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一、二、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战国时期的孟子言必称尧舜,也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这些表明A.儒家学说源自于远古的尧舜B.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C.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须要D.儒家留意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答案】B【解析】由“舜其大孝也与”“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借助尧舜来宣扬孝悌的伦理道德,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错误,儒家学说是春秋时期形成的;C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题干主要强调孝悌等伦理思想;D项错误,孔子时期不是封建社会,不行能维护封建伦理秩序。【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正确理解“舜其大孝也与””“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儒家思想是借助尧舜来宣扬伦理道德的。2.从秦起先,地方长官就有自辟(任命)僚属权,虽然中心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据此可知,这一传统A.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 B.简单产生封建割据势力C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D.说明郡县长官权力起先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秦代地方出几位主要长官外,其余官员都可以有地方长官选择任命,由此简单形成以地方长官为首的利益集团,从而产生封建割据势力,故选B项;这一传统简单加剧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并非是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解除AC项;这一传统是地方长官的权力,并非是郡县长官权力的扩大,解除D。故选B。3.“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听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A.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B.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D.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董仲舒提出三纲思想,构建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听从关系,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提出君权神授,这都体现了他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D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董仲舒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解除A;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不是完善,解除B;C项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不符合材料意思,解除。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缘由(1)形势须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逼、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须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更和形势的须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合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见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根本缘由: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须要。4.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起先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A.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B.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 C.行政职权已有所变更 D.性质发生根本性变更【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内阁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可知,洪熙以后内阁行政职权已有所变更,故选C项;由所学过的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解除A项;明朝内阁只是参与机密事务,但并不能进行决策,解除B项;材料信息只能表明内阁的行政职权发生变更,但并不能说明其性质发生变更,且明朝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性质并没有发生过变更,解除D项。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宝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这反映了A.古代的农本思想 B.重农抑商的思想C.工商皆本的思想 D.中国落后的病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可知,徐光启认为农产品粟帛就是财宝,反映了其重视农业强调农本的思想,故选A项;材料虽反映了重农的思想,但并没有体现抑商,解除B项;材料中徐光启强调的是以农为本而非工商皆本,解除C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没有使中国落后,中国落后的病因在于明清时期依旧坚守抑商政策,解除D项。6.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相识清晰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需用些柔软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允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A.变更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使西方列强同等地对待中国C.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增加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相识清晰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需用些柔软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抗拒外来侵略的决心,使西方列强不得不变更侵华策略,实行以华制华,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解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并没有粉碎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C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加,解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相识清晰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需用些柔软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7.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须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足的。于是,在进口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须要的状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渐渐发展起来了”。进口品不能满足须要主要是因为A.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 B.民众提倡国货运动的发展C.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封锁 D.国内自然经济的坚韧抵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短暂的春天J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不但削减了对中国的轻工业产品的输出,反而要从中国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进口轻工业产品,从而形成了广阔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所以选A项;BCD项不是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缘由,不符合题意,解除BCD。8.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日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怯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 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 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时间信息可以得出,所述现象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材料所述“谈到孔子时羞怯不能出口”在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C正确;儒学至今仍旧有其现实意义,故A不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不等于人们已经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故B不正确;新文化运动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的说法不正确,故D不正确。9.下表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战果。此战役
