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3/1E/wKhkFma1D3OARA96AAJGuD5OGu4970.jpg)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3/1E/wKhkFma1D3OARA96AAJGuD5OGu49702.jpg)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3/1E/wKhkFma1D3OARA96AAJGuD5OGu49703.jpg)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3/1E/wKhkFma1D3OARA96AAJGuD5OGu49704.jpg)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3/1E/wKhkFma1D3OARA96AAJGuD5OGu49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单元)
本组课文是围绕神奇的大自然、神秘的太空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选编的四篇课文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太空知
识的短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丰富的语言,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
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古诗二首》选编了两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
甫的《绝句》,旨在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感受古诗中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
《雷雨》用精练的文字,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旨在让学生感受
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神奇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
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旨在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让学生
了解一些太空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科技的兴趣。
《语文园地六》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等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
识,提高语文综合学习与运用的能力。
本单元安摊了四篇课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介绍大自然的景物,有的介绍太空生
活常识,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景物的奇特,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优秀
文本。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对自然界景物的认知只局限于表象,所以认知水平还
很有限,尤其是对太空生活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更加
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
文字转化成可看可感的画面,以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等的特点。对于太空生活的
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搜集资料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先行了解,以便更好
地完成教学任务。
15.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毕"等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等8个
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诵读古诗,理解古诗A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4.内化古诗,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
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
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
师:对,杭州历来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哪里
吗(西湖)?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醒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
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
一位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谈话创设与西湖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之美,
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阿时,在揭示课题环节进行朗读指导和作者简介,为后面更好
地学习古诗文打好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指导。
(1)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
学生朗读诗句。
出示生字"毕",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记忆生字的字形。
出示生字"湖",鼓励学生为"湖"字组词(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多媒体再次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
全班齐读这两句。
(2)多媒体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
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
出示生字卡片:"莲""穷"’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
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全班齐读这两句。
⑶全班齐读古诗。
4.教师范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练习。
5.指名学生再次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朗读指导法和分散识字法,让学生在初读环节扎扎实实将古诗
读正确、读流,并分散进行识字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再读古诗,欣赏景色
1.过渡:这首古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壮观的西湖美景,那
么,诗人描绘了西湖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看一看吧。
2.精读前两句。
(1)出示前两句.学生自由朗读,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
生:从"六月"我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生:我从中知道了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相同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从诗中读蟾了这么多内容,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生:老师,"毕竟"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我不懂"四时"的意思。
师:有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解释:"毕竟"是"到底"的意思;"四时"指"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对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适当补充。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古诗。
3.精读后两句。
(1)过渡: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就藏在诗的这两句中,请小朋
友们轻轻读一读这两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诗,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接天"就是"与天相接"的意思;"无穷”
在诗中指莲叶看不到边际;"映日”的意思是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
接的远方,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5)出示西湖荷塘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
4.体会情感。
(1)过渡:夏天的西湖真美呀!可是,同学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都写西湖的景色,
也没有提到林子方,这不是文不对题吗?
(2)同学们,你们想解开这个疑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与林子方的关系,你
们就会明白了。
教师朗读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林子方曾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
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
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
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虽然不这么想,但还
是尊重林子方,并写诗相送。
(3)现在,你能说说诗人送别友人时,为什么只写西湖的美景了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并归纳:诗中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眷恋之情。
5.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由朗读整首诗,并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问题引导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壮
美景色,并从这美丽的景色中体会出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4个生字:湖、莲、穷、荷。
2.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重点指导:"湖"是左右结构,在书写时注意各部分写紧凑,左部略窄;"莲"
"荷""穷"都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稍扁,写在田字格横中线上面,下半部分稍长,
需占据上半格的一部分,不要全写到田字格的下半格。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认真观察书空。
5.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的正确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和书写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完成写妤字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看到了夏天西湖接天
莲叶的美丽景色,还明白了诗人借西湖的美景来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希望小朋友们
回家后把这首古诗背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诗中描绘的美丽景
色画下来哟!
