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西藏林芝市其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视察下面这幅漫画,它详细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度【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图片中的正室、长子等字眼体现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图片不涉及王位世袭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图片未涉及分封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图片未涉及君主专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D。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分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记忆。结合史实可知,秦朝建立一整套中心集权制度,包括三公九卿制度、皇帝制度和郡县制等,题中②、③、④都正确,①是西周的制度,错误;结合选项设置,故B项符合题意,正确;A中包含①,错误;C项中包含①,少了③④,错误;D项多了①,错误。3.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很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殊看重的是A.古代的分封制度B.血缘亲族关系C.西周礼乐文明D.文字契约的承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精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实力,材料中“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说明刘邦已经意识到分封异性诸侯王存在严峻的弊端,他希望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巩固汉朝统治,即希望利用宗法血缘亲族关系巩固刘氏家族统治,但最终还是引发了“齐国之乱”,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浙江省古称“浙江行省”,“浙江行省”的设置,最早出现在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历程。其经验了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的演化。元朝在古代最早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故“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应起始于元朝。故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行省制度5.“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行胜数。”(《后汉书·邓寇列传》)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出自《后汉书•邓寇列传》足以证明本题考查的选官制度是汉朝的,而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C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世袭制是夏朝的,商鞅变法后以军功爵制取代了世袭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A、B和D项错误。6.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事实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改变。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心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心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大臣从坐到站再到跪的改变,反映了官员的地位不断降低,其实质是在君臣关系中,官员权力不断降低,君权不断强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君臣关系,没有涉及中心与地方的关系,解除A项;内阁制度是明清中心机构,并且没有明确信息涉及内阁,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没有准确信息涉及权分六部,解除D项。【点睛】本题备考启示: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主旨;其二,基于材料主旨,进行推理因果,实现合理解读。7.秦朝时起先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到清朝时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主要是指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南书房C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置军机处【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军机处设立的历史影响的理解和相识。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记着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故D项说法正确;废除丞相是明朝的措施,题中说的是清朝时期,故A项不合题意,解除;康熙年间的南书房并未使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B项说法错误,解除;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的加强,故C项说法错误,解除。8.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下图中的租界和使馆区分别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些历史事务之后A.鸦片斗争其次次鸦片斗争B.其次次鸦片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C.鸦片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D.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租界和使馆区出现的背景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实力。上海第一块租界出现是在《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后,与鸦片斗争有关,解除BD;《辛丑条约》中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一款,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解除A,故选C。9.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袱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父”“天兄”都是对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称呼,“天父杀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变乱,因而可以推断为“天京变乱”,农夫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形成统一的、坚毅的革命领导核心,无法保持内部的团结,因而单纯的农夫斗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故选B。AC明显错误;D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标记。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拒斗争•天京变乱10.最能够突出说明五四运动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先的论据是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C.无产阶级起先登上政治舞台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问分子参与【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相识。五四运动之所以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根本之处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即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故C项说法正确;运动的口号是阶级诉求的反映,不是根本之处,故A项不合题意,解除;十月革命的影响只是外部因素,故B项说法错误,解除;五四运动是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性群中参与的历史运动,故D项说法片面,解除。11.下图反映了1945年9月A.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B.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C.抗战成功,是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力气取得的D.抗战成功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日斗争过程中,中国接受了大量的国际救济,抗日斗争的成功是在国际救济下的全民族的成功,C符合题意,故选C;抗日斗争的成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成功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念,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C。12.某中学历史探讨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国共关系的发展改变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究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内容可知都与中共有关,都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关,所以恰当的主题应当是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究,故选C;图片中没有涉及国共关系,解除A;中共成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没有涉及旧民主主义革命,解除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解除D。故选C。1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①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关系②工人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③密切的友党之间的关系④社会主义劳动者政党之间的关系⑤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友党,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政党,①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民主党派不是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②⑤不正确,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A.香港、澳门B.香港、台湾C.台湾、澳门D.台湾、香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驾驭。“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80年头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是随着97的接近,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故选D。其他各项明显错误。考点:一国两制方针点评: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在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是在香港问题上最先使一国两制的方针得到贯彻执行。97回来后,香港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的旺盛,同时为香港的发展供应了强大的后盾支持。15.1965年,中心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族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C.民族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 D.建立了基层民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是,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A项正确;民族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区必需遵守宪法,不具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基层民主制度,D项错误。16.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与班禅额尔德尼·A.应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西藏必需走社会主义道路C.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动身点 D.