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A.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B.额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诗经)记录的先秦爱情与民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诗经》距离我们不可谓不远,但如

C.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果回到生活,①。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独领风骚‘逃之天天’‘泾渭分明’这些词语便出自

D.尾联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反衬出乡村的清静。

《诗经》的诗篇,我们时常赞美的夫妻和睦、上下和乐等都在《诗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此段文

16.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农村中最常见的景物,请比较两首

字中说“独领风骚”出自《诗经》,是值得商榷的。“风骚"一词确实与《诗经》有关。②,“骚”

诗在乡村场景和风物的选取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指屈原的《离骚》,后用“风骚"借指诗文。然而《离骚》的问世时间远远晚于《诗经》成书时间,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此《诗经》的诗篇中不可能出现“风骚”一词,更不要说“独领风骚"了。“独领风骚”到底从何而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来呢?

(1)韩愈《师说》中,作者通过“▲"一句话,不仅表达了写文送给李蟠的原因,也表明

清代赵翼的《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作者倡导恢复古人从师学习风尚的态度。

数百年。”③,所以应用历史发展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文坛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

(2)荀子《劝学》中,“▲"一句话运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即使有良好条件,也

从。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或许,“独领风骚"是

会导致的后果。

仿这里的“各领风骚”而来。

(3)曹操《短歌行》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思念贤才的句子是“▲,▲"。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独领风骚”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4)杜甫《登高》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有声色形,有视有听,刻画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意境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的诗句是“▲,▲”。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1918年5月15日,《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刊发,署名鲁迅。这是第一篇中

过20个字。(6分)

国文学史上现代白话文小说,却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

而就在此之前,公务员周树人尚处在“十年沉默"之中。真到《狂人日记》发表:他才真正成

为我们熟悉的那个鲁迅。这一转折的发生,和1917年中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及《新青

年》编辑部成员在北大的会聚有直接的关系。

四、写作(60分)

在线玄同的鼓励下,抱着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心情,鲁迅终于答应“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的一篇《狂人日记》。就这样,《狂人日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为中国文学开

“出"是人生的一个方向,“出”是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自己之前的舒适区…走出

启了一个全新的纪元,现代小说①。形式上,鲁迅采用日记体,“小序"使用文言,日记主体

去,你才会有阅历,有沉淀,有气质;走出去,才能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齐分享。当然,走出

用白话,语言风格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方现代小说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双重借鉴;内容

去也是有风险的,收获可能要以选择为前提,甚至以舍弃为代价。

上,反抗“吃人的礼教”亦成为整个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主旨之一。

对于“走出去"这个话题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陈独秀、胡适等人从理论上倡导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真正实绩就最先体现在鲁迅的创

思考。

作上。《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和北大诸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孙伏园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为《狂人日记》撰写了最初几篇评论,将其推向公众,陈独秀则对鲁迅的创作“实在五体投地的佩

息;不少于800字。

服”。此后③向他约稿,催生了《孔乙己N药》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②」

19.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0.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