板书设计:
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无穷碧
西湖美景以景寄情
荷花——别样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绝、鹏、鸣”等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理解诗题
1.视频播放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春天的景色美吗?想一想,你学过
的哪首诗是描写舂天景色的?背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举手背诗。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过渡:春天到了,草长莺飞,唐朝诗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
景象。诗人被这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深深地感染,不禁吟出这首《绝句》。(板书诗题)
指导学生学习"绝"字,交流识记方法。
4.介绍"绝句"。
绝句是我国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
绝句。
5.介绍诗人杜甫。
杜甫被称为“诗圣"。你了解诗人杜甫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有效的启发性的提问,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课堂。
二、初读诗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出示带有古诗中生字的卡片:"绝"鹏""鸣""行""含""岭"泊"
»口••
天O
⑴指名读,相机纠正生字读音,重点指导"含、岭”的读音,明确"行、泊"为多音字。
(2)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尝试给生字组词。
4.学生再读古诗,将诗句读正确。
5.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两个/黄鹏/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以自主识字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识字,
相机纠正生字的读音,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过渡:正值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研读诗文,忽然
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鹏、
白鹭图片)
(-)品读前两句,感受意境。
1,介绍黄鹏、白鹭,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颜色。
2.感受“翠柳"的意境之美。
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鹏在哪儿呜叫呢(柳树间)?诗人
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
3.想象情境:黄鹏可能会说些什么?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呜叫呢?
学生自由回答。
4.齐读"两个黄鹏鸣翠柳"。
5.你还看到了什么?发挥想象,说说那一行白鹭在天上是怎么飞的。做一做白鹭飞翔
的动作吧。
(1)学生想彖白鹭飞翔的动作读一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可以加上动作来表演。
(2)引读: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飘飘悠悠地飞上了蓝天,那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6.指名说一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教师适当纠正、补充。
(—)品读后两句。
1•此时此刻,杜甫看到了窗外的什么?指导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2.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青年代之长。"千秋雪"就是指终年不
化的积雪。
3.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
的“画儿"的四周,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含'字,很生动,很形象。
4.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
悦)?
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心情愉悦地吟诵出"窗含西岭千秋雪"吧!
6.诗人除了从窗户向外看,还向门外一瞥,他又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万里船",这里指从遥远的东吴开来的船。
7.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8.指名说一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读背古诗。
1.诗人凭窗远眺皑皑白雪,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2.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读这首涛吧(学生齐读古诗)。
3.表演读。要求学坐和着音乐诵读,引导学生融入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
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4.学生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意境图,为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内容奠定
了基础。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诗意。并通
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绝、含、岭、吴"。
2.学生交流每个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并指导写法。"绝、岭"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
得左窄右宽,"岭”在书写时,要注意最后一笔点不能丢了。"含、吴"都是上下结构."含'
上边是"今",要写得略宽,整个"今"从田字格的上半
格延伸到下半格,下面的"口"只占下半格的一半;"吴"在书写时,"口"要写得略
扁,下面的"天”从横中线的上部起笔,"天"要写得宽一些,托住上面的"口"。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写得较好的字,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在生字指导书写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心中构建字的结构。在书
写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并加强字的书写指导,保证书写
质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大诗人杜甫欣赏了草堂周围的美丽景色,体会了诗人作诗
的情形,感受了诗的意境,体会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把
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15.古诗二首
黄鹏叫翠柳
白鹭飞青天
绝句色彩明丽清新开阔
窗外千秋雪
门前万里船
16.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雷、乌、黑、压”等8个生字。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词"黑沉沉”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磁性田字格:有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雷、乌、黑、压”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视频导入:播放雷雨的视频。
师:同学们,雷雨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谁愿意说一说自己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
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自由举手说。
2.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很多景物都是变化
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去看看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特点吧。
(板书课题:雷雨)
学生齐读课题,并自主学习"雷"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掌握的识字
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注意:"蝉、垂"是翘舌音,"雷"是边音,"迎"是后鼻音,"乌、迎”是整体认读
音节。
4.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字.
