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254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254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254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254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25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1(共9套)(共254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感受器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觉。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到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关系。A、反比B、正比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5、痛觉属于()A、皮肤感觉B、内部感觉C、知觉D、触压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肤觉是指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基本形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6、关于运动觉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一种知觉B、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的一种内部感觉C、人在运动中产生的反应外界状态的一种感觉D、反映人的运动状态的一种皮肤感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紧张程度的内部感觉叫作运动觉。7、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8、冬天洗衣服,乍洗很凉,过一段时间感觉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一种()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的相互影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感觉器官,感受性就会发生变化,称为感觉适应现象。9、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感觉阈限()A、缓慢下降B、急速下降C、缓慢上升D、急速上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明处到暗处发生的是暗适应,暗适应时感受性缓慢升高,感觉阈限缓慢下降。10、“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感觉适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明适应时感受性降低,暗适应时感受性升高。12、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的阈限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为感觉对比。13、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A、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时间的先后表明是感觉对比中的继时对比。14、如果用眼清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A、正后像B、负后像C、视觉适应D、感受对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绿花的后像是红花,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所以是负后像。1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视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叫联觉。16、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A、联觉B、感觉的同时对比C、感觉的代偿D、差别感受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联觉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17、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是()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代偿C、感受能力的差别D、联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有些人由于某一感觉器官有缺陷,他们可以从其他健全的感官中得到补偿,即感觉的代偿。18、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规律来巩固知识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五到”,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1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感受器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20、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A、恒常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21、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卡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觉条件发生改变,但知觉映像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被称为知觉的恒常性。23、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被称作()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理解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揭示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24、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刺激物的差异性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之一。25、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刺激物的强度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之一。26、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知觉者的经验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之一。27、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这体现了()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能够决定知觉的整体性。在一个整体中,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往往决定着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面貌的强的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部特征,不管发型、服饰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28、“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刺激物的差异性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之一。30、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下列关于情绪性质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情绪具有动机的功能,与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境具有感染性。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同种事物被个体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色彩。3、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激情是爆发式的、猛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叫而惊心,这充分表明了心境的感染性。5、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A、心境B、理智感C、应激D、激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突发事件下的情绪状态是应激。不选激情,是由于所述现象不是爆发式的、猛烈的。6、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以及感知觉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激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7、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8、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为()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成就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9、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着人的()而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状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②情绪和情感总是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③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又对认识起推动或阻碍作用。10、下面属于意志行动的是()A、吹口哨B、背诵课文C、摇头晃脑D、膝跳反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11、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冲突的表现。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多重趋避式冲突常表现出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即多重趋避冲突。12、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13、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A、确定行动目的B、制订行动计划C、做出行动决定D、执行决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意志行动包括确立行动目的、制订行动计划和执行计划。执行计划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14、对过分活跃和缺乏自控的人,应注意特别培养他的()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任性的人不能约束自己。语言伤人,行为放纵,应培养他们的自制性。15、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这种品质。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具有良好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16、下列属于情绪外部表现的一项是()A、脑电的变化B、皮肤电的变化C、呼吸的变化D、面部表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姿态表情。17、少先队员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受到乘客的赞扬而产生的情感是()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集体主义感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在评价他人或自己、集体、社会当中所产生的。18、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A、转移B、补偿C、升华D、合理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升华是一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机制。19、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绪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20、()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A、热情B、应激C、激情D、心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激情状态下,人会出现意识狭窄,容易感情用事。21、“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种情感体验是()A、热情B、理智感C、道德感D、应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心静如水”“心有余悸”是对人的情绪状态中()的描述。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23、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应激是突如其来的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紧张状态。24、“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A、愤怒B、恐惧C、应激D、激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25、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好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趋避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双趋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对同一个目标既想趋近又想逃避的状态称为趋避冲突。28、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29、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优柔寡断B、任性C、顽固D、盲从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30、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记忆信息的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为0.25~2秒。2、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声像编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也就是视觉编码。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进程的不均衡性,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不是均衡的。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习后立即睡觉没有之后学习的影响,即没有了倒摄抑制的影响。5、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6、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机械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需要理解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是意义记忆。8、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A、长时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声像记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是记忆容量大,但痕迹易衰退。