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02《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02《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02《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02《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02《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⑦,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注释]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⑦殒:死。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请用“/"标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君子之信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守以不移()②则君臣之道益睦()③太丘舍去()④元方入门不顾()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请根据[甲]文内容理解其论述层次,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5.[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山东聊城·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门外戏

(2)元方入门不顾

(3)谏父曰

(4)是负义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

B.下车引之/欲捐之

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

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9.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2024·北京石景山·二模)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太丘舍去"中的“舍”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舍本逐末B.屋舍俨然C.退避三舍D.魂不守舍

11.下列对陈元方言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批评友人不能守时,不讲诚信。

B.陈元方指责友人恶语伤人,没有礼貌。

C.陈元方不理睬友人,表现了他的决绝。

D.陈元方的言行意在促使友人改正错误。

12.根据本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材料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曰:“小时了了①,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②。

(以上两则材料均取材于《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了了:聪明。②踧踖(cùjí):坐立不安的样子。

陈元方、杨氏子和孔文举三人年纪虽小,但都能在遭遇不敬时,以机智的语言维护尊严。陈元方听到父亲被辱骂时,批评友人“无信"无礼”,使友人惭愧不已;杨氏子被调侃时,说孔雀可不是孔君平的“”,有力地回怼了孔君平;孔文举受到嘲讽时,说陈韪小时“”,讽刺他现在未必聪明。

(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同学们进行“古人的交友之道"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4.话语能反映对人对事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横线的人物话语,完成任务。

人物话语【任务一】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任务二】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人物态度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中午没有到来,是不讲诚信;对着孩子辱骂他的父亲,是没有礼貌。元方直接指出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表达了对其的不满与批驳。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①②

15.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你从古人的“交友之道”中获得的启发。

(2023·陕西宝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三国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马懿督张邵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①。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②,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③适交,参佐④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⑤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住者⑥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邵,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释】①剑阁:关隘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②十二更下: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③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同“旌”,旌旗。④参佐:部下,僚属。⑤鹄立:鹄颈长,能远望,因喻引领切盼之意。⑥住者:留下来的士兵。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

(3)参佐咸以贼众强盛(___)

(4)去者皆悦(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___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相委而去释担而立

C.以并声势___请以战喻

D.去者皆悦___客之美我者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19.【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信”。请你结合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和诸葛亮所说的“信"分别指什么。

(2023·上海杨浦·三模)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孔夫人家传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①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②,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③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渝灵府:浸润心田。

20.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家君"是称,通常是指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下车引之

(2)犹手不释卷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3.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B.(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C.(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D.(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24.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话而产生由“怒”到“"的心理变化;乙文中的先生因孔祥淑认为(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由“未之奇”到发出"的赞叹。从两位长者的言行变化中可以看出陈元方和孔祥淑都是的孩童。

25.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是一个无礼无信无知之人。

B.从乙文中可见,读书是孔祥淑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C.甲乙两文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

D.甲乙两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2023·浙江宁波·一模)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二)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②,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世说新语·政事》)

(三)遭父忧,每哀至,辄呕血绝气,虽衰服已除,而积毁消瘠,殆将灭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厉风俗。(《后汉书·陈纪③传》)

[注释]①绥:安抚,体恤。②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③陈纪(129-199),字元方,以至德称。

26.文言词语积累

类型字词义项例句

一字多义法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问:符合例句中“法”的应是哪项(填序号):(1)

一义多字则、辄(2)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②每哀至,辄呕血绝气

法、(3)效法,学习①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②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词类活动期,名词作动词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通假字不通“否”,表示否定。相当于“吗”尊君在不?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9.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活动才能成长起来的。”请结合材料(三)里陈纪的具体活动,说说他成长了哪些“才华"。

(22-23七年级上·广西贵港·期中)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3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___期返而食

B.下车引之___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C.君与家君期日中方与之食

D.宜其能服三军欤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31.下面是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3.【甲】文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指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34.读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22-23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3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谏父曰

④是负义也

3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

B.下车引之欲捐之

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

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38.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39.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23-24七年级上·广东汕头·期末)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戒弟伟

刘廙

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①。而世之交者,不审②择人,务合党③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已辅仁之谓也。

吾观魏讽④,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

(摘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

①详:弄清楚;详细地知道。②审:仔细观察;考察。③党:古义指因私利而结成的集团。④魏讽:东汉末年一历史人物。

4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期日中()

(2)尊君在不()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仁在其中矣。

B.吾观魏讽/吾日三省吾身

C.而专以鸠合为务/盖以诱敌

D.勿复与通/复投之

43.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

4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乙两文在“交友之道"方面给我们带来什么启迪?

