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小升初语文真题分类练习---专题19古诗文阅读(有解析)专题十九古诗文阅读
【课标要求】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感受优秀作品传递出的伟大精神和人格力量,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2.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知识梳理】
小学阶段
通过诵读,初步感知古诗文的意思和思想情感,以积累为主。
1.反复诵读古诗文,简单了解古诗文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感受古诗文语调、韵律、节奏等语言特点。感受古诗文中的景物特点和人物形象。
2.在识记、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3.积累古诗文,并能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恰当运用古诗文来表情达意。
初中阶段
需要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
一、古代诗歌阅读
1.了解古代诗歌(词在古代称为“诗余",广义上属于古代诗歌范畴,此处不单列介绍)的发展及诗体知识,如:古体诗和近体诗(包含绝句和律诗)的分类,词的词牌名及“豪放词”“婉约
词"之别,律诗的对仗、押韵等格律知识。
2.阅读诗歌要“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
的独特个性、生活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些,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体味作品的思想情感。
3.古诗阅读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诗文大意,把握诗歌的形象及思想情感,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里需要我们在诵读时,注意诗歌中的意象(指诗歌中蕴含诗人情感的事物、景物等),体味诗歌的意境(指诗歌意象营造出的氛围和情调)。我们鉴赏诗歌要尝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下,他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这样就能解决“诗歌表达了什么"的问题。
此外,我们也要思考“诗歌的思想情感如何表达”的问题,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以及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4.诵读古代诗歌,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学习要从诵读做起,培养语感,同时把握关键词语和句子,以便理解文章内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把握实词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及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及其主要标志。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2.诵读时,能注意句子的停顿并依据规律和文意正确断句。要断好句,首先,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基础知识,能明白句意,并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此外,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的位置,如“曰"云”“邪"呜呼”等。
文言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停顿情况:
(1)主谓之间停顿;(2)动宾之间停顿;(3)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停顿;(4)古今异义词之间停顿。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时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字字落实,既要准确、流畅,不改变原文意思,又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关键是把握好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各类文言现象;当然,翻译时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不要断章取义。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解法】
(2023嘉祥县)读古诗,完成后面的填空。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竹石》的后两句补全。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这学期所学的古诗中,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由画家本人或他人在画作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诗,用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咏叹画面的意境的诗作,称为“”,这种类型的古诗还有《》。
【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逆境中,要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题画诗墨梅。
【分析】《竹石》译文:
竹子的根系牢牢地咬住青山不放松,扎根的地方原来是在岩石的缝隙里。不管大自然怎样去磨砺它,竹子始终还是那么的坚挺,任凭自然吹着东西南北风,竹子始终不改变身姿。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诗歌内容概括。《竹石》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的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坚劲:坚韧、刚劲。这首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诗人借竹子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怕任何打击的坚韧的骨气。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内容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春季的景色。有很多描写春天景色的:如诗人杜甫的《绝句》。
(3)考查积累拓展。这种由画家本人或他人在画作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诗,用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咏叹画面的意境的诗作,称为“题画诗”,这种类型的古诗还有元代王冕的《墨梅》。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逆境中,要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题画诗墨梅。
【历年真题提优特训】
1.(2023津市市)读诗做题。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在《马诗》的横线处填写诗句,补充完整。
(2)读后发现,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____(A.咏物B.写景)诗。
(3)《马诗》表达了诗人李贺的志向;《青松》体现了作者陈毅元帅___的精神形象。
2.(2023拱墅区)穿越到古代,去感受一下牧童生活吧。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诗句中表示数字的字词,其作用是什么?选择一项?
A.“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B.“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C.“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D.“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理解不确切的是哪一项?
A.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B.对乡野牧童的同情
C.对乡村景色的赞美
D.想远离喧嚣,回归安宁
(3)“弄”是“玩耍,把玩"的意思,你认为诗句中的“弄”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
3.(2023邢台)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诗中描写的哪一季节?
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个晚上看见了哪两颗星?
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是比喻句?
