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河某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广东省汕尾市陆河某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2024七下·陆河月考)默写诗文。

(1)将军百战死,(《木兰诗》)

(2)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___,___,___,___。

(4)___,___,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写木兰英姿飒爽,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答案】(1)壮士十年归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笛,袖,凭,紫,戎

故答案为:壮士十年归;谁家玉笛暗飞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走进历史的星空,巍巍中华孕育了众多____的杰出人物。邓稼先献身于国防事业,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diànjī,jūgōngjìncuì,死而后已,“至今热血犹殷红";闻一多作为学者:他qièérbùshě,目不窥园,深宵灯火为伴,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革命家,情况又____:,虽然警报diéqǐ,但是他依然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独裁,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____。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赏读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读《黄河颂》,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伟大精神;读《老山界》,我们感受到那种像春蚕在咀嚼、像山泉在呜咽的不可捉摸的声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坚韧刚强的意志。因此,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1)据拼音写出词语。

diànjī()jūgōngjìncuì()

qièérbùshě()diéqǐ()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锋芒毕露迴乎不同不以为然

B.妇孺皆知大相径庭不以为然

C.锋芒毕露大相径庭不以为意

D.妇孺皆知迴乎不同不以为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B.只有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C.只有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D.只要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答案】(1)奠基;鞠躬尽瘁;锲而不舍;迭起

(2)D

(3)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diànjī“写作“奠基";“jūgōngjìncuì”写作“鞠躬尽瘁";“qièérbùshě”写作“锲而不舍";“diéqǐ”写作“迭起"。

(2)锋芒毕露:形容人的才华或锐气全部显露出来。妇孺皆知:形容事物或人极为出名,甚至连妇女儿童都知道。迴乎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或区别。大相径庭:形容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或差距。不以为然:表示不认同或不同意某个观点或做法。不以为意:表示对人或事抱有一种轻视或不在乎的态度。根据“杰出人物”的提示,第一空选“妇孺皆知"恰当;根据“情况”的提示,第二空选“迥乎不同";根据“威胁”的提示,第三空选“不以为意。

(3)划线句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只有……才……"表必要条件,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故答案为:(1)奠基;鞠躬尽瘁;锲而不舍;迭起;(2)D;(3)C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2024七下·陆河月考)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文化”为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板块的名称。(名称字数为四到八个字)

【答案】礼节非小节;礼貌行为大积累

【知识点】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活动名称的拟写。注意题目要求“以礼仪文化"为题的黑板报,所以说这个板块的名称应该是和“礼文化”相关,也就是和“礼貌"主题相关。

故答案为:礼节非小节;礼貌行为大积累

【点评】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

4.(2024七下·陆河月考)学习了《邓稼先》和《说和做》,同学们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将下面的词组成与上联匹配的下联。

词语:建奇功隐姓埋名两弹一星邓稼先

上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下联:_________。

【答案】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建奇功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对子。“呕心沥血”是联合短语,对“隐姓埋名"恰当,“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研究成果,“凝硕果”是动宾短语,对“建奇功"。

故答案为: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建奇功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5.(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骆驼祥子》,完成表格填写,梳理出祥子悲剧命运的三部曲。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钱买了一辆新车。一落:____________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买车。二落:____________

三起:虎如给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三落:____________

【答案】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知识点】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一生经历三起三落。祥子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的情况。在辛苦攒钱买了新车后,他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这使得他买车的梦想第一次破灭。祥子第二次的失落。在他通过卖骆驼、拼命拉车等方式重新积攒资金,准备再次买车时,不幸再次降临。这一次,是曹先生遭搜捕,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他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祥子命运的最终落幕。在虎妞的支持下,祥子得到了二强子的车,本以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但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最终,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不得不卖掉了车,他的梦想彻底破灭,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故答案为: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二、阅读(40分)

(2024七下·陆河月考)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猪,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孰若孤/未若柳絮因风起

D.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选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答案】6.B

7.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②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8.运用侧面描写,以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吕蒙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明其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6.A.句意为: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②(木兰)早上辞别父母上路。前者“辞”意为推托,后者“辞"意为告别。

B.句意为: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②只听得见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但”都是副词,意为只、仅仅。

C.句意为:①谁比得上我?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前者“若"意为比得上,后者“若”意为好像。

