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1页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2页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3页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4页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下单元检测

第4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

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

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

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

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

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

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

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

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

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

“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

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

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

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

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

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

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

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

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

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

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

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

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

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

“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

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

战》)

材料二:

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

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

“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

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

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

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

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只

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

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

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

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

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

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

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

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

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

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

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

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

媒介阅读知识图谱。(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

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

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

育价值,就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力量。

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

字能够赋予人们想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

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寻求新的理解媒介。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

全取代传统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

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传统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并不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

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被演绎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方便师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到不同形式的经典名著。与传统

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

名著的阅读与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

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

有的传播范围,拓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借助无线广播,《水浒

传》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

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影响,随着拍摄技术的

提高和对《水浒传》的解读越来越深刻,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水浒

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而在网络方面,有专以讨论《水

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各类媒介对

《水浒传》的解读与《水浒传》原著文本之间达到了“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

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答案C

解析“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说法绝对,原文“要想读

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

如何转化的”只是条件之一。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下实现的。

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

和文化心理。

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

成为社交型阅读。

D.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于文无据,原文“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

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

的首选"说的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的形态比较容易形成。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答案A

解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词,与“散文化的语言”同属于文字媒介,不属于跨

媒介学习。

4.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

答案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跨媒介阅读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已经成

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接着阐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指出“跨媒介阅读

与交流"活动应该围绕言语活动展开;然后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面临的挑战;最后

展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提出你的建议。(6分)

答:_________

答案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核心仍然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避免培养成新闻

学素养。②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规避海量的跨媒介信息对学生的认知造成的困扰。

③规避声、光、电等媒介对学生的干扰,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④

跨媒介阅读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要规避只注重表面形态改变的做法。⑤要注意对阅读

元素的分拆和关联,避免不同的媒介元素的混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胀着许

多的惊讶、欢喜,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

不知从什么时日起,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鲜有书信出

现,唯有一些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

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妻子跟我说,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电话这么方便,还写什么信。就没

有写。兜里揣了手机,拿出来就讲,用得着再写信,再贴邮票,再往邮局跑吗?妻子的深

意被我忽略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家里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因上

了网,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

风尽管聊,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

值朔风吹雪,戎马辽东。“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大约没有谁能

比过当兵的人。盼信—读信—复信,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正是人生的菁华。

至今想起那包被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

就好像我们的专列,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阅读中又可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那熟悉的字迹,

那字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浓湿

的泪痕。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

想象,进而收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

物质性收藏更为珍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旧信重读,你会发现生命从

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冲走,过去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

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作为语言符号,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

是真实。(除非将它用于阴谋,群英会蒋干中计,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书

信最能贴近情感、事件的本原,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

样永恒苍凉的生命叩问,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

史,又是宽广悠远的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而且还继承了父母、

祖父母、曾祖父母们的书信,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妄发谵语,将此类

“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那真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

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

为了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等等,你必得尽其所能选

择最美的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

书》《曾国藩家书》等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

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

邮政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

里依然散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了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处弥留之际,他记

起了从前老伴的抱怨,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

写好了,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等手段使人们对书信的热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认为电话和伊妹儿不如书信那么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会让人

感到幸福,充实而富足。

C.作者认为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D.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书信传统的热爱,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

答案D

解析D项,“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无中生有,作者表达的是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中“鼓胀”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从前书信数量多

时,给人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B.“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从而衬托出对

书信的热爱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问句也能启发读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使文章富有诗意,也能表达作者

对书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答案B

解析B项,“反感"一词过重了,这里只是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

8.文中画线句子“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中,“这一切"包含哪

些内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4分)

答案①书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让读者感到幸福、充实而富足。

②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③书信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9.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①是对书信品质的具体表现,再次体现了书信的价值。②是对文章主题的形象表

达,有利于引发现代人对书信传统的重新思考。③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

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

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

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

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

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

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将材》,有删改)

材料二:

冬吴侯等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

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

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

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

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

“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檗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①不仁,其臣莫

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檗王曰:“所谓‘臣义而

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

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节选自《左传·吴楚柏举之战》,有删改)

【注】①瓦:即子常,名瓦,又称囊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

冬A吴侯等B伐C楚D舍舟E于淮汭F自豫章G与楚H夹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其劳苦”与“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苦”的含义

