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9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
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
要强好胜的性格。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学习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比较长,课前资料的收集也很重要。所以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
很有必要,通过学生自由地读、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方法:
谈话法阅读法指导学习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
课前准备: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
2.查资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资料,了解作品《简.爱》,了解它们的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设置悬念
1.齐读课题
2.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3.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检查预习,试说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
倦大名鼎鼎
(2)自由读,指名读。
3.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3.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一(1):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
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
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4.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激发兴趣,指导写字
1.写好字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图
画。
2.师重点指导:堪逆撇毅
3.学生写字展示评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下节让我们一起走近夏洛蒂去感受她是如何由小草成为一棵参天大
树的。
六、布置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会默写课文中的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
精彩的人生。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禁受不起挫折,而本文的主人公在逆境中坚忍不拔、富有理想的
性格正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在精读中走进文本,将自己当作文
章主人公,与主人公共命运、同呼吸,引导他们在语境中发表独立见解,再把自
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
读书,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
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评价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齐读课题,说说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指谁?交流
过渡:这棵小草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二、精读第一段,感知形象
1.师:关于夏洛蒂,文中对她有一个比喻。
2.指名读第一段,依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
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生默读,文中把夏洛蒂比做了什么?
你认识的仙人掌花是怎样的?
3.指名读,问:为什么会打这样的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运有什么相同?
4.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5.交流:
仙人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可以生存。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终还是
成功了。让学生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6.问:她遇到了那些方面的不幸?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处境的艰难?
7.学生浏览全文并交流。
三、了解生活疾苦,感受好学精神
1.夏洛蒂的命运如同小草一样,然而她却具备大树的素质,课文是如何来表
现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出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夏洛蒂命
运坎坷、勤奋学习的语句,分别用“一一"、“------”画出来,轻轻说说自己
的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语句
2.交流并随机进行朗读训练:
(1)体会命运坎坷:体现在出身贫寒、幼年丧母、承担责任。
(2)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
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O;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学生尝试填空。
(3)夏洛蒂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她总是不停地奔忙着。指读“除
了……带孩子。”指导学生朗读时用连贯的气息来表现她的操劳和辛苦。
A.“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让学生把“再”换成“又”读一读,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理解夏洛蒂”要
强好胜”的性格。
B.”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
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从“始终”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5)夏洛蒂把逆境与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多
么可敬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品尝羞惭与痛苦,体验倔强与坚毅
1.可是,美好的愿望不等于光明的前途。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
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阅读3—4自然段,看看夏洛蒂这棵小草又遇
到了什么不幸,她是如何面对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有关词句,作简要批注。
2.交流。
齐读,抓“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思考,交流。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夏洛蒂的坚强性格。
出示骚塞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
'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一一文
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自由读,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听出了什么弦外之音,指
导朗读,读出“傲慢”、“冷冰冰”的语气。
(3)夏洛蒂写信难道是为了让人奚落的吗?联系课文说说写信的初衷。
(4)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
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如果你是那个过着艰难生活但又要强好胜的夏洛蒂,那
个热切盼望了好几个月的的夏洛蒂,你会怎样想?而夏洛蒂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她又是怎样对待这一切的呢?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出示文中的语句,运用反复比读、评价的方式来体会''锥心"、"昂起
头来”、“偏要”等词的意思,并引导理解“钉”的含义
(6)夏洛蒂在文学之路上继续艰难地行进,可是命运并没有垂青于她,似乎
在故意与她作对,她的诗得以发表的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自费出版
的诗集也变成了一堆废纸。希望再一次成了泡影,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难道
她真的只能做一棵平凡的小草吗?年轻的夏洛蒂此刻最需要什么?请你来鼓励鼓励
她。
(7)这棵小草能否长成大树?我们继续学习下文。
齐读2自然段
说说主人公遭受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
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又遭遇了怎样的打击?你有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夏洛
蒂?(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
五、指导阅读,体验喜悦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1.自由朗读5—7节,找出让自己感受深的句子。交流中相机出示“她们硬是
用钢铁般的意志……浇灌成大树。”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2.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
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3.出示补充阅读:“勃朗特三姐妹”和《简爱》
夏落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是英国女作家。这三姐妹出生于
英国约克郡北部的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穷牧师,母亲早亡。曾被父亲
送进以校规严厉著称的寄宿学校。但三姐妹不屈服于生活的不公正,勇于抗争,
勇于奋斗。曾经做过家庭教师。三姐妹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阶级的孤独、
反抗和奋斗。《简爱》是夏落蒂的代表作,也是处女作,至今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
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艾米莉的作品是《呼啸山庄》,
安妮的作品是《艾格尼思格雷》。《简爱》是一部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主人
公简爱是一位心地纯洁善良、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磨
难,她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可贵。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六、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2.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奋斗历程对我们在座的同学又有什么启发?