D.句意为:①了解历史罢了。②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前者“见"意为了解,后者“见”意为看见、看到。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字:①孰:疑问代词,哪个;若:比得上。②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故答案为: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②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8.选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描述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间接展现了吕蒙学识上的显著进步。这种侧面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可信度,还使得吕蒙的变化更加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选文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突显了其学识进步的迅速和显著。在学习之前,吕蒙被描绘为事务繁忙、无暇学习的人物;而在学习之后,他不仅能够在与鲁肃的对话中展现出广博的学识,还赢得了鲁肃的敬佩。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还使得吕蒙的成长和进步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这两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选文成功地展现了吕蒙学识的进步,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力量。故答案为:运用侧面描写,以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吕蒙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明其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2024七下·陆河月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司马温公幼时,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侯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司马光勤学》)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记忆不若人(担心)B.众兄弟既成诵(已经)

C.俟能讽诵乃已(等到)D.或马上(有的人)

10.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或中夜不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简析司马光学习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9.D

10.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勤学:读遍古代书籍,见多识广;勤记:兄弟们玩耍休息时,他闭门专心背书;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都在背诵文章;勤思:吟诵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颇有收获。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司马光在年幼时,记忆力并不出众。当他和兄弟们在一起学习时,其他的兄弟们已经能够熟练背诵并去休息了,而他独自留在房间里不出来,直到他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他常常说:“付出努力越多,收获就越大。我精心背诵的内容,会终身难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广泛阅读古籍,学识渊博,记忆力也很强。他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有时在骑马时,有时在半夜醒来睡不着时,我都会吟诵书中的内容,思考它的意义,这样收获会更多。"

9.A.句意为: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患,担心。

B.句意为:众兄弟们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了。既,已经。

C.句意为: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俟,等到。

D.句意为:或者在骑马的时候。或,或者。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为:有时在半夜醒来睡不着时,我就会吟诵这些内容,思考它的意义,这样我得到的好处就多了。

故答案为: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他展现出极强的勤学精神。司马光对古代书籍有着深厚的兴趣,广泛涉猎各类古籍,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丰富而广博。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不断学习的态度,是他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司马光非常勤记。他能够抓住一切机会和时间进行背诵和记忆。当他的兄弟们都在玩耍休息时,他却闭门不出,专心背书。甚至在骑马走路和半夜睡不着觉时,他都在默默地背诵文章。这种勤奋的记忆方式不仅帮助他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使他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司马光善于勤思。他不仅仅是机械地背诵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会对所吟诵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边学习边思考的方法,使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故答案为:勤学:读遍古代书籍,见多识广;勤记:兄弟们玩耍休息时,他闭门专心背书;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都在背诵文章;勤思:吟诵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颇有收获。

(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

“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没有安全感。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在手机依赖症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单,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材料三】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

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

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

3到5小时41.23%上网查资料19.23%

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

12.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考生小李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

B.“手机依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身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但是只有在有明显需要时,才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

C.手机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泱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思维的进行

D.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如果青少年在原本睡觉的时间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玩游戏等,很可能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13.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1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答案】12.B

13.(1)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2)导致“注意力缺失”,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男响生活、学习和工作。(3)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健康等。

14.(1)媒体、社区、学校等可就“手机依赖症”的弊病、危害等广泛宣传;(2)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手机说明书上要指出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3)手机上瘾的人要强迫自己将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远离手机;(4)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2.ACD.正确;

B.错误。结合材料二“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但是只有在有明显需要时,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信息提取。①结合材料二"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归纳答案: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②结台材料二“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归纳答案:导致"注意力缺失”等。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③结合材料二"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归纳答案:影响健康等。

故答案为:(1)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2)导致“注意力缺失”,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男响生活、学习和工作。(3)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健康等。

14.本题考査阅读表达。针对过分依赖手机会导致以下问题: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导致“注意力缺失”,打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储康等。可见,手机对生活、工作、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以上方面给出相应措施即可。

故答案为:(1)媒体、社区、学校等可就“手机依赖症”的弊病、危害等广泛宣传;(2)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手机说明书上要指出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3)手机上瘾的人要强迫自己将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远离手机;(4)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黄旭华—潜海,铸大国重器》,完成各题

黄旭华——潜海,铸大国重器

①研制核潜艇倾尽了黄旭华的一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之重器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

