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分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可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效应更加突出。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们要摆脱以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新动能;也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迫切需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也正在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成长为未来的新兴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越是前沿产业,越是需要高科技来支撑。要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也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海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驱动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历程。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和演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实现着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渗透和赋能,而且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并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就反映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数字技术赋予了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属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任何构成要素的变革都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更能彰显一个社会经济时代的主导特征,提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链接、渗透、赋能万物,赋予了劳动资料数字化的属性。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光刻机、云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劳动资料,在算力、算法上所展现出的高链接性、强渗透性、泛时空性,都是以往任何技术革命无可比拟的,直接作用于数据这一新型劳动对象,实现了与再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和高效匹配,推动着生产力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是与数字化的生产资料相适应的生产力跃迁。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引致生产力跃迁,形成特定时期的新型生产力。在蒸汽机时代,纺织机的发明和水力的应用,使生产力克服了劳动过程中体力的限制,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电气化时代,冶炼技术、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突破,催生了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在数字时代,生产力随着构成要素的数字化变革而发生新的跃迁,进一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由于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紧密,因此,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技术创新驱动主导的典型特征。一是涉及领域新,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群逐渐聚合并引发“技术奇点”,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日益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摘编自戚聿东、徐凯歌《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势头颇为强劲,对我国的新技术、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作用。
B.当前,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剧变,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C.数字技术赋予新质生产力新的内涵,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已经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发生变化。
D.以往任何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都无法和数字技术革命相比,数字技术革命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着生产力的跃迁。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发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范围广泛,对创新技术的要求更高。
B.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这要求我们要摆脱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C.培育形成新产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D.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创新,激发创新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前三段的论述范围由我国及全球,凸显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性。
B.材料一采用引出论题、分析论题、总结论题的论证结构,层层递进,深入剖析。
C.材料二第二段论证紧扣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展开论述,充分体现论述的逻辑性。
D.材料二末段进行对比,突出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的紧密。
4.材料一开头一段使用了“1分钟"1亿年”“200多个"7000万次”几组数量词,请简析其作用。
5.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并分析。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作“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襐。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阿谀谄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多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去当一个画家,可能也会很出色。
B.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且很少应酬,但对叶三另眼相看,体现出他率性而为的名士风范,也衬托出叶三的鉴赏功力和真诚态度。
C.叶三能看出季陶民所画墨荷不妥,不仅与其果贩的身份相符合,也体现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与独到的鉴赏力。
D.本文为读者展现了叶三和季陶民的友谊,而结尾处季陶民的画和叶三一起被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带有浓厚的悲剧意味。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情节和结构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
B.本文第二段按照时序用各色水果勾勒出了一幅当地的四季风物图,表现出适意、淳朴的生活,也暗含“风俗即人”的理念。
C.写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看似闲笔,却与叶三送果的情节相呼应,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择取叶三卖果赏画等零散片段,以舒缓的笔触还原生活细节,体现汪曾祺淡而有味的创作风格。
8.小说结尾“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这一结局前文多有铺垫,请对相关细节作出梳理。