(2)同桌之间互相指认。
5.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当补充。如:"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顺
口溜识记: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蝉",让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采
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垂",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
6.学生给生字组词.并连同词语读一读.
7.将生字带入句子中读一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每一自然段所写的内容,再归纳出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并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2.学生汇报。
雷雨前(第1~3自然段),雷雨中(第4~6自然段),雷雨后(第7、8自然段)。
3.对比阅读: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对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用心去感受景物
的变化。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雷、乌、黑、压、垂、户、迎、扑"。
2.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并与同桌交流,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些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易写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压"和"迎"都是半包围结构。"压"在书写时,不要丢了"土"中的一点;"迎"
在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最后一笔横画要写得短一点。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展示写得较好的字,并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示范指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对于难写的字的笔画加
强示范,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运笔方法,并利用展示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
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还知道这篇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
后的情景。那么,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物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下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课文,弄清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雷雨、乌云、黑沉沉、树枝、窗户、压下来、垂下、迎面、扑来。
2.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过程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过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都有什么不同的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
《雷雨》,用心去品读,体会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感悟词语表达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词语,巩固对生字的识记。再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提高
学生理解概括的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臻悟意境
(—)品读雷雨前的景象。
I过渡:雷雨是我们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想一想,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会看到哪些
景象?
学生自由说一说。
2.课文中是如何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景象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
段,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3.学生认真品读第1~3自然段。
师:谁能说一说,在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段落中,你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生:我喜欢。黑沉沉""压下来",因为这两个词语用得很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雷雨
来临前乌云笼罩的情景。
师:是的,雷雨来临前,厚厚的乌云低彳氐地压下来,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一种很沉闷的感受。
师:晚得真好.还有谁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
生:我喜欢"乱摆".它形象地写出了雷雨来临前刮大风明树枝无规律摇摆的样子。
师:对,请大家比较一下。没有风时树枝的状态与刮大风时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树L的叶子一动不动。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引导学生体会到风很大,天气变化很快。
4.想一想,雷雨来临前动物有什么反应?
学生根据深文内容,回答出蝉和蜘蛛的反应,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预感到雷雨马
上就要来临了,你快看,你快听!引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其他小动物
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如:蜻蜓慢慢地低飞、小鱼不断地游出水面等。
5.指导朗读;这种天气的变化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谁愿意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
的朗读情况适时指导。
(二)品读雷雨中的景象。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点?
2.学生轻声读第4~6自然段.想一想:雷雨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3.说一说雨中的景物有何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边读边联系实际,体会雷雨中朦胧的意境。
4.齐读第4~6自然段,注意语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三)品读雷雨后的景象。
1.过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朗读第7、8自然段,说一说雷雨过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引导学生感受"挂"字用得好。彩虹仿佛是一幅挂在天空中的画。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用"坐"?
引导学生感受用"坐"更能体现雨后蜘蛛悠闲、愉快的神情。
③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雷雨过后到处充满生机的景象。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
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情景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
的活动来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同时让学生通过体会雷雨前后的景象的
不同,感受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积累背诵
1.完成课后的"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感受句子中用词的精
确。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在品悟作者用词准确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进行抄写练习,强化巩固。通过背诵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后。我们感受到了雷雨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大自然是一个五
彩缤纷的世界,其中还有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请你们用自己明亮
的双跟去观察这些现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留
心观察吧!
板书设计:
雷雨前乌云T大风一闪电—雷声
16.雷雨雷雨中雨下起来一越下越大一渐渐变小神奇、美丽
雷雨后空气—太阳―彩虹一池塘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忠”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指、针、帮、助”等9个生
字,积累"慌张、辨别、忠实、向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办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办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有关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指示方向的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慌、辨、忠”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指、针、帮、助"等9个
生字,理解"慌张、辨别”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辨别方向的小游戏。谁能站起来,说一说
你面对的是哪个方向?背后是哪个方向?左边和右边呢?