____________
4.(2023管城区)
夕阳楼
在商代遗址城垣西南角,曾经矗立着唐宋八大名楼之一的夕阳楼。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倾注笔墨——
夕阳楼【唐】李商隐花明①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②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③。过郑州【清】王士祯野塘菡萏正新秋,红藕香中过郑州。仆射陂头④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注释①〔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②〔孤鸿〕孤独的大雁。③〔悠悠〕漂泊无依的样子。④〔仆射陂〕古时的一个湖泊,位于今管城区凤凰台附近。
(1)古人写诗时善于借景抒情,从《夕阳楼》一诗可以得知,除了夕阳楼,诗人还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诗中抒发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
(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诗人李商隐看到孤独的大雁,想到自己和大雁一样漂泊无依。
B.诗人王士祯在雨后,闻到了藕香,看到了夕阳下的美景。
C.这两首诗都和夕阳楼有关,都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愁绪。
(3)下列诗句与《夕阳楼》《过郑州》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古人常借助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心情不同,对身边景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你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抬头眺望窗外,所见所闻会是怎样的景象?请用两三句话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
5.(2023莲都区)古诗文阅读。
【甲】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甲】诗中“等闲"的意思是;【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一词意思相近。
(2)【甲】【乙】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甲】诗借“”表明志向,即使“”,也立志要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
(3)对两首诗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甲】诗中“千锤万凿”的“千"与“万”都是虚词,形容很多。
B.【乙】诗中的“洗砚池”,引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C.【甲】诗描述了石灰历经磨炼,却保持自身的廉洁清白;【乙】诗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留清香的美德。
D.【甲】诗中“若等闲、浑不怕"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态度;【乙】诗中“淡墨痕”写出了梅花花色淡雅,花香扑鼻的特点。
6.(2023诸暨市)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相关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②,蓄藏阳和③意最深。
爝水④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⑤。
鼎彝⑥元赖⑦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②乌金:指煤炭。③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④爝火:指煤炭燃烧时的火炬。⑤洪炉照破夜沉沉: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⑥鼎彝:烹饪工具。⑦元赖:依赖。⑧铁石犹存死后心: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人类。
资料袋:于谦(1398﹣1457),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我会读:以下诗句诵读时,在哪里稍加停顿比较合适?请用“/"标出。(标两处)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我能解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____________
(3)我能理解:细读《咏煤炭》,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煤炭吗?请联系整首诗和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
(4)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够恰当的是___________
A.这首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
B.颔联细致描摹煤炭,写它的功用:燃烧煤炭可以给人带来春回大地般的温暖,炉火中的火焰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
C.颈联继续描写煤炭的样子和作用,高度评价煤炭的巨大贡献:钟鼎彝器的制作,全靠原力的生成。
D.尾联中于谦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了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7.(2023雅安)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范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从“”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冬季,从“、"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D.《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虽带惆怅,却不悲伤。
8.(2023濮阳)材料
池上二绝
唐白居易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请品读第一首诗,说一说“山僧、下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象,简单描述一下第二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
(3)白居易有之称,我们还学过他的诗。(至少写一句)
(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很多有关儿童的古诗,你能写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
9.(2023麻章区)课内选文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结合诗意写下面词语的意思。
何当:清秋:
(2)选择题。
①根据诗意判断,下面选项意思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大漠"燕山”之景,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广阔、迷人的沙漠美景中。
B.“沙如雪"从视觉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从触觉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
②朗读《马诗》,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
A.前两句语速放缓,“沙如雪”“月似钩"适当拉长声音,读出大漠月夜的荒凉、冷寂之感;
B.后两句语速加快一些,“何当金络脑”读的时候语调适当降低语调,“快走"把声音拉长,读出节奏感,表现出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急切与向往之情。
(3)请用“____”画出抒情的诗句。
(4)选文《马诗》是___________代诗人李贺写的,是一首诗。诗人通过咏叹___________的命运,表达诗人的和不遇于时的感慨,还所发出了___,令人感慨扼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23津市市)读诗做题。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在《马诗》的横线处填写诗句,补充完整。
(2)读后发现,这两首诗都是A(A.咏物B.写景)诗。
(3)《马诗》表达了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青松》体现了作者陈毅元帅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形象。
【分析】《马诗》参考译文: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戴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原野!