9.汪曾祺曾说:“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请从人物美、人情美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探究你从本文感悟到的“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二: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舂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材料三:
王右军(義之)与谢太傅(安)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选自《世说新语》)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观其A点B曳之C工D裁成之E妙F烟霏露结G状若断H而还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B.“区区"在文中的意思是“愚拙,没见识”,和《陈情表》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相同。
C.“手足胼胝"也作“胼手胝足”,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在文中用以形容大禹劳动的艰辛,操劳不断。
D.“垒”,在文中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的“垒"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谈到有人喜欢清谈,有人好纵情山水,但当他们面对死生大事时,都会不由得感慨万千,心生悲痛之感。
B.王羲之认为无论寿命长短最终都会走向尽头,生死本来就是虚诞的,显得悲观感伤;不同于材料三中他的积极态度。
C.唐太宗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批评近代书法家名不副实,浪得虚名,称赞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
D.王羲之认为清谈误国,文风浮华妨碍大事,应效仿大禹和文王之勤勉;谢安则以秦朝二世而亡为例表达不同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14.三则材料反映了王羲之的不同侧面,请分点概括。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至
陆游
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
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
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殊明”这个细节生动传神,既为下文书写待客巧妙做铺垫,又体现了宾主情谊深厚。
B.本诗颔联和颈联都具体描写了轻松愉快富有人情味的待客场景,自然亲切又充满情趣。
C.本诗着笔日常小事,尾联“无人"二字表露出聚会的遗憾,但并不影响诗人待客的兴味。
D.本诗融景物描写和叙事抒情一体,语言质朴平实无藻饰,字里行间尽显宾主相处融洽气氛。
16.同是写客至,本诗与杜甫《客至》相比,待客情感相同而待客方式不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17.(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能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视听乐趣的前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用“___,___"两句表明李密自己缺少亲人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以“”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
(4)杜甫《客至》一诗中用“___,___"一联写出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并抱歉酒菜欠丰盛的情形。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作者端坐室内,静听大自然的美好旋律的情景,表现出了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多发生在花粉季节。患有雷暴哮喘的病人会突然出现喘息、气促或咳嗽等症状。
为什么雷电天气易引发哮喘?雷雨天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空气中花粉浓度快速升高,花粉会因巨大的湿度差而吸水、溶胀、崩裂,释放出大量具有变应原性且直径更小的颗粒或碎片,这些颗粒或碎片会随下降气流或雨滴返回地表,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A。
①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是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高峰期的花粉季,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葎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致敏。④秋季是这些植物的盛花期,⑤它们的花粉量大体轻,易于播散。
B,不必恐慌。雷暴哮喘与其他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式相似,包括口服抗过敏药、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后,C。在明确患者过敏原后,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法,采取少量递增法进行脱敏治疗,以提高患者对该过敏原的耐受力,使患者的过敏症状减轻甚至不再发病,这也可以有效预防雷暴哮喘的发生。
18.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材料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普知识,广受好评。
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带火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有些科学家非常擅长讲故事,把科学知识讲得①,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他们以②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厚渊博的知识,在网上收获大批粉丝。
科普是一门大学问。与教授科研领域学生相比,为大众做科普,需要额外下一番功夫,把专业科学知识讲得更简单明白。有人可能觉得,既然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也不能产生③的效果,何必大费周章。实际上,科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事业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如果说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那么,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科学家们重视科普,就是为了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科学人才的培养、科研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0.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加点处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方案明确了政策实施范围,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六大领域。
B.某些“野生"景区的网络宣传为了吸引流量,往往突出旅游攻略和游玩分享等内容,而对于存在的风险和自然环境知识缺乏说明和告知。
C.面对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我等新时代有志青年理应责无旁贷。
D.我依稀记得故乡的小河岸边有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大楼尚未竣工,学习尚未结束,工作任务尚未完成……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紧张、焦虑;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令人期待,让人憧憬,使人激昂、奋进……
即将步入社会的当代青年,你们的人生一定有许多“未完成”,对此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D
4.①“1分钟”和“1亿年"相比,数量差距大,凸显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00多个”“7000万次"凸显应用范围广泛及频率之高。②列举大量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5.①培育形成新产业。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②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③以创新为引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作用,可从对论点的作用,对文章内容的作用,对表达效果的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我国的新技术、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作用”混淆关系,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应是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作用。
