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二模语文卷(含解析)绝密★启用前
2024东营市中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调羹(gēng)舀水(yǎo)弄堂(nòng)校对(jiào)
B.竭力(jié)绞肉(jiǎo)揩油(xié)铁栏杆(gǎn)
C.油腻(nì)咳嗽(sou)阖家(hé)瞿秋白(qú)
D.不济(jì)干劲(jìng)捆上(kǔn)果戈理(gē)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沥尽心血慷慨淋漓心不在焉B.人声顶沸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深恶痛绝
C.马革裹尸微不足道九屈连环言外之意D.大庭广众自言自语浩浩荡荡一泄万丈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4.下列加点字词性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最重要非常优秀更加努力大概浏览
B.把书送去向我点头往那边走从昨天开始
C.多好哇非常优秀啊多精彩呀啊,我爱我的祖国
D.清明时节杨绛先生阳春三月胡同里头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解说:本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B.报纸杂志雄伟壮丽表扬与鼓励解说: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解说:本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D.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解说:本句没有语病。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能否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
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__________________。……B.、:……C.,:;D.、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共6分。
8.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水浒传》人物的选段,回答问题。
【甲】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乙】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丙】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丁】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那贼陷害,流落至此,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
(1)以上情节中,【甲】【乙】【丙】【丁】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
A.武松鲁智深宋江林冲
B.武松鲁智深吴用林冲
C.李逵宋江鲁智深武松
D.鲁智深晁盖林冲吴用
(2)从【甲】【乙】【丙】【丁】中,任选一个人物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事件。
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吴用智取生辰纲(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9.综合性学习
小沙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好友施以援手。
【甄别“自强"事例】
(1)小沙不确定自己搜集到的以下事例是否都能作为本次演讲论据。请你选择其中一例,解释可用与否的理由。
事例一:攀登者夏伯渝五次挑战珠峰,创造中国首例无腿登顶纪录。
事例二:重庆崽儿独臂青年廖克力,三战残疾人奥运会,终夺金牌。
事例三:村民袁玉兰四十年如一日,替为国捐躯的未婚夫奉养母亲。
你的判定与解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撰写“自强”劝辞】
(2)小沙演讲比赛失利,去知乎上搜索到下面的问题,很有共鸣。请你运用小锦囊所给方法,写一段话,劝慰他“自强"。
【知乎问题】如何面对失败,你所不能接受的失意?参加了一个特别大的比赛面试,然后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最后不幸仍然落选了,虽然当时面试完了以后就感觉犯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是抱有一丝丝的希望。面试结果公布以后,有的人上了,反正没有我。我还是有点失落的,本以为会被面试官记住,结果却没有。或许这只是人生中若干次失败的一次,但是还是感觉很难越过这个坎。因为我会自责的觉得,就是自己现在很差劲,怎么办。【小锦囊】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劝说?A.共情:安慰提问人,表达对他处境和失败的理解。B.立论:提出你的观点,有理有据的说明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失败和压力。C.举例:以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鼓励他。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①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格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
批次项目80岁以上70-79岁60-69岁50-59岁50岁以下
第四批19.3%29.9%25.1%15.8%9.8%
第五批9.8%21.9%26.5%21.1%20.7%
材料二
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对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困境。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②。
材料三
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遗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2012年底被撤销非遗资格的黎族纹身,虽被称为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画”,但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断了活态传承,其消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6月10日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也几乎全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濒危非遗内容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见。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萍乡东傩面具、长汀公嫲吹、恩施扬琴在抖音的播放量位居前三。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年轻化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B.①年轻型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C.①老年化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D.①老年型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2)依据三则材料,当今非遗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限8个字以内)(3分)
(3)依据三则材料,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赏楹联,道不尽的武侯故事
①楹联,自古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A春节时,那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便是楹联的一种。)楹联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
②据史料记载,对联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明代洪武年间,江西庐陵出土了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还铸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③古自名胜配名联。成都的武侯祠是历代名家楹联荟萃之地,赏楹联,有道不尽的武侯故事,如: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④此为诸葛亮殿联,联词中所说“三世忠贞”,是指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五丈原;其子诸葛瞻“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蜀汉后期,与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交战,战败阵亡,时年三十七岁;其孙诸葛尚也在绵竹保卫战中阵亡,当时仅为弱冠之年。悬挂这幅殿联,也表达了后人对“忠诚"这一民族传统精神的景仰。
⑤武侯祠中的楹联,不仅因为其内涵为文人墨客所称道,而且还因历代伟人的施政效法名扬天下,这就得从有名的“攻心联”说起: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⑥这副楹联是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于光绪六义年所撰。上联讲诸葛亮的军事策略高,“攻心"(B.指从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对方)。最为高明的“攻心”典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七纵"。在《孙子兵法》中也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策略。
⑦下联言诸葛亮的“治蜀"方针妙,关键点是“审势”。即对形式的准确把握。入蜀后,治国理政何解决难题均由诸葛亮完成,诸葛亮治国刑礼并重,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才实现了整治秩序和安定社会的目标。赵藩的“攻心联"类似于今天的施政演说,用于表明政愿,警示后人,施政要善用策略,很值得思考借鉴。
⑧诸葛亮亲自参与制订了蜀汉律法《答法正书》,并监督实施。诸葛亮厉行法治,威慑了那些目无法纪的益州豪强,彻底改变其为所欲为的局面,仗势欺凌百姓的现象基本绝迹。
⑨赏楹联,品历史: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皆是汉语魅力;意境悠远,饱富哲理,百读不厌,一笔一画尽道人世沧桑。善治蜀,看今朝,武侯故事千古流芳!