《青松》参考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笔直。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之后。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考查诗歌内容概括。咏物即以诗歌描写事物。《马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是一首咏物诗。《青松》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故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故选A。
(3)考查诗歌情感主旨。《马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由“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可知,此诗表面写松,其实写人,以青松坚贞的品格,描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青松》体现了作者陈毅元帅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形象。
故答案为:
(1)何当金络脑;
(2)A;
(3)渴望建功立业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2.(2023拱墅区)穿越到古代,去感受一下牧童生活吧。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诗句中表示数字的字词,其作用是什么?选择一项?C
A.“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B.“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C.“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D.“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理解不确切的是哪一项?B
A.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B.对乡野牧童的同情
C.对乡村景色的赞美
D.想远离喧嚣,回归安宁
(3)“弄”是“玩耍,把玩"的意思,你认为诗句中的“弄”妙在哪里?
“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传达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展现了一幅牧童吹笛嬉戏的画面,表现出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分析】《牧童》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解答】(1)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考查诗歌词句理解。《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故ACD正确。B有误。
(3)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故答案为:
(1)C;
(2)B;
(3)“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传达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展现了一幅牧童吹笛嬉戏的画面,表现出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3.(2023邢台)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诗中描写的哪一季节?
秋季。
(2)作者在这个晚上看见了哪两颗星?
牵牛星、织女星。
(3)诗中哪一句是比喻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
【分析】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来自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解答】(1)考查了对古诗的理解。从“银烛秋光冷画屏"中的“秋光”可知,诗中描写的是秋季。
(2)考查了对古诗的理解。从“坐看牵牛织女星"可知,作者在这个晚上看见了牵牛星、织女星。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修辞方法的理解。“天阶夜色凉如水。”这句把“夜色"比作“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
(1)秋季;
(2)牵牛星、织女星;
(3)天阶夜色凉如水。
4.(2023管城区)
夕阳楼
在商代遗址城垣西南角,曾经矗立着唐宋八大名楼之一的夕阳楼。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倾注笔墨——
夕阳楼【唐】李商隐花明①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②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③。过郑州【清】王士祯野塘菡萏正新秋,红藕香中过郑州。仆射陂头④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注释①〔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②〔孤鸿〕孤独的大雁。③〔悠悠〕漂泊无依的样子。④〔仆射陂〕古时的一个湖泊,位于今管城区凤凰台附近。
(1)古人写诗时善于借景抒情,从《夕阳楼》一诗可以得知,除了夕阳楼,诗人还看到的景物有花、柳、孤鸿,诗中抒发情感的一个字是愁。
(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人李商隐看到孤独的大雁,想到自己和大雁一样漂泊无依。
B.诗人王士祯在雨后,闻到了藕香,看到了夕阳下的美景。
C.这两首诗都和夕阳楼有关,都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愁绪。
(3)下列诗句与《夕阳楼》《过郑州》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B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古人常借助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心情不同,对身边景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你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抬头眺望窗外,所见所闻会是怎样的景象?请用两三句话进行描述。
抬头眺望窗外,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屋里涂上了一层金黄,使人身上和心里都暖暖的。微风轻拂,树叶纷纷向我招手,小鸟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分析】《夕阳楼》译文: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过郑州》译文:初秋时节野外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茂,微风吹送淡淡荷香,雨后路过郑州的湖边,看到夕阳山、夕阳楼倒映湖中。
【解答】(1)考查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从“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可知,《夕阳楼》一诗除了夕阳楼,诗人还看到的景物有花、柳、孤鸿,一个“愁"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考查诗歌词句理解。A、B正确。C.有误,这两首诗都和夕阳楼有关,《夕阳楼》诗人李商隐看到孤独的大雁,想到自己和大雁一样漂泊无依,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愁绪。《过郑州》描写了诗人初秋时节路过郑州时,目睹野外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茂,微风吹送淡淡荷香,心情愉悦。故选C。
(3)考查诗歌词句理解。《夕阳楼》《过郑州》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季节是春季。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的季节是秋季。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的季节是春秋季。
故选B。
(4)考查了扩展写话。注意结合题干要求“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抬头眺望窗外,所见所闻会是怎样的景象"写话即可。
故答案为:
(1)花柳孤鸿愁;
(2)C;
(3)B;
(4)抬头眺望窗外,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屋里涂上了一层金黄,使人身上和心里都暖暖的。微风轻拂,树叶纷纷向我招手,小鸟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5.(2023莲都区)古诗文阅读。
【甲】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甲】诗中“等闲”的意思是平常,轻松;【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满乾坤”一词意思相近。
(2)【甲】【乙】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甲】诗借“石灰"表明志向,即使“粉骨碎身”,也立志要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
(3)对两首诗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甲】诗中“千锤万凿"的“千”与“万"都是虚词,形容很多。
B.【乙】诗中的“洗砚池”,引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C.【甲】诗描述了石灰历经磨炼,却保持自身的廉洁清白;【乙】诗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留清香的美德。
D.【甲】诗中“若等闲、浑不怕”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态度;【乙】诗中“淡墨痕"写出了梅花花色淡雅,花香扑鼻的特点。