(23-24七年级上·广东肇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4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4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ú)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②焉之:到哪里。

4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B.乃往/去后乃至

C.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陈太丘与友期行

D.今日饮酒乐/好之者不如乐之

4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

4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从【乙】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3-24七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太丘①诣②荀朗陵③,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④,季方⑤持杖后从。长文⑥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⑦应门,慈明⑧行酒,余六龙⑨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⑩太史奏:“真人东行。"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陈太丘:陈寔(shí),东汉人,曾作太丘长。②诣:拜访。③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④将车:驾车。⑤季方:陈寔次子陈谌。⑥长文:陈群,为陈纪(元方)子,陈寔孙。⑦叔慈:荀靖,荀淑的儿子。⑧慈明:荀爽,荀淑的儿子。⑨余六龙: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余六龙是指其他六个儿子荀俭、荀锟、荀焘、荀汪、荀肃、荀旉。⑩于时:当时。

50.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季方持杖后从()

4)既至()

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乃使元方将车

B.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

C.相委而去而荷天下重名

D.为人谋而不忠乎下为渊泉所润

5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

53.【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季方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他们又有何共同点?

(23-24七年级上·浙江湖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①,乃起自整拂②,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③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④归罪。寔徐譬⑥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⑥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注释】①寔阴见:寔,陈寔,东汉著名贤士、道德典范,他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阴见,暗中看见。②整拂:这里指整顿衣服。③是:这样。④稽颡:跪拜,以额触地。⑤譬:晓谕,说服。⑥遗:赠送。

5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不善之人未必本恶

(4)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55.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元方时年七岁

B.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夫人不可不自勉___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自是一县无复盗窃___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56.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B.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C.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D.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57.甲乙两文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

58.你喜欢陈太丘这样的父亲吗?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太丘①诣荀朗陵②,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③,季方④持杖后从。长文⑤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⑥应门,慈明⑦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陈太丘:陈寔(shí),东汉人,曾作太丘长。②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③将车:驾车。④季方:陈寔次子陈谌。⑤长文:陈群,为陈纪(元方)子,陈寔孙。⑥叔慈:荀靖,荀淑的儿子。⑦慈明:荀爽,荀淑的儿子。

59.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

C.季方持杖后从从:跟随D.既至___既:已经

6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乃使元方将车B.相委而去而荷天下重名

C.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D.为人谋而不忠乎下为渊泉所润

6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甲】文中的陈元方明理懂事。【乙】文中的陈季方谦虚善言。二人都表现出了机智聪慧、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6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63.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23-24七年级上·四川广元·期末)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64.小语: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比如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就是我们积累的重点。请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见而欲笞之

65.小文:文言文断句,先找虚词,如“俄而”等表时间的虚词后一般停顿,然后结合文意理解。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66.小语:是的,积累了文言字词,不仅是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句意,也小菜一碟,请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67.小文:疏通文意后,可找关键句把握主要内容。甲文中“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68.小语:把握主旨,往往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甲乙两文都有刻画儿童形象,从他们的言行中,你分别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3-24七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南阳宗世林,魏武①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②每造其门,皆独拜床③下,其见礼如此。

(《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三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④。王曰:“君不得为尔⑤。”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文帝兄弟:曹丕、曹植等曹氏弟兄。③床:古代的一种坐具。④卿:对官爵、辈分低于自己的人或同辈之间的称呼。庾子嵩是豫州长史,职位在太尉之下。置:停止。⑤君:对对方的尊称。王太尉对庾子嵩原是可以称呼“卿”的,可是他用了尊称的词。

69.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言词义。

文言词汇方法解释

(1)相委而去理解识记法

(2)松柏之志犹存成语联系法:记忆犹新

(3)每造其门查找字典法:①达到;②制作;③拜访;

(4)我自卿卿语境推测法

7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

71.材料三中王太尉为什么要对庾子嵩说“君不得为尔"?

