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兴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北京大兴初二(下)期末

语文

2024.7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份。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火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在“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自然之和

“天地和而万物生”,“和"【甲】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四季交替,草木枯荣,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大自然的和谐之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推进农业文明,古人建起翻山越岭的渠系、巧夺天工的堰堤,引黄灌溉更是造就了“塞上江南”【乙】的神奇景象。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而且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1.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②标示特定称谓;③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④标示讽刺或否定。文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_____。

2.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家国之和

“和"是“和睦谐调”,是真诚待人,不挑拨离间。“和"是“温和平静”,是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面对矛盾,与其①,我们不如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②。

“和"是“和衷共(jì)”,是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处事原则,携手并进!面对风云变幻、纷争(dié)起的国际形势,中华民族追求中正和谐而不尚独强独霸,并以此为精神守则,维护世界和平。

3.同学们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和意思有疑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在这里是“挑拨使人不和”的意思,应读作“jiàn"。

B.“强”在这里是“硬要"的意思,应读作“qiǎng”。

C.“和衷共jì"中“jì”在此处意为“过河”,应写作“济”。

D.“纷争dié起"中“dié”在此处意为“轮流”,应写作“叠”。

4.在横线①处填入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不可遏B.针锋相对C.袖手旁观D.纠缠不休

5.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②处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符合语境。

思想之和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中华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其实礼仪规范只是外在形式,“以和为贵”才是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关于“和同之辩”,晏婴这样打比方:所谓“和"就好像做一锅肉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工努力让不同的食材、作料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这就是“和生实物”。而“同”,则是“以水济水”,用水来煮水,哪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呢?正所谓“和生万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_。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

6.请根据材料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你对“同则不继"解读。

7.同学们想补充一则小故事来论证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以下两则故事中最合适的一则是()

【甲】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相谈甚欢。【乙】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年少时结为至交密友,都是饱学之士。陈重被举荐为孝廉后,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把功名让给雷义。同朝为官期间,两人相互扶持,政声载道。后来雷义被免职,陈重得知后一同辞官还乡。

【答案】1.甲③乙②

2.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还是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理念。3.D4.C

5.示例1:是阳光,可以融化敌对的坚冰。

示例2:是桥梁,可以跨越人际的沟壑。

6.示例: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7.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号的用法。

【甲】处,根据“‘和’【甲】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语境可知,此处着重论述“和"字,所以此处的引号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参看选项,可知符合“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一项,故选③;

【乙】处,根据“引黄灌溉更是造就了‘塞上江南’【乙】的神奇景象"语境可知,此处“塞上江南”是对北方富足之地的一种称呼,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参看选项,可知符合“标示特定称谓"一项,故选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画线句“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而且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语病有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和宾语残缺两种语病,将“而且"改为“还是”,在句末加“的理念"。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

D.迭起:diéqǐ,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迭”是屡次的意思,而非“轮流”,也不能写作“叠”。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B.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

C.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D.纠缠不休:形容争辩个没完

根据“面对矛盾,与其①,我们不如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语境可知,此处指面对矛盾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应使用“袖手旁观”。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是+名词,可以+七字偏正结构短语";内容上,运用比喻的形式,写出和的作用。

示例:是大海,可以包容彼此的瑕玷。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同:相同。则:就。继:继续;接续。“同则不继”的意思是: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故事【甲】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在政策争辩时各执己见,寸步不让,看似政敌;但在私下交往以诗相和,相谈甚欢,能洽守交友之义,符合孔子主张的“君子和而不同”观点。而故事【乙】则是陈重与雷义少时就结为至交,陈重举荐雷义,把功名让给雷义,得知雷义被罢官自己也辞官,体现的是重友情,同进退,与“和而不同"无关。

故选【甲】。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8.默写。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推己及人,关注世间弱者,是许多古代圣贤可贵的思想情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也用否定句表达了相似的观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③__________”的感叹,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情怀。

【答案】①.潭影空人心②.人不独亲其亲③.不独子其子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潭、庇、俱"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共6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③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本诗从诗人“暮投石壕村”到天明登途,从差役“①_____"(用三字原文)到带妇应役,从老翁“逾墙走”到独自归家……线索完整,情节紧张。诗人首尾叙事,中间巧借老妇之口,诉说其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②_____给底层人民生活造成的深重苦难。

10.本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和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现了人物的矛盾心理。请分别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表现这种矛盾心理的用意。

【答案】9.①.夜捉人②.战乱(或“安史之乱"战争”“兵役"等)

10.示例:老妪虽然力衰,但还是自请应役,这样可保全家中仅存的弱小。诗人写这种矛盾心理,用意在于刻画饱受战祸、生活困苦但坚强不屈的老妪形象/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艰难无奈/表达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虽然衣单,但还是希望天更冷些,这样他的炭就能多卖出些价钱。诗人写这种矛盾心理,用意在于塑造勤劳朴实、生活艰难但又充满希望的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艰难无奈/表达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①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意思是: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其中的“吏"就是差役,其行为是“夜捉人”,结合题干“从差役“"(用三字原文)到带妇应役”的提示可知,此处应填“夜捉人"。

