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_第1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_第2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_第3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_第4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患者预后改善明显。[关键词]护理路径;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症;预后[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fluenceofclinicalnursingpathoncomplicationsandprognosisofICU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Methods60casesof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patientsadmittedtoICUwardofourhospitalfromJune2018toJune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werep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byrandomnumbermethod,30caseseach.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clinicalnursing,and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clinicalnursingintervention.Theincidenceofclinicalcomplicationsi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analyzedandcompared.Theprognosisofthetwogroupswasevaluatedbyusingthelimbmovementfunctionscore(fugl-meyerscore)andthedegreeofneurologicalimpairmentscore(NIHSSscore).Resultstheincidenceofclinical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6.67%,which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26.67%inthecontrolgroup.Thefugl-meyerscoreandNIHSS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afternursingintervention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clinicalnursingpathway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clinicalcomplicationsinICU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andtheprognosisofpatientsafterinterventionissignificantlyimproved.[Keywords]nursingpa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Complications;Theprognosis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大多因各种暴力打击而造成颅脑严重受损,发病较为突然且症状较为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或致死率[1]。为提高临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促进其预后恢复,往往需要将此类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更为精细的治疗和护理[2]。本文就我科室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起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展开专题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ICU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头颅CT诊断确诊;②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均小于8分;③患者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预计生存周期不足1个月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32±9.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8例,暴力殴打5例,摔跌伤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84±9.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空坠落10例,暴力殴打5例,摔跌伤1例。两组患者在以上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及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及内容如下:①入院当日:由专职护理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指导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师士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量表(GCS评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同步形成临床护理路径操作单以有效跟踪并确保护理方案有效实施。②入院2~3d: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采用组合吸痰管结合生理盐水对口腔予以清洁护理,对于体温升高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③入院4~5d:强化皮肤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如定时翻身、叩背以避免压疮,其中侧卧体位时可取软枕置于患者后背及两腿之间以避免发生皮肤或关节压迫性损伤;对于痰液粘稠者及时采用生理盐水+氨溴索行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护理;对于大便干结或便秘者可医嘱下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护理;对于眼睑无法闭合者可适量涂抹凡士林;严密控制补液量以避免发生脑性肺水肿。④入院6~7d:强化饮食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即针对患者个体意识及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开展早期床上功能训练,观察并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并及时予以疏导和缓解。⑤出院前2d:依据患者康复情况适时调整饮食方案,鼓励并指导患者及早开展床下活动,期间适时控制活动量及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制定个性化出院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回院复诊复查。1.3观察及评价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n(%)]分组压疮/皮疹肺部感染口腔溃疡/糜烂应激性溃疡脑性肺水肿合计观察组(n=30)010202(6.67)对照组(n=30)221218(26.67)x24.320P0.0382.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s)分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30)73.76±8.1888.89±9.8225.62±6.2417.08±3.21对照组(n=30)73.44±8.2181.16±9.1725.70±6.3521.47±4.29t0.1513.1510.0494.488P>0.05<0.05>0.05<0.053讨论ICU作为现代医疗机构中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最高要求的科室,不仅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和危险,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3]。蔡庆红[4]在研究中针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为(8095.1±297.6)元、住院时间为(9.23±1.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47.2±402.5)元和(12.58±1.8)d;本研究中ICU患者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且护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而传统护理干预大多是以疾病或症状为中心,这对病情一旦恶化则会导致死亡的ICU患者而言显然是捉襟见肘[5]。因此本研究选择了临床护理路径,一方面该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有机结合,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均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该护理路径还是预见性护理和精细护理的协调统一,通过严谨详实的各类护理干预措施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确保了护理人员工作更加条理化[6]。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仅并发症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6.67%显著降低至6.67%,而且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同期干预后对照组获得了明显改善。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患者预后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高冬玲,于微.浅析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2-223.[2]俞苏苏,龚杰.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7,16(6):648-649.[3]周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颅脑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