相同。

B.“事无苟免"与“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两句中“苟"的含义不同。

C.左司马,古代官职名,参掌军政。春秋时期始置,战国时期楚、赵等国都有设立。

D.“阖庐之弟夫檗王晨请于阖庐曰”中的“晨"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在早晨。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将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又能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

人。

B.大将能听取别人的进谏,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遇见贤者能努

力学习。

C.左司马戌认为子常要先沿着汉水和楚军周旋,再把他们的船毁掉,最后回头堵塞大隧

等隘口。

D.尽管夫檗王的进言没有被阖庐采纳,但他认为臣下合乎道义就去做,不必等待命令,

便抢先攻击子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

(2)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

14.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子常作为将领如何“不义”。

【答案】10.ADF11.A12.C

13.(1)对勇敢向前的人加以重赏,对贪生怕死的人加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惩罚不因对方

的地位高低有所改变。(2)平安无事时您争要官位,危难时就逃跑,你想逃到哪里去

14.①义将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②子常知道不能取胜后就想逃走,不是义将

所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冬天,蔡侯等人攻打楚国。在淮水边上把船丢弃登岸,从豫章进发,和楚军隔汉水

对峙。

“冬"意为冬天,指的是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应作为状语单独存在,故应在A处断开;

“吴侯等伐楚”中,“吴侯等"是主语,“伐”是谓语动词,“楚"是宾语,句子成分完

整,故应在D处断开;

“舍舟于淮汭”是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应为“于淮汭舍舟”,其与后文“自豫章与楚夹

汉”存在时间先后关系,故应在F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说法错误,含义不同。“苦":辛苦;/使……受苦。句意:清楚部下的辛劳苦楚。/一

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B.正确。“苟”:马虎、随便;/如果。句意:做事一丝不苟。/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会

忘记大家。

C.正确。

D.正确。句意:阖庐的弟弟夫檗王在早晨时向阖庐请求说。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再把他们的船毁掉,最后回头堵塞大隧等隘口"错误,根据原文“子沿汉而与之上

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

之”,应是左司马戌带领方城外的所有人马去把他们的船毁掉,再回头堵塞大隧、直辕、

冥厄隘口。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厚”,丰厚的;“逾”,超越,拖延;“择贵”,因对方的地位高低有所改变。

(2)“安”,平安无事的时候;“难”,危难时;“将何所入”,宾语前置句,应是

“将入何所”,你想逃到哪里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原文“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可知,做事

一丝不苟,不被利益所诱惑,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是义将。所

以,义将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

而材料二中,根据子常的行为“子常知不可,欲奔"子常奔郑”以及史皇对他的评价

“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可以看出,子常知道不能

取胜后就想逃走,不是义将所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根据不同的将帅不同的才干,)将帅可分为九种类型: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礼

法规范部下的行动,了解部下是饥是寒,清楚部下的辛劳苦楚,这种将帅是仁将;做事一

丝不苟,不被利益所诱惑,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是义将;身居高

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而不清高,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个性

刚直又能包容他人,这样的将帅是礼将;运用战术高深莫测,足智多谋,身处逆境能转祸

为福,面临危险又知逢凶化吉,这样的将帅是智将;对勇敢向前的人加以重赏,对贪生怕

死的人加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惩罚不因对方的地位高低有所改变,这样的将帅是信将;

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概豪壮,斗志昂扬能胜千夫,善于保卫国家,又擅长

剑戟,这样的将帅是步将;能攀高山,走险地,身先士卒,锐不可当,撤退时在队伍后面

抵挡敌兵掩护他人,这样的将帅是骑将;气盖三军,所向无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不马

虎,面对强大的敌人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是猛将;遇见贤者能努力学习,好像赶不上似

的,听从别人的进谏就像顺着水流一样,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

样的将帅是大将。

材料二:

冬天,蔡侯等人攻打楚国。在淮水边上把船丢弃登岸,从豫章进发,和楚军隔汉水对

峙。左司马戌对子常说:“您沿着汉水和他们上下周旋,我带领方城外的所有人马去把他

们的船毁掉,再回头堵塞大隧、直辕、冥厄隘口。您渡过汉水攻击他们,我从后面攻击,

一定把他们打得大败。”商量完了就出发了。武城黑对子常说:“吴国是用木头做的战

车,我们用皮革蒙上战车,不能持久作战,不如速战速决。"史皇对子常说:“楚人讨厌

您而喜欢司马。如果司马在淮河边上把吴国的船只毁掉,堵塞隘口回来,这是他独自一人

战胜了吴国。您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这样,就不能免于祸难。”于是子常渡过汉水摆开阵