七、课堂小结:
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成功不仅是自己的成功,还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启
发了我们,让我们牢记她们发奋努力,不屈奋斗的故事,有感情到再次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向爸爸、妈妈介绍夏洛蒂.勃朗特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
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门
大树
教后记: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主人公的艰难历程,让学生在朗读、体味重深
入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和能动性,让学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0轮椅上的霍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
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
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
为什么称霍金为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从提供
的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初步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
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
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
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
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
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
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
样的人、这样的事。
2.交流霍金的资料。(1.板书课题,生齐读。
2.学生自读同步阅读,全面了解霍金)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
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卢伽雷氏症:一种能够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可怕疾病。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颤:颤动。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4.通过朗读课文,你感到霍金是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5.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一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
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一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
地感动了大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你了解到怎样的霍金?
通过“无数的读者”“宇宙之王”感受霍金研究成果影响很大,人们对霍金
崇敬、赞佩。
五、归纳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
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
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朗读课题
2.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称“宇宙之王”。但他又是一个不幸的人!
正当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疾病啊!
命运对他又是何等残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第三小节,从语言文字中
去感受!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21岁的时候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
“彻底剥夺说话的功能”中“彻底”一词
“身体彻底变形”中“彻底”一词,说说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形,重点指导读
好这段文字(出示图片),再读
“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3.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
感受到这种不幸。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
4.朗读课文第三节
1)自学3自然段:为什么说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标注
出。
2)学生交流
3)作者为什么要把霍金的悲惨命运详细的介绍?
过渡:当医生诊断霍金只能活2年时,他为什么不仅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还
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匠?
1.小组合作学习4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齐读5—7自然段,你又认识了怎样的霍金
4.学生交流
三、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用自己独特的魅力
征服了世界。那么他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
一句过渡句,它高度赞美了霍金取得的伟大成就,他的魅力所在。
2.学生找过渡句
3.交流: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
活强者。”
朗读这句过渡句,讴歌了霍金哪两方面的魅力。(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4.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四到七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在物
理学方面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就?
5.学生自学
6.交流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过-------神秘莫测的黑洞。”
(身体是被禁锢住了,但是他的思维在飞扬,在宇宙中翱翔,读好排比句,一
句比一句高昂、响亮)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伟大成就)
7.让学生联系课文开头,再来感受他取得的成绩
“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全世界”“无数的读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誉
8.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个身体一点儿也离不开轮
椅的人,却取得了无此辉煌的成就。他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学生读板书)
9.那么,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联系课文的5、6两节,你有什么发现?
10.学生读书
11.交流
教师总结:比计较个人功名得失忘我工作时刻关注宇宙的命运
板书:不断求索
四、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
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教师板书:生活强者
3.读课文9T2节,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做,怎样
说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批注。
4.学生自学
5.交流:
指名朗读女记者的话(这句话里带有女记者的景仰、带有对霍金的怜悯,在女
记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认为什么?认为霍金“失去很多”)
请学生交流: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他们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生活的乐趣等等)
出示:“霍金的脸上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
霍金回答时充满“恬静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
如此地艰难“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
同学们,霍金不能说话,但是我们同学能说,饱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
吧!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霍金的话
板书:乐观感恩
五、练习写作
1.同学们,霍金的话,让在场的人心灵震颤,老师相信,现在你的心灵肯定
也被深深震颤!拿起你的笔,那你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抒写下来吧!
2.交流
六、总结课文
1.是啊!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乐观感恩,成为
生活强者。正如课文最后所说,霍金真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啊!
2.板书“非凡的科学家”
3.让他的这种不断求索、乐观感恩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勇往向前吧!
板书设计:
10.轮椅上的霍金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教后记:
然后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分别找出文中相对应的文字描述中来感受霍金
的理想,亲人和朋友,以及那颗感恩的心。来感受霍金的人格魅力和他的非凡之
处。
最后,积极参与交流对话,给予合理评价与引导。在学生敞开心扉说体会、
谈感想的时候,我总是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分享他们的独特理解,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出现偏差时,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发表
一下自己的看法,或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纠正自己
的看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首案编写: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七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
只识不写。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
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
逊漂流记》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
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三、养成教育训练点:
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学会记阅读笔
记,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发现探究、读写结合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1.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同学们都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有
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揭示课题:吴缅同学
也和我们一样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
就是他的读书笔记改编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
的问题。
三、检查
1.读准字音:惬意粘补恶劣栖身之处
2.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扉页、爱不释手、荒无人烟的意思。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
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一一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
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五、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
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
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
做伴,做家具。
3)后来生活怎样?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
机智和坚强毅力。)
5)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这
句名言的?