72.《世说新语》从内容上分为“言语”“方正"德行”“政事"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这三则都选自“方正”篇,请你解释“方正"的含义。

73.有人认为《诫子书》可以放进“方正”篇,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明你的观点。

02《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⑦,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注释]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⑦殒:死。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请用“/"标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君子之信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守以不移()②则君臣之道益睦()③太丘舍去()④元方入门不顾()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请根据[甲]文内容理解其论述层次,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5.[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此/君子之信也。2.改变更加离开回头看3.①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

②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4.①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②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5.乙文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在中午,但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说明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

【解析】1.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此"是主语,“君子之信”是宾语,中间应断开。故停顿为:此/君子之信也。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做事专一不改变。移:改变。

②句意: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益:更加。

③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④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盖,句首发语词;以……为,把……当作;者,……的人;谓,称作。

②日中,正午时分;至,到;则是,就是;无信,不讲信用。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言出于口,结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第一空应填: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

由“夫仁者不妄为,知者不妄动。择是而为之,计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没而名足称也"可知,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义了再去行动。第二空应填: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乙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但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论证了诚信是人为之本,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观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傅子》说:“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所以作为臣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君王;作为儿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父亲。所以臣子凭借信义效忠他的君王,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儿子凭借信义孝顺他的父亲,那么父子之间的情义就更加浓厚了。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义了再去行动。所以事业有成就而功劳就有依靠了,身死后名声也值得称道了。即使仁爱而多智,也一定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而以弄虚作假,伪装假冒为本的人,就是小人。君子即使死了,但他好的名声不会减损;小人即使身份显赫,但他坏的名声不能消除。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024·山东聊城·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门外戏

(2)元方入门不顾

(3)谏父曰

(4)是负义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

B.下车引之/欲捐之

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

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9.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答案】6.玩耍回头看规劝这7.B8.①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②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9.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继而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无礼"。乙文“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的做法。间接告诉父亲要善待老人,要给儿孙做表率。

【解析】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①句意为:在门外玩耍。戏:玩耍。

②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③句意为:好言规劝父亲说。谏:规劝。

④句意为:这是违背道义的。是:这。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介词,在/动词,比;

B.之:都是代词,代指某人或物;

C.乃:连词,于是/副词,才;

D.不:助词,同“否”,表疑问/副词,表否定;

故选B。

8.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①惭:羞愧;引:拉;

②汝:你;何以:为什么。

9.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甲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这些人物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甲文写友人与元方的对话有三句。第一句“尊君在不?”开门见山,问得直截了当,毫无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莽。第二句“非人哉!"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这是不讲礼仪的行为,再露性格的粗鲁。第三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看似有理,实则无理。不自责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委过于人,怒斥对方如约而行的正确做法,这就更加暴露出友人不讲道理的性格特征。写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也有三句。第一句“待君久,不至,已去。"这是针对友人的问话而答的。元方不是正面回答友人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而是先说“等君久”“不至”,再说“已去”,把父亲的“去"与“等君久”和友人的“不至"联系起来。这样的回答,不仅把父亲为什么走说清楚了,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作了准备,而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第二、三两句是对友人无理怒斥的反驳。第二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抓住实质,击中要害,使友人失去辫驳的根据。第三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是针对友人出言不逊而说的。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无礼”。一步紧逼一步,把友人逼到了无以言对的狼狈境地,以至最后不得不“惭"而“下车引之”。

乙文同样通过人物对话来写,原谷说“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的意思是以后也会像他们扔掉爷爷一样把他们扔掉。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的做法。这是间接告诉父亲要善待老人,要给儿孙做表率。最后“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原谷有爷爷,年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养儿育女,一辈子勤俭节约,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到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带了回来。父亲问说:“你带这个不吉利的东西回来作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很是惭愧,后悔(做那样的事),于是去把爷爷载回来赡养了。

(2024·北京石景山·二模)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太丘舍去”中的“舍"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舍本逐末B.屋舍俨然C.退避三舍D.魂不守舍

11.下列对陈元方言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批评友人不能守时,不讲诚信。

B.陈元方指责友人恶语伤人,没有礼貌。

C.陈元方不理睬友人,表现了他的决绝。

D.陈元方的言行意在促使友人改正错误。

12.根据本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材料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曰:“小时了了①,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②。

(以上两则材料均取材于《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了了:聪明。②踧踖(cùjí):坐立不安的样子。

陈元方、杨氏子和孔文举三人年纪虽小,但都能在遭遇不敬时,以机智的语言维护尊严。陈元方听到父亲被辱骂时,批评友人“无信”“无礼”,使友人惭愧不已;杨氏子被调侃时,说孔雀可不是孔君平的“”,有力地回怼了孔君平;孔文举受到嘲讽时,说陈韪小时“”,讽刺他现在未必聪明。

【答案】10.A11.D12.家禽必当了了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太丘舍去”中的“舍"意思是:舍弃,丢下。

A.舍本逐末: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舍:舍弃。

B.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舍:房屋。

C.退避三舍: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D.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舍:住宅,这里比喻人的躯壳。

故选A。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陈元方的语言批评友人不能守时,不讲诚信;指责友人恶语伤人,没有礼貌。