激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理解和相识。依据材料可知,要想民族团结,前提是做好发展这件事,故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动身点,故C项说法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发展,而非自治,故A项说法错误,解除;材料中而没有提及社会制度问题,故B项说法错误,解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权力的问题,故D项不合题意,解除。17.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事实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敬重和遵遵守法律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管子的是“人治”,习近平的是“民治”,故A项正确,D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前者不主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依法治国”,解除。18.自2013年3月至今,习近平主席的踪迹遍及美、俄、欧等大国,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国家,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假如说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协调,体现了中国国际身份的新调整,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密集访问,则强调了中国自成立以来即始终恪守的原则与立场。这里的“原则与立场”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一边倒”【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中国自成立以来即始终恪守的原则与立场,故选C项。19.20世纪60年头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急”,到了70年头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才智”“灵活”“擅长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改变的缘由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复原 B.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改变的理解与相识。依据题意,从60年头到70年头,美国对中国的印象从敌视走向友好,主要缘由是70年头中美关系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故B项说法正确;中国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只是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不是导致美国看法改变的主要缘由,故A项不合题意,解除;题中的改变时间是70年头初期,而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不合题意,解除;中美两国的互访是在关系正常之后,不是题中现象出现的缘由,而且也不是频繁互访,故D项说法错误。20.“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利益共同体。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遵循开放包涵、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B.有利于发挥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优势C.有助于建立起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情D.借用“丝路”的历史符号,传播和平和大中华理念【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D选项中传播“大中华理念”错误,不符合“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利益共同体”的说法,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1.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状况说明白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限制较为严格C.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据从材料“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反映了雇佣关系的形成,属于资本主义萌芽,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苏州失业人数较多,故A解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清朝对人身的限制较为严格,故B解除。材料也不能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故C解除。点睛:材料“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劳动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依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运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运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当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运用,故C正确。23.图1到图2的改变,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起先 D.单位亩产量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学问进行分析可知,材料一中运用的是藕犁进行耕作,材料二中运用的是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记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从藕犁到曲辕犁反映出的是耕作技术的进步,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犁技术的成熟24.“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答案】D【解析】【详解】A项,重农抑商政策仅贬低、压制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但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益。即A项说法正确,故不选择A项。B项,重农抑商政策意在防止商业抢占农业人口(劳动力),保证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即B项说法正确,故不选择B项。C项,秦国商鞅变法嘉奖耕战,采纳重农抑商的政策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和社会稳定,增加了秦国国力。即C项说法正确,故不选择C项。D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瓦解,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即D项说法错误,故选择D项。二、材料题:共4道大题,共计52分。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请按要求作答。25.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三清代学者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1)结合示意图,说明秦朝是如何做到“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2)与以前的朝代相比较,明清时期中心机构的改变主要有哪些?(3)自秦至清,中心机构设置改变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心设置丞相等官职机构,负责各项详细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命。(2)明朝取消宰相职位,权分六部,明朝时期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减弱相权,强化皇权【解析】(1)通过细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不难发觉图片涉及到皇帝制度、三公中心机构,还涉及到地方的郡县制度,在解答时围围着上述制度进行论述即可。(2)明清时期中心机构的改变主要突出明朝时废除丞相而清朝时则设立军机处即可。(3)中心机构设置改变的目的的答案是固定的,就是加强皇权、减弱相权,中心机构的改变最终是要把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个人。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借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马上弹压惩办。——《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2)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2)趋势: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限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解析】【详解】(1)同:依据“贸易通商无碍”、“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在侵华过程中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限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27.外交是智者的嬉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羞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材料三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睬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1)结合所学学问,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材料二中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白什么?【答案】(1)活动:中苏建交(或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参与万隆亚非会议。理解: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2)新发展: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说明: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加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解析】【详解】(1)活动: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建交(或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4年参与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与万隆亚非会议。理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2)新发展:依据材料“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知,新时期我国实行多边外交,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依据材料“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睬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可知,新中国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说明:依据材料“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商品房包销合同3篇
- 招标文件确认纪要3篇
- 教育培训服务用工合同范例3篇
- 开庭委托书写作要点详解3篇
- 政府跟保险公司合作协议3篇
- 文物流运输招标要求3篇
- 放射性废物管理工程师劳动合同3篇
- 挡土墙建设合同样本3篇
- 携手同行的研学合作协议3篇
- 旅游业客户信息保护3篇
-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
- 2024年非煤矿山年终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2024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CMQOE质量组织卓越认证经理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中文版)
-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
- 《预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2024企业安全生产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中建施工电梯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一年级乐考方案》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十八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