C.“数字技术赋予新质生产力新的内涵"理解错误,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数字技术赋予了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属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任何构成要素的变革都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知,应该是“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
D.“以往任何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都无法和数字技术革命相比”理解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说“……等数字化劳动资料,在算力、算法上所展现出的高链接性、强渗透性、泛时空性,都是以往任何技术革命无可比拟的……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迁”,仅在上述方面存在一定的比较,并不是所有方面。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培育形成新产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解错误,颠倒条件关系。原文材料一第四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可知,培育形成新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条件,而在选项中,形成新质生产力变成了培育形成新产业的条件。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材料二末段进行对比”理解错误,文中对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数字化时代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关系的介绍同质同向,都是在论证前面所说的“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引致生产力跃迁,形成特定时期的新型生产力”,并非进行对比,另外,这些论证也没有论证和突出“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的紧密”。
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
①“1分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可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1分钟"和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相比,数量差距非常大,两个数据凸显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中的“200多个”“7000万次"凸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围广泛及频率之高。
②材料一开头一段的“1分钟”“1亿年"200多个”“7000万次"几组数量词是真实数据的列举,这些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和说服力,使读者切身体会到我国新技术、新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故答案为:①“1分钟”和“1亿年"相比,数量差距大,凸显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00多个”“7000万次"凸显应用范围广泛及频率之高。②列举大量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培育形成新产业。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②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日益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加快创新步伐。
③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可知,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以创新为引领。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加快形成……同时,也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可知,并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故答案为:①培育形成新产业。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②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③以创新为引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答案】6.D
7.C
8.①叶三和季陶民关系亲密。从“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来看,叶三和季陶民的关系非同一般。
②叶三钟爱季陶民的画。从“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来看,叶三对季陶民的画非常喜爱。
③叶三不想卖季陶民的画。从“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来看,叶三从没有卖画的想法。
④叶三拒绝卖季陶民的画。从“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而叶三却说“不卖"来看,叶三不卖画的态度一直十分坚决。
9.人物美:叶三①热爱生活,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②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③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④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
人情美:①买家和卖家之间。叶三卖果子“什么节令什么果子”“个个都是好的"等写尽了他为人的真实厚道,而买家“总不会亏待他”是对叶三的绝对信任。卖与买的背后,是沉沉的真和善。②儿子和父亲之间。叶三和儿子因为退休而起的冲突,由起因到结果,传递出的都是父子间的浓厚亲情。③画家和“鉴赏家"之间。季匋民体恤叶三的生活不易,说可以将画不题上款便于他拿去卖钱,但叶三坚持不卖。季匋民死后,叶三虽然不再卖果子了,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二者的互相体谅,互相珍视,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答这道题要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去筛选,后一问已经说了要从写法上解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的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带有浓厚的悲剧意味”理解错误。何为有价值,懂得才会有价值。画作跟着懂得它的叶三一起被埋掉,不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而是体现了叶三对画作的珍视,对与季陶民情感的珍视。如果把画作留在世上,只当商品变卖,这才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这才是悲剧。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错误,此处解释了叶三爱给季陶民送果的原因,后文继续写二人的默契,和此处情节关系不大,故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铺垫,是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烘托手法,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本文结尾写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这样的结尾表明叶三对季陶民以及季陶民的画感情独特,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同时也是全文情感的升华。要求找出前文铺垫的情节,需要关注叶三与季陶民的关系。
①结合“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可知,叶三和季陶民关系亲密,非同一般。
②结合“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可知,叶三钟爱季陶民的画。
③结合“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可知,叶三不想卖季陶民的画,从没有卖画的想法。
④结合“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而叶三却说“不卖”可知,叶三拒绝卖季陶民的画,态度一直十分坚决。
