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1页
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2页
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3页
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4页
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项句子,按顺序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③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④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⑤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⑥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A.①⑤③②④⑥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⑤④②③⑥D.①②③⑤④⑥

2.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振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比喻夸张B.排比拟人比喻

C.借代对偶比喻D.排比夸张拟人

4.按照要求赏析词语与句子的表达效果

(1)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都比括号里的词语表达效果更好,选择一处简要赏析说明。

(2)画横线的句子,用“小睡"来写“虽然是满月”但“不能朗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说明。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开着的或打着朵儿的白花”。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国与赵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因为以地赂秦,但也与用土地去贿赂秦国的国家有关,因为“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指出屈原创作离骚是因为正直的人不被世人所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认为他的正直与生俱来,出生时间的特别可以证明。

(3)我们在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想起古人常常用荷花的别名“芙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会不由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小题

7.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法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的顶峰。

D.《我有一个梦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分别是马丁·路德·金、郁达夫、朱自清的作品。

四、小阅读

8.阅读写景抒情散文,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提升文学欣赏品味。下列对经典散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故都的秋》善于从寻常景物中发现诗意。作者将陶然亭等著名景点一带而过,却从秋槐、秋蝉、秋雨等日常景物中品出了浓浓的秋味。

B.《荷塘月色》写景细腻生动,手法多样。如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时,用博喻和拟人从多个侧面表现荷花之美,用通感激发读者对荷香的美好想象。

C.《我与地坛》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作者记述人生经历,怀念早逝母亲,写景融入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充满哲理意味。

D.《听听那冷雨》虽是散文,却有诗的神韵。作者有意撷取中国古典意象,尤其是农业时代意象入文,回避了西方意象和现代意象。

9.文化联想,即基于一定文化传统和文化习惯而形成的联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中都有“文化联想”,但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两文章,简要分析其异同。

10.《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本文至此似乎可以收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

11.对《荷塘月色》中“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缓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要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请赏析该段的描写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背影里的乡愁

陈智华

中寨的秋天,总有那么一段日子会被浓稠的雾气所笼罩。细雨如丝,密密地在空中交织缠绕,天气像老眼昏花的大娘,理不清手中的麻绳。到了中午,雨稍稍停歇,我打算去老家走走。骑上摩托,路面湿滑,我的脚始终放在刹车上,不敢有半点走神。车行至村口,清寂得很。

老家的名字叫后子丫,是沿河县中寨镇勤俭村辖下的一个村寨。寨子三面环山,山中还没有到秋意高远、层林尽染时节。大雾茫茫,像一块幕布把群山都遮住了。停好车,我就在寨子上转悠。遇到熟识的人,就上前去打招呼,但终究是没有一股亲切劲了。①现在熟识我的老人越来越少,他们像深秋的果实,成熟后落进了大地。故乡慢慢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

在一片银杏树林里,我伫立了很久。银杏从树上簌簌地落下,撞向草丛或石板。落在石板上的银杏摔得皮开肉绽。秋天的草丛,幽深神秘,银杏掉进去后就莫名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扒开一丛丛草,反反复复找,才看见零星的几颗银杏,像顽皮的小孩子在和你捉迷藏。银杏树具体有多大的年龄,我不得而知。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银杏黄时,精美的杏叶从枝头飘落,像一群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爷爷会扛一架木梯子,架在笔直的树上,爬上树后用竹竿捅下一颗颗金黄的、圆滚滚的银杏。捡到背篓里,背到小溪边去清洗掉外面的果皮,然后背回家晾晒,等水分晾干之后,再背到集镇上去卖。爷爷去世后,银杏林中长满了杂草,满地的银杏再也没有人去捡了。

经过溪水淘洗的银杏,看上去白涔涔的,放在锅中爆炒或是放在火堆中烧,是我童年常做的事。一颗颗银杏爆裂出来的果肉,吃在嘴里感觉非常鲜嫩。银杏不能多吃,这是爷爷告诉我的。人们说,银杏吃多了会长白头发,不知是不是真的,我也无从考证。②站在银杏树下,看着银杏叶子,一张张往下掉落,爷爷的脸庞慢慢浮现在眼前。

