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B.图中B为NADPH,在增加CO2浓度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ATP中2.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结构,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运输至突触后膜需要消耗能量C.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3.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B.③过程可在线粒体内膜上或细胞膜上进行C.①②③过程均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发生D.①②③过程均产生ATP,③过程的量最多4.下列对内环境稳态的表述错误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C.高等动物可以依赖血清中的血红蛋白为全身细胞运送氧D.肝脏的活动除了可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还可维持整个组织液中糖浓度的稳定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的S型菌都由R型菌转化而来B.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噬菌体都带有35SD.用B型TMV(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A型TMV的蛋白质重组而成的病毒感染烟草,会得到2种子代病毒6.下图为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B.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D.与②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们在对胰腺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实验,请结合下图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图中a、b代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1)胰液分泌中有神经调节,如图所示。图中结构c是______,该处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9世纪,学术界已认识到胰液分泌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法国学者沃泰默在此基础上切断a和b处的神经纤维之后,发现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肠腔内,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激素调节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①稀盐酸→小肠粘膜(注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②稀盐酸+小肠黏膜→研磨并获得提取液(注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由实验分析,在盐酸刺激作用下,提取液中含有____分泌的微量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对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起作用,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稳定在1.9g/L左右,原因是图示d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等生理过程使血糖升高,机体维持该激素正常浓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4)马拉松运动员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8.(10分)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花色有白色、粉色、红色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机制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其遗传规律,现用开白色花和粉色花的的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获得F1,让F1杂交获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类型子一代(F1)表现型子二代(F2)表现型正交红色花(♀)粉色花(♂)红色花:粉色花:白色花=3:3:1反交红色花(♀)红色花(♂)红色花:粉色花:白花色=3:1: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花色的表现过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2)基因D、d位于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该植物花色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3)反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随机交配得F3,理论上F3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其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选取正交实验F2的红色花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红色花:粉色花:白色花=_______。9.(10分)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目前已发现多个单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植株,均表现为花药干瘪,不含花粉粒。引起雄性不育的隐性突变基因有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b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d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未知)等,具有一对或一对以上上述隐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请回答:(1)玉米的单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植株是指受一___________(填“个”或“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植株。(2)若只考虑A/a和B/b两对基因,则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同学甲为研究A/a与D/d基因的位置关系,利用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作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基因型为AADd的正常植株进行交配获得F1,F1正常植株与雄性不育突变植株比例为1∶1,该比例无法确定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从亲本正常植株(AADd)产生的配子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4)同学乙利用同学甲实验的F1植株进一步探究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思路是_______,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正常植株∶雄性不育突变植株=______,则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10.(10分)请回答下列与发酵应用有关的问题:(2)用白萝卜、豇豆、辣椒为材料制作泡菜,图2和图2分别是三种材料制作过程泡制液的化学指标变化,根据微生物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发酵过程分为以下阶段:初期,蔬菜入坛,表面会带有微生物,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的细菌生命活动被逐渐抑制;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泡菜液体pH为2.5~2.8,如图2所示,此时,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乳酸达到2.2%以上时,乳酸菌活性受到抑制,泡制液pH保持相对稳定,结合图2和图2曲线趋势,在泡制__________天后可食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且结合考虑泡菜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均较好。(2)国外制作青贮饲料时可用乳酸菌水剂喷洒,在青贮缸中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提高青贮品质。若从泡菜汁中分离提纯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在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该培养基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而后将提纯的乳酸菌通过液体发酵罐继续生产。11.(15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9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该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图为HIV的结构模式图,其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请回答下列问题:(1)HIV外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整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解表示)。(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相关生化反应,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NADPH,C表示ADP和Pi,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A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氧气,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B、B是由NADP+和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增加CO2浓度会使C3的含量增多,消耗NADPH增多,故B的含量会暂时降低,B错误;C、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NADPH和ATP生成NADP+和C(ADP),用于光反应合成NADPH和ATP,C正确;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B和ATP中,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熟记光反应及暗反应的场所及过程是解题关键。2、C【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详解】A、相邻的两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建立联系,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了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从而产生兴奋,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信号变化,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特点,对于突触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