第②空:诗中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强悍、横暴,是从“老妇”致辞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的。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写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叙述。结合内容可知,杜甫要表现的是人民的疾苦,通过官吏夜捉人这种形式告诉读者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从侧面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结合诗中背景是安史之乱可知,此处可填战乱(或“安史之乱”“战争"兵役”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意思是: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老妪”年老力衰与自请上战场形成了矛盾,但联系上文“老妪"的三个儿子都已经上了战场,家中只剩下自己、媳妇和孩子吃奶的孙子可知,老妇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实际上是老妇为了媳妇不被带走,不顾自身已经年老体衰自己服役,表现了老妇为了保全家人而勇于承担苦难的牺牲精神,更能突出“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可见,诗人写这种矛盾心理,用意在于刻画饱受战祸、生活困苦但坚强不屈的老妪形象,表达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可怜他尽管身上穿得很单薄,但是担心炭贱所以还是希望天更寒冷些。“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这样炭就会卖个好价钱。诗人用“不合常理"之举,深刻的写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可见,诗人写这种矛盾心理,用意在于塑造勤劳朴实、生活艰难但又充满希望的卖炭翁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三)(共7分)

阅读《北冥有鱼》,完成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集释》)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天下为公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B.志怪者也处处志之众志成城志存高远

C.去以六月息者也休养生息奔流不息瞬息万变

D.无所至极去后乃至自始至终精诚所至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理解:这一句是对鹏外形的描写,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气象之宏伟,令人瞠目。这里用鹏鸟巨大的身躯和翅膀象征了沉重的负担和限制,鹏鸟的飞翔是对摆脱这些束缚的渴望。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翻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理解:鹏鸟不愿局限于北海一地,它将借助大海的涌动之力振翅高飞,目标是遥远而广阔的南海。鹏鸟的飞翔,是庄子奇幻文笔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迁移,更象征了一种精神上的飞跃。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翻译:山野中奔腾的马,空气中飘飞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大鹏高飞九万里,要借助六月的大风和海运之力。马儿和尘埃,也需要借助气息吹拂而生存。说明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要受到不同的限制。

13.庄子在《逍遥游》中也写到了其它的鸟儿形象。根据《北冥有鱼》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

蜩与学鸠笑之①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②而止,时则不至,而控③于地而已矣,奚④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斥鴳笑之曰:“彼⑤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⑥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之:代指鲲鹏。②榆枋:榆树和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③控:引,落下。④奚:什么,哪里。⑤彼:它,这里指大鹏。⑥至:极,最。

庄子塑造的无比宏大的鹏鸟形象,象征着①________。链接材料中的蜩与学鸠认为自己的飞翔能力足以达到“②”,而斥鴳则认为自己的飞翔能力足以达到“翱翔蓬蒿之间”,与鹏鸟的飞翔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它们③_________的想法。这种对比体现了庄子哲学中关于小大之辩的思考。

【答案】11.D12.B

13.①.超越(自由、高远志向)②.抢榆枋(抢榆枋而止)③.自满(有限、安于现状)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

A.为:成为/是/为了/做;

B.志:记载/作标记/意志/志向;

C.息:气息,这里指风/繁殖人口/停止/呼吸;

D.至:意思相同,到、达到;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A.依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句意和下文鹏鸟“徙于南冥”的行为可知,这里用夸张的写法,写出了鹏鸟巨大的身躯,没有蕴含“象征了沉重的负担和限制"的意味。同时,“鹏鸟的飞翔”是它渴望实现理想的表现。

C.选项中将“野马也"翻译为“山野中奔腾的马”有误。应翻译为: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理解中“马儿和尘埃"这一表述有误,应是“雾气和尘埃”。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

①空,依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句意可知,这是用来形容大鹏有高远宏大的理想和志向。据此可概括为:志向高远。

②空,依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句意可知,这是蜩与学鸠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飞翔能力只能碰到榆树和枋树就停止的高度。

③空,依据“斥鴳笑之曰:‘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句意可知,斥鴳认为自己只能在蓬蒿之间飞,这是它的最大高度了,因而心满意足了。再结合蜩与学鸠“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可知,蜩与学鸠有时飞不上去,也选择落在地上安于现状,没有更高的追求;由此可知它们安于现状或自我满足。

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链接材料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枋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起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选择性阅读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经典常谈》作者为_____________,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介绍你选择性阅读《经典常谈》的经历,结合具体章节的内容,写出你选择的理由以及阅读的收获。(80字左右)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答案】作者:朱自清

答案示例一:我对汉字感兴趣,首先阅读了《说文解字》。我了解六书的相关知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对我识记和理解汉字的音形意都有很大的帮助。

答案示例二:我对历史感兴趣,首先阅读了书里有关《史记》《汉书》《战国策》的篇目。《史记》“据事实录,善恶自见”的特点对我很有启发。比如,《周亚夫军细柳》如实记录了汉文帝在三个军营的见闻,使得“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军的防备形成鲜明对比,孰高孰低便自见分晓了。

答案示例三:我喜欢诗歌,选择先读《第四》。我了解到“诗言志"可以关联政治或教化。这对我理解《蒹葭》中的“伊人”形象有很大帮助。“伊人"可以是意中人,也可以是贤能之人,还可以象征人的理想。

答案示例四:我对古诗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我知道了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是因为他用诗来抒写时代,表现更广大的人生。比如这学期学的《石壕吏》就是记录了安史之乱时老百姓的悲惨生活,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阅读方法。

第一问。《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

第二问。“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或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不见得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这时不妨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