大小战斗1824次攻夺据点293座毙伤日军12645人毙伤伪军5135人俘虏日军281人俘虏伪军1407人伪军反正1845人日军投诚7人破袭交通铁路948里,马路3044里缴获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傲慢企图C.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D.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成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特点是破袭交通,使日军伤亡惨重,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故C正确;大革命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除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傲慢企图,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成功,BD不符合题意,解除。10.《创桥中国史》指出:“从1943年以后,特殊是从1945年起,他的思想就特别清晰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状况的最权威的范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文化的总结和顶峰。”这说明他的“思想”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总结C.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1943年”“1945年起”可知是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状况”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D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是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总结,B错误;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符合材料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特点,C错误。11.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周恩来说:“人民代表提出了看法,政府要出来回答。回答对了,人民满足;不对,就可以起来争辩。”“各部门对于代表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周恩来意在强调A.在工作中要留意政治协商 B.政府部门应当履行应有的职责C.人民群众要监督政府工作 D.要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材料中的“人民代表提出了看法,政府要出来回答”等信息可知,人大代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政府提建议和看法,监督政府工作。各部门对代表的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这说明白政府部门应当履行应有的职责,故选B项;A项“政治协商”从材料中体现不出;C项从材料中得不出;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12.“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世盼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复原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斗争。让我们更加坚决信念,接着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一讲话A.是中方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B.加速了朝鲜斗争的结束C.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有助于解决中印边疆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由材料中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复原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斗争”等信息可以推断,这一讲话是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故选A项;朝鲜斗争已于1953年结束,解除B项;万隆会议未涉及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3.对于教化,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想方设法,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辆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化问题解决好。这主要是因为A.发展教化比实行改革开放更重要B.教化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C.改革开放冲击了教化的正常发展D.发展教化是国家既定的优先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邓小平认为教化问题很重要,因为其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础,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不精确,教化发展和改革开放之间并无轻重之分,解除;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教化发展,选项C解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我国明确将教化作为发展战略,提出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解除。14.鸦片斗争前后,中国出现了西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起先流行;改革开放后,港台明星渐渐成为中国大众关注的焦点。对上述现象出现的缘由,表述较为全面的是A.中国大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外沟通使民众物质生活发生变更C.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物质生活水平 D.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受经济政治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体现了鸦片斗争、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对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因此表述较为全面的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受经济政治影响,故D项正确;ABC体现的是经济方面,故错误。15.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的四万名公民中每天有两万人领取津贴,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与案件审理。这主要说明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时期 B.拥有财宝的公民数量大增C.公民参政热忱特别高涨 D.支撑民主政治的成本巨大【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四万名公民中每天有两万人领取津贴”可推知,当时为激励公民主动参政而发放的津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再由“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与案件审理”可推知,这会严峻影响公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这些都说明当时雅典支撑民主政治的成本巨大,故选D项;材料所列史实是从消极的一面来谛视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因此无法证明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时期,解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公民领取津贴后就拥有了财宝,因此无法得出B选项的结论,解除B项;C选项内容须要有公民主动参政的史实证明,但材料中并没有相关史实,相反,材料所列史实“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与案件审理”会影响公民的参政热忱,解除C项。16.新航路开拓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非洲的咖啡珍宝、宝石、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欧洲的商人起先干脆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拓A.扩大了烟草等农作物在世界的种植B.使亚洲丝绸等商品成为珍品C.使欧洲商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D.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欧洲的商人起先干脆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可知,新航路的开拓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以欧洲为重心起先紧密地联结为一体,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问题,不能得出A项结论,解除;亚洲的丝绸在新航路开拓之前就始终都是珍品,它与新航路的开拓没有太大的关联,解除B;材料中的这种“商业联系”也有可能是正常商业贸易,并不指向殖民活动,无法得出C项结论,解除。17.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华蜜”;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恒久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柔、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或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A.都宣扬天赋人权学说B.都主见人民权力至上C.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对君主专制看法迥异【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伏尔泰主见哲学家产君主,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恒久都是暴君”,狄德罗连开明专制君主都反对,本质上三人均剧烈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C项符正确。AB两项不是二者共同的主见,故解除。18.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变更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A.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B.消退了国王与议会间的冲突C.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础,该“法案”虽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有限,但历史意义重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限制王权的法案,如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订立;B选项错误,该法案颁布后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冲突依旧存在;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废除的是英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君主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9.“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头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快速【答案】C【解析】铁路交通运用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而蒸汽机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又可以运输煤炭,所以是“自己运输自己”,C项正确;虽然煤炭是近代工业的主要能源,但材料与此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煤炭的运输而不是进口,B项错误;电力工业产生于其次次工业革命时,D项错误。20.有学者认为,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该学者认为这种“可能”大致处于A.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 B.二月革命后七月事务前C.七月事务后十月革命前 D.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以后【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学过的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但是七月事务中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起义,布尔什维克党便抛弃了和平的幻想,故选B;AC两个选项的内容都是采纳暴力革命的方式,不符合题意,解除;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以后,俄国的革命也随之结束,D项不符合材料“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这一信息,解除。21.1921年7月,苏维埃政府公布《租借条例》,确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借者必需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缴纳租金。