故答案为:①叶三和季陶民关系亲密。从“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来看,叶三和季陶民的关系非同一般。
②叶三钟爱季陶民的画。从“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来看,叶三对季陶民的画非常喜爱。
③叶三不想卖季陶民的画。从“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来看,叶三从没有卖画的想法。
④叶三拒绝卖季陶民的画。从“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而叶三却说“不卖"来看,叶三不卖画的态度一直十分坚决。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人物美:①叶三到什么节令卖什么果子,“立春前后,卖青萝卜……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说明他热爱生活,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②“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③“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④关于画,陶民没死之前,他就说“不卖”,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死后把画作带到棺材里,是对自己承诺的信守,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他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
人情美:①买家和卖家之间。“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叶三卖果子从来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叶三卖果子“什么节令什么果子”“个个都是好的"等写尽了他为人的真实厚道,而买家“总不会亏待他”是对叶三的绝对信任。卖与买的背后,是人性沉沉的真和善。②儿子和父亲之间。儿子希望老父亲休养身体,叶三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叶三和儿子因为退休而起的冲突,由起因到结果,传递出的都是父子间的浓厚亲情。③画家和“鉴赏家"之间。季陶民体恤叶三的生活不易,说可以将画不题上款便于他拿去卖钱,但叶三坚持不卖。“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叶三虽然不再卖果子了,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人品高尚,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
故答案为:人物美:叶三①热爱生活,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②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③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④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
人情美:①买家和卖家之间。叶三卖果子“什么节令什么果子"个个都是好的”等写尽了他为人的真实厚道,而买家“总不会亏待他"是对叶三的绝对信任。卖与买的背后,是沉沉的真和善。②儿子和父亲之间。叶三和儿子因为退休而起的冲突,由起因到结果,传递出的都是父子间的浓厚亲情。③画家和“鉴赏家”之间。季匋民体恤叶三的生活不易,说可以将画不题上款便于他拿去卖钱,但叶三坚持不卖。季匋民死后,叶三虽然不再卖果子了,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二者的互相体谅,互相珍视,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
【答案】10.DFG
11.B
12.B
13.(1)(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凭借这样的书法传扬美名,岂不是随随便便赢得好名声吗?这几个人,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
14.①生活态度:参悟生命哲理,追求平和旷达。②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尽善尽美。③政治思想:积极入世,反对虚谈废务。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人们互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中晤谈,互相倾吐心里话;(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言行不受拘束,自由放纵。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躁动的不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感到欢喜,心里一时感到自得,(就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没想到老年将要到来;等到他们对所得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情况的变化而起变化,感慨就随之有所不同了。从前感到欢欣的,很快就成为往事,(人)尚且不能不因这些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于消灭!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啊!
(我)每当看到古人(文中)(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叹息哀伤,(却)不能明了于心。(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当时与会者(的姓名),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即使时代不同、世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大概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由这些诗文产生(一样的)感慨吧。
材料二:
文字的兴起,从中古时期开始,远古的结绳纪事以及仿造鸟兽印迹所创的文字,都没有可供观赏的价值。随后舍弃朴质,崇尚浮华,铺纸写字,竞相夸耀,攀比高低。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近代萧子云在长江地区享有名声,但是只可以说会写罢了,他的字没有大丈夫的气概。每一行像春天的蚯蚓回旋缠绕,每个字都像秋天的长蛇盘绕成结。即使得到王濛笔法,掌握徐偃笔势,虽然写秃成千成万的笔,也没有一笔表现出筋力来,纵然写完堆积如山的纸,也找不出半点骨力来。凭借这样的书法传扬美名,岂不是随随便便赢得好名声吗?这几个人,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所以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认真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只有王羲之了!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识端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其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根本不值得一提!
材料三: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冶城,谢安悠闲地遐想着,有远离世俗的志趣。王羲之对他说:“夏禹为了辅佐尧,忙得手脚都起了茧子;周文王忙到天黑才能吃上饭,时间总不够用。现在四方有很多营垒(战乱),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为国效力。因为忙于空谈而荒废政务、耽误国事,恐怕不适合当下的需要。"谢安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却只延续了两代就灭亡了,难道也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是对称结构,“工"妙”后DF处断开;
“状"是“若断而还连”的主语,在“状"前G处断开。
故答案为:DF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到了当今圣朝。
B.“愚拙,没见识”“意思相同"错误。微不足道;自己的私情。句意:其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因此(就臣)内心(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C.正确。
D.正确。句意:现在四方有很多营垒(战乱)。/那旧营垒的西边。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显得悲观感伤;不同于材料三中他的积极态度”错误,根据“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可知,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固”,本来;“一”“齐”,意动,把……等同起来;“妄作”,虚妄之谈。
(2)“播”,传扬;“誉”,赞誉、名声;“其实”,他们的实际。