示例:我对历史感兴趣,选择先读《经典常谈》中的《(战国策>第八》《〈汉书〉第九》,通过阅读这些章节,了解作者对这三部史书内容的介绍、评价及阅读方法的指导,为阅读《战国策》《史记》《汉书》原著做好准备。同时在阅读这些史学著作时,我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先阅读我喜欢的历史故事,然后再阅读剩下的部分。通过选择性阅读,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提升了我的史学素养。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共8分)

阅读关于空气炸锅的材料,完成各题。

空气炸锅的原理是什么

①我们在烹调食物时,一般会使用加热的处理方式,包括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而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是间接加热。通常,间接加热会通过传热介质来完成热量的传递,从而加热食物、使其熟化。

②传统油炸食品会先将油进行加热,再将食物浸泡在热油中,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来油炸食物。而空气炸锅是将食物放置在密闭的小空间里,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加热空间里的空气,再辅以风扇来加速气体的流动,带走水汽,实现快速且均匀的热风循环,以对流的方式来“气炸"食物。空气炸锅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传统烹饪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由于其紧凑的烹饪空间和高效的热交换,空气炸锅能够在不预热的情况下迅速达到理想的烹饪温度,减少等待时间,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使用空气炸锅健康吗

③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带“脆皮”的食物(油炸或烤制),这是因为油炸或烤制会让食物产生焦香风味和酥脆口感。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很多人担心摄入过多的热量和油脂,比如炸鱼的吸油率为13%,而炸面包的吸油率高达80%。

④空气炸锅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享受油炸食物的欲望,还能实现无油烹调,因为在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比如五花肉、鸡腿、鸡翅等,无需放油就能达到相同的口感,同时还能把食物中原本含有的油烤出来,减少脂肪含量。

⑤有研究显示:空气炸锅炸鸡柳比传统油炸鸡柳,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B1。空气炸锅炸鸡柳维生素B1损失率为9.4%,而传统油炸鸡柳维生素B1损失率为19.9%。

⑥如此看来,使用空气炸锅来代替传统油炸更健康一些。不过,有传言称:用空气炸锅做出的食物会致癌,原因是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

⑦专家指出,空气炸锅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但致癌证据有限,而且不管以什么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只要温度超过120°C都会产生丙烯酰胺,并不仅限于空气炸锅。比如,制作薯片、面包、蛋糕、油条等食物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水分越少,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⑧事实上,使用空气炸锅比正常烹调产生的丙烯酰胺更少。实验表明:空气炸锅炸出的薯条,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更少,仅为传统油炸薯条丙烯酰胺含量的50%。

空气炸锅可以代替炒锅吗

⑨从烹饪技术角度来看,空气炸锅更适合做含有油脂的食物,比如鸡腿、鸡翅、五花肉、牛排、排骨、带皮鱼肉等。这些肉类不用刷油,直接放进空气炸锅,根据食物大小设置好温度和时间即可。但对于没有一点油脂并且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的食材,比如叶子菜就不太适合,这类食材在高温和少油的环境中容易失去水分,出现烤“干巴”,甚至“焦糊”的现象。

⑩空气炸锅的密闭式设计为其带来了独特的烹饪效果,但这种设计在准备一些复杂的菜肴时,可能不如传统的炒锅来得灵活。炒锅的敞开式结构使得在烹饪过程中更容易进行调整,比如根据需要随时添加食材或调味料,这对于需要多次调整和尝试味道的复杂料理来说,是一个显著的优势。尽管如此,空气炸锅还是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健康理念,为现代厨房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尤其适合生活忙碌和对健康饮食有特别需求的人群。

15.下列对文中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油炸和空气炸锅的加热方式都是通过传热介质来传递热量,属于间接加热。

B.文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使用空气炸锅产生丙烯酰胺较少。

C.鸡腿、五花肉、排骨、带皮鱼肉、生菜等食物都非常适合放人空气炸锅烹调,美味又健康。

D.空气炸锅在制作工艺复杂的菜肴时不够便捷,因而它可能并不是家家必备的厨房工具。

16.下列图表是使用空气炸锅和油炸锅制作薯条后的实验数据,将其插入到“使用空气炸锅健康吗"这部分中是否适合?请说明理由。

17.文文同学平时喜欢吃炸鸡腿和牛排,想买一个空气炸锅。妈妈认为空气炸锅耗时耗电、做菜不健康也不便捷,因而不同意买。请你运用材料中的知识,帮助文文同学说服妈妈空气炸锅是一个值得购买的厨房电器。

【答案】15.C16.示例:合适。图表数据显示,空气炸锅做出的薯条脂肪含量要低于油炸锅;“使用空气炸锅健康吗”这部分主要说明使用空气炸锅更健康;图表内容可以说明使用空气炸锅是健康的,所以可以插入这一部分。

17.示例:首先,空气炸锅不需要预热,能迅速达到理想的烹饪温度,从而节省时间和电力。其次,研究表明与传统油炸相比,空气炸锅能更好地保留食物中的维生素/产生的有害物质丙烯酰胺的量更少/减少高脂肪含量食物的油脂。另外,空气炸锅做鸡腿牛排时不需要刷油,直接放入并设置时间温度即可,非常便捷。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理解不正确。根据第⑨段中“但对于没有一点油脂并且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的食材,比如叶子菜就不太适合,这类食材在高温和少油的环境中容易失去水分,出现烤‘干巴’,甚至‘焦糊’的现象"可以看出,空气炸锅不适合放置叶子菜,而“生菜”就属于叶子菜,因此选项中“生菜等"表述有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论据补充。