一身痴气从零设计潜艇

②在妻子李世英看来,黄旭华从始至终都是一身痴气的大男孩。

③有人评价,我国在研制核潜艇上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的情况下,仅用10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的路,少不了他这份痴气。

④1958年,面对超级大困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核潜艇。那时,黄旭华32岁,因学过造船,又曾搞了几年仿苏式常规潜艇,被选中参加这一绝密项目。

⑤那时候,核潜艇什么样,有人见过:里面什么构造,没人清楚。开始论证和设计工作时,黄旭华坦言,我国缺乏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那时候搞核潜艇,都像是一个梦,“简直异想天开”。

⑥一身痴气的黄旭华,在科研上是天生的乐观派。他和研发团队一边摸底图内的科研技术,一边寻遍蛛丝马迹,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一点一滴积,甚至从*解剖"玩具获取信息。

⑦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太笨”,.在核潜艇上做出些成绩,是踏入这个领域,60多年的痴心不改。人来人往,有些人转行了,他说,“我还是走自己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

身先士卒参与深潜试验

⑧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多走几步?

⑨“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

⑩黄旭华有一套理论:与别人的大脑组成一个头脑网络,才能造就真正聪明的大脑。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时,他不当裁判,而是鼓励敞开交流,激发“头脑风暴”,这样就把他团队的头脑连成了一张网络。“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霾一扫而光。

这是他的作风,就像在设计核潜艇时一样,他喜欢走在前,把事情做到极致。

为国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

参与核潜艇项目研制前,黄旭华回到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从小就离开家到外上面求学,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交通恢复了,社会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他点点头说,一定会的。

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身不由己,避而不答。

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亲寄了1987年第6期的《上海文汇月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

含着泪水看完文章,老母亲把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讲:“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们要理解,要谅解他。"后来,他听到这句话,没有忍住泪水。

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

15.这篇文章表现了黄旭华什么样的品质?

16.第⑧⑨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7.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18.黄旭华为了研制核潜艇,多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他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具体干什么,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答案】15.表现了黄旭华痴心核潜艇研制,舍身忘我,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身先士卒,敢于创新,热爱父母,忠于祖国的品质。

16.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一步走和美国核潜艇的三步走进行对比,突出了黄旭华敢于创新、敢于走超的性格特点和为国着想的高尚品质。

17.语言描写,写出了黄旭华对团队成员的鼓励,表现了他不怕失败、勇担责任的高尚品质。

18.黄旭华对母亲充满了愧疚之情,因为30多年来为了工作没能对母亲尽孝,他对母亲是挚爱的,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让母亲从杂志上知道他的工作,免得她过分担忧,他一直怀念着母亲,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队伴他的围巾。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四个方面。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一点或几点完成做答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15.根据第①段“研制核潜艇倾尽了黄旭华的一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国之重器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可知,黄旭华的一生都在为了研制核潜艇而努力、奋斗,表现了黄旭华我心核潜艇研制,舍身忘我。根据第⑩段“’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和第段“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重旭华提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霾一扫而光”可知,黄旭华表示潜艇研究成果不求回报,研究失败承担责任,身先士卒,成为第一个与点士们一起参加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体现出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身先士卒。根据第⑨段“’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可知,黄旭华提出“三部并作一步走”的想法,体现出他敢于创新。根据第18段“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制极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可知,黄旭华对于自己的亲情债深感内疚,体现出他热爱父母。他认为研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体现出他忠于祖国的品质。

故答案为:表现了黄旭华痴心核潜艇研制,舍身忘我,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身先士卒,敢于创新,热爱父母,忠于祖国的品质。

16.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根据第⑧段“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多走几步"可知,美国人为了实现“水滴线型核潜艇稳定性最好”的观点慎重的走了三步。有人认为我国技术落后,应该也多走几步。根据第⑨段"’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可知,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观点,并且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第⑧段和第⑨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一步走和美国核潜艇的三步走进行对比,突出黄旭华敢于创新和为国着想的高尚品质。

故答案为: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一步走和美国核潜艇的三步走进行对比,突出了黄旭华敢于创新、敢于走超的性格特点和为国着想的高尚品质。