故答案为:(1)(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凭借这样的书法传扬美名,岂不是随随便便赢得好名声吗?这几个人,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可知,生活态度上,他参悟生命哲理,追求平和旷达。
从“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可知,书法艺术上,他自成一家,尽善尽美。
从“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可知,政治思想上,他积极入世,反对虚谈废务。
故答案为:①生活态度:参悟生命哲理,追求平和旷达。②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尽善尽美。③政治思想:积极入世,反对虚谈废务。
【答案】15.D
16.情感相同:同样抒发客至的欣喜,体现二人真诚、坦率(热情、真率)的处世之道。
待客方式不同:①陆诗待客方式高雅诗意化。主人通过设棋局、分美酒、共闲聊、作小诗的来待客。②杜诗待客方式朴实生活化。主人通过洒扫庭院、设酒置席的来待客。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融景物描写和叙事抒情一体”错,陆游诗歌集中于叙事,无景物描写。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分析相同的待客情感
杜诗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
陆诗中“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是说客人到来,官员身心得到了放松,心境也变得敏锐,抒发了客至的欣喜;后六句是说通过设棋局、分美酒、共闲聊、作小诗等待客方式表现了官员身心得到放松,心境变得敏锐的欣喜之情。只有客人来到时,才能有思考棋局生死的安静,才有品味美酒浊清的闲暇,才能在愉快的谈话之后,偶尔创作一些小诗,也才能为心事无人能共同评价而遗憾,因为官员在官场上常常需要面对琐碎的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在客人到来时,他们才可以暂时摆脱这些烦恼,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
总之,两首《客至》都同样抒发客至的欣喜,都体现二人真诚、坦率(热情、真率)的处世之道。
(2)分析不同的待客方式
杜诗,结合“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隔篱呼取尽余杯”可知,杜甫的待客方式朴实生活化——洒扫庭院,开门迎客,设酒招待。
陆诗,结合“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可知,陆游待客方式高雅诗意化——设棋局、分美酒、共闲聊、作小诗。
故答案为:情感相同:同样抒发客至的欣喜,体现二人真诚、坦率(热情、真率)的处世之道。
待客方式不同:①陆诗待客方式高雅诗意化。主人通过设棋局、分美酒、共闲聊、作小诗的来待客。②杜诗待客方式朴实生活化。主人通过洒扫庭院、设酒置席的来待客。
17.【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人生亦有命
(4)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俯、僮、飧、樽、醅、冥、籁。
故答案为:(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人生亦有命
(4)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A.导致哮喘发作B.雷暴哮喘可防可治C.症状都可以很快缓解
19.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花粉季的高峰期;
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葎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
【知识点】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文提出问题“为什么雷电天气易引发哮喘?”,后面解析原因,“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的结果就是会引发哮喘。应填:导致哮喘发作。
B前文分析了雷暴哮喘的发生情况,下文提出治疗方法,“不必恐慌"意味着这种病是可以防控和治疗的,应填:雷暴哮喘可防可治。
C前文说“雷暴哮喘可防可治”,“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就能够缓解症状,应填:可以很快缓解症状。
故答案为:A.导致哮喘发作B.雷暴哮喘可防可治C.症状都可以很快缓解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9月初是……高峰期的花粉季”主宾不搭配,改为:9月初是北方秋天花粉季的高峰期;
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的花粉致敏"句式杂糅,删掉“致敏”,改为: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的花粉。
故答案为: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花粉季的高峰期;
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葎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
【答案】20.B
21.深入浅出②和蔼可亲③立竿见影
2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比作摘果子,将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比作播种子。②做好播种才能收获果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普及科学、点燃科学梦想的重要性。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文本,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等"表示列举未尽。
A.“等”表示列举煞尾。
B.“等"表示列举未尽。
C.“等”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
D.“等"表示程度或数量上相同。
故答案为:B。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可知语境说的是有些科学家把科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故填写“深入浅出"。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内容深刻,使用的语言却浅显易懂。
第二处,语境是说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他们擅长讲故事,在网上收获大批粉丝,可见其形象容易亲近,故填写“和蔼可亲"。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第三处,语境说的是科普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不可能收效非常快,故填写“立竿见影”。立竿见影:把竹竿竖在太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
故答案为:深入浅出②和蔼可亲③立竿见影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是本体,“摘果子"是喻体,将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比作摘果子;
“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是本体,“播种子”是喻体,将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比作播种子,做好播种才能收获果实。
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普及科学、点燃科学梦想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比作摘果子,将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比作播种子。②做好播种才能收获果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普及科学、点燃科学梦想的重要性。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关键词——“未完成"状态,材料列出了人们对于“未完成状态”的两种观点。对于“未完成”,有人表示担忧,表示这会让人一直悬着心,从而疲惫、紧张、焦虑;也有人认可“未完成”,表示这样一种永远在进行着的状态,可以让人持续奋斗。其实,“完成"与“未完成”都是人生的两种必备生存状态。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完成"只是短暂的、相对的,而“未完成”是永恒的追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要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人生永远“未完成”,我们应该不满足于“已完成"而不断为自己订立下一个目标,不断积极进取。因此,对于“未完成”,我们完全可以保持平和超脱的心态,不过分担忧,也不过分焦虑,在坦然接受的同时积极进取、继续奋斗。
写作时,考生可以探讨完成与未完成的辩证关系,体现哲理的思辨。也可以直接从未完成的角度谈其蕴含的完美,如有些创作,事业等因其未完成而成其美;这需要我们有奋发昂扬的斗志,乐观向上的心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进人类向更高目标前进。最后要结合青年身份,思考作为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未完成”,让自己保持持续昂扬的奋斗精神。