(1)文章围绕楹联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全文概括。(3分)
答:______
(2)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A.春节时,那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便是楹联的一种。
答:______
B.指从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对方。
答:______
(3)就全文安排来看,文章哪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1分。
12.【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乙】
普①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②某人为某官,帝③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④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⑥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说,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普:即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②除:封授。③帝:指宋太祖赵匡胤。④可:同意。⑤骤:突然。⑥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但当涉猎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
(3)裂其奏投诸地____
(4)帝大说____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帝素嫌其人,不与。
(3)根据乙文内容,说说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分)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7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___乡思
___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选自《宋诗钞》)
诗人“不见家”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
此诗与李白的《送友人》都写到了“落日"这一景象,其中寄托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述观点及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定,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的“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人生知己。
请以《我以______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填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选项A“弄"读lòng。
选项B“揩”读kāi,“杆"读gān。
选项D“劲”读jìn。
故选C。
2.【答案】A
【解析】B.顶鼎
C.屈曲
D.泄泻
3.【答案】B
【解析】“吹毛求疵"使用错误,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词语词性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必须准确掌握词性分类,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具体分类以及正确运用。做此类题目必须掌握词语的分类。词语可分两大类,有实词和虚词。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又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学生只有掌握了词语的具体分类,然后强加练习,才能正确运用。
【解答】
A.这几个词语都是副词,词性完全相同。
B.这几个词语都是介词,词性完全相同。
C.前三项中词语都是语气助词,第四项中“啊”是叹词,这几个词语词性不完全相同。
D.这几个词语都是名词,词性完全相同。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此句有语病,语序不当,应为“这是一件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珍贵的礼物"。
故选:D。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题目涉及到词性、短语类型、成语、病句等多个知识点,根据平时的掌握仔细分析、判断。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分析句子最常见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压缩主干后,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有残缺,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等。句中有并列成分的需要分析并列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先后顺序是否合理等。
【解答】
选项A语序不当,“保护并了解”的顺序不符合逻辑,应为“了解并保护”,A错误。
选项B两面对一面,应把“的”改为“是否”,B错误。
选项C搭配不当,去掉“的作者”或“的作品”,C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另一方面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标点符号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牢记逗号、句号、问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答题时也要注意联系句子内容辨析。
【解答】
顿号是句子内部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共同的”“唯一的"是并列的词,因此此处应该用顿号。
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多个世界之最”是总说性话语,“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是具体列举,因此此处应该用冒号。
省略号可用于列举的省略。文段中提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后列举了三个,此处表示列举的省略应该用省略号。
故选B。
8.【答案】【小题1】A
【小题2】示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冈打虎,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林冲误入白虎堂等)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结合“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可知,这是《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怒杀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的情节,故可知甲是武松。结合“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可知,这位称呼林冲为兄弟的“洒家"是鲁智深,这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情节。乙是鲁智深。结合“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知,称呼晁盖为心腹兄弟,要就晁盖,让他不被官府抓住,可判断这是宋江,《水浒传》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由此可知,丙是宋江。结合“不想我今日被那贼陷害,流落至此,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可知,这是《水浒传》中的“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情节,丁是林冲。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从文题一中的四个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用简练语言概括表达出和其相关的一个情节,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如,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血溅鸳鸯楼,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宋江三打祝家庄,宋江怒杀阎婆惜等。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答案】(1)示例:第三个示例表现了袁玉兰忠于爱情,富有爱心的品质,但是与本次演讲的主题“自强"不符,所以不能作为本次演讲的例证。
(2)小沙,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谁没有过这种经历呢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在失败中奋起的。司马光政治失意,但编著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邓稼先战胜失败,终于领导大家成功研制出“两弹”。“失败乃成功之母”,振作起来,为迎接下次即将到来的成功,积极行动起来吧!