9、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沦是()A、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压抑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10、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A、单一抑制B、双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教师讲新知识之前都要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通过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记忆新知识,这种记忆属于()A、机械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被动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通过联系旧材料理解新材料进行记忆属于意义记忆。14、“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A、正加速B、负加速C、减速D、不变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下列最容易遗忘的是()A、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B、系列材料的开头部分C、系列材料的结尾部分D、识记次数多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系列材料的中问部分受到双重抑制,开头部分只受到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只受到前摄抑制。16、难度小的材料适合()复习,难度大的材料适合()复习。A、分散;集中B、集中;分散C、分散;分散D、集中;集中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难度小的材料适合集中复习,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难度大的材料适合分散复习,更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知识的消化。17、“舌尖现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A、消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需要的信息,遗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18、()指人们为了减轻心理不安,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去回忆那些引起特别痛苦的体验与感受的事件,或者以某种方式有意地歪曲它们,使其不再出现。A、假性遗忘B、真性遗忘C、主动性遗忘D、被动性遗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主动性遗忘的含义。19、一位亲眼看见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20、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个体将过去经历过的情绪情感体验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被重新体验到的过程。21、在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为()A、机械记忆B、意义记忆C、机械记忆D、内隐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3、()是对字词、规律、公式和各种概念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无关系。A、陈述性记忆B、程序记忆C、情境性记忆D、语义性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24、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A、冯特B、弗洛伊德C、艾宾浩斯D、罗杰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艾宾浩斯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并最早提出“遗忘曲线”。25、由于考试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A、消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考生由于情绪紧张而遗忘,等考试过去可能就能想起来。26、某同学读书10遍刚刚能背诵下来,他需要再读()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A、5B、10C、15D、2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27、小王去年去过长城,至今长城的映像还留在他的脑海中,这种映像属于()A、知觉B、表象C、想象D、思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表象是指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28、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A、记忆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的含义。29、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空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设计蓝图属于创造想象过程。30、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空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幻想是有目的的,故不是无意想象;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故不是再造想象;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空想,但是幻想并不是空想的一种。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4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观察的品质。标准答案:(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全面性。(4)观察的深刻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标准答案:(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3)在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等。(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影响识记的因素。标准答案:(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标准答案:(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方法与态度。(5)时间因素。(6)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7)情绪和动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哪些?标准答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如何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标准答案:(1)合理安排教学。(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标准答案:(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复习方法多样化。(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6)掌握复习的“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标准答案:(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思维的过程。标准答案:(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系统化与具体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标准答案:(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标准答案:(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标准答案:(1)区别:①二者赖以产生的需要有所不同。情绪多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以及感知觉相联系,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多地跟社会性需要、社会认知和理性观念相联系,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②情绪更多具有情境性、表浅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不仅具有情境性,更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③一般地,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显得更加深沉,它经常以内隐形式或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2)联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又受已形成情感的制约。所以,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标准答案:(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标准答案:(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意志的概念及特征。标准答案:(1)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2)意志的特征:①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②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③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④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标准答案:(1)更欣赏小明的同答。(2)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基本都是沿着砖头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变通性不大。(3)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为建筑材料,还可作为防身的武器和敲打的丁具,也就是摒弃以往的思维习惯而向不同方向的思考,这是创造性思维变通性好的典型表现,同时这种品质也有利于小明创造性思维进一步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标准答案:教师在学生作业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量的惩罚,这是违背记忆规律的。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1)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2)过度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作州,但过度学习的量超过50%则是无效的。(3)学生识记的效果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学生过度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4)“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给进一步学习制造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肥胖,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只好又把狼请进来,鹿又恢复了蓬勃生机。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标准答案:(1)引狼捉鹿揭示了“磨难教育”的必要性。(2)根据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④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⑤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着急: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可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总偷偷溜进游戏机房。小毛妈妈急得没法子,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问题:请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评析上述案例。标准答案: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解决方法:(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竟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了。问题:试分析上述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标准答案:“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需考虑学生是不是有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解决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的,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会使他自暴自弃,不再努力。家长要多给小田一些鼓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标准答案: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理解材料的意义,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近来,山东省青岛市连续发生了数起中学生群殴事件:有的被同学打得不敢上学、有的被狂扇耳光、有的甚至被强制拍摄自己被打的情景……不少公众发出疑问,这些原本发生在成人世界的恶性斗殴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是什么让这些中小学生屡屡向同伴挥起拳头甚至持刀相向?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标准答案:(1)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2)中学生具有反抗性和逆反心理。(3)中学生还缺乏自制性的意志品质,遇到事情难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4)发生群殴而不是单人对打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中学生的意志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别人意见的干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论述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3、试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标准答案:(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强度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差异律)。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活动律)。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组合律)。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问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父寸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占代的许多学者曾提Ⅲ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试述遗忘的原因。标准答案:(1)消退说(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它适用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但很难用实验证实。