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可以得出以下信息:该图片反映了三种型号的空气炸锅以及油炸锅烹调后的薯条脂肪含量,从空气炸锅数值“4.48、5.17、2.42”以及油炸锅“8.62"可以看出:三种型号的空气炸锅数值都远低于油炸锅。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使用空气炸锅炸出的薯条所含的脂肪含量更低,更加健康。

结合第⑥段“如此看来,使用空气炸锅来代替传统油炸更健康一些”和⑧段“事实上,使用空气炸锅比正常烹调产生的丙烯酰胺更少"可以总结得出:使用空气炸锅更加健康。

据此分析可知,适合插入“使用空气炸锅健康吗”部分。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词)。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分析题目要求,可以看出“妈妈"主要担心的问题为:空气炸锅耗时耗电,做菜不健康。根据文章内容找出相应结论,总结进行劝说即可。

从文中第②段中“与传统的烤箱相比,烤制同一种食物,空气炸锅所用的时间更短、耗能更低、用油更少,甚至可以不用油”可以看出,空气炸锅并不耗时耗电,反而能够节约时间,能耗更低;

从文章第⑥段“如此看来,使用空气炸锅来代替传统油炸更健康一些"以及“事实上,使用空气炸锅比正常烹调产生的丙烯酰胺更少”可以看出,空气炸锅做菜也更加健康;

从文中第⑦段“空气炸锅更适合做含有油脂的食物,比如鸡腿、鸡翅、五花肉、牛排、骨、带皮鱼肉等"以及题目中“小语平时喜欢吃炸鸡腿和牛排”可以看出,使用空气炸锅非常适合。根据以上内容总结得出答案即可。

示例:妈妈,空气炸锅并不耗时耗电,反而能够节约时间,能耗更低,而且使用空气炸锅比正常烹调产生的丙烯酰胺更少,更适合做含有油脂的食物,比如鸡腿、鸡翅、五花肉、牛排、骨、带皮鱼肉等。所以您不用担心。

(二)(共10分)

阅读游记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季到云南去看海

梁衡

①年末深冬季节,到云南腾冲考察林业,主人却说,先领你去看热海。我心里一惊,这大山深处怎么会有海,而海又怎么是热的?

②车出县城便一头扎进山肚子里。走一程是山,再走一程还是山;一眼望去是树,再看还是树。【甲】公路成“之"字形,车子不紧不慢,一折一折地往上爬,只见一条条绿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绿、深绿、浅绿,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直到目光的尽头,才现出一抹蓝天——这蓝天倒成了这绿海的远岸。

③走了些时候,渐渐车前车后就有了些轻轻的雾,再看对面的林子里也飘起一些淡淡的云。我说:“今天真算是上得高山了。”主人笑道:“正好相反,你现在是已下到热海了。"我才知道,那氤氳缥缈、穿林裹树的不是云,也不是雾,竟是些热腾腾的水汽,我们车如船行,已是荡漾在热海之上了。

④所谓热海,是一个方圆八平方公里的地热带。腾冲是一个休眠火山区,多少年前,这里曾经火山喷发,现在地面仍留有许多旧痕,如圆形的火山口、黑色的火山石,还有奇特的“柱状节理”,那是岩浆喷出时瞬间形成的一片美丽的石柱。但最奇的是地下的热海。【乙】大约火山熄灭后还是不死心,便试探着要找一个出口,地下的岩浆就悄悄地摸到这里,一直蹿到离地表还有七八公里处,用炙热的火舌不停地向上喷舔着地面。于是这八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一台巨大的锅炉,地下水被煮得滚烫,一个名副其实的热海。

⑤热海虽名为海,但我们并不能像苏东坡那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能如曹操那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因为这海是藏在地下的,我们只能去找几个海眼“管中窥豹"。最大的一个海眼就是著名的“大滚锅”,单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威力。要看这口大锅,先得爬上一个高高的“锅台"。我们拾级而上,还未见锅就已听到滚滚的沸水之声,头上热气逼人。上到锅台一看,这口石砌的大锅,直径三米,深一点五米,沸腾的热浪竟有尺许之高。由于长年累月地滚煮,锅沿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水碱,真是一口老锅。大锅前又开出一条数米长、两尺来宽的石槽,亦是水沸有声,热气腾腾,槽上架着一排竹篮,里面蒸着土豆、鸡蛋、花生等物。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蒸笼了。游人可以上去随意品尝这地心之火与山泉之水的杰作,就像在城市路边早点摊上吃小笼包子。我们看惯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可谁又见过这无年无月翻滚不止的开水大锅呢?我抬头看一眼天上的白云和锅后山崖的绿树,忽然想起张若虚的那句名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山上何时现滚锅,滚锅何时初见人呢?天地间悄悄地隐藏有多少秘密。

⑥因为地处热海之上,山上山下露头的温泉就随处可见。有的潺潺而流,兀自成潭;有的点点而滴,挂垂成线;还有的间歇而喷,如城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但这泉水都脱不了一个“热"字,于是就利用来做浴池,连普通的山民家也开池营业。为了能更深一层感知热海之美,我们选了一处浴室推门而入,待穿过短廊才发现并没有“入室”,而是豁然开朗,又置身在半山之上。原来这里的浴池并不是平地之池,而是一个一个挂在半壁,就如高楼上的阳台。试想,在半山之上,绿风白云,枕石漱流是什么样子?我极兴奋,不肯下水,先披衣环顾四周,做一回精神上的沐浴。只见偌大一个池子,犹抱琵琶,被一株从石缝中探出的大叶榕树俯身遮去了大半,而一株老藤左伸右屈,就做了这池子的栏杆。池边杂花弱草,青苔翠竹,池水清清见底,水面热气微微蒸腾。水先是从一个石龙头中注入池中,再漫过池沿,无声地贴着石壁滑向山下,于是过水的半面山岩就如一堵谁家宾馆大堂里的水幕墙,淋淋潺潺。我凭栏遥望着对面林梢上升起的轻轻的雾和脚下谷底走的云,竟有一种将军阅兵似的自豪,然后翻身入水,畅游其中,仰望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天上之鱼。天下真有这样的海吗?