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这些企业渐渐变成私人全部、私人经营 B.外国资本家须要定期交纳租金C.这些企业的全部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 D.这些企业主不得进行商品交换【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介绍苏俄政府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对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允许通过租让中小企业等形式进行商品生产或交换,这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企业全部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属个人,故C正确,解除A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外国资本家,解除B。22.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头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由于此时爵士乐中具有反叛性的咆哮乐风行美国,这些人主见将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头定名为“咆哮的年头”。上述现象A.说明美国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融为一体B.反映出经济“旺盛”对人们有较大迷惑性C.客观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D.确定了胡佛经济政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头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以及他们认为20年头是“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头”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头美国出现虚假旺盛,当时美国人并没有相识到旺盛背后潜藏着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旺盛”对人们有较大的迷惑性,故选B项;材料中所述现象只是借用文艺风格给20年头定名,但是并没有论及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之间的关系,A选项结论无法得到证明,解除A项;当时美国的旺盛只是虚假旺盛,并未出现黄金时代,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解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美国当时的经济现象与胡佛经济政策的关系,解除D项。故选B23.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所定“冷战”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斗争和全面斗争以外的全部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由此可知,“冷战”A.促使美苏在古巴绽开核对峙 B.解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C.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 D.应竭力避开干脆军事冲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冷战包括除有限斗争和全面斗争以外的全部行动”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及冷战的定义和原则,并没有提及冷战的表现及影响,因此由材料无法看出美苏是否在古巴绽开核对峙,也无法看出是否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解除A.C项;材料只是提及应避开武装斗争,但是并没有说冷战能够解除任何武装斗争,而且武装斗争也是不行能被解除的,解除B项。故选D24.以下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变更表。下列属于这一变更的缘由是时间1913-1938年1948-1960年1960-1965年1965-1970年年均增长率(%)0.76.87911A.马歇尔安排的实施 B.美国扩大商品输出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数据表明二战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了显著增长,这是由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降低了关税,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C项符合题意;马歇尔安排到20世纪50年头初就已结束,A项不正确;表格数据不仅仅是美国一国,B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动身,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立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须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提倡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劝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瞒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材料三1987年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吸取了许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扬,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代变革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基本相识。【答案】(1)共同特征: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取诸家思想成分;思想内容有发展;弘扬了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须要。(2)作用: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而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生。(3)基本相识: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解析】【详解】(1)共同特征:依据所学可知,二者都是儒学的代表,因此都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取诸家思想成分;再结合二者的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可概括得出,二者的思想内容都有发展、都弘扬了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须要。(2)作用:依据“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黑暗和专制”可得出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依据“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吸取了许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扬,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并结合的学可得出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生。(3)基本相识:结合所学可从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的思想进行概括。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丢失信念,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这种地区的详细状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确定优势的状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急,因而并不行怕。——1980年中共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农业调整法》,限制小麦、棉花、玉米、大米、烟草等农作物及牛奶、生猪的生产,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赐予补贴,并给农场主供应新的信贷。依据该法成立的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20多万头快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同时毁掉了1000多万英亩的棉田。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中国实行包产到户和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以上两则材料所代表的农业改革的相同之处。【答案】(1)包产到户的目的:发展农业生产,解决温饱问题;满足群众要求,增加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须要。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缓解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相同之处: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包产到户的目的:依据“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可得动身展农业生产,解决温饱问题;依据“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急,因而并不行怕。”得出满足群众要求,增加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须要。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目的;依据经济危机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得出其目的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缓解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可从二者所体现的规律及所产生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二者都是对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人新版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必修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体育产业派遣员工赛事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院内墙涂料粉刷及舒适度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宗商品仓单质押融资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特色主题餐馆租赁合同范本2篇
- 【正版授权】 ISO 12803:1997 EN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of plutonium nitrate solu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plutonium concentration
-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 2024中考考前地理冲刺卷及答案(含答题卡)
- 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文
- 安踏运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彩票市场销售计划书
- 骨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报告
- 支付行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
- 基础设施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 宝钢BQB 481-2023全工艺冷轧中频无取向电工钢带文件
- 车辆定损情况确认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