根据“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知,陈元方的行为是不理睬友人,表现了他的决绝。

据此分析可知,文中没有“促使友人改正错误”之意。

故选D。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根据题干“杨氏子被调侃时,说孔雀可不是孔君平的‘’,有力地回怼了孔君平"的提示,找到【材料一】“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可知,此处应填“家禽"。

(2)根据题干“孔文举受到嘲讽时,说陈韪小时‘’,讽刺他现在未必聪明”的提示,找到【材料二】“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可知,此处应填“必当了了”。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材料一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他叫了出来。他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材料二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恭敬而不安,手足无措。

(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同学们进行“古人的交友之道"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4.话语能反映对人对事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横线的人物话语,完成任务。

人物话语【任务一】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任务二】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人物态度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中午没有到来,是不讲诚信;对着孩子辱骂他的父亲,是没有礼貌。元方直接指出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表达了对其的不满与批驳。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①②

15.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你从古人的“交友之道”中获得的启发。

【答案】1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14.(1)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2)“岂"邪”加强了语气,表现了荀巨伯与朋友共患难的坚定决心和对败义求生行为的不齿。15.①与朋友交往应当信守承诺、按时履约。甲文中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在中午时分相见,友人不按时履约,反而还在元方面前愤怒地指责陈太丘先行离去的行为,遭到了元方的驳斥。

②与朋友交往应当患难与共、以诚相待。乙文中荀巨伯在危难时刻面对患病的友人,没有弃他而去,始终陪伴着友人,这份患难与共的真心与诚心感动了敌军。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意思是: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友人有疾”主谓结构,应在“疾"后停顿;“不忍委之”动宾结构,应在“之"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和语句赏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败义,败坏道义。以:来。岂:难道。

(2)根据“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知,意思是败坏道义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岂"和“邪”是表示诘问的语气,表现出荀巨伯对贪求生命而败坏道义的蔑视,结合文中“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知,也能够表现出荀巨伯对朋友的担心,体现出他能够和朋友同生共死的坚定决心。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和“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友人不仅食言,还指责陈太丘丢下自己;根据“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文章借元方之口点出陈太丘的友人才是失信之人;

据此分析可知,本文意在告诫人们:守信是交友之基,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根据乙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敌寇进了城,对巨伯说:“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和“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敌寇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可知,荀巨伯探望生病的朋友,遇敌突袭,大敌当前也不舍弃友人,荀巨伯为保全友人性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感动了敌军,他们选择了撤退,这样也保全了郡城,这也启发我们交友应有情有义,患难与共。

【点睛】参考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乙】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敌寇进了城,对巨伯说:“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敌寇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2023·陕西宝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三国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马懿督张邵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①。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②,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③适交,参佐④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⑤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住者⑥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邵,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释】①剑阁:关隘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②十二更下: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③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同“旌”,旌旗。④参佐:部下,僚属。⑤鹄立:鹄颈长,能远望,因喻引领切盼之意。⑥住者:留下来的士兵。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

(3)参佐咸以贼众强盛(___)

(4)去者皆悦(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___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相委而去释担而立

C.以并声势___请以战喻

D.去者皆悦___客之美我者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19.【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信”。请你结合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和诸葛亮所说的“信"分别指什么。

【答案】16.约定回头看都使……退却17.B18.(1)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离开后他的友人才赶到。

(2)蜀军一战而大胜,是因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啊。19.元方说的“信”指守时,诸葛亮说的“信"指令出必行。

【解析】16.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句意为: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咸:都;

(4)句意为:该走的都很高兴。皆:使……退却。

17.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

A.之:代词,指元方/结构助词,的;

B.而:均为连词,表承接;

C.以:介词,用来/介词,用,拿;

D.者:……的人/……的原因;

故选B。

18.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

(2)句重点词语:大克,大胜;信之由也,是因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啊。

19.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中元方斥责父亲的朋友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见他所指的“信"是要遵守和别人约定的时间。

乙文中诸葛亮说“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可见他所指的“信"是言出必行,下了命令即使有困难也要执行。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国时期,魏明帝征讨蜀国,派遣司马懿督统张郃所部及雍、凉二州等精兵三十万人,隐蔽军队秘密进发,窥伺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留在战场的将士只有八万人。当时魏军开始布阵,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却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现在,换防该去的士卒已经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和儿女则引颈切盼而计算着时间,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离去。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一同战斗;该留的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说:“诸葛丞相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击杀了张郃,打退了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是信义的原因。

(2023·上海杨浦·三模)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孔夫人家传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①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②,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③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渝灵府:浸润心田。

20.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家君"是称,通常是指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下车引之

(2)犹手不释卷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3.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B.(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C.(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对此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