17.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叙述了黄旭华的语言,运用了语言描写。黄旭华的言语表示,“干对了是最好的,干错了自己承担责任”,突出了黄旭华对团队成员的鼓励,表现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故答案为:语言描写,写出了黄旭华对团队成员的鼓励,表现了他不怕失败、勇担责任的高尚品质。

18.本题考査人物情感。根据第段“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身不由己,避而不答"可知,黄旭华三十多年潜心研制核潜艇,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缺少对母亲的孝敬和感恩,对母亲充满了愧疚之情。根据第段“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亲寄了1987年第6期的《上海文汇月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可知,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让母亲从杂志上知道他的工作,免得她过分担忧,看他对母亲是挚爱的。根据第18段“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可知,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一直怀念着母亲,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

故答案为:黄旭华对母亲充满了愧疚之情,因为30多年来为了工作没能对母亲尽孝,他对母亲是挚爱的,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让母亲从杂志上知道他的工作,免得她过分担忧,他一直怀念着母亲,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队伴他的围巾。

三、作文(50分)

19.(2024七下·陆河月考)请以“那一刻,我感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那一刻,我感到成长的重量

成长,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经历的一段旅程,它充满了欢笑、泪水、挫折与成功。而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特别的时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成长的重量。

那是一个晴朗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在书桌前埋头苦读,准备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我接起电话,是妈妈的声音,她告诉我奶奶突然生病了,需要我回家帮忙照顾一段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一紧。奶奶一直是我心中的依靠,她的突然生病让我感到无比担忧。但我也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担忧中,我需要承担起责任,帮助家人渡过这个难关。

于是,我收拾好书包,匆匆赶回家中。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奶奶,我心里的难过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我明白,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我要坚强,我要成为奶奶的依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我不仅要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每天早晨,我会早早起床为奶奶准备早餐,然后匆匆赶去学校上课。放学后,我会第一时间回家,为奶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虽然很累,但我从未抱怨过,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成长的责任,是我应该承担的义务。

那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重量。它不仅仅是个体的成熟和进步,更包含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我明白了,成长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刻的我虽然疲惫,但却充满了力量。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成长的含义,也学会了如何去承担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成长的重量,继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勇敢地面对,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成长,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更好地保护那些我爱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形式。

【题干分析】:①“那一刻"强调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我感到”则明确了要以第一人称来写自己的感受。②写作思路上,可以先思考在什么样的特定时刻让“我"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感受,然后详细描述这个时刻的情境以及自己内心的变化过程。要注意突出重点,着重描写那一刻的细节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在写作中,容易出现对“那一刻”的描述不够细致,或者感受表达不深刻的问题。作文开头可以设置悬念引出那一刻,事例素材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各种经历,结尾则可对这种感受进行升华。

【立意提取】那一刻,我感到幸福;那一刻,我感到自豪。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考验学生的语言提炼表达能力,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在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入手,降低写作时的难度,选材时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

1/1广东省汕尾市陆河某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2024七下·陆河月考)默写诗文。

(1)将军百战死,(《木兰诗》)

(2)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___,___,___,___。

(4)___,___,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写木兰英姿飒爽,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2.(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走进历史的星空,巍巍中华孕育了众多____的杰出人物。邓稼先献身于国防事业,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diànjī,jūgōngjìncuì,死而后已,“至今热血犹殷红";闻一多作为学者:他qièérbùshě,目不窥园,深宵灯火为伴,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革命家,情况又____:,虽然警报diéqǐ,但是他依然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独裁,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____。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赏读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读《黄河颂》,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伟大精神;读《老山界》,我们感受到那种像春蚕在咀嚼、像山泉在呜咽的不可捉摸的声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坚韧刚强的意志。因此,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1)据拼音写出词语。

diànjī()jūgōngjìncuì()

qièérbùshě()diéqǐ()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锋芒毕露迴乎不同不以为然

B.妇孺皆知大相径庭不以为然

C.锋芒毕露大相径庭不以为意

D.妇孺皆知迴乎不同不以为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B.只有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C.只有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D.只要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3.(2024七下·陆河月考)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文化”为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板块的名称。(名称字数为四到八个字)

4.(2024七下·陆河月考)学习了《邓稼先》和《说和做》,同学们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将下面的词组成与上联匹配的下联。