银杏树林的不远处,是一坡稻田,田里的稻禾上一咕嘟一咕嘟地垂挂着谷穗,披挂着许多晶莹剔透的雨珠。脚下的小路,泥泞湿滑,曾经深深的牛蹄窝,已被时光的尘土灌满。站在田埂边,轻轻抚摸着一粒粒饱满的谷粒,谷粒上的露珠涤洗着我的手指。此时,天空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漂浮在山间的云雾像一艘挂着巨帆的船,慢慢地向寨子靠拢,仿佛这小山村就是一座码头,是游子心灵的港湾。③放眼望去,寨子被雾吞噬了,只留下眼前一丘丘金黄的稻田。

秋天的雨下得缠缠绵绵,不一会儿,我的发丝被雨水浸湿了。我往寨子上走,看到很多老屋大门紧闭,曾经熙攘的故乡,变得愈发萧条落寞。每家房屋前的菜园,都围上了竹篱笆,菜园中不见鸡啄食在菜叶上的青虫,也不见从瓦片上窜出来的炊烟。满地枯黄的树叶,无人清扫,落叶就在地上虚虚地堆积,脚一踏上去,叶子就粘在了脚底,怎么也甩不掉。

雨斜斜地飘散,空气湿漉漉的,远山空濛,山体的曲线若隐若现。山中很少有人去了,大片大片枯黄的灌木丛,绵延在我遥远的视线里。走到老屋前,老屋只残留一些痕迹,童年的记忆如电影的画面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院坝里长满了荒草,杜仲树站在土坎边上飘摇着枝头稀疏的叶子。几只麻雀像几张枯黄的树叶,从树上梭到了地上觅食,不一会儿它们扑腾着翅膀上的雨珠,向远处飞走了。

天慢慢暗淡下来,一缕阳光从云层中挤出来,漫撒在田野上。金黄的稻田,像一块块遗落在地上的彩带。一束光的到来,给村庄带来了短暂的温暖和光亮,这短暂是足够美的,以至于我回忆起故乡那个细雨黄昏时,像走进了一段美丽的梦境一般。

我徜徉在故乡的小路上,重温儿时的记忆。记忆像溪水一样,在沟渠里流淌。走到故乡一个叫碾房的地方,看着溪水哗啦啦地流淌,记忆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寨子上缺水,碾房里的水清洌、甘甜,人们都来这里挑水,两只水桶在扁担两端晃悠,两只水桶像两个银铃,荡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像一曲曼妙的轻音乐。

阳光消失了,山岩上又缭绕着云雾,一棵棵枫树蹭蹭往上长,捅破了薄薄的云层,露出细细的树梢,树梢上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曳。一阵细雨又开始飘洒,雨像一粒粒豆子在地上翻滚。

让农民最发愁的是遇上下雨天,十天半月全被烟雨笼罩,眼看着土地里的庄稼慢慢成熟,一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有收获了,却遇上雨天。庄稼收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腐烂,在腐烂之中发出一簇新芽。

走到村口,大片荒芜的田野上滋生出杂草。我沿着小路往前走,杂草漫过了我的头顶,脚下的小路上全是石板,长年累月,石板被一双双脚磨砺得无比光滑。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小时候乡里人收庄稼的情景,他们背着满满一背篓金黄的玉米棒子,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

黄昏过后是黑夜。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故乡的黄昏,像烟花一样绚烂,而后慢慢消失。④黑夜漫过来,寨子露出零星的灯火,现在故乡太清寂了,静到只听见细雨在耳畔沙沙地流淌。

(有改动)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谨慎行车到了村口,发现故乡已是清寂之地,“清寂”既是环境特点,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B.文章第二段的前半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故乡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有助于读者理解寨子雾重的原因。

C.本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行文,思绪随着“细雨"蔓延,其中不乏对烟雨美景的描绘,如诗如画。

