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_第1页
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_第2页
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_第3页
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_第4页
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七年级(下)期中复习大题集一、人物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接着他又说:“……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这样讲的意图是什么?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看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不能过分压迫百姓,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3)列举材料三中唐太宗“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事实。“以史为鉴”: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以人为镜”:善于用人,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4)唐太宗的统治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②要完善选拔人才的制度,任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者。③要重视人民的力量,注意倾听群众呼声。④统治者要廉洁奉公。等等2、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请你把上述图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说出它们所属的朝代。(4分)(2)上述图片中曾建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的是哪两幅图中的人物?分别叫做什么?你觉得他们建立盛世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图2中人物通过什么事件建立政权?(2分)(4)图4中人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称帝后,改国号为什么?(2分)4.参考答案:(1)顺序:图1、图4、图3、图2;朝代:图1:唐朝;图2:北宋;图3:唐朝;图4:唐朝。(2)图1和图3。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吸取意见,重视人才的合理使用。(3)陈桥兵变。(4)周。二、对外关系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图1图2材料三:请回答:(1)图1是我国唐代哪一位著名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唐太宗;贞观之治。(2)材料二中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唐玄宗时期的是(B)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3)请你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史实,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4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是双向性,即向外传播唐朝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如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玄宗时期的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如玄奘西行,让印度的佛教文明“东游”中国,正是这种向外传播和吸收外来文明并举的政策,使唐朝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使唐朝更加强大。(3)阅读材料三及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各国会把中国人称“唐人”?(4分)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反映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两人为唐朝作出的共同贡献是什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的?它的起点在哪里?(3分)

(3)试举出唐朝与A地区建立联系的两个事例,并说明其意义。(3分)

(4)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3.参考答案:(1)玄奘;鉴真。贡献:促进中外交往,传播了中国文化。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2)丝绸之路。西汉。长安。

(3)文成公主人藏;金城公主人藏。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4)如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示意图;唐朝的对外交往等。3、问答题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阅读下列三副图片:图一日本唐招提寺图二唐朝的开元通宝图三日本和同开宝请回答:(1)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你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吗?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请完成下面的表格。领域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政治经济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文化社会生活(3)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假如你有机会与日本中学生朋友交流,请你谈谈中日两国青少年应如何“温故创新”?答:(1)鉴真;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2)领域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政治进行政治改革(或大化改新中政治方面的内容)经济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文化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或唐诗、书法等在日本广为流传)社会生活饮食、服饰、茶道、重阳节登高等风俗(3)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各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4分)(只要从“温故”和“创新”两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三、民族关系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昭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根据材料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唐宋民族关系的认识。

(1)唐朝通过打败少数民族政权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和少数民族进行通婚和亲。宋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战争,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妥协议和而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两宋先后被少数民族灭亡。(2)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3)不论在统一的政权下,还是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四、经济重心南移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1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中的“苏湖”是指什么地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苏州、湖州水稻(2)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经济重心的南移(3)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②南方的自然条件较好;③南方的战乱少,社会安定④政府重视经济发展(4)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我们要维护当前和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等等;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五、综合题1、探究题某同学善于思考总结,学完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借鉴。(1)制度创新篇隋朝的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唐朝时期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6分)(2)和谐盛世篇①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2分)②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2分)(3)民族关系篇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北方各族尊奉为什么?试举一例体现这一思想的举措,并加以说明。(2分)

(4)少数民族帝王篇(5)生活习俗篇①物质生活:唐朝时,

之风在全国盛行;北宋的肉食中以

为多。(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