【分析】《石灰吟》参考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墨梅》参考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解答】(1)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近义词。烈火焚烧若等闲: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轻松。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结合释义可知,【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满乾坤"一词意思相近。
(2)考查诗歌情感主旨。《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即使“粉骨碎身”,也立志要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A、B、C正确。D.“淡墨痕"写梅花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赞扬了梅花的高风亮节。“花香扑鼻”说法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
(1)平常,轻松满乾坤;
(2)石灰粉骨碎身;
(3)D。
6.(2023诸暨市)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相关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②,蓄藏阳和③意最深。
爝水④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⑤。
鼎彝⑥元赖⑦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②乌金:指煤炭。③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④爝火:指煤炭燃烧时的火炬。⑤洪炉照破夜沉沉: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⑥鼎彝:烹饪工具。⑦元赖:依赖。⑧铁石犹存死后心: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人类。
资料袋:于谦(1398﹣1457),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我会读:以下诗句诵读时,在哪里稍加停顿比较合适?请用“/"标出。(标两处)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我能解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我能理解:细读《咏煤炭》,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煤炭吗?请联系整首诗和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不是。全诗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够恰当的是A
A.这首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
B.颔联细致描摹煤炭,写它的功用:燃烧煤炭可以给人带来春回大地般的温暖,炉火中的火焰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
C.颈联继续描写煤炭的样子和作用,高度评价煤炭的巨大贡献:钟鼎彝器的制作,全靠原力的生成。
D.尾联中于谦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了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分析】《咏煤炭》参考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解答】(1)考查诗歌朗读。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根据句意进行断句,即: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考查诗歌翻译。混沌: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故“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译为: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咏煤炭》是于谦托物抒怀言志之作,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本性,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借煤炭的燃烧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诗歌内容概括。A.有误。《咏煤炭》是作者于谦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说法片面B、C、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
(1)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不是。全诗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A。
7.(2023雅安)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范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春季,从“柳色新”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冬季,从“北风、雪纷纷"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D.《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虽带惆怅,却不悲伤。
【分析】《送元二使安西》参考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别董大》参考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解答】(1)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送元二使安西》中,“客舍青青柳色新”译为: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此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春季,从“柳色新"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北风吹雁雪纷纷”译为: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此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冬季,从“北风、雪纷纷"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A、B、D正确。
C.有误。《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别董大》通过写作者送别老朋友董大,表达了诗人和董大之间情谊深厚,以及对老朋友的衷心祝愿。
故选C。
故答案为:
(1)春季柳色新北风雪纷纷;
(2)C。
8.(2023濮阳)材料
池上二绝
唐白居易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请品读第一首诗,说一说“山僧、下子”指的是什么?
“山僧"指的是住在山寺的僧人。“下子”指的是放下棋子。
(2)请发挥想象,简单描述一下第二首诗的意思。
第二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白莲花,不知道怎么掩藏自己的行踪,只在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我们还学过他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至少写一句)
(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很多有关儿童的古诗,你能写出两句吗?
儿童散学回归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进花菜无从寻。
【分析】《池上二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这组诗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诗人以其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富有韵味。
【解答】(1)考查了对诗中字词的理解。第一首诗可译为: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由此可知,“山僧"指的是住在山寺的僧人。“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课件】实训作业
- 2024至2030年中国珠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欧式弯公自动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抄表集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供应猪场租赁合同
- 提升员工宿舍生活质量
- 证券公司监理工程师招聘协议
- 地铁列车驾驶员劳动合同协议书
- 新能源项目招投标资料样本
- 民间抵押借款合同范例
- 2024年德州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个人分红投资协议书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安全文明施工奖罚明细表
- 全球及中国个人防护装备(PPE)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HG/T 2782-2024 化工催化剂颗粒抗压碎力的测定(正式版)
- CTD申报资料撰写模板:模块三之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 小学科学提分技巧与方法
-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参考答案
- 药为什么这样用?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大学生视觉传达职业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