⑦因为刚才池边的那棵大叶榕,下山时我就留心起这山上的植被。我知道榕树喜热,多见于福建、广东,或者西双版纳,现在能现身于偏北的腾冲,定是得了地下的热气。这么一说,果然发现这方圆远近处的树的确特别,既有许多亚热带的芭蕉、棕榈,又有本地的松、柏、杉、樟,还有远古时期留存下来的曾与恐龙为伴的黑桫椤树。有一种我从未见过,枝如杨柳,叶如榆钱,在这个隆冬季节,满树还缀着些红茸茸的花朵。主人说,这属柳科,就叫红丝绿柳。啊!好浪漫的名字。现在科学家已经弄清热海的来历,是这满山的绿树饱饱地蓄足了水,然后再慢慢地渗入地下,经地火加热后又悄悄送回地面,这个过程七十五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流淌不息。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既是行在密林之中,又是站在历史的河岸上。

⑧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已说不清到底该叫它绿海还是热海抑或岁月之海。其实它就是一个为绿树所覆盖、地热所蒸腾、岁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态之海。

18.游记类文章经常会用到移步换景的手法。请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所至山肚子②下山路

所见①“大滚锅"和温泉③

19.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做批注。

20.本文编入《中学生散文读本》时,编者将题目改成了“岁月之海”,你认为与原题目相比哪个更好?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18.示例:①热海②绿色的山脊③植被

19.示例一:我选择甲,“一折一折"一条条”“一层一层"等叠词,增加了句子的韵律美,突出了公路弯折和山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去看热海时悠闲、享受的心情。

示例二:我选择乙,本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不死心”“试探"悄悄地”“喷舔"等词,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对热海形成原因的猜测,表达了作者对热海神秘而奇特的特点的感叹。

20.示例一:原题目更好。首先,原题目概括了文中的主要事件,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更一目了然;再次,文中的海,既是冬季仍郁郁葱葱的“绿海”,也是地热形成的“热海”,更是大自然的“岁月之海”,而“绿海"热海”“岁月之海"共同组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态风貌,是一片“生态之海”,题目写“看海”,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示例二:改后更好。以“岁月之海”为题目,一方面“岁月之海"不是海的常规特点,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暗示热海的景观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形成的,更直指文章的深层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和敬畏。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梳理和概括。

(1)根据“山肚子”的提示,找到第②段“车出县城便一头扎进山肚子里"和第③段“我才知道,那氤氲飘渺、穿林裹树的并不是云,也不是雾,竟是些热腾腾的水汽,我们车如船行,已是荡漾在热海之上了”可知,山肚子里是热海,可概括为:热海。

(2)根据“‘大滚锅’和温泉"的提示,找到第⑤段“最大的一个海眼就是著名的‘大滚锅’”和第⑥段“因为地处热海之上,山上山下露头的温泉就随处可见”,结合第②段“只见一条条绿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黛绿、深绿、浅绿,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可知,“大滚锅"和温泉在绿色的山脊之上,可概括为:绿色的山脊

(3)根据“下山路”的提示,找到第⑦段“因为刚才池边的那棵大叶榕,下山时我就留心起这山上的植被”,可见下山路所见为植被,可概括为:植被。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解析即可。

【甲】处,②段画线句“公路成‘之’字形,车子不紧不慢,一折一折地往上爬,只见一条条绿色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绿、深绿、浅绿,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中“一折一折"一条条”“一层一层"属于叠词,叠词在形式上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结合“走一程是山,再走一程还是山”“眼望去是树,再看还是树"只见一条条绿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可知,由远及近,体现了森林的层次美,“黛绿、深绿、浅绿”突出了山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特点,结合第①段“我心里一惊,这大山深处怎么会有海,而海又怎么是热的"表达了作者去看海愉悦、好奇的心情。

【乙】处,④段画线句“大约火山熄灭后还是不死心,便试探着要找一个出口,地下的岩浆就悄悄地摸到这里,一直蹿到离地表还有七八公里处,用炙热的火舌不停地向上喷舔着地面”中“不死心"试探”“悄悄地"不停地”“喷舔"等词,将岩浆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找一个出口”“摸到这里"不停地向上喷舔着地面”写出火山的活跃,结合“大约"一词可知,体现了作者对热海形成的浪漫想象,蕴含着作者对热海神秘而奇特的特点的感叹。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题目作用。可从原题和“岁月之海”中任选一个,结合内容说出理由即可。一般答原题更好。