D.文中插叙童年相关的内容,写到爷爷去世后便无人再去拾银杏,符合前文提及熟识自己的老人越来越少的描述。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将故乡熟识的老人比作深秋的果实坠落入地,暗含人老终将归于大地的意思。

B.第②句由银杏叶子掉落联想到已经去世的爷爷,表达思念之情自然而不做作。

C.第③句照应了首句中寨深秋雾气浓稠,也意味着“港湾”渐被吞噬。

D.第④句以静衬动,突出了只有细雨的沙沙流淌声才能给清寂的故乡带来一些灵动的气息。

15.本文与散文《荷塘月色》在景物描写的手法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16.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文学的四大文体中,散文研究最不受重视。究其因,主要有三:第一,散文最为零碎和复杂,它是一个“余数”,即无法归入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文学作品,都被放进散文这个篮子。正因其杂、散、乱的特点,文体特征不够鲜明,所以难以归类和研究,其价值也就大打了折扣。第二,古今中外没有成熟的散文理论作为支撑,这给散文研究带来极大难度,更无捷径可循。第三,长期以来,新文学价值评估将“创新”作为绝对标准,散文是一个传统性较强的文体,其价值自然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引人注目。所以,其他文体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散文研究则门可罗雀。

其实,这种状况既不正常,也是观念的偏向使然,它反映的是整个学界对于散文及其散文文化的误解、误读与无知。如果改变研究的路径依赖,打破理论至上及西方文化优势的偏见,散文价值就会获得新的阐释。

从文体的纯粹性来说,散文之“散"与“杂”似乎显得杂乱无章,是个缺点;但从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有容乃大进行考量,这又是个优点,几乎没有哪个文体在开放性与包容性上能与散文比肩。这也是为什么,散文可容纳一百多个分类。如将小说、诗歌比成一条河流,散文无疑是一个大海,其中有不断拓展和增殖的研究空间及其可能。

以往,学界总是站在向西方学习的角度看待甚至否定散文价值,认为它落伍于时代,在传统中打转,没多少存在价值。事实上,散文比其他文体可能更多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更好地实践和创新了中西文化文学的现代转型。从李大钊的《青春》、鲁迅的《野草》、林语堂的《个人的梦》、施蛰存的《论老年》、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林非的《浩气长存》、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等作品中,可见其端倪。当更多小说、诗歌、戏剧还停留在简单向西方学习和模仿,忽略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散文却不弃传统、悄然进行创新性转换。

散文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说诗歌靠浪漫的想象与诗意见长,小说重视虚构和编织故事,戏剧着眼于制造激烈的冲突,散文则眼睛向下,直面现实,尤其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在以往研究者看来,散文这一特点无疑成为过于现实、琐屑甚至无聊的代名词。但换个角度看,也正因为散文的及物特点,它才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散文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随处可见,其审美趣味也是难得的滋养。一本《古文观止》不知培育了多少代国人的哲思与高尚的美学趣味,如韩愈《师说》中的“师不必贤于弟子”,欧阳修《秋声赋》中的不与草木而争荣,还有丰子恺的《渐》和朱自清的《匆匆》,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散文的独特价值,确立散文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的基础上,克服以往对于西方文化文学尤其是各种理论的过分依赖和盲目崇拜,呼唤散文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兆胜《散文的文化自信与价值重估》)

材料二:

王兆胜自由的散文观在思想上体现为天地之道和人文精神,而在文体上则呈现为“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的散文观念。“形不散"是对散文“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的反拨。散文的“形”,“即‘形体’之谓也,指散文的结构布局、用词遣句”,王兆胜提出“形聚"的散文观念,意在督促散文家将散文之“形”聚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散文逻辑、规则撰写文章。