(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3)压抑说(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4)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所要的信息。遗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适当的提取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简化,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试述想象的规律的教学中的运用。标准答案:(1)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①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②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③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④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通过言语来表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用丰富、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⑤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而应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试述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答案:(1)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①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⑤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⑥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试述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标准答案:(1)意志品质的特征:①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②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③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④意志的坚韧性(坚持性)。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2)意志品质的培养: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为的盲目性。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③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④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⑤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⑥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⑦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看两歧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说明了知觉的()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知觉选择性的特点。2、两个静止的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的邻近部位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叫()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诱动知觉D、自主运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似动知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静止的物体看起来是运动的现象。它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问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到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3、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A、感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知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4、依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平衡觉及听觉协同获得的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是()A、空间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距离知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较复杂的知觉,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5、在判断时间的精确度方面,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B、触觉最好,听觉次之,视觉最差C、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D、视觉最好,听觉次之,触觉最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6、穿竖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些,穿横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肥胖些,这是()的缘故。A、平衡觉作用B、错觉作用C、空间想象作用D、对比作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错觉是歪曲的知觉,并非感觉;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并且不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8、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A、幻觉B、瞬时记忆C、静止运动D、错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而不是错觉。9、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这种现象叫()A、运动后效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因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是()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运动后效是指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12、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动景运动是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视、电影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13、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A、知觉B、感觉C、识记D、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14、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在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观察标本D、图表直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初级学习阶段,模象直观更有利于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实物直观虽然更形象,但足不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16、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都可能会在人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见到的时候能认出来或者不见的时候能回忆起来,这是属于()A、想象B、表象C、回忆D、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冉现,本题中对感知过的事物能回忆起来或者能认出来属于记忆。17、假设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谩骂时你愤怒的心情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18、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这就是再认。19、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A、9±2B、7±2C、5±2D、6±3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为7±2组块,它不分种族文化,是一般成人的短时记忆平均值。20、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A、识记B、保持C、重现D、联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它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21、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的干扰作用是()A、动机性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痕迹衰退抑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在学习和回忆之问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22、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这种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情节性记忆C、语义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程序性记忆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问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问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23、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B、意义世纪C、机械识记D、不随意识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有一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叫作有意识记。24、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的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材料的中间部分既受开端部分的前摄抑制,又受结尾部分的倒摄抑制,受剑双重抑制的影响,所以记忆效果差。25、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B、联想C、注意D、复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复述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条件。26、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和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是回忆。28、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长久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语词性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关于活动和技能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30、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为运动记忆,如在头脑中保留的舞蹈动作、体操动作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题,每题1.0分,共21分。)1、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A、具有两极对立特性B、具有不可调和特性C、两极是不相容的D、其两极是绝对对立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2、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意志的()品质。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独立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今日事,今日毕”是指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也就是一个人要善于约束自己的行为,即意志的自制性。3、与任性和怯懦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4、“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属于()防御机制。A、压书B、代偿C、升华D、文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文饰又称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题干中前者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后者是吃不到葡萄只有柠檬时,说柠檬是甜的,这都属于文饰。5、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是()防御机制。A、压抑B、置换C、升华D、投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置换又称移置,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6、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这属于()防御机制。A、抵消B、移置C、反向形式D、过度代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7、人将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致命打击主动遗忘的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B、压抑C、遗忘D、幻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冲动、观念或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8、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构。A、压抑B、否认C、文饰D、代偿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称为否认。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因为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9、小刚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块钱,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回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会送回去的。这属于()自我防御机制。A、压抑B、转移C、投射D、文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其实是自己不想送,就觉得别人也不会送回去,这样可以缓解焦虑,这是典型的投射表现。10、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这是情绪的()功能。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动物遇到危险,产生怕的呼救,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体现了情绪的适应功能。