词语:建奇功隐姓埋名两弹一星邓稼先

上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下联:_________。

5.(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骆驼祥子》,完成表格填写,梳理出祥子悲剧命运的三部曲。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钱买了一辆新车。一落:____________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买车。二落:____________

三起:虎如给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三落: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2024七下·陆河月考)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猪,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孰若孤/未若柳絮因风起

D.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选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2024七下·陆河月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司马温公幼时,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侯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司马光勤学》)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记忆不若人(担心)B.众兄弟既成诵(已经)

C.俟能讽诵乃已(等到)D.或马上(有的人)

10.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或中夜不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简析司马光学习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

“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没有安全感。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在手机依赖症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单,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材料三】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

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

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

3到5小时41.23%上网查资料19.23%

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

12.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考生小李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

B.“手机依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身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但是只有在有明显需要时,才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

C.手机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泱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思维的进行

D.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如果青少年在原本睡觉的时间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玩游戏等,很可能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13.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1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2024七下·陆河月考)阅读(黄旭华—潜海,铸大国重器》,完成各题

黄旭华——潜海,铸大国重器

①研制核潜艇倾尽了黄旭华的一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之重器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

一身痴气从零设计潜艇

②在妻子李世英看来,黄旭华从始至终都是一身痴气的大男孩。

③有人评价,我国在研制核潜艇上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的情况下,仅用10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的路,少不了他这份痴气。

④1958年,面对超级大困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核潜艇。那时,黄旭华32岁,因学过造船,又曾搞了几年仿苏式常规潜艇,被选中参加这一绝密项目。

⑤那时候,核潜艇什么样,有人见过:里面什么构造,没人清楚。开始论证和设计工作时,黄旭华坦言,我国缺乏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那时候搞核潜艇,都像是一个梦,“简直异想天开”。

⑥一身痴气的黄旭华,在科研上是天生的乐观派。他和研发团队一边摸底图内的科研技术,一边寻遍蛛丝马迹,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一点一滴积,甚至从*解剖"玩具获取信息。

⑦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太笨”,.在核潜艇上做出些成绩,是踏入这个领域,60多年的痴心不改。人来人往,有些人转行了,他说,“我还是走自己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

身先士卒参与深潜试验

⑧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多走几步?

⑨“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

⑩黄旭华有一套理论:与别人的大脑组成一个头脑网络,才能造就真正聪明的大脑。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时,他不当裁判,而是鼓励敞开交流,激发“头脑风暴”,这样就把他团队的头脑连成了一张网络。“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霾一扫而光。

这是他的作风,就像在设计核潜艇时一样,他喜欢走在前,把事情做到极致。

为国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

参与核潜艇项目研制前,黄旭华回到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从小就离开家到外上面求学,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交通恢复了,社会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他点点头说,一定会的。

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身不由己,避而不答。

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亲寄了1987年第6期的《上海文汇月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

含着泪水看完文章,老母亲把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讲:“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们要理解,要谅解他。"后来,他听到这句话,没有忍住泪水。

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

15.这篇文章表现了黄旭华什么样的品质?

16.第⑧⑨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7.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18.黄旭华为了研制核潜艇,多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他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具体干什么,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三、作文(50分)

19.(2024七下·陆河月考)请以“那一刻,我感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壮士十年归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笛,袖,凭,紫,戎

故答案为:壮士十年归;谁家玉笛暗飞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答案】(1)奠基;鞠躬尽瘁;锲而不舍;迭起

(2)D

(3)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diànjī“写作“奠基”;“jūgōngjìncuì"写作“鞠躬尽瘁”;“qièérbùshě"写作“锲而不舍”;“diéqǐ"写作“迭起”。

(2)锋芒毕露:形容人的才华或锐气全部显露出来。妇孺皆知:形容事物或人极为出名,甚至连妇女儿童都知道。迴乎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或区别。大相径庭:形容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或差距。不以为然:表示不认同或不同意某个观点或做法。不以为意:表示对人或事抱有一种轻视或不在乎的态度。根据“杰出人物"的提示,第一空选“妇孺皆知”恰当;根据“情况"的提示,第二空选“迥乎不同”;根据“威胁"的提示,第三空选“不以为意。

(3)划线句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只有……才……"表必要条件,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故答案为:(1)奠基;鞠躬尽瘁;锲而不舍;迭起;(2)D;(3)C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答案】礼节非小节;礼貌行为大积累