“神不散"是散文创作的固有要求,散文的“神”,王兆胜认为可以理解为“精神、神采、神气或神韵等”,王兆胜希望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时注重“神凝”的必要性,创作出富有神采的、精光四射的散文。在强调散文要“形凝神聚"的同时,王兆胜特别重视“心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散文的“心散”,即拥有宁静从容、自由散淡的心灵,即使身处喧嚣的都市也能拥有“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而散文文体的边缘性特质决定了散文平淡自然的特性,由此王兆胜强调散文家都应该修炼一颗自由平淡的心灵,这样才能“不受限制,挥洒自如”,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散文。

对于冰心的《寄小读者》,王兆胜颇为喜爱,因为在这里没有世俗功利的一面,只有真、善、美以及一颗珍贵的“童心”。冰心在《寄小读者》里着意营构一个美好纯洁的世界,她不是不懂得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意的回避。在散文中揭露世界上的黑暗与丑恶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法固然意义重大,但是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也同样珍贵。正是因为冰心以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充满爱与纯洁的世界。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蕴含着天地之心和人文关怀,不失为一部佳作。但是他在创作《病隙碎笔》时却因为失去了自由宁静的心灵而造成思想的沉重与心灵的闭塞,这在王兆胜看来是极为可惜的。

(摘编自毛苹清、贺仲明《“真诚与自由"——评王兆胜的散文研究》)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散、乱的特点使散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进而影响其归类,这是散文研究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B.散文直面现实,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C.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构造了一个对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等有意回避的美好纯洁的世界,因为她是用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

D.“形不散”“神不散"既纠正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又是散文创作的原本就必须遵循的规范。

1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列举了大量散文经典作品,意在证明散文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

B.材料一用“汗牛充栋"门可罗雀”来对比其他文体和散文的研究状况,论述语言富有趣味。

C.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点出“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的文体观,然后一一论述。

D.材料二论述王兆胜颇为喜爱冰心的《寄小读者》,意在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

19.下列语句中与文中“形凝神聚”的“神"的内涵最一致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神龟虽寿,犹有竟时。D.意得神传,笔精形似。

20.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包括《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等篇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选取这些文章组成该单元的原因。

21.请根据材料二从“形”“神"以及“心”的角度谈谈在散文创作时作者要注意的内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解答时要分析句间的联系,注意语句前后的连贯和衔接。本段写景顺序是由总体到局部。

①为总写,⑤“这些树"照应“都是树”,故⑤放在①后;

③“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承接⑤“重重围住”;

②“树色"紧承③“月光”,排在其后;

④“烟雾"紧承②的“一团烟雾”;

⑥写树梢,排在最后。

排序是:①⑤③②④⑥。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针对选项,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B项,由“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知,“热闹”与我无关,作者此时人生失意,抑郁惆怅,面对当时纷杂的时代不禁感到伤心失落。而荷塘中的青蛙如同快乐的天使,流离于世俗之外,只知道欢声叫嚷,一派纷繁热闹,不需要顾及什么烦恼。作者深深地羡慕它们,但终究自己还是自己,还是要面对显示,那些快乐与梦想远远不属于自己。可知“我"的心情并不宁静。

故选B。

3.B4.答案一:“颤动”比“振动"效果好。因为“颤动”包含有“振动"的意思,又比“振动”更细腻逼真。“颤动"更能体现微风吹过之时,叶子与花随风抖动的动态感与快捷感。答案二:“浮”比“升"效果好。因为“浮”已经包含上升的意思,而且“浮"与“雾”相配合,更能体现月光映照荷塘时,光亮的轻柔、飘浮的动态感。(从炼字的角度,根据词语的意思、描写的对象与角度、体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鉴赏,意思相当即可。)

(2)好处之一:运用了比喻修辞,非常新颖别致。用“酣眠"来比喻满月朗照,用“小睡”来比喻淡云笼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月色朦胧、轻柔、素淡的美感。好处之二:小睡是很实在的生活方式与感受,用来写满月不能朗照的情景,能够通过平常的熟知的生活体验来写,使所状写的事物或景象,化抽象为具象,更通俗、真切。5.(1)改句只是客观的陈述句,而原句能够通过“袅娜"、“羞涩”具体、生动地描摹荷花开放或含苞欲放的具体情态;(2)改句是平实的陈述句,而原句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方法,“袅娜"、“羞涩”分别从形态和姿色方面对荷花进行人格化摹写,很有情趣。(3)改句是一个平常的单句,原句是复句,将“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独立成句,有强调突出的作用,着重体现荷花的两种形态特点。