11、情绪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这是指情绪的()功能。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12、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受,体现了情绪和情感的()功能。A、组织B、信号C、健康D、感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受,具有感染性。13、“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抑郁D、焦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因此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比如,由于伤心就会出现“见花落泪”“对月伤神”。14、“点头微笑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体现了情绪情感的()功能。A、感染B、调节C、替代D、信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15、“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是()A、信号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健康功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16、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信号功能D、组织功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的组织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具有干扰、破坏作用。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忧国忧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18、求知欲属于()A、美感B、理智感C、应激D、道德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是探求真理时表现的情感,因此属于理智感。19、荣誉感、友谊感、革命人道主义情感属于()A、理智感B、热爱感C、审美感D、道德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20、自我防御机制的功能是()A、信号功能B、保持心理平衡C、正面面对创伤D、指向功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为了避开干扰,使个体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21、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D、认知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小明即将上考场,有点激动和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2、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23、书面言语具有()的特点。标准答案:A,B,E知识点解析:书面言语具有随意性、展开性和计划性等特点。24、联想回忆的规律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联想回忆的规律有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25、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标准答案:A,D,E知识点解析:要注意区分各种记忆分类的含义,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主要是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而题目强调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这是长时记忆的过程。26、下列属于表象基本特征的是()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表象的基本特征是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思维很迅速,但是经常出错,这是()的表现。A、思维敏捷B、没有主见C、死板D、轻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思维很迅速,正确率高,是思维敏捷性的表现;思维很快,但是正确率不高,这是轻率的表现。2、思维的过程不包括()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3、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从目标发出,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种类是()A、发散思维B、创造思维C、聚合思维D、分析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是()A、直觉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聚合思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3岁以前儿童主要是直觉动作思维。6、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说明创造性思维的()A、灵活性高B、流畅性好C、广阔性好D、独创性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多,流畅性越好。7、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的表现。A、深刻性B、批判性C、广阔性D、灵活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随机应变,不钻牛角尖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8、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敏捷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敏捷性强调速度。9、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解一道应用题,这主要是()的思维过程。A、抽象B、概括C、比较D、具体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具体化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特征和规律运用到具体事物中去。10、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A、经验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进行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11、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这些概念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A、抽象概念B、关系判断C、归纳推D、演绎推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12、幼儿把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把苹果和球归为一类,这时形成的概念是()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关系概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幼儿是根据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香蕉和口琴都是长的,苹果和球都是圆形的,所以是具体概念。13、由铁、铝、铜等能导电,推理出“金属都能导电”的结论。这种思维形式是()A、抽象B、类化C、归纳推D、演绎推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14、概念是用什么来表达的()A、句子B、词C、言语命题D、图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概念是用词或词组来表达的,概念往往和表象联系在一起,表象经过高度抽象、概括,离开了具体形象,就成为慨念。15、数学老师在教授“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时,画出了形态各异的直角三角形。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A、变式B、定势C、反例D、正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变式的内涵。16、脊椎动物的范围包括鸡、鸭、猪、狗、虎、豹、鱼等,这些是脊椎动物这个概念的哪个方面()A、内涵B、外延C、定义D、属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外延代表的是概念所能囊括的所有个体或样例。内涵代表概念能够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17、年龄大的儿童把苹果与香蕉,球与球杆分别归为一类,这时形成的概念是()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析取概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为抽象概念。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分析思绪D、直觉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19、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个体的发展遵循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顺序。20、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属于()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遣性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是对聚合思维概念的考查。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21、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22、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获得的。A、概念形成B、接受学习C、概念同化D、学校系统教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慨念形成是指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正例)或否定(反例)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概念形成的标志是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用。23、收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A、准备期B、酝酿期C、豁朗期D、验证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准备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各种必需的信息。24、创造性思维验证期的主要特点是()A、收集材料B、实践检验C、重新组织D、豁然开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验证期的主要特点是对产生的新观念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修正、补充或完善。25、灵感出现在思维的()A、准确期B、酝酿期C、豁朗期D、验证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灵感出现在思维的豁朗期。26、学生在头脑中确定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27、有的人决定事情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A、深刻性B、独立性C、批判性D、敏捷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不能独立地思号问题,人云亦云,这是思维缺乏独立性的表现。28、“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指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29、思维的()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A、独立性与批判性B、灵活性与敏捷性C、逻辑性和严谨性D、广阔性与深刻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法官判案要能理性、客观,而不能受情绪和个人偏好的影响。这是对其思维()的要求。A、广阔性B、独立性C、批判性D、深刻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既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思想的精华,摒弃别人的短处、缺点和思想的糟粕,义善于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过程)模拟试卷第8套一、判断题(本题共24题,每题1.0分,共24分。)1、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例关系。2、人的感受性的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吃完苹果后再吃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继时性对比。()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这对人们有害无益。()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错觉对人们有利有弊。5、能回忆的事物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事物不一定能回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回忆对记忆的要求程度更高。6、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的复习方式。对于较容易的材料,集中复习效果较好;对于较难的材料,分散复习效果较好。7、机械识记就是死记硬背,教学中要坚决反对。()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材料越没有内在联系,越要求使用机械识记。8、一般来说,学习过程中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过度学习耗时较多,是一种不经济的学习方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过度学习达50%,保持的效果最佳。10、做填空题比做选择题较容易些。()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填空题需要回忆,而选择题需要再认。回忆对记忆的要求程度更高。11、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大部分都是再造想象。()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的学习是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12、保持是识记过的事物作为经验在头脑中原封不动的储存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保持有两种变化: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13、“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是人心境弥漫性的反映。()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因犯错误而内疚,这是理智感的表现。()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因错误而内疚属于道德感。15、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它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消极有害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16、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习量并非越多越好,科学研究发现,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17、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常常使人想人非非,以想象代替现实,因此应竭力避免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