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历史高二上册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创立,清朝废除B.隋唐时期废除,清朝恢复C.宋朝时期达到鼎盛,元朝废除D.明朝时期开始设立,清朝沿用答案:A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朝末年废除,故A项正确;B项“隋唐时期废除”与史实不符,排除;科举制度在元朝并未废除,只是有所改变,C项错误;科举制度在隋朝就已经创立,D项错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虽然主张学习西方,但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A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项是维新变法的影响,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均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主战场,其标志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百团大战D.豫湘桂战役答案:C解析: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C项正确;A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B项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D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均不符合题意。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D解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1979年1月1日,但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的时间是1978年12月16日,D项表述不准确,错误;A、B、C三项均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的正确表述,排除。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改革开放首先从城市开始C.改革开放仅指经济领域的改革D.改革开放后中国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A项正确;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B项错误;改革开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C项错误;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D项错误。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中,正确的是(多选,4分)A.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C.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答案:ABC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西方列强的侵略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表述,正确的是(多选,4分)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后,中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答案:ABC

解释:D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并没有立即开始社会主义革命,而是经历了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后,才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4分)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城市中心论”答案:ABC

解释:D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不是“城市中心论”。下列关于“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4分)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答案:ABD

解释:C项错误,“一五”计划之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4分)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C.实现了农业现代化D.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答案:AD

解释:B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是在农村改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农村改革并没有完全废除人民公社体制;C项错误,农村改革只是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并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判断题(每题3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答案:错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并未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最终取得了成功。答案:错误(戊戌变法虽然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未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案:正确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只进行了消极抵抗。答案:错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抵抗)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略决战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答案: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在1956年底)

10.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正确四、填空题(每题3分)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是_______(填写姓名)。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答案:唐太宗(李世民)北宋时期,_______(填写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毕昇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_______(填写地名),此举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北方的控制,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北京在清朝前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康熙帝亲自率军三次打败了_______(填写民族)贵族的分裂活动,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噶尔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填写社会性质),《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问答题(每题5分)题目1:(5分)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贵族世袭的传统,使得更多的平民有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然而,科举制度也导致了士人过度追求功名,忽视实际能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题目2:(5分)

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2:明清时期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制度落后、统治者防范“外夷”入侵等。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同时,闭关锁国政策也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题目3:(5分)

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答案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得到较快发展,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艰难。题目4:(5分)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答案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