势,从小别山直到大别山。打了三仗,子常知道不能够取胜,想逃走。史皇说:“平安无

事时您争要官位,危难时就逃跑,你想逃到哪里去您一定要为国拼死作战,以前的罪过

才能全部免除。"

十一月十八日,两军在柏举摆开阵势。阖庐的弟弟夫檗王在早晨时向阖庐请求说:

“楚国囊瓦不仁,他的部下没有拼死的决心,我们抢先攻击他,他们的士兵一定会逃跑。

然后大军接继上去,一定能取胜。"阖庐不答应。夫檗王说:“所谓‘臣下合乎道义就去

做,不必等待命令’,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今天我拼死作战,楚国就可以攻下了。”便

带着属下的五千人抢先攻击子常的士兵。子常的士兵逃跑,楚军大乱,吴军把他们打得大

败。子常逃奔郑国,史皇在子常车上战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梅①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②郁嵯峨。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窝居夔州,安史之乱后杜甫入

川,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后一站。诗人旅居江峡,见腊梅乍开,顿生故园之思,遂作此

诗。②巫岫:巫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腊前"年后”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从梅蕊已破到梅花正多,诗人一直在关注

着。

B.颔联将美好春光与“客愁"进行对比,以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造成了强烈的艺术

效果。

C.颈联写满树梅花与雪同一颜色,春风拂煦,春江微波,正与岸边梅花交相辉映。

D.尾联诗人运用想象,由眼前的春景想到故乡苍郁而巍峨的巫山,有“月是故乡明”之

感。

16.请简要赏析本诗的结构特色。

【答案】15.D

16.①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诗。首先写诗人关盼梅花之情,其次抒对故园的

思念之情,最后,尾联更是道出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的原因:战乱流离、背

井离乡,故园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恨,意蕴无穷。

②一、三联相连,以景为主;二、四联相连,以情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诗人

凄凉落寞之情,景与情紧密相联。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想到故乡苍郁而巍峨的巫山"错误,巫山是眼前之景,不是故乡之景。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结构特色的能力。

本诗写梅,但并不仅仅只写梅花本身,而是在写梅花的同时贯穿了诗人的情感变化。比

如,首联从梅蕊初绽到梅花盛开,从腊前到年后,写了时序变化,让作者似乎看到了春姗

姗来迟的脚步;写了梅花的开放过程,又好似体现了诗人天天看花,关注盼望的心情,从

梅花次第之中表现的是诗人盼春惜春之情。颔联承首联写春意浓,然而“最奈客愁何”一

句说明再好的春光春色也无法排遣“客愁"。“客愁”的“客”,说明诗人身在他乡为

“客”,由此可见出其在此暗暗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颈联又稍一停顿,不顺势抒情

而写景,展现了一派大好春光。但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其中原因诗人又在

尾联道出,将“客愁"之意重申。春水春花,春光春色,虽然赏心悦目,但“都非故园春

色,是以对巫岫而添愁耳。秋思是故乡,春思也是故乡。故乡情也是爱国情,因为是动荡

的时局,血腥的战争逼得他背井离乡漂泊西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此大好春光之中

却不能尽情享受的原因:战乱流离、背井离乡,故园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恨,意蕴无穷。

从诗歌的写作手法布局来看,本诗首联重在展现“梅蕊”“梅花"开放的美景,颈联展现

了一派江中波映江边梅,岸上梅逐水中波的融融乐乐的春景。可见一、三联相连,以景为

主。而颔联直抒“最奈客愁何”,尾联说明“故园不可见”,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可见

二、四联相连,以情为主。本诗四联中,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作者凄凉落寞之情,

景与情紧密相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表达诗人老病孤愁的苍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

(2)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运用这一意象表达愁苦的句子是“___,___"

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猿”这一意象,作者常用猿或猿的叫声来表达心中的哀怨、愁

苦、孤寂等情感,“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答案】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漾清猿啼

(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作;(2)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全媒体时代会给舆论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方面,是传播主体的大幅增加和“信息

海洋”边界的极大扩展。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反而会让有效信息被埋没,让人徒增骑马

找马的无奈;资讯增多,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也________。信息传播也可能传播失真,

