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_第1页
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_第2页
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_第3页
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_第4页
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

机器人并联市场发展正当其时自工业4.0改革后,工业设备技术和产品发展成熟,机器人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力,而基于网络平台全球化,工厂自动化流水线机器人生产作业越来越受欢迎。这其中,机器人在工业4.0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传统的4、6轴串联机器人已比较成熟,每年的安装量在稳步增长;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另一种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正在开拓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每年的安装量在快速增长中。据GGII数据统计,以中国大陆的市场为例,2014年并联市场销售约为620台,2015年销售约为970台,2016年销售约为1100台,2017年销售约为2790台,2018年销售约为3650台,年均以50%的增速发展,因此初步预计2019年并联机器人市场约为5800台,机器人并联市场正当其时。2014-2019年中国大陆并联市场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整理国产厂商逐步占据市场主动权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分支行业,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小,专注并联机器人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我国并联机器人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经过技术与经验的不断进步与积累,行业中涌现出一批竞争实力较强的国产企业,主要有翼菲自动化、勃肯特、李群自动化、华盛控、阿童木等。截止2019年中国并联机器人重点企业发展状况分析情况资料来源:整理由于在该领域深入布局的外资厂商较少,近年来国产厂商呈野蛮生长态势,随着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国产并联机器人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17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5%,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市场主导者。2018年国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71%,可以说,国产厂商已逐步占据一定的市场主动权。2016-2018年国内并联机器人国产率统计情况数据来源:整理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总体销量依然偏小,真正进入该领域的外资厂商偏少,目前尚未有年销量突破千台的厂商,市场格局尚未形成。2018年,我国并联机器人出货量排名前九的企业分别是ABB、阿童木、翼菲自动化、发那科、瑞思、华盛控、若贝特、勃肯特、李群自动化等。其中,阿童木在国内并联机器人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力仍不及ABB,外资品牌在竞争中依然处于优势地位。2018年中国并联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占比统计情况数据来源:整理未来或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近年来,自动化生产需求的增长以及人力成本上升,虽然带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但在柔性生产技术瓶颈限制、新兴增量市场大幅滑坡、宏观经济大环境恶劣影响下,其市场化发展遭遇“下行”和“低潮”危机。在此形式下,并联机器人被认为是拯救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生力量。因为从2012年以来,并联机器人的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发展潜力一直保持强劲的同时,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即使其他型号机器人受环境影响而发展放缓,并联机器人依然能够维持高速增长。并联机器人能够“逆势增长”主要基于三点原因。其一是并联机器人本来市场就小,持续稳定增长后劲和潜力较足;其二是经济环境影响的只是3C、汽车等行业,食品、药品等并联机器人广泛应用场景未受波及;其三是越南、台湾等地区对于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