【解析】3.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例子: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例子: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比喻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说明:文段中有通感的句子,通感是比喻的一种;文中看不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句中,有接近对偶的句子,但有的上下句字数不相等,或结构有差异,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故选B。

4.本题考查辨析词语,品味语言表达效果能力。。

(1)分析“颤动"与“振动”,“颤动"比“振动”动感更轻微,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此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描写的是“微风过处”“叶子与花"的动感,强调的是“一丝”,故“颤动"比“振动”更细腻逼真,效果更好。

分析“浮"与“升”,“浮"比“升”更轻柔,结合所在的句子说的是“薄薄的青雾”,用“浮”更能体现“雾"的轻柔缥缈之态,故“浮”比“升"效果更好。

(2)由“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可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对前文的解释,结合“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可知,本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将“满月朗照"比作“酣眠”,将“淡云遮月"比作“小睡”。“别有风味"写出了淡云遮月也有一种别样的美。“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用通俗的比喻说明了一个景物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的美丽。这正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表现出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素淡、和谐,表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

5.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品味语言表达效果能力。

从句子形式看,原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是一组复句,句式灵活多变;而改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开着的或打着朵儿的白花”是一个单句的句型,形式单一死板。

从语意看,原句把“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两个分句独立出来,突出强调了荷花的两种形态特点,而改句就是平实的叙述。

从修辞效果看,原句“袅娜"羞涩”运用了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描摹了花朵的情态特点,而改句只是客观的陈述,缺少形象化的描写,少了情趣。

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方正之不容也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摄、陬、惟、庚寅、涉、裁、芰、裳。

7.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法国剧作家莎士比亚"错误。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

故选C。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回避了西方意象和现代意象”错误。《听听那冷雨》化用或引用了很多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但并没有回避了西方意象和现代意象,比如文中“雨"的意象。

故选D。

9.异:《故都的秋》中联想到的是中外文人学土、囚犯、“秋士”及其有关“秋"的诗文与评说,一是说明了“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而且“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的普遍现象;二是揭示了这种普遍现象的原因在于“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三是为“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的结句和全文的收束张本。

《荷塘月色》中联想到的是中国六朝时期采莲的旧俗,并以梁元帝《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里的内容来佐证“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当时嬉游的光景"真是有趣的事”,从而为抒发“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可惜”情感做铺垫和过渡,也与前文“我爱热闹"爱群居”相呼应,还与文章所写的“月下乘凉"荷路观景”“月下赏荷"荷塘赏月”等“独居独处"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冷静"与“自由”形成对照。从这种有福“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冷静”和“自由"与“早已无福消受”“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六朝时期“嬉戏的光景"有趣的事”的“可惜"情感的对比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热闹”“风流"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同:一是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内涵与厚重感;二是丰富、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三是使文章显得大开大合,避免了平铺直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故都的秋》是描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选取了故都秋天特有的景色,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联想到中外文人学土、囚犯、“秋士”及其有关“秋"的诗文与评说,一是说明了不管是中国的诗文中还是外国诗文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而且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的普遍现象;二是写到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很浓厚的颓废色彩,外国的诗文中也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三是因为本文是在写故都的秋,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里对中外文人学土、囚犯、“秋士"及其有关“秋”的诗文与评说的联想,为“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的结句和全文的收束张本。