--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
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我们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经历或读过的书来说
说自己的理解呢?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
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
课文14段。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
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这本
书男孩子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
1.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
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
开一个读书报告会。阅读是一种创造,每个人读《鲁滨逊漂流记》都会有自己不同
的体验,爷爷觉得它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希望吴缅读了它“学会生存”,
吴缅自己最喜欢书中“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同
学们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老师期待着下周的班级读
书会上,能听到大家精彩的发言。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聪明机智学会生存
不怕困难学会坚强
勇敢顽强学会创造
热爱劳动……
具有坚强毅力
教学反思:
教学中,在学生读了前六个自然段后,引导学生找出爷爷的题词:“这是一
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又找到了爸爸的题词:“教我们学会生存的书”,还从文
中找到了:“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这样三句话形容的一本书到底有什么魅
力呢?带着这样的疑惑,孩子们阅读文本的兴趣越发浓厚了。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独立生活28年,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
啊!请仔细阅读课文8—12自然段,联系课文内容,想想鲁滨逊在荒岛上会遇到
哪些困难?”在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的生存方式,结合所阅
读的《鲁宾逊漂流记》,来想象他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
动起来,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研究交流内容,有根据地说出他曾经没有饭吃,
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再联系课文得知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样,
课堂教学变得自然、有效。
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感
受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我让学生结合
自身实际,理解了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接着,我引导孩子们回归前文,引读:难怪爷爷说一一生读:这是一本男孩子必
读的书;难怪爸爸说一一生读:这是教我们学会生存的书;难怪我说一一生读:
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孩子们,我们仅仅传的是一本书吗?学
生回答,我们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无畏、一种冒险、一种进取的精神。至于再
来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为什么?答案显然已经显而易见了。
习作3我喜欢的一种美味
首案编写:李云
习作要求: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
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相关美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美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他与世界各国烹饪相比,有许
多独特之处。
2.出示体现地方特色的美食照片,你看见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学习例文,掌握方法
1.这是一位同学介绍“鸭血粉丝汤”的习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他是
怎样写的?
2.学生自读习作,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习作要点。
赏美食(色香俱全)
做美食(动词准确)
尝美食(写出情趣)
三、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3.小组讨论、评议
4.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四、学生构思,练习写作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互评自改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
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
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
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
性问题随机点拔。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教学反思:
本以为这次的习作不好写,没想到孩子们的题材却非常宽泛,一个班70多人,
竟写出40多种美味,不但详细介绍了美味的色、香、味、形,还生动地描述制作
的过程和方法,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深的喜爱之情。许多美味的介绍足以让我垂涎
三尺。
我想,这要归功于教材中《鸭血粉丝汤》这篇的引路,学生确实从中习得了不
少写美味的方法。如:如何抓住色彩、形状,具体介绍美味的“形";如何有条
理地叙述制作过程和方法,如何生动地描绘品尝美味时的快乐。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首案编写刘芬
知识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4个字要求会认读。
3、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的含义。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感情
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这一单元主题。
5、积累俗语,学习关于戏曲的词语,丰富语言。
6、学会在受到误会时进行解释;学习写毛笔字单耳刀、口字旁。
7、能细致观察,根据剪纸作品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习作。
情感目标
1、《12姥姥的剪纸》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2、《13、牛郎织女》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
3、《14、安塞腰鼓》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狂、豪
迈、开放的性格。
4、通过习作练习,欣赏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剪纸,初步感知我国传统的剪
纸艺术。
课时安排
《姥姥的剪纸》3课时
《牛郎织女》3课时
《安塞腰鼓》3课时
习作43课时
练习42课时
12、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
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
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
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
为提,不是撇。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姥姥的剪纸。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出示词语:
小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纳鞋底择菜裤草喂猪刁难挑剔
耍赖岂知喜鹊登枝熟能生巧牛驮兔子清清爽爽
1)注意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4.分段朗读课文。
5.选择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
“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
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
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
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
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
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
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
的勤劳。
4.指导朗读。
5.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一一勤劳
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
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zhai)菜刁难(nannan)三伏盛(shengcheng)夏
踌(haoru)草机灵(lingling)数(shu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教学后记
通过文件出示剪纸的图画,学生对这门我国传统的艺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从而对“我”姥姥更是怀有更深的敬意。这样读文章的时候就更投入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
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4-6小节,感受姥姥的勤劳善良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
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
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3.自读交流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
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
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骑,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
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5.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
手都有准头了!”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
在我们眼前了。
6.我的刁难难道姥姥了吗?为什么?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
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办法。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
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
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说姥姥
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一一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
“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一一姥姥的手非常灵巧,
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
剪。”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
剪得熟练。
9.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毛衣、包饺子)
10.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
悦耳之极。”
理解:身指一一身体,心指一一精神,入境是指一一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
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一一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
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11.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一一动听到了极点。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
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
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谁来读一读这
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二、学习7-12小节,体味浓浓的祖孙之情
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
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一一疼爱
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
的亲情。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
场景。
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
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一一引
读
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
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一一()的兔子,()的
兔子,()的兔子;()的老牛,O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
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同
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
三、学习13小节
L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
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
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什么神态?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
待”?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在书上写出你的感受,50个字左右。
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
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
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从本段
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时映现、无论
何时何地、立刻变得
4.小结: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
者魂牵梦绕。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齐读课文末节。
5.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远离了家乡,
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漂亮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
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
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
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有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
我才姥姥还活着,我上学时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
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
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
一—姥姥的剪纸!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
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
温暖人心的名字一一姥姥!