示例:我认为原题目更好。“冬季到云南去看海"这个题目,形式上,“冬季”“云南"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使读者一目了然;为什么冬季去看海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可读性。内容上,结合第②段“只见一条条绿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黛绿、深绿、浅绿,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第④段“一台巨大的锅炉,地下水被煮得滚烫”,第⑦段“果然发现这方圆远近处的树的确特别,既有许多亚热带的芭蕉、棕榈,又有本地的松、柏、杉、樟,还有远古时期留存下来的曾与恐龙为伴的黑桫椤树。有一种我从未见过,枝如杨柳,叶如榆钱,在这个隆冬季节,满树还缀着些红茸茸的花朵”可知,作者写山脊之绿,热海之热,植被之奇,表达了游热海的惬意闲适,对自然的哲理性思考,对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所以,这既是冬季仍郁郁葱葱的“绿海”,也是地热形成的“热海”,更是大自然的“岁月之海”,而“绿海”“热海"岁月之海”共同组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态风貌,是一片“生态之海"。这些丰富的内涵是“岁月之海”这个题目不能涵盖的,因此,原题更好。

如答“岁月之海"更好,可结合⑧段“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已说不清到底该叫它绿海还是热海抑或岁月之海。其实它就是一个为绿树所覆盖、地热所蒸腾、岁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态之海”谈本文通过记游冬季到云南去看海,描写了这既是冬季仍郁郁葱葱的“绿海”,也是地热形成的“热海”,更是大自然的“岁月之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和敬畏,升华了主题。

(三)(共6分)

阅读演讲词,完成各题。

不被大风吹倒——致年轻朋友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节日快乐!

②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

③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

④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⑤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⑥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

⑦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

⑧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⑨一个人,是我爷爷。

⑩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21.这篇演讲条理清晰。首先由青年留言引出话题“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然后分享了自己在艰难时刻的两个故事:一是字典陪着“我”度过穷困孤独,二是①__________;最后勉励青年②________。

22.结合全文,分析这篇演讲是如何做到富有感染力的(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21.①.大风来时,爷爷与狂风对峙②.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沮丧,相信努力会有收获(遇到艰难时刻,要满怀希望奋勇前进)

22.示例: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使得演讲内容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细节生动,爷爷与大风对抗的场景,描写细致,形象鲜明,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使用能引发读者思考的句式,比如“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引导青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开篇的问候和称呼,亲切自然,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引用富有哲理和节奏韵律的语言,比如“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引用,意蕴丰富,句式整齐,引发思考且具有感染力。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文章第⑥段“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对应字典陪着“我”度过穷困孤独;根据第⑩段“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第段“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对应第二件事,即:大风来时,爷爷与狂风对峙。第段“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揭示文章主旨,即: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沮丧,相信努力会有收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可从多个角度分析。让演讲富有感染力,可以是讲述内容的方式,也可以是演讲语言。

首先,从演讲内容来看,是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分享,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空洞的建议,而是分享了自己童年辍学和与爷爷对抗大风这两个真实的小故事,现身说法。这些故事贴近生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感受到作者所经历的孤独、艰难和坚持。通过这样真实的情感传递,演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让人愿意相信并接受作者的观点。

其次,是充满力量的语言鼓舞。演讲稿开头“亲爱的年轻朋友:节日快乐!”的称呼和问候,拉近距离。作者在演讲中使用了许多富有力量感的词汇和句式,比如“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等。这些语言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朋友的殷切期望,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们像一股暖流,温暖着读者的心灵,鼓舞着他们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还有一些问句,如第②段“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第段“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起到了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五、写作(40分)

23.题目一

走出校园,或劳动,或参访,或旅行……你会触碰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

请以“校园外的世界很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门,是一个出入口,门里门外可能迥然不同。门,既是阻隔,也是通道。关闭的大门未必紧锁,虚掩的门后未必是通途。门像一道关卡,考验着我们的胆识和智慧。

请以“这里有扇门”为开头作文,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

例文一:

校园外的世界很精彩

身处书声琅琅的校园,我深感学术的庄重与严肃。但每当踏出那熟悉的校门,我总会惊叹:校园外的世界,竟是如此丰富多彩,仿佛一幅动人的油画长卷。

去年的泰国之旅,成为我青春岁月中难以忘怀的一页。那是一个如梦如幻的旅程,充满了异域的风情与文化的碰撞。

骑在大象背上,我深入泰国的热带雨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大象在丛林中稳健地穿行,每一步都让我感到震撼。那巨大的身躯,在丛林中如同一座移动的小山,让我对自然与生命产生了更深的敬畏。

而在美丽的金沙岛上,我体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潜水。穿戴上潜水装备,我缓缓潜入清澈的海水。那一刻,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五彩斑斓的鱼儿在珊瑚丛中穿梭,每一片珊瑚都像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我伸出手,尝试与这些海底的精灵互动,它们轻盈地游过我的指尖,仿佛在诉说着海底的秘密。

当我浮出水面,眼前的海面波光粼粼,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宁静。这次潜水经历,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畏,也让我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海洋。

泰国之旅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它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元与精彩。

回到校园,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我明白了,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室,更广阔的世界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勇敢地走出校园,去体验更多的文化和风情,让校外的生活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山川湖海,还是人文历史,我都将怀着敬畏之心去感受和学习,让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例文二:

门其实开着

这里有扇门,门发出了它特有的吱呀声,混合着年代的古朴韵味。

轻轻推开故乡老屋子的院门,是那个记忆里再熟悉不过的简陋的小院。太阳打着哈欠,慵懒地向山脚下一步步挪去。余晖下,老房子那紧闭的木门刺痛着我的心。

小院里长满了杂草,篱笆旁一辆陈旧的木制手推车映入了眼帘。我缓缓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沾满灰尘的把手,陷入了沉思。不必说小时候我和外公用它载年货时的欢颜,也不必说外公每天用它推我上学的关怀,更不必说那是我们全家使用的唯一的代步工具。过去的一幕幕,鲜明地铺陈在眼前,又怎能让我不感伤,让我不怀念?