学生自由举手站起来指认方向。
提问:你是凭什么来判断方向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自己是如何判断方向的。
2.引入课题: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方向。可是,当我
们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又该如何来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
了路》这篇课文,课文中会告诉我们很多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办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辨别方向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对方向知识的记忆,再通过谈话,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出示自学要求:(1)标出每小节的序号;(2)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3)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初读课文,随文连词认字。
⑴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慌张、帮助、辨别",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强调"助"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重点读好"辨别",教师讲解该词语的意思。
再次指名几名学生读好第1小节。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随文学习第2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词语卡片"忠实、向导",指名学生认读并及时正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忠实”的意思。
⑶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出示字词卡片"盏、永远、乱闯",指名学生认读,注意
正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⑷指名学生朗读第4小节:出示字词卡片"碰上、稠、稀",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
音,强调"碰"是后鼻音,"稠"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稠"和"稀",让学生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正好相反。
学生齐读第4小节。
⑸学生默读第5小节,自主学习生字。出示词语卡片"特别、沟渠、积雪”,指名认
读,教师正音。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6)全班齐渎第6小节,出示词语卡片"需要”,指名学生认读。
5.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6.巩固识字。
(1)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
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生字的
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与形近字比较
等方法进行记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褰悬初读课文,识记生字。通过初读课寡,捉出自主学习要求,
让学生自主读鸾,骥文识字,再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
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并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小
结:第1小节指出在野外迷路时,可利用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第2小节介
绍太阳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3小节介绍北极星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4
小节介绍大树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5小节介绍积雪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
第6小节告诉我们在野外迷路时,要细心观察,寻找大自然的天然指南针。
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
南针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读思结合,由对每一小节内容的概括到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了合理的坡度。播放风光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为下节课
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指导生宇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的读音。
2.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了解生字的结构特点,交流书写要领。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重点指导下面生字的书写:
"帮"是上下结构,上面的"邦"要写得略扁,"巾"的中竖从"邦"的
中间起笔;"导"的上面是"巳",注意要封口;"特"是左右结构,左边的"牛"在
做偏旁时,下面一横写成提,右边"寺"的三横要等距,并要注意横的长短顺序。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观察书空后描红、仿写。
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6.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生字,帮助学生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提高汉字学习效率。通过教
师有针对性的重点书写指导,帮助学生规范生字书写,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质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到野外去活动,如果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课文中
给我们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是
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
板书设计: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
3.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
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
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举手汇报,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问题导入: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呢?让我们一起到
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再一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二、精读课文,朗读理解
(-)学习第1小节。
1学生齐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自己知道了什么。
指名几名学生说一说。
2.教师导人:课文中告诉我们当我们在野外迷路了,应该怎么办?