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指那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被分解形成6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同时,氢也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下一个阶段。【详解】A、①是丙酮酸脱羧反应,②是二碳化合物参与的柠檬酸循环,①②均发生在线粒体中,A错误;B、③过程为电子传递链,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错误;C、①②③过程的一系列反应都需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C正确;D、②③过程均产生ATP,其中③过程的量最多,D错误。故选C。【点睛】熟知有氧呼吸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丙酮酸脱羧反应中没有ATP的产生是多数学生的易混点。4、C【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高等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组织液与血浆被血管壁阻隔,故两者要进行物质交换需通过毛细血管壁,B正确;C、高等动物可以依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为全身细胞运送氧,C错误;D、肝脏可以通过合成或分解肝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血浆和组织液可以进行过物质交换,故可组织液中血糖浓度的稳定,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B【解析】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同点方法不同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分别用32P和35S标记DNA和蛋白质结论不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相同点①均使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详解】A、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一部分是由S型细菌转化而来,一部分是由转化后的R型细菌分裂而来,A错误;B、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噬菌体都不含35S,C错误;D、用B型TMV(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A型TMV的蛋白质重组而成的病毒感染烟草,会得到B型TMV一种病毒,D错误。故选B。6、D【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②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经加工形成胰岛素过程,③表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据此分析。【详解】A、①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该细胞能合成胰岛素,故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为胰岛素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C正确;D、②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然后经过加工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与②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肠黏膜(十二指肠黏膜)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反馈大脑皮层【解析】

分析图中信息,a是传入神经纤维、b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突触,d是胰岛。其中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胰液。【详解】(1)图中的结构c是突触,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2)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①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将神经切除,将稀盐酸注入入狗的上段肠腔内,能促进胰液的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基础上将稀盐酸注入小肠粘膜(十二指肠)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稀盐酸和肠粘膜混合加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入小肠黏膜血液后,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说明胰液的分泌与盐酸无关,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或体液调节)有关。②由实验分析可知,在盐酸刺激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之所以可以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机体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维持血糖浓度和该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4)跑步疲劳了却还能坚持跑完全程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的。【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要求考生识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体液调节的特点;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8、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X基因的自由组合bbXDXDBBXdY4:3bbXDXD:bbXDXd=3:124:8:3【解析】

题意分析,根据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合题意可知,红色花的基因型为B_

XD_、粉色花的基因型为B_

Xd_、白色花的基因型为bb_

_,据此答题。【详解】(1)由图示可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两对基因分别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的控制生物的性状。

(2)根据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可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而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该植物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由于白色的基因型为bb_

_,粉花的基因型为B_

Xd_,而反交后代中均为红色花,故亲本为bbXDXD和BBXdY,则子一代为BbXDXd和BbXDY,理论上子二代中红色:粉色:白色=3:3:2

,其中开白色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Xd:bbXDY:bbXdY=1:

1:

1:1,而实际上子二代中,红色:粉色:白色=3:

1:

1,故推测隐性纯合子bbXdY致死,故子二代的白花植株中存活的个体有bbXDXD:bbXDXd:bbXDY=1:1:1,其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XD:bXD=3:

1

,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

bXD:

bY=1:1,若让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随机交配得F3,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DXD:bbXDXd:bbXDY:bbXdY(致死)=3:

1:3:

1,故雌雄比例为4:

3

,其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DXD:bbXDXd=3:

1。

(4)根据正交的后代中有粉色和红色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DY和BBXdXd子代的基因型为BbXDXd和BbXdY,子二代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_

XDXd和B_XDY

,其中BB:

Bb=1:

2,红色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B_

:bb=8:

1,4理论上红色的比例为8/9×3/4=24/36,粉色花的比例为8/9×1/4=8/36;白色花的比例为1/9,白色花中bbXDXD:bbXDXd:bbXDY:bbXdY(致死)=1:

1:

1:1,故白色花的比例为1/9-1/9×1/4=3/36,故子代中红色花:粉色花:白色花=24:8:3。【点睛】熟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根据图中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突破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对5母本管Aa和Dd基因在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其和aadd杂交子代AaDd(正常植株)和Aadd(雄性不育突变)的比例都是1∶1选择F1野生型植株(AaDd)自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9∶7【解析】

根据题干中“引起雄性不育的隐性突变基因有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b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d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未知)等,具有一对或一对以上上述隐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只有A_B_D_才表现为雄性可育,且其中Aa、B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根据题干中“有一对或一对以上上述隐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所以玉米的单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植株是指受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植株。(2)根据题干中“有一对或一对以上上述隐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所以A/a和B/b组成的基因型中A_bb、aaB_和aabb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型有5种。(3)aadd的个体雄性不育,所以只能作母本;当其与AADd杂交,aadd只能产生ad的配子,不管Aa和Dd基因在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产生AD和Ad的配子,配子之间随机结合生成AaDd(正常植株)和Aadd(雄性不育突变)的比例都是1∶1,所以无法确定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4)为了确定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可以选择F1野生型植株(AaDd)自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子代A_D_∶aaD_∶A_dd∶aadd=9∶3∶3∶1,即正常植株∶雄性不育突变植株=9∶7,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两对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生需要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设计合理的实验进行分析,10、好氧或需氧较低的pH抑制了不耐酸菌的酶活性20-22(填20天、或22天均可)亚硝酸盐口味、色泽、口感如硬脆等稀释涂布平板酸碱指示剂(填酚红等也可)【解析】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2,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详解】(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隔绝空气,会使代谢类型为好氧的菌被逐渐抑制,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较低的pH会使不耐酸菌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