五、作业基础题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拓展题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
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
料。
板书:姥姥的剪纸
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教学反思
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
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
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
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教室里一
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
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
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13牛郎织女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原来”造句。
4.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
很亲密。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原来”造句。
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
牛很亲密。
三、教学难点
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四、养成教育训练点
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和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2.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
传》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板书课题:牛
郎织女
3.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到这篇课文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字词,正音“哼”是后鼻音;“咧"读"li4”,不读“lid”。
(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指名试读课文,看看能否读得正确、通顺。
3.初步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让同学提出自已不懂的问题。
三、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
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四、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1)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
顾老牛的?
(2)完成板书:
挑最好的草地
喝最干净的溪水
牛郎:照看周到到树林里休息
在山坡上晒太阳
身子刷得干干净净
牛棚拾得清清爽爽
(1)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
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完成板书:
(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
(有时)伸出舌头舔
老牛:善解人意(惟独)好像听得很有味儿
(惟独)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
4.指导咸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书写指导: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
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完成文后习题3,抄写词语。
朗读第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说说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3.牛郎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
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精讲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有感情地郎读老牛说的话。
3.感受“微弱的星光下面”老牛说话的情景。
4.小结:这一段写老牛叫牛郎到湖边的树林里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表现了
老牛对牛郎的关心。
三、精讲第四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
(1)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2)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3)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
2.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1)朗读下面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外甥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2)用“原来”练习造句。
(3)朗读第5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的树林景象。
3.指名读第6自然段,回答: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1)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哪三层意思/
完成板书:
相识f相知一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牛郎的“心眼儿好,又能吃苦”?
(3)织女愿意留在人间做“心眼儿好,又能吃苦”的牛郎的妻子,反映了她
的什么品格?
4.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姐妹们为什么都佩服她的勇气?
(1)朗读第5自然段有关内容,体会众仙女在人间的快乐。
(2)齐读第7自然段。
四、讲读最后一段
1.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一起来到牛棚,心情怎样/
2.朗读最后一段,体会老牛高兴的心情。
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牛郎对那头老牛照顾得很周到,老牛跟牛郎也
很亲密,老牛居然能听懂牛郎唱的歌,说的话。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老牛叫牛郎到湖边的树林里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
第四段(第5-7自然段):写牛郎与织女相识,织女见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就留在人间做了他的妻子。
第五段(第8自然段):写织女跟牛郎来到牛棚,老牛很高兴。
3.根据主要内容和各段大意,复述课文。
六、课外阅读
阅读《牛郎织女》。
板书
13牛郎织女
老牛(眉开眼笑)
照看周到
善解人意
心眼好、能吃苦
牛郎织女
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恋恋不舍中学完这一课。其实我跟孩子们说了:准确地说是暂时的
课堂学习结束了。其实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复回味的地方。我们一生中不同
时期读这篇文章,读这则故事的感受是不同的。没有人能将一篇文章一次学完的。
你现在学算是童年初读,当你长大成人了再读又会有更多的感悟,感受会更丰富
些。当你步入老年时读收获更会不同的。纯洁的爱情是神圣的,是高尚的,但也
是现实的。比如说你们的父母的爱情是高尚的,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恩爱,
也有争吵;有关爱也有矛盾;有享受更有付出……可是这一切在我们身边发生,
我们并不明白,因为我们还很小,还不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高品质腻子乳胶漆墙面涂装施工合同范本4篇
- 报纸版面广告投放合同(2篇)
- 2025版坑塘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合同样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门卫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管理4篇
- 2025年度房屋修缮泥水劳务分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健身房商品陈列与运动装备销售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型瓷砖代理销售与推广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毛渣采购合同范例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考点分布汇 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燃气管道年度检验报告
- GB/T 44052-2024液压传动过滤器性能特性的标识
-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