(_),同时,也恰恰说明:信息芜杂,优质内容依旧是稀缺资源;________,主流

声音依旧是刚性需求。

信息传播的背后有价值导向,观点交锋的深处是人心向背。网上新闻舆论阵地,正确

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主流媒体更应在多

元中居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融合发展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我们要加

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紧紧在理想信念、价值理

念、道德观念上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和主旋律更强劲,这正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使

命所系。

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答案甚嚣尘上人声鼎沸

解析甚嚣尘上: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说的是虚假新闻嚣张泛滥,

用“甚嚣尘上"合适。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

闹。此处是说信息传播中什么样的声音都有,用“人声鼎沸”合适。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表达观点也可能观点极化,传递情感也可能情绪泛化,舆论场上的这些新变化,既增加

了舆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

B.观点表达也可能观点极化,情感传递也可能情绪泛化,舆论场上的这些新变化,既增加

了舆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

C.观点表达也可能观点极化,情感传递也可能情绪泛化,舆论场上的这些新变化,导致舆

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增加

D.表达观点也可能观点极化,传递情感也可能情绪泛化,舆论场上的这些新变化,导致舆

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增加

答案B

解析根据括号前的“信息传播”,可知此处短语的结构为“名词+动词”,故括号里的

短语“观点表达"情感传递”与上文保持一致,更具连贯性,据此可排除A、D两项。

比较B、C两项,根据括号后的“同时”,括号中的内容应与后文构成并列关系,故括号

内使用关联词“既”,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故选B。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

劲、主旋律更高昂,这正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紧紧"应放在“团结在一起”前;二是搭配

不当,“主旋律"和“强劲”不搭配,可将“让正能量和主旋律更强劲"改为“让正能量

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生成的数字

文化更是将人类推进新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容量不断扩充、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古老的

传统文化迎来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

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

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从时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

史,探寻民族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

弗届,能有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成新

的文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如,古代服饰原

本具有社会符号性,而今天活跃于各新媒体平台的“汉服圈"并不含有传统服饰中的等级

意味。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新媒介可以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

化传送等方式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

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

答:_________

答案①原句采用短句形式,简洁明了。②原句描述新媒介特点的状语“通过数据化存

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放在句子开头,起强调作用。③原句“推动传统文

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中的“在时间和空间"与下文“从时间层面来看”“从空间层面

来看"相照应,结构更严谨。

解析从句式上看,原文“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

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是三个短句,语言有节奏

感,流畅鲜明,形式清晰,便于理解;修改后的句子变成了一个长句,没有了原句的节

奏,也失去了原句的简洁明了,显得有些冗长、含混,句意不够清晰。从结构上看,原句

描述新媒介特点的状语“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放在句子开

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新媒介运作的方式和途径,句意清晰,层次分明;改

后的句子不再强调“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强调的重点变成了

“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原来的表达效果。从语言表达的连贯上

来看,下文分别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来分析了新媒介的作用,“时间”在前,

“空间"在后,原句中的“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与后文“从时间层面来

看"从空间层面来看”相照应,使原句的结构更严谨,而改句删除了“在时间和空

间”,结构不太严谨,逻辑不够合理,失去了原来的表达效果。

22.下面是根据上文第二、三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6

个字。(5分)

答案①建构记忆②探寻源流③提升文化认同

④转化发展⑤改变外在形式

解析原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阐述“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

首先看第二段,根据“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

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可知,“新媒介"可以通过

“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再根据第二段中分别从“时间层面"和“空间

层面”来传承传统文化,而传承的前提则是“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可知第①处应该

填写“建构记忆”。根据“从时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探寻民族文

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容,结合第②处对应的“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的作用

是“覆盖广阔”,可得第②处应该填写“新媒介”在时间层面的作用:“探寻源流。"与

③相对应的“增强文化自信”是从时间层面的角度概括的新媒介的作用,因此③应该填写

从空间层面的角度概括的新媒介的作用;根据“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

送无远弗届,能有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可知,第③处应填

写与“增强文化自信”相对应的“提升文化认同"。④之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是并列关系,根据图表中的层级关系,④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是

总分关系;根据第三段中“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再结合第④处对应的“传承”,第④处应填写“新媒介”对“传统文

化"的第二个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字数要求,第④

处应填写“转化发展"。根据“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

新”可知,“新媒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包含了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个层

面的变化,因此第⑤处应填写与“更新内在精神"相对应的“改变外在形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多的

