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_第1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_第2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_第3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_第4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分外(fèn)不屈不挠(láo)

B.黄焖鸡(mēn)追悼(dào)

C.处境(chǔ)汤匙(shí)

D.急遽(jù)支援(yuán)

2.(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司空见贯不可思义B.通霄严峻

C.书籍单薄D.学弈斗篷

3.(2024六下·龙岩期末)“飧(sūn)"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晚饭B.早餐C.食物多D.食物坏了

4.(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B.李明的书写笔走龙蛇,经常惹老师批评。

C.看了这个喜剧,他捧腹大笑。

D.妈妈说:“面对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吸取教训,找出原因。”

5.(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对古诗文带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轻烟散入五侯家(权贵豪门)B.纤纤擢素手(朴素)

C.我以日初出远(因为)D.孔子不能决也(决心)

6.(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B.王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

C.马上进入暑假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各种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7.(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小儿辩日》两个孩子围绕“太阳远近"展开了辩斗。

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的演讲稿。

C.《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自传体童话,讲了作者变成小狐仙后骑在雄鹅背上开启神奇之旅的故事。

D.《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8.(2024六下·龙岩期末)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春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爸爸妈妈结婚二十周年,我们兄弟准备献上一副对联,最佳的下联应是()

A.举案齐眉B.棠棣同馨C.父爱母慈D.兄弟孝悌

9.(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①阅读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②我们可以在书中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③读书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④而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⑤阅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10.(2024六下·龙岩期末)对下面一段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上的居民们聚集在广场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春季庆典。孩子们兴奋地在彩旗下奔跑,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微笑着观看,商贩们摆出了五彩缤纷的摊位,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和小吃。随着音乐响起,舞者和表演者们开始展示他们的才华,整个广场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A.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行了一次安静的聚会。

B.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

C.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行了一次商业活动,主要是销售商品。

D.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组织了一次文化交流活动,重点是艺术表演。

11.(2024六下·龙岩期末)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我来到一条pìjìng的小路上,看到路旁的大树上,两只小鸟yīwēi在一起取暖。忽然一阵冷风吹过,夹杂着猫的叫声,jīnghuáng的鸟儿似乎juéchá到了危险,扑着翅膀飞向空中。

12.(2024六下·龙岩期末)按要求填空。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前过去。(《匆匆》)

(2)诗可写景:“___,草色遥看近却无。”诗可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___。"诗可传情:“盈盈一水间,。”

(3)有一种精神,叫“红色精神"。这种精神,是边防战士寸土不让的坚定——“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爱国将士豪情壮志的忠心——“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创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阅读。

(2024六下·龙岩期末)阅读《学习,贵在实践》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习,贵在实践

①冷空气袭来,气温陡降至个位数,广州终于入“冬”。到朋友家拜年,闲聊提及养的乌龟,友人沮丧地说,很奇怪。这家伙不吃不喝,喂猪肉不吃,换了牛肉也不吃。我也好奇起来,不吃不喝,它要绝食?

②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对呀,乌龟是冬眠动物,天这么冷,当然要冬眠,怎么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③我不禁深思起来。乌龟是冬眠动物,我和朋友是知道的,因为生物课上都学过。书本上的知识,到了生活中,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不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算是真正掌握了吗?我想不能算,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这不算真正地掌握知识。

④这种事不是孤例。两年前,我家窗台上搞了个“袖珍菜园”,种了生菜、上海青、葱、蒜,还有黄瓜。青菜种植很成功,品尝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网搜索。一查才知道,因为窗台上的黄瓜没有引来蜜蜂、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后来经过人工授粉,果然吃上了自己种植的黄瓜。

⑤花朵只有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个常识我们在书本上学过,却在生活中没有实践过,就缺乏了辨识。总以为书本上的知识,学过就一定能掌握,这种“有识之士"一直存在。其实不然,乌龟冬眠,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些都是常识。可是,如果它们没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会运用,岂不悲哉?想必,是我们的学习出了问题。

⑥《论语》开篇就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习之”,古人不仅注重书面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古人的这种学习理论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⑦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⑧学习,贵在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13.朋友家乌龟不吃不喝的原因是()。

A.生病B.冬眠C.挑食D.心情不好

14.文中提到黄瓜不结果是因为()。

A.缺乏肥料B.没有浇水C.光照不足D.没有授粉

15.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遗忘速度一直很慢B.遗忘速度先慢后快

C.遗忘速度一直很快D.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16.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贵在实践"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点)

17.文章第⑥段引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什么作用?