《荷塘月色》是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而这样的景色让作者获得了暂时的宁静和自由。《荷塘月色》中作者联想到中国六朝时采莲的旧俗,并写到梁元帝的《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从而来说明“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当时嬉游的光景"真是有趣的事”,正是这样美好的光景,让作者更感到现实的沉闷,从而抒发了“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可惜”情感,所以这一处联想,为抒发作者“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可惜”情感做铺垫和过渡,与文章所写的“月下乘凉"荷路观景”“月下赏荷"荷塘赏月”等“独居独处"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冷静"与“自由”形成对照。前文写到“我爱热闹"爱群居”,所以这一处的文化联想,也与前文的这一处相呼应。作者对自己漫步荷塘所看到的美景以及作者获得了心灵上的暂时的宁静和自由,作者又联想到这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嬉戏的光景"有趣的事”,而现实却是让作者如此的沉闷,以至于“早已无福消受”,这样“可惜”的情感对比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热闹"风流”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写景散文中加入文化联想,避免了写景时的平铺直叙,让文章显得大开大合,更具有层次感。而且从内容上来说,文化联想一般的放在文章的结尾,描写之后的抒情和议论,更加丰富和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厚重感。

10.从全文看,这是作者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作者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接着,作者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以谐音(“莲”谐音“怜")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作者在此表达了他对时代的不满。“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作者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境。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1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A.“比喻”错误,句中没有使用比喻;“判若两人"错误,“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只是作者在这宁静月夜的感受。

C.“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错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呈现的是思想的自由。

D.“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错误,“一个人……可以想……可以不想……便觉得……”呈现的是人的心理,而且展现的也是月夜的宁静。

故选B。

12.该段描写紧紧扣住景物特点,由静到动,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荷香之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段描写艺术的能力。

本段写月光下的荷塘。本段描写运用了多种手法对景物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而且紧紧扣住景物特点。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而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

13.C14.D15.①皆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如“大雾茫茫,像一块幕布把群山都遮住了"落在石板上的银杏摔得皮开肉绽”等,描绘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②皆善用叠词写景,如“密密"茫茫”“簌簌"等,强化了景物特征,也增加了画面感和音乐美。16.①通过对银杏树林的描述,表达对已逝的爷爷的思念之情。②通过不断重温儿时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如捡银杏、去碾坊挑水、收庄稼等,表达了对曾经那个“熙攘”“温暖"绚烂”的故乡的无比怀想。③通过对现今故乡“清寂"萧条落寞”情景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改变及“乡情"远逝的感伤。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本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行文”理解错误。由“车行至村口"在一片银杏树林里,我伫立了很久”“银杏树林的不远处,是一坡稻田"我往寨子上走,看到很多老屋大门紧闭”“我徜徉在故乡的小路"走到故乡一个叫碾坊的地方”“走到村口"我沿着小路往前走”等内容可知,文章是按照作者的行走路线来行文的。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以静衬动"错,该句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细雨的沙沙流淌声更加突出了故乡的清寂。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过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本文运用了“天气像老眼昏花的大娘,理不清手中的麻绳"几只麻雀像几张枯黄的树叶”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日日"渐渐”等叠词,本文运用了“密密"茫茫”“簌簌"等叠词,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使得事物的情态更加形象生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1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思想情感意蕴的能力。

文章由中寨的秋天写起,讲述作者去老家后子丫,漫步于雨中的小路上,行至银杏树林,想到了与自己感情深厚的爷爷,进而自然而然地抒发了对爷爷的怀念之情。

本文所述,“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会扛一架木梯子,架在笔直的树上,爬上树后用竹竿捅下一颗颗金黄的、圆滚滚的银杏”“走到故乡一个叫碾房的地方,看着溪水哗啦啦地流淌,记忆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小时候乡里人收庄稼的情景”皆为作者行走于故乡小路上的切身感受,故而本文亦有抒发自我久归故乡后的感受。

文章前后皆谈及如今的故乡已经“清寂”,与往日不同,还认为“现在故乡太清寂了,静到只听见细雨在耳畔沙沙地流淌”,由此可见作者的故乡渐变,其“乡情"也发生改变,故而表达了内心的感伤。

17.D18.A19.D20.①这些文章体现出散文文体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②对自然事物和个人经历的抒写具有现实意义;

③充满人生哲学和智慧,富有高尚的审美趣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