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变得更瘦、更

匀称,使鼻子变得更高、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承

认会编辑自己的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写作指导】

当人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媒介也在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

书中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论断,高度概括了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多年前英剧《黑镜》里出现的手机不离手,随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细节,互相点赞

积累网络信用值等情节,如今已变成现实。但是当人们沉浸在那些经过滤镜包装的自拍之

中时,他们会很难分辨现实和网络。研究指出,社交媒体上的美颜自拍让人们脱离现实,

创造出一种我们时刻都应该完美无缺的不当预期,频繁使用美颜滤镜会对人们的自尊产生

灾难性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这道题目的参考立意如下:

最佳立意角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时也要兼顾修心;凡事有度不可偏废;互联网时

代,修形修心都不可偏废。

参考立意:

①正确认识社交媒体对人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不要盲目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完美感觉中

而迷失了自我。

②真实的自我,更需照顾与尊重。

③请正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端正自己的审美观。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下单元检测

第4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

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

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

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

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

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

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

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

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

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

“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

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

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

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

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

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

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

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

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

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

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

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

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

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

“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

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

战》)

材料二:

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

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

“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

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

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

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

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只

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

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

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

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

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

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

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

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

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

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

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

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

媒介阅读知识图谱。(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

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

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

育价值,就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力量。

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

字能够赋予人们想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

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寻求新的理解媒介。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

全取代传统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

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传统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并不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

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被演绎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方便师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到不同形式的经典名著。与传统

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

名著的阅读与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

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

有的传播范围,拓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借助无线广播,《水浒

传》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

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影响,随着拍摄技术的

提高和对《水浒传》的解读越来越深刻,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水浒

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而在网络方面,有专以讨论《水

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各类媒介对

《水浒传》的解读与《水浒传》原著文本之间达到了“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

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下实现的。

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

和文化心理。

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

成为社交型阅读。

D.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4.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

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提出你的建议。(6分)

答: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胀着许

多的惊讶、欢喜,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

不知从什么时日起,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鲜有书信出

现,唯有一些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

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妻子跟我说,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电话这么方便,还写什么信。就没

有写。兜里揣了手机,拿出来就讲,用得着再写信,再贴邮票,再往邮局跑吗?妻子的深

意被我忽略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家里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因上

了网,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

风尽管聊,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

值朔风吹雪,戎马辽东。“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大约没有谁能

比过当兵的人。盼信—读信—复信,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正是人生的菁华。

至今想起那包被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

就好像我们的专列,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阅读中又可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那熟悉的字迹,

那字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浓湿

的泪痕。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

想象,进而收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

物质性收藏更为珍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旧信重读,你会发现生命从

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冲走,过去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

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作为语言符号,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

是真实。(除非将它用于阴谋,群英会蒋干中计,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书

信最能贴近情感、事件的本原,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

样永恒苍凉的生命叩问,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

史,又是宽广悠远的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而且还继承了父母、

祖父母、曾祖父母们的书信,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妄发谵语,将此类

“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那真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

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

为了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等等,你必得尽其所能选

择最美的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

书》《曾国藩家书》等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

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

邮政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

里依然散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了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处弥留之际,他记

起了从前老伴的抱怨,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

写好了,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等手段使人们对书信的热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认为电话和伊妹儿不如书信那么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会让人

感到幸福,充实而富足。

C.作者认为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D.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书信传统的热爱,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中“鼓胀"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从前书信数量多

时,给人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B.“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从而衬托出对

书信的热爱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问句也能启发读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使文章富有诗意,也能表达作者

对书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8.文中画线句子“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中,“这一切"包含哪

些内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4分)

9.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

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

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

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

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

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

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将材》,有删改)

材料二:

冬吴侯等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

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

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

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

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

“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檗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①不仁,其臣莫

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檗王曰:“所谓‘臣义而

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

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节选自《左传·吴楚柏举之战》,有删改)

【注】①瓦:即子常,名瓦,又称囊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

冬A吴侯等B伐C楚D舍舟E于淮汭F自豫章G与楚H夹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其劳苦”与“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苦”的含义

相同。

B.“事无苟免"与“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两句中“苟"的含义不同。

C.左司马,古代官职名,参掌军政。春秋时期始置,战国时期楚、赵等国都有设立。

D.“阖庐之弟夫檗王晨请于阖庐曰”中的“晨"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在早晨。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将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又能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