(2024六下·龙岩期末)阅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在2024年4月5日,明星小学六(5)班开展了“追随英雄足迹"的主题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烈士纪念日,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从2014年起,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0日确定为缅怀为国捐躯烈士的法定节日——烈士纪念日。

从国家设定纪念日起,明星小学就有在当日开展纪念日活动的惯例。2023年烈士纪念日当天,同学们开展了“了解英雄人物”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见图)

调调查中还发现,同学们了解英雄的途径还有观看影视作品。他们很喜欢像《战狼》《红海行动》这一类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着力刻画了军人保家卫民的英雄情怀的作品,为影片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折服。

材料二: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北面)碑心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背面碑心的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材料三:2021年11月26日,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57亿,1.22亿人次观影,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长津湖》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反映了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大无畏精神,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这些影片中的士兵,既是普通的儿女,更是守卫祖国的磐石、捍卫祖国的利刃。他们的“草根”精神激发了普通大众的爱国热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感染着每一个普通的影视观众。

(选自《人民日报》,材料有删改)

18.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是()。

A.4月5日B.9月30日C.11月26日D.12月1日

19.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心的八个大字是谁题写的()。

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朱德

20.同学们了解英雄的途径不包括()。

A.开展调查活动B.观看影视作品

C.阅读科幻小说D.听老师讲解

21.假如要提高小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热情度,根据材料一的调查结果,选择哪一个途径进行红色教育最高效?()

A.社会B.学校C.家庭D.其他

22.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谈谈你最喜欢哪位英雄,并说说理由。(至少两点)

23.有人认为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你对此有何看法?(至少两点)

(2024六下·龙岩期末)阅读。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一伟大的构想,已经在新时代的今天实现,这突飞猛进的科技含金量足足让世界惊艳。我国在航天领域不光有自己的男女航天员,将来还要有外国航天员搭载我国的飞船学习交流。作为首次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有着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在出舱的那一刻标志着我国男女航天员都可以独立完成太空行走任务。当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这神圣的一刻,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世界。

24.王亚平的成功与她童年经历是分不开的,如果让你通过网络采访王亚平,了解她的童年生活,你最想了解什么?试着列一个问题清单吧!

问题清单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5.为了解王亚平的童年生活,请你以微信留言的方式和她预约。

微信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26.(2024六下·龙岩期末)成长,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缓缓展开。父母的鼓励与呵护、同学的帮助和关心、挑战困难的沮丧与喜悦、参与活动的困惑与顿悟……这些画面都是美好的回忆。

请选择与“成长"有关的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不屈不挠”的“挠"应读“náo”。

B.有误。“黄焖鸡"的“焖”应读“mèn"。

C.有误。匙:读“chí”时意思为舀液体的小勺子。读“shi"时意思为钥匙。故“汤匙”的“匙"应读“chí”。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司空见惯:意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新奇。故“司空见贯"的“贯"错误。不可思议:形容事物奇特、珍异,非人类常规思维所能解释。故“不可思义"的“义"错误。

B.有误,通宵”,意指整夜。故“通霄"的“霄"错误。

C.正确。

D.有误,学弈:指的是学习下棋。故“学弈"的“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飧,中国汉字,读作:sūn.会意。从夕,从食。“夕“指“黄昏“。“夕“与“食“联合起来表示“晚饭“。本义:晚饭。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4.【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日新月异:指发展、进步极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与语境相符。

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如龙蛇飞动,极其流畅自然。与语境不相符。

C.捧腹大笑:意味着非常开心地笑,通常是因为看到或听到了有趣的内容与语境相符。

D.怨天尤人:指的是抱怨命运不好或者责怪别人。与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5.【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五侯:权贵豪门。理解正确。

B.“纤纤擢素手"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理解错误。

C.“我以日初出远”选自《两小儿辩日》,句子的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出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以:认为。理解错误。

D.“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决:决断,判断。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歌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和感悟才能体会到。

6.【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语病。“的肩头”与“喘不过气"搭配不当,去掉“的肩头”。

B.有语病。语序不当,“纠正"和“指出”调换顺序。

C.有语病。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而不是自传体童话,且主人公是尼尔斯,而非作者自己。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答案】D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对联的对仗要工整,讲究两两相对,“椿萱”对“兄弟”,“并茂”对“孝悌"。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联的积累。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9.【答案】A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是对“阅读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一步解释,因此应放在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10.【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这段描述了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庆典上,不仅有孩子们的嬉闹、老人们的微笑,还有丰富的摊位和精彩的表演,体现了庆典的热闹和多元化。由此可知,对这段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11.【答案】僻静;依偎;惊惶;觉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依偎”的“偎"多加一撇,不要把“惊惶”写成“惊慌"。