(1)引导学生回答:不要慌张,要寻找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慌张"的意思。(不沉着、急切忙乱)
3.课件出示句子: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认识指南针。
课件出示指南针图片,教师介绍:指南针是一种用磁针制成的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
看上去像一块大手表。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指南
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⑵联系下文,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后面几个小节的内容,回答:是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些能指示
方向的事物。
4.指名说一说第1小节的内容。
(二)学习第2~5小节。
1.自由读一读第2~5小节.想一想每小节介绍了哪种"天然的指南针"?并在文中
圈出来。
2.学习第2小节。
⑴指名读第2小节。
师:想一想."向导"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向导是给别人引路或带路的人。
师:对,那么,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生:因为太阳永远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早晚看到太阳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方向
了。
生:中午太阳在南边,地上材的影子指着北方,所以,中午根据太阳和树的影子的方向
就可以判断出方向了。
教师课件出示"中午阳光树影图",让学生观察中午树影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中午树影
正指着北方。
(2)教师小结:既然太阳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当我们在野外迷路的时候,根据太阳的
位置.就能辨别方向了。所以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3.学生合作学习第3~5小节。
⑴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学习第2小节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在读的基础上,按"词——句一一节"的顺序,先理解词语,再
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最后理解整节的意思。
(2)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①按照学习第2小节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
②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照样子,完成表格。
(3)课件出示表格
名为什么能准确指示方向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
称
太阳有规律:东升西落,中早晨有太阳的一方是东方,傍晚有太阳的一方是西
午在南方。方,中午树影指向北方。
北极
星
大树
积雪
⑷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5)小组合作,释疑解惑,完成表格。
⑹反馈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课件展示正确的表格填写内容。
名为什么能准确指示方向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
称
太有规律:东升西落,中午在南方。早晨有太阳的一方是东方,傍晚有太阳
阳的一方是西方,中午树影指向北方。
北永远高挂在北方。北极星所在的一方是北方,据此可判断
极出其他方向。
星
大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观察树叶的稀稠情况,找出树叶稠的一
树是北方。方和稀的一方,据此判断出南方和北
方。
积沟渠北边的积雪日照时间长。化得观察沟渠里的积雪哪个方向化得快,哪
雪快;南边的积雪日照时间短,化得慢。个方向化得慢,据此判断出南北方向。
(7)学生齐读笫2~5小节。
(三)学习第6小节。
1.指名朗读第6小节,和第1小节比较一下,这两个小节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这两个小节的前三行是相同的,最后一行不同。
2.想一想,人们是怎样发现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的指南针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教师小结:大自然中有很多像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样的天然指南针,我们只有
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才能发现它们!
(四)课文小结,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为我们指示方向,你看,大自
然是多么神奇呀,它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这些奥
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学习的
方法,由"扶"到"放",既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方法指导,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
力。而通过让学生对比学习,又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四种辨别方向的办法外,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1)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自由举手汇报。
(2)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大树的年轮图片、向日葵图片等,介绍这些事物是如何为人们指示方向的.
2.阅读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找一找,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
针,它们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
【设计意图】知识的延伸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大自
然奥秘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
南针,当我们在野外迷失方向的时候,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大自然
真的是太奇妙了!希望同学们能细细观察,留心发现,这样就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带给
我们的乐趣多多。
板书设计: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晴天太阳中午树影指向北方
夜晚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天然的指南针
阴雨天大树南方树叶稠,北方树叶稀
雪后沟渠里的积雪北边化得快,南边化得慢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认识"航、宇、宙"等1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宇、宙、杯、失”等9个
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
4.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太空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磁性田字格;有关太空生活的视频及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教师播放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师:同学们,视频中展现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哪些生活画面?看完后你有什么感
受?
学生举手汇报,并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2.揭题:同学们,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不是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太空生
活的趣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更多航天员的太空生括吧!
(板书课题:太空生活趣事多)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件资源,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初步了解太空的美好,
了解太空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向文本的自然过渡。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照课文认真倾听,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学生轻声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Q)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3)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
几遍。
3.检查并指导初读。
(1)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航天员",指名学生认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第1
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
(2)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宇宙""安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稳"是
前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适当指导长句子朗读时应如何断句,让学生将句子读正确、
读通顺。
⑶出示第3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即使""失去…‘重量""饮水",指名学生认读,
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强调"饮"是前鼻音,"失"是翘舌音。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⑷出示第4自然段中的词语、短语卡片"舱体""稍一用力",指名认读,强调"舱"
是平舌音、后鼻音,"稍"是翘舌音。
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
⑸出示第5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一件""容易""难题""浴室""密封""固定"
"否则",指名学生认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强调"室"是翘舌音,"容"是后鼻
音。
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适当指导学生朗读。
⑹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5.各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再全班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528T 140-2024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五年期产品供应合同书
- 个人住房融资合同协议书
- 人事保管档案合同实施细则
- 个人养殖场合作协议合同
- 个人合伙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个人借款合同延期至协议
- 产品销售补偿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纠纷起诉书范本
- XX市小学结对合作合同
- cpk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表格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招聘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