抬起头,依旧是那紧闭的木门,每看一眼,它都有意无意地触痛着我的神经,仿佛在告诉我:门已锁,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美好不再。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木门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我踱步走近,小心翼翼地探着头,从门缝里看屋内的一切:夕阳映照在斑驳的破墙上,屋内依然明朗,我似乎又闻到当年外婆酿的豆瓣酱的香味。过去生活的一幕幕,那般幸福,那般淳朴,都被这木门关在屋内,我触不到,我回不去。

我轻轻握住那上了锈的铁锁,潸然泪下。过去在这老屋子里简单淳朴的日子,是怎样的一种喜悦啊,过去的生活仿佛是一杯酿了上千年的美酒。杯中琥珀色的酒汁,浓郁如蜜,芳香扑鼻。年复一年,岁月这样久,才酿得这般的佳品,那些堆积的想念,如果发酵,也会酿出这样的香醇吧!慢慢地,我又难过又好受,这种心酸的幸福感余留在齿间,似乎在告诉我:过去的还未过去。

脸上的泪水渐渐干了,我回过神来,渐渐明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再怀念儿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外公外婆,他们永远回不来了,他们被这道上了锁的木门,隔在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曾经的美好记忆成为永恒,在我心里,过去的还未过去,儿时的记忆会伴我一生。外公外婆,他们依旧活着,在我的心里。这老房子,是我梦的摇篮。

木门虽上了锁,可它其实一直开着。过去的种种美好,即使回不来,但这些幸福记忆,不也一直伴随着我么?

【解析】

【详解】题目一: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题目“校园外的世界很精彩"是一个命题作文,它的核心关键词是“校园外”和“精彩"。这里的“校园外”指的是学校环境之外的社会生活,可以是实际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而“精彩"则要求描述的是积极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启发性的体验。在立意时,这篇文章应该展现的是校园生活之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这种体验带给作者的收获和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劳动、参观、访问等活动,体验不同的人生角色,理解社会的多元性,增强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走出校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2.构思选材。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在选材时,我们可以选取一次或几次具体的校外经历,如实习、志愿者活动、旅行、家庭生活等,通过描绘生动的细节,展现“精彩”的一面;也可以讲述参与社区服务或环保活动的故事,展示服务他人和保护环境的乐趣和意义;还可以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学习和成长,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文章要有具体的事例,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印象比较深刻,尤其是文章的结尾要点题,要深挖出这段校园外的经历给自己怎样独特而又深刻的感悟。

题目二:本题考查情境作文。

1.审题立意。本文要求以“这里有扇门"为作文的开头,题目自拟,因此灵活性很强。“这里”是指示代词,这个地方。“门"是人出入房屋的必经之处,又引申为途径。由“门”可以联想到生命之门、人生之门、希望之门、理想之门、绝望之门、死亡之门、友谊之门、幸福之门、智慧之门、国门等。而且,开门意味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一个新时刻的启动,写作时,要理解“门"的含义。当然也可以写成现象类作文,在这个门的里面和外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发生等等。立意上,我们可以从“打开”这一动作出发,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打开那扇门,意味着突破障碍,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意味着敞开心扉,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意味着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因此,文章可以围绕“突破"沟通”“成长"等主题展开,表达对于打开那扇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思考和感悟。

2.构思选材。要求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开头部分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场景入手,描述一扇有形之门的开关如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或心情。例如,可以描述自己早晨推开家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心情,或者描述自己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打开了某扇门,从而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主体部分可以分别从有形之门和无形之门两个层面进行选材和构思。如写有形之门,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如推开家门,与家人共度温馨时光;走进校门,开始新的学习生涯;穿过城门,探索未知的世界等。通过描述这些场景,展现有形之门开关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如写无形之门,可以选取一些更为抽象的例子,如打开沟通之门,化解误会和矛盾;打开友谊之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开成长之门,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等。通过描述这些场景,展现无形之门开关所带来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变化。结尾部分可以回到题目“打开那扇门”本身,总结全文,强调打开那扇门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自己的感悟来升华主题,让读者对于打开那扇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可以写道:“打开那扇门,让我们突破障碍,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打开那扇门,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打开那扇门,让我们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等,实现文章主题的升华。2024北京大兴初二(下)期末

语文

2024.7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份。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火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在“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自然之和

“天地和而万物生”,“和”【甲】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四季交替,草木枯荣,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大自然的和谐之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推进农业文明,古人建起翻山越岭的渠系、巧夺天工的堰堤,引黄灌溉更是造就了“塞上江南"【乙】的神奇景象。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而且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1.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②标示特定称谓;③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④标示讽刺或否定。文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_____。

2.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家国之和

“和”是“和睦谐调”,是真诚待人,不挑拨离间。“和”是“温和平静”,是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面对矛盾,与其①,我们不如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②。

“和”是“和衷共(jì)”,是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处事原则,携手并进!面对风云变幻、纷争(dié)起的国际形势,中华民族追求中正和谐而不尚独强独霸,并以此为精神守则,维护世界和平。

3.同学们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和意思有疑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在这里是“挑拨使人不和"的意思,应读作“jiàn”。