故答案为:僻静、依偎、惊惶、觉察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2.【答案】(1)水盆;饭碗;双眼

(2)天街小雨润如酥;要留清白在人间;脉脉不得语

(3)千磨万击还坚劲;人生自古谁无死;苟日新;今夜月明人尽望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匆匆》,要根据提示的字来补充,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要根据提示的诗句来填写,比如,由上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可知下句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3)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填写,比如,由下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上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故答案为:(1)水盆、饭碗、双眼;(2)天街小雨润如酥、要留清白在人间、脉脉不得语;(3)千磨万击还坚劲、人生自古谁无死、苟日新、今夜月明人尽望。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古诗句积累和运用。学习古诗,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答案】13.B

14.D

15.D

16.①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②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17.通过引用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分析,朋友家乌龟不吃不喝的原因是冬眠。

故答案为:B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网搜索。一查才知道,因为窗台上的黄瓜没有引来蜜蜂、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分析,文中提到黄瓜不结果是因为没有授粉。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分析,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故答案为:①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②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分析,引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的道理。

故答案为:通过引用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

【答案】18.B

19.C

20.B

21.B

22.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23.对于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爱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高涨。这些电影的成功也在于它们能够激发观众的这种情感共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只要这种情感需求存在,这类电影就有可能持续受到欢迎。当然,电影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其持续火爆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人民英雄相关的文章阅读,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探究,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中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作答。

18.本题考查重要纪念日,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0日。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为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二中:碑心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背面碑心的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心的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这些大字是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伟大牺牲和贡献的人民英雄们的崇高评价和永久纪念。

故答案为:C

20.本题考查文本理解与开放探究。

A.开展调查活动:这可能是一种方式,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关于英雄的信息。

B.观看影视作品: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很多英雄形象都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等方式被人们所熟知的。

C.阅读科幻小说:虽然阅读科幻小说可以接触到一些英雄形象,但并不是主要的途径,因为科幻小说中的英雄通常是非现实的,与现实中人们通常所说的英雄有所区别。

D.听老师讲解: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讲解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是一种学习和了解英雄的途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项C(阅读科幻小说)不是同学们了解英雄的主要途径,因此,它不属于了解英雄的途径。

故答案为:B

21.本题考查文本理解,根据材料一中的例图可知,学校是小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主要途径。

故答案为:B

22.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英雄,说明理由,合理即可。比如,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答案为: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23.考查开放探究,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对于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爱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高涨。这些电影的成功也在于它们能够激发观众的这种情感共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只要这种情感需求存在,这类电影就有可能持续受到欢迎。当然,电影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其持续火爆的重要因素。

故答案为:对于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爱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高涨。这些电影的成功也在于它们能够激发观众的这种情感共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只要这种情感需求存在,这类电影就有可能持续受到欢迎。当然,电影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其持续火爆的重要因素。

【答案】24.童年时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小时候你有什么喜欢做的?做的好的?;说一说您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25.王亚平您好,我是采访员小花,为了让大家更深一步了解您的童年生活,想要通过网络对您进行采访,您看今天下午五点有时间吗?如果可以,我五点跟您联系,谢谢您。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考查了语段阅读、实践作业、内容理解与概括。语段写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认真阅读,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24.本题考查综合实践。结合自己对于王亚平的了解和自己的童年生活,想想如果自己通过网络采访王亚平,了解她的童年生活,最想了解什么,把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列举下来,形成问题清单,如:您小时候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您小时候比较擅长什么?您的童年都玩些什么呢?

