发现的关系,提供对原有关系更全面的了解。12、中介控制变量是指在时间上处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量。13、先导控制变量是指在时间上早于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变量。14、零阶关系是指没有控制第三个变量的情况下,两个变量间所观察到的关系。15、净关系是指在根据控制变量属性所形成的次级群体之内观察到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男性间年纪和偏见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净关系。16、如果一组净关系基本上与相应的零阶关系相同,这样的结果叫做复证,不管控制变量是中介性的还是先导性的。简单地说,这就意味着原来观察到的关系在较小的次级群体中重复出现,控制变量对原有关系没有任何影响。17、当控制先导变量后一组净关系降至零时,这样的结果叫做辨明,意指原来所观察到的关系其实是虚假的或不真实的。这种结果意味着控制变量对每一个在零阶关系中被检验的变量有因果作用。因此,造成两个本不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间表现出一种统计关系。18、当控制中介变量后一组净关系降至零时,这样的结果叫做阐明,意指我们去阐明自变量是如何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自变量影响中介变量,而中介变量又影响因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原有关系是真实的因果关系,同时我们更进一步阐明这种因果关系是如何运作的。19、如果其中一个净关系降低(理想上是降至零),而另一个却维持和原关系一样(或更强),这种结果则称为标明,不论控制变量是中介性的还是先导性的。简单地说,它是指我们将原有观察到的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况标明清楚。20、抑制变量是指会掩盖其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21、曲解变量是指一个变量会造成另两个变量的原有关系颠倒:从负向变成正向就是相反。22、事后假设是指建立一些假设去“预测”那些已经观察到的关系。在科学上这是无效的,因为不可能证伪这些假设。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任何观察到的关系进行推论。只是,我们不能将这些推论弄成“假设”形式,更重要的是,一个已观察到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推论,很可能引出有关其他变量间尚未被验证的关系假设。详析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逻辑工具,用来对资料进行展开性分析。第十七章社会统计1、描述统计是用可操作的方式来描述数据的方法。推论统计则根据观察数据得出结论,最典型的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为总体下结论。2、 Gamma=之值是在0与1之间变化,而值则在-1与+1之间变化,这代表了关联的方向与程度。因为定类变量不存在顺序排列问题,所以谈两者的方向是没有意义的。3、假使定距或定比变量(如年龄、收入、平均成绩等等)彼此间有关联的话,那么皮尔森积差相关(r)是一个适当的测量方式。就意义上,r反映的是,如果知道一变量的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