B.“强"在这里是“硬要”的意思,应读作“qiǎng"。

C.“和衷共jì”中“jì"在此处意为“过河”,应写作“济"。

D.“纷争dié起”中“dié"在此处意为“轮流”,应写作“叠"。

4.在横线①处填入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不可遏B.针锋相对C.袖手旁观D.纠缠不休

5.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②处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符合语境。

思想之和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中华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其实礼仪规范只是外在形式,“以和为贵"才是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关于“和同之辩”,晏婴这样打比方:所谓“和”就好像做一锅肉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工努力让不同的食材、作料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这就是“和生实物"。而“同”,则是“以水济水”,用水来煮水,哪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呢?正所谓“和生万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_。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

6.请根据材料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你对“同则不继”的解读。

7.同学们想补充一则小故事来论证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以下两则故事中最合适的一则是()

【甲】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相谈甚欢。【乙】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年少时结为至交密友,都是饱学之士。陈重被举荐为孝廉后,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把功名让给雷义。同朝为官期间,两人相互扶持,政声载道。后来雷义被免职,陈重得知后一同辞官还乡。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8.默写。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推己及人,关注世间弱者,是许多古代圣贤可贵的思想情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也用否定句表达了相似的观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③__________"的感叹,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情怀。

(二)(共6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③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本诗从诗人“暮投石壕村”到天明登途,从差役“①_____"(用三字原文)到带妇应役,从老翁“逾墙走”到独自归家……线索完整,情节紧张。诗人首尾叙事,中间巧借老妇之口,诉说其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②_____给底层人民生活造成的深重苦难。

10.本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和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现了人物的矛盾心理。请分别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表现这种矛盾心理的用意。

(三)(共7分)

阅读《北冥有鱼》,完成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集释》)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天下为公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B.志怪者也处处志之众志成城志存高远

C.去以六月息者也休养生息奔流不息瞬息万变

D.无所至极去后乃至自始至终精诚所至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理解:这一句是对鹏外形的描写,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气象之宏伟,令人瞠目。这里用鹏鸟巨大的身躯和翅膀象征了沉重的负担和限制,鹏鸟的飞翔是对摆脱这些束缚的渴望。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翻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理解:鹏鸟不愿局限于北海一地,它将借助大海的涌动之力振翅高飞,目标是遥远而广阔的南海。鹏鸟的飞翔,是庄子奇幻文笔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迁移,更象征了一种精神上的飞跃。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翻译:山野中奔腾的马,空气中飘飞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大鹏高飞九万里,要借助六月的大风和海运之力。马儿和尘埃,也需要借助气息吹拂而生存。说明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要受到不同的限制。

13.庄子在《逍遥游》中也写到了其它的鸟儿形象。根据《北冥有鱼》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

蜩与学鸠笑之①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②而止,时则不至,而控③于地而已矣,奚④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斥鴳笑之曰:“彼⑤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⑥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之:代指鲲鹏。②榆枋:榆树和枋树。比喻狭小天地。③控:引,落下。④奚:什么,哪里。⑤彼:它,这里指大鹏。⑥至:极,最。

庄子塑造的无比宏大的鹏鸟形象,象征着①________。链接材料中的蜩与学鸠认为自己的飞翔能力足以达到“②”,而斥鴳则认为自己的飞翔能力足以达到“翱翔蓬蒿之间”,与鹏鸟的飞翔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它们③_________的想法。这种对比体现了庄子哲学中关于小大之辩的思考。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选择性阅读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经典常谈》作者为_____________,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介绍你选择性阅读《经典常谈》的经历,结合具体章节的内容,写出你选择的理由以及阅读的收获。(80字左右)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共8分)

阅读关于空气炸锅的材料,完成各题。

空气炸锅的原理是什么

①我们在烹调食物时,一般会使用加热的处理方式,包括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而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是间接加热。通常,间接加热会通过传热介质来完成热量的传递,从而加热食物、使其熟化。

②传统油炸食品会先将油进行加热,再将食物浸泡在热油中,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来油炸食物。而空气炸锅是将食物放置在密闭的小空间里,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加热空间里的空气,再辅以风扇来加速气体的流动,带走水汽,实现快速且均匀的热风循环,以对流的方式来“气炸”食物。空气炸锅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传统烹饪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由于其紧凑的烹饪空间和高效的热交换,空气炸锅能够在不预热的情况下迅速达到理想的烹饪温度,减少等待时间,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使用空气炸锅健康吗

③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带“脆皮"的食物(油炸或烤制),这是因为油炸或烤制会让食物产生焦香风味和酥脆口感。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很多人担心摄入过多的热量和油脂,比如炸鱼的吸油率为13%,而炸面包的吸油率高达80%。

④空气炸锅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享受油炸食物的欲望,还能实现无油烹调,因为在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比如五花肉、鸡腿、鸡翅等,无需放油就能达到相同的口感,同时还能把食物中原本含有的油烤出来,减少脂肪含量。

⑤有研究显示:空气炸锅炸鸡柳比传统油炸鸡柳,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B1。空气炸锅炸鸡柳维生素B1损失率为9.4%,而传统油炸鸡柳维生素B1损失率为19.9%。

⑥如此看来,使用空气炸锅来代替传统油炸更健康一些。不过,有传言称:用空气炸锅做出的食物会致癌,原因是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

⑦专家指出,空气炸锅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但致癌证据有限,而且不管以什么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只要温度超过120°C都会产生丙烯酰胺,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