故答案为:童年时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小时候你有什么喜欢做的?做的好的?说一说您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25.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说话的语气,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即可。比如,王亚平您好,我是采访员小花,为了让大家更深一步了解您的童年生活,想要通过网络对您进行采访,您看今天下午五点有时间吗?如果可以,我五点跟您联系,谢谢您。

故答案为:王亚平您好,我是采访员小花,为了让大家更深一步了解您的童年生活,想要通过网络对您进行采访,您看今天下午五点有时间吗?如果可以,我五点跟您联系,谢谢您。

26.【答案】那一刻,我长大了

成长,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都是逐渐而大的脚印。这说明了什么?不就是说明我们长大了吗!可是,“长大"是什么意思呢?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没几天,爸爸有一天神秘地对我说:“你都上一年级了,是否该考虑自己睡了呢?”这句话像是一道闪电,在我眼前划过,使我手足无措。

那天晚上,爸爸便与妈妈开始“行动"了。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听到爸爸妈妈好像在运什么东西。“咚”“啪"刷……刷……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咦?他们在干什么呢?"好奇心促使我走出卫生间,向发出声音地方走去。顿时,我惊呆了——爸爸妈妈正在另一个卧室铺床。爸爸见到我,笑了起来:“你可别瞎猜,今天这床就是给你铺的哦。”一旁放枕头的妈妈接过爸爸的话茬说道:“对,从今天开始,你就要自己一个人睡了。"那我还能和您们睡在一起吗?”“能呀!反正等你睡着了,我可以再把你抬回去嘛!"爸爸笑道。听到此话,我便只能答应了。我乖乖地爬上床,把衣服脱掉,钻进了被窝里。

自己睡觉的感觉可真有些可怕。我把身子缩成一团,用小眼睛扫着卧室里的一切:电动车、钢琴、书柜和我的小自行车。他们像怪物似的,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不敢再看了,一骨碌躲进被窝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半夜我突然惊醒,怎么都睡不着。夜静静的,路灯的光照在窗帘上,昏暗的光显得很柔和。静下心来,细细倾听,都能听到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声。我索性不睡了,跑去将窗帘拉开,哦,一片光芒!又将门打开,啊,多么宽敞!我笑了,笑得很开心。还环视了四周——“啊,这个不错!"我的目光停在了玩具熊身上。我把它抱起,躺在床上,便又进入了梦乡……

“嘿,小伙子,你成功了!”爸爸把我叫醒。我揉一揉眼,脸上绽出了笑容。“你长大了!你长大了!"妈妈不停地夸我。

啊,那一刻,我长大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我们每天都在成长:身体在长高,知识在增加,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围绕“长大"选材,可写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的道理,可以写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训,可写成长中的感悟。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成长,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点明主题“我在长大”,中间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了自己正在成长,叙事具体、生动,语句通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1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分外(fèn)不屈不挠(láo)

B.黄焖鸡(mēn)追悼(dào)

C.处境(chǔ)汤匙(shí)

D.急遽(jù)支援(yuán)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不屈不挠"的“挠”应读“náo"。

B.有误。“黄焖鸡”的“焖"应读“mèn”。

C.有误。匙:读“chí"时意思为舀液体的小勺子。读“shi”时意思为钥匙。故“汤匙"的“匙”应读“chí"。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司空见贯不可思义B.通霄严峻

C.书籍单薄D.学弈斗篷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司空见惯:意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新奇。故“司空见贯"的“贯"错误。不可思议:形容事物奇特、珍异,非人类常规思维所能解释。故“不可思义"的“义"错误。

B.有误,通宵”,意指整夜。故“通霄"的“霄"错误。

C.正确。

D.有误,学弈:指的是学习下棋。故“学弈"的“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2024六下·龙岩期末)“飧(sūn)"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晚饭B.早餐C.食物多D.食物坏了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飧,中国汉字,读作:sūn.会意。从夕,从食。“夕“指“黄昏“。“夕“与“食“联合起来表示“晚饭“。本义:晚饭。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4.(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B.李明的书写笔走龙蛇,经常惹老师批评。

C.看了这个喜剧,他捧腹大笑。

D.妈妈说:“面对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吸取教训,找出原因。”

【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日新月异:指发展、进步极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与语境相符。

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如龙蛇飞动,极其流畅自然。与语境不相符。

C.捧腹大笑:意味着非常开心地笑,通常是因为看到或听到了有趣的内容与语境相符。

D.怨天尤人:指的是抱怨命运不好或者责怪别人。与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5.(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对古诗文带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轻烟散入五侯家(权贵豪门)B.纤纤擢素手(朴素)

C.我以日初出远(因为)D.孔子不能决也(决心)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五侯:权贵豪门。理解正确。

B.“纤纤擢素手”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理解错误。

C.“我以日初出远"选自《两小儿辩日》,句子的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出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以:认为。理解错误。

D.“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决:决断,判断。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歌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和感悟才能体会到。

6.(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B.王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

C.马上进入暑假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各种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语病。“的肩头"与“喘不过气”搭配不当,去掉“的肩头"。

