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范进中举吴敬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23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名著《儒林外史》,是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点课文。本文通过范进中举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本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距离,但通过深入剖析课文,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认识社会现象,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将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文本分析、人物理解、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以实现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范进中举》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讽刺手法的分析,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文化理解素养,通过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其社会影响,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审视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分析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历史背景评价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综合素质。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范进中举》中的讽刺手法及其作用,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深入分析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塑造。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对于重点,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文本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夸张、对比等讽刺手法,并结合具体文段进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艺术效果。
2.针对难点,设计历史背景介绍环节,结合时代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和社会影响。同时,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人物的角度体验和感悟,加深对人物命运和社会风气的认识。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相关影视片段、专家讲座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降低理解难度。
4.设置课后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行查找资料,撰写分析报告,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23范进中举》的课文及相应的语文教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
-课文打印稿:对于重要的文段,提前打印出来,方便学生课堂上重点阅读和标注。
-课文注释:为学生提供课文难点词汇和句子的注释,帮助理解。
2.辅助材料:
-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科举考试等图片,以便直观展示课文背景。
-图表:制作封建科举制度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科举考试的各个阶段及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视频: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如《儒林外史》的影视改编片段,用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文学评论:挑选一些权威的文学评论,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分组讨论区:将教室座位调整为小组形式,每组配有一名组长,便于组织讨论和分享。
-展示区:设置一处用于展示学生作品和讨论成果的区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角色扮演区:在教室一角设置角色扮演区,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便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包括投影仪、音响等,以便在课堂上使用辅助材料。
5.教学工具: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便于全班分享和回顾。
-小卡片:准备一些小卡片,用于记录学生的问题或想法,便于课堂上快速收集和反馈。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范进中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度吗?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展示一些关于科举制度和古代文人生活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封建社会的文化氛围。
简短介绍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重要性,为学习《范进中举》打下基础。
2.课文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讽刺手法。
过程:
讲解课文的背景,包括范进中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详细介绍课文的讽刺手法,如夸张、对比等,使用图表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对课文具体段落的解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揭示社会问题。
3.课文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寓意。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人物性格、社会背景和寓意,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理解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科举制度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小组内讨论主题的各个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分析、解决方案等。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课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课文的基础知识、人物分析等学习内容。
强调课文在理解封建社会、提升文学素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范进中举》的人物分析或社会寓意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了《范进中举》课文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讽刺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注释,对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进行正确理解和解读。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案例,提高了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培养了对历史背景的敏感度。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了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锻炼了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清晰、有逻辑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文本细读和分析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元视角审视社会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理性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生在探讨课文人物命运时,培养了同情心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意识。
-学生在感悟作者讽刺意图的过程中,提升了文学素养,对古典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和尊重。
4.创新与实践: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关于《范进中举》的人物分析或社会寓意短文,展现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关于科举制度未来发展或改进的创新性想法,展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本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范进中举》中的讽刺手法,如夸张、对比等,并能够分析这些手法在课文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表现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社会历史文化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这一制度对个人命运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影响。这种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3.批判性思维:
在分析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时,学生学会了从批判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提出质疑。这种思维能力对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形成独立见解具有重要意义。
4.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课堂展示、讨论和点评,学生锻炼了表达和沟通能力。他们能够清晰、有逻辑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进行合理评价。
5.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影响。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范进中举》的深入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讽刺手法有了全面的理解。同时,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社会、个人命运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本节课的几个主要小结要点:
-《范进中举》通过范进这个人物,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
-课文运用了夸张、对比等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表达和沟通能力。
-学生对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古典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
2.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设计以下当堂检测题目:
(1)选择题:
1.《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A.他变得更加谦虚
B.他变得更加傲慢
C.他放弃了科举
D.他搬家远离了家乡
2.以下哪种不是课文中所用的讽刺手法?
A.夸张
B.对比
C.拟人
D.反语
(2)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范进中举》中范进的形象特点。
2.请分析科举制度对范进命运的影响。
(3)分析题: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讽刺手法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检测题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解答。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可以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当堂检测的成绩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范进中举》中,作者通过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范进的形象特点。
解答:
范进的形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进是一个热衷于科举功名的人,他为了中举而废寝忘食,甚至不顾家庭贫困,一心只想着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2.范进在中举之前,生活贫困,备受歧视,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够通过科举翻身,对科举制度抱有极大的期望。
3.范进中举后,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变得傲慢自大,不再关心家庭,甚至对妻子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这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作用。
4.范进在中举后,虽然得到了官职,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因为官场的腐败而陷入困境,这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毒害。
例题2:请分析《范进中举》中,科举制度对范进命运的影响。
解答:
科举制度对范进命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进为了中举,不顾家庭贫困,一心只想着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关系紧张。
2.范进在中举后,虽然得到了官职,但官场的腐败使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3.范进在中举后,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变得傲慢自大,不再关心家庭,甚至对妻子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这使他的家庭关系更加紧张。
4.范进最终因为官场的腐败而陷入困境,这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毒害。
例题3: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讽刺手法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社会问题。
解答:
作者通过以下几种讽刺手法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社会问题:
1.夸张手法:作者通过夸张范进中举后的变化,如他变得傲慢自大,不再关心家庭,甚至对妻子的态度也变得冷淡,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作用。
2.对比手法:作者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生活的对比,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毒害。
3.反语手法:作者通过对范进中举后的描写,如他得到了官职,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陷入困境,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毒害。
4.人物塑造:作者通过对范进这一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他热衷于科举功名,却因此陷入困境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
例题4:《范进中举》中,作者通过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范进的形象特点。
解答:
范进的形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进是一个热衷于科举功名的人,他为了中举而废寝忘食,甚至不顾家庭贫困,一心只想着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2.范进在中举之前,生活贫困,备受歧视,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够通过科举翻身,对科举制度抱有极大的期望。
3.范进中举后,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变得傲慢自大,不再关心家庭,甚至对妻子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这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作用。
4.范进在中举后,虽然得到了官职,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因为官场的腐败而陷入困境,这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七章 面谈课件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 2024年适用职工劳动协议格式文件
- 2024年专业期货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扬州大学封志明老师预测《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方案5篇
- 2024年化工业品买卖协议
- 2024阁楼房屋销售协议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危化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光伏发电市场机会分析及战略规划报告2024-2030年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题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
- 《信息化项目验收工作规范》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
- 经济学题库(200道)
- 2024年巴西私人安保服务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