【立意提取】
1.结束未完成,不要让生命欠账。
2.但有进兮不有止。
3.人生的追求永无止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分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可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效应更加突出。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们要摆脱以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新动能;也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迫切需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也正在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成长为未来的新兴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越是前沿产业,越是需要高科技来支撑。要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也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海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驱动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历程。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和演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实现着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渗透和赋能,而且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并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就反映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数字技术赋予了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属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任何构成要素的变革都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更能彰显一个社会经济时代的主导特征,提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链接、渗透、赋能万物,赋予了劳动资料数字化的属性。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光刻机、云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劳动资料,在算力、算法上所展现出的高链接性、强渗透性、泛时空性,都是以往任何技术革命无可比拟的,直接作用于数据这一新型劳动对象,实现了与再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和高效匹配,推动着生产力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是与数字化的生产资料相适应的生产力跃迁。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引致生产力跃迁,形成特定时期的新型生产力。在蒸汽机时代,纺织机的发明和水力的应用,使生产力克服了劳动过程中体力的限制,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电气化时代,冶炼技术、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突破,催生了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在数字时代,生产力随着构成要素的数字化变革而发生新的跃迁,进一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由于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紧密,因此,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技术创新驱动主导的典型特征。一是涉及领域新,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群逐渐聚合并引发“技术奇点”,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日益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摘编自戚聿东、徐凯歌《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势头颇为强劲,对我国的新技术、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作用。
B.当前,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剧变,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C.数字技术赋予新质生产力新的内涵,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已经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发生变化。
D.以往任何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都无法和数字技术革命相比,数字技术革命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着生产力的跃迁。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发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范围广泛,对创新技术的要求更高。
B.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这要求我们要摆脱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C.培育形成新产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D.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创新,激发创新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前三段的论述范围由我国及全球,凸显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性。
B.材料一采用引出论题、分析论题、总结论题的论证结构,层层递进,深入剖析。
C.材料二第二段论证紧扣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展开论述,充分体现论述的逻辑性。
D.材料二末段进行对比,突出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的紧密。
4.材料一开头一段使用了“1分钟”“1亿年"200多个”“7000万次"几组数量词,请简析其作用。
5.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并分析。
【答案】1.B
2.C
3.D
4.①“1分钟”和“1亿年"相比,数量差距大,凸显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00多个”“7000万次"凸显应用范围广泛及频率之高。②列举大量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5.①培育形成新产业。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②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③以创新为引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担保合同范本样本
- 2024天津市小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空白)
- 广告代理服务合同
- 写字间租赁协议
- 建筑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个人期货市场贷款合同
- 人才互助发展协议书
- 新版股权协议书样本
- 搅拌机租赁合同样式
- 技术服务合同样本地址
-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长郡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家具制造业售后服务预案
- 电子产品维修合同范本1
-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三篇)
- 第7章-机器学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考试100题及答案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课件
- DBJ-T15-60-201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