B.有语病。语序不当,“纠正”和“指出"调换顺序。

C.有语病。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7.(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小儿辩日》两个孩子围绕“太阳远近"展开了辩斗。

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的演讲稿。

C.《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自传体童话,讲了作者变成小狐仙后骑在雄鹅背上开启神奇之旅的故事。

D.《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而不是自传体童话,且主人公是尼尔斯,而非作者自己。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2024六下·龙岩期末)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春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爸爸妈妈结婚二十周年,我们兄弟准备献上一副对联,最佳的下联应是()

A.举案齐眉B.棠棣同馨C.父爱母慈D.兄弟孝悌

【答案】D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对联的对仗要工整,讲究两两相对,“椿萱”对“兄弟”,“并茂”对“孝悌"。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联的积累。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9.(2024六下·龙岩期末)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①阅读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②我们可以在书中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③读书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④而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⑤阅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答案】A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是对“阅读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一步解释,因此应放在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10.(2024六下·龙岩期末)对下面一段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上的居民们聚集在广场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春季庆典。孩子们兴奋地在彩旗下奔跑,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微笑着观看,商贩们摆出了五彩缤纷的摊位,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和小吃。随着音乐响起,舞者和表演者们开始展示他们的才华,整个广场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A.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行了一次安静的聚会。

B.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

C.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行了一次商业活动,主要是销售商品。

D.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组织了一次文化交流活动,重点是艺术表演。

【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这段描述了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庆典上,不仅有孩子们的嬉闹、老人们的微笑,还有丰富的摊位和精彩的表演,体现了庆典的热闹和多元化。由此可知,对这段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在春天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典。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11.(2024六下·龙岩期末)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我来到一条pìjìng的小路上,看到路旁的大树上,两只小鸟yīwēi在一起取暖。忽然一阵冷风吹过,夹杂着猫的叫声,jīnghuáng的鸟儿似乎juéchá到了危险,扑着翅膀飞向空中。

【答案】僻静;依偎;惊惶;觉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依偎”的“偎"多加一撇,不要把“惊惶”写成“惊慌"。

故答案为:僻静、依偎、惊惶、觉察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2.(2024六下·龙岩期末)按要求填空。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前过去。(《匆匆》)

(2)诗可写景:“___,草色遥看近却无。”诗可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___。"诗可传情:“盈盈一水间,。”

(3)有一种精神,叫“红色精神"。这种精神,是边防战士寸土不让的坚定——“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爱国将士豪情壮志的忠心——“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创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答案】(1)水盆;饭碗;双眼

(2)天街小雨润如酥;要留清白在人间;脉脉不得语

(3)千磨万击还坚劲;人生自古谁无死;苟日新;今夜月明人尽望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匆匆》,要根据提示的字来补充,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要根据提示的诗句来填写,比如,由上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可知下句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3)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填写,比如,由下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上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故答案为:(1)水盆、饭碗、双眼;(2)天街小雨润如酥、要留清白在人间、脉脉不得语;(3)千磨万击还坚劲、人生自古谁无死、苟日新、今夜月明人尽望。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古诗句积累和运用。学习古诗,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二、阅读。

(2024六下·龙岩期末)阅读《学习,贵在实践》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习,贵在实践

①冷空气袭来,气温陡降至个位数,广州终于入“冬”。到朋友家拜年,闲聊提及养的乌龟,友人沮丧地说,很奇怪。这家伙不吃不喝,喂猪肉不吃,换了牛肉也不吃。我也好奇起来,不吃不喝,它要绝食?

②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对呀,乌龟是冬眠动物,天这么冷,当然要冬眠,怎么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③我不禁深思起来。乌龟是冬眠动物,我和朋友是知道的,因为生物课上都学过。书本上的知识,到了生活中,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不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算是真正掌握了吗?我想不能算,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这不算真正地掌握知识。

④这种事不是孤例。两年前,我家窗台上搞了个“袖珍菜园”,种了生菜、上海青、葱、蒜,还有黄瓜。青菜种植很成功,品尝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网搜索。一查才知道,因为窗台上的黄瓜没有引来蜜蜂、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后来经过人工授粉,果然吃上了自己种植的黄瓜。

⑤花朵只有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个常识我们在书本上学过,却在生活中没有实践过,就缺乏了辨识。总以为书本上的知识,学过就一定能掌握,这种“有识之士"一直存在。其实不然,乌龟冬眠,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些都是常识。可是,如果它们没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会运用,岂不悲哉?想必,是我们的学习出了问题。

⑥《论语》开篇就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习之”,古人不仅注重书面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古人的这种学习理论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⑦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⑧学习,贵在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13.朋友家乌龟不吃不喝的原因是()。

A.生病B.冬眠C.挑食D.心情不好

14.文中提到黄瓜不结果是因为()。

A.缺乏肥料B.没有浇水C.光照不足D.没有授粉

15.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遗忘速度一直很慢B.遗忘速度先慢后快

C.遗忘速度一直很快D.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16.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贵在实践"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点)

17.文章第⑥段引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什么作用?