【解析】(1)本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言之有理即可。例一攀登者夏伯渝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勇攀珠峰;事例二独臂青年廖克力三战残奥会,终夺金牌,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两个事例与本次演讲的主题“自强”相符,可以作为本次演讲的论据。事例三村民袁玉兰四十年如一日,替为国捐躯的未婚夫奉养母亲,忠于爱情,富有爱心。但是,与本次演讲的主题“自强"不相符,所以,不能作为本次演讲的论据。
(2)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注意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示例:小沙,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谁没有过这种经历呢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在失败中奋起的。司马光政治失意,但编著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邓稼先战胜失败,终于领导大家成功研制出“两弹”。“失败乃成功之母”,振作起来,为迎接下次即将到来的成功,积极行动起来吧!
10.【答案】【小题1】A
【小题2】后继无人(传承人难以为继)
【小题3】
①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力量的加入。
②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要与时代同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
③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
【解析】1.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第一空,由材料一图表可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79岁之间的占比最大为29.9%,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0-69岁占比最大为26.5%,由此可知,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空,由材料二第二段“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可知,当代人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由材料二第三段“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可知,当代人为京剧流派赋予了现代表达形式;按照前后一一对应的原则,故第二空应填: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故选A。
2.
本题考查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由材料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材料二“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材料三第一段“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可知,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共同的问题:当今非遗传承后继无人(传承人难以为继)。
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拓展运用。
由材料一“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可知,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力量的加入;
由材料二第一段“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可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要与时代同行;
由材料三尾段“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濒危非遗内容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见"可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
阅读《祖父·节气》,完成下面小题。
11.【答案】(1)介绍了武侯故事。介绍了伟人的施政效法。介绍了楹联形式和内容的绝妙。
(2)A.是对前句内容的举例,通过举具体的实例更清晰地告诉人们什么是“楹联”,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是对“攻心"的解释,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3)第②段可以删掉。第①段开篇点题。第③段“古自名胜配名联。成都的武侯祠是历代名家楹联荟萃之地,赏楹联,有道不尽的武侯故事据史料记载,对联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句继续介绍楹联,衔接更紧密,而第②段介绍对联,与前后关系不紧密。所以第②段可以删掉。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③④段由“成都的武侯祠是历代名家楹联荟萃之地,赏楹联,有道不尽的武侯故事"句可知,介绍了武侯故事。⑤——⑧段由“武侯祠中的楹联,不仅因为其内涵为文人墨客所称道,而且还因历代伟人的施政效法名扬天下,这就得从有名的‘攻心联’说起: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可知,介绍了伟人的施政效法。第⑨段由“赏楹联,品历史: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皆是汉语魅力;意境悠远,饱富哲理,百读不厌,一笔一画尽道人世沧桑。善治蜀,看今朝,武侯故事千古流芳"句可知,介绍了楹联形式和内容的绝妙。
(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
A.结合“楹联,自古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楹联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句可知,括号里的“春节时,那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便是楹联的一种"是对前句内容的举例,通过举具体的实例更清晰地告诉人们什么是“楹联”,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结合“上联讲诸葛亮的军事策略高,‘攻心’"句可知,括号里的“指从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对方”句是对“攻心"的解释,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B.是对“攻心”的解释,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3)本题考查段落的分析。
第②段可以删掉。第①段“楹联,自古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楹联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句开篇点题。第③段“古自名胜配名联。成都的武侯祠是历代名家楹联荟萃之地,赏楹联,有道不尽的武侯故事据史料记载,对联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句继续介绍楹联。而第②段“据史料记载,对联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句介绍对联,与前后关系不紧密,相对而言①③连段衔接更紧密,所以第②段可以删掉。
12.【答案】【小题1】只,只是擦拭撕裂,撕开同“悦”,高兴
【小题2】(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2)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
【小题3】①劝说皇帝要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说"的解释。
2.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注意“辞”“素"与”的解释。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对文中句子“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的分析可知:①劝说皇帝要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13.【答案】【小题1】路途远,阻隔多。
【小题2】不同,本诗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表达了落日可见,归乡却无计的无奈和痛苦,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李白的《送友人》借落日依恋大地之景表达对友人难舍难分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先理解诗句意思,再分析作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意思是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这两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2.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本诗中"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业企业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调整与税务风险防范协议
- 2025年度代付农民工工资保障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公司法人挂名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度劳动仲裁调解协议范文:智能制造领域员工纠纷处理指南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澳大利亚数字商务消费者见解报告(英文版)-Wunderkind
- 2025年度宅基地永久转让与农村旅游项目投资合同
- 2024大众养老金融调研报告-太平洋保险
- 2025年度家庭紧急救援服务家政合同范例双方
- 2025年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地推推广合作协议书
- 开展户外探险与户外活动课件
- HXD3、HXD3CA型电力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 新浪舆情通建设方案
- 护理四种注射法课件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六章 物流营销策略制定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题型及解题思路归类汇总
- 壮医滚蛋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人教版(2023)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1 Art Using Language教案
- 现代控制原理-刘豹
- 电力安全生产“十项严禁”【系列漫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