【知识点】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活动名称的拟写。注意题目要求“以礼仪文化"为题的黑板报,所以说这个板块的名称应该是和“礼文化”相关,也就是和“礼貌"主题相关。

故答案为:礼节非小节;礼貌行为大积累

【点评】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

4.【答案】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建奇功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对子。“呕心沥血”是联合短语,对“隐姓埋名"恰当,“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研究成果,“凝硕果”是动宾短语,对“建奇功"。

故答案为: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建奇功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5.【答案】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知识点】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一生经历三起三落。祥子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的情况。在辛苦攒钱买了新车后,他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这使得他买车的梦想第一次破灭。祥子第二次的失落。在他通过卖骆驼、拼命拉车等方式重新积攒资金,准备再次买车时,不幸再次降临。这一次,是曹先生遭搜捕,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他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祥子命运的最终落幕。在虎妞的支持下,祥子得到了二强子的车,本以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但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最终,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不得不卖掉了车,他的梦想彻底破灭,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故答案为: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答案】6.B

7.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②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8.运用侧面描写,以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吕蒙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明其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6.A.句意为: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②(木兰)早上辞别父母上路。前者“辞”意为推托,后者“辞"意为告别。

B.句意为: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②只听得见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但”都是副词,意为只、仅仅。

C.句意为:①谁比得上我?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前者“若"意为比得上,后者“若”意为好像。

D.句意为:①了解历史罢了。②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前者“见"意为了解,后者“见”意为看见、看到。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字:①孰:疑问代词,哪个;若:比得上。②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故答案为: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②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8.选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描述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间接展现了吕蒙学识上的显著进步。这种侧面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可信度,还使得吕蒙的变化更加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选文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突显了其学识进步的迅速和显著。在学习之前,吕蒙被描绘为事务繁忙、无暇学习的人物;而在学习之后,他不仅能够在与鲁肃的对话中展现出广博的学识,还赢得了鲁肃的敬佩。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还使得吕蒙的成长和进步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这两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选文成功地展现了吕蒙学识的进步,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力量。故答案为:运用侧面描写,以鲁肃与吕蒙论议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吕蒙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明其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答案】9.D

10.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勤学:读遍古代书籍,见多识广;勤记:兄弟们玩耍休息时,他闭门专心背书;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都在背诵文章;勤思:吟诵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颇有收获。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司马光在年幼时,记忆力并不出众。当他和兄弟们在一起学习时,其他的兄弟们已经能够熟练背诵并去休息了,而他独自留在房间里不出来,直到他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他常常说:“付出努力越多,收获就越大。我精心背诵的内容,会终身难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广泛阅读古籍,学识渊博,记忆力也很强。他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有时在骑马时,有时在半夜醒来睡不着时,我都会吟诵书中的内容,思考它的意义,这样收获会更多。”

9.A.句意为: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患,担心。

B.句意为:众兄弟们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了。既,已经。

C.句意为: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俟,等到。

D.句意为:或者在骑马的时候。或,或者。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为:有时在半夜醒来睡不着时,我就会吟诵这些内容,思考它的意义,这样我得到的好处就多了。

故答案为: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1.他展现出极强的勤学精神。司马光对古代书籍有着深厚的兴趣,广泛涉猎各类古籍,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丰富而广博。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不断学习的态度,是他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司马光非常勤记。他能够抓住一切机会和时间进行背诵和记忆。当他的兄弟们都在玩耍休息时,他却闭门不出,专心背书。甚至在骑马走路和半夜睡不着觉时,他都在默默地背诵文章。这种勤奋的记忆方式不仅帮助他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使他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司马光善于勤思。他不仅仅是机械地背诵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会对所吟诵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边学习边思考的方法,使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故答案为:勤学:读遍古代书籍,见多识广;勤记:兄弟们玩耍休息时,他闭门专心背书;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都在背诵文章;勤思:吟诵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颇有收获。

【答案】12.B

13.(1)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2)导致“注意力缺失”,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男响生活、学习和工作。(3)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健康等。

14.(1)媒体、社区、学校等可就“手机依赖症”的弊病、危害等广泛宣传;(2)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手机说明书上要指出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3)手机上瘾的人要强迫自己将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远离手机;(4)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