【答案】13.B

14.D

15.D

16.①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②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17.通过引用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分析,朋友家乌龟不吃不喝的原因是冬眠。

故答案为:B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网搜索。一查才知道,因为窗台上的黄瓜没有引来蜜蜂、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分析,文中提到黄瓜不结果是因为没有授粉。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分析,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故答案为:①既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践。②多次强化,不断强化。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分析,引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的道理。

故答案为:通过引用科学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学习后不断实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学习贵在实践"。

(2024六下·龙岩期末)阅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在2024年4月5日,明星小学六(5)班开展了“追随英雄足迹”的主题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烈士纪念日,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从2014年起,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0日确定为缅怀为国捐躯烈士的法定节日——烈士纪念日。

从国家设定纪念日起,明星小学就有在当日开展纪念日活动的惯例。2023年烈士纪念日当天,同学们开展了“了解英雄人物"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见图)

调调查中还发现,同学们了解英雄的途径还有观看影视作品。他们很喜欢像《战狼》《红海行动》这一类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着力刻画了军人保家卫民的英雄情怀的作品,为影片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折服。

材料二: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北面)碑心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背面碑心的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材料三:2021年11月26日,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57亿,1.22亿人次观影,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长津湖》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反映了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大无畏精神,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这些影片中的士兵,既是普通的儿女,更是守卫祖国的磐石、捍卫祖国的利刃。他们的“草根"精神激发了普通大众的爱国热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感染着每一个普通的影视观众。

(选自《人民日报》,材料有删改)

18.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是()。

A.4月5日B.9月30日C.11月26日D.12月1日

19.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心的八个大字是谁题写的()。

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朱德

20.同学们了解英雄的途径不包括()。

A.开展调查活动B.观看影视作品

C.阅读科幻小说D.听老师讲解

21.假如要提高小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热情度,根据材料一的调查结果,选择哪一个途径进行红色教育最高效?()

A.社会B.学校C.家庭D.其他

22.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谈谈你最喜欢哪位英雄,并说说理由。(至少两点)

23.有人认为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你对此有何看法?(至少两点)

【答案】18.B

19.C

20.B

21.B

22.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23.对于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爱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高涨。这些电影的成功也在于它们能够激发观众的这种情感共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只要这种情感需求存在,这类电影就有可能持续受到欢迎。当然,电影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其持续火爆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人民英雄相关的文章阅读,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探究,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中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作答。

18.本题考查重要纪念日,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0日。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为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二中:碑心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背面碑心的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心的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这些大字是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伟大牺牲和贡献的人民英雄们的崇高评价和永久纪念。

故答案为:C

20.本题考查文本理解与开放探究。

A.开展调查活动:这可能是一种方式,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关于英雄的信息。

B.观看影视作品: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很多英雄形象都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等方式被人们所熟知的。

C.阅读科幻小说:虽然阅读科幻小说可以接触到一些英雄形象,但并不是主要的途径,因为科幻小说中的英雄通常是非现实的,与现实中人们通常所说的英雄有所区别。

D.听老师讲解: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讲解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是一种学习和了解英雄的途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项C(阅读科幻小说)不是同学们了解英雄的主要途径,因此,它不属于了解英雄的途径。

故答案为:B

21.本题考查文本理解,根据材料一中的例图可知,学校是小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主要途径。

故答案为:B

22.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英雄,说明理由,合理即可。比如,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答案为:在观看了《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影片后,我最喜欢的英雄是《战狼》中的冷锋。首先,冷锋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其次,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队伍还是对无辜的民众,他都愿意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的勇敢、智慧和坚韧深深地打动了我。

23.考查开放探究,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对于爱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火爆只是一时的现象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爱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高涨。这些电影的成功也在于它们能够激发观众的这种情感共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只要这种情感需求存在,这类电影就有可能持续受到欢迎。当然,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