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视网膜下脓肿的手术治疗技术第一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2第二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前评估及准备 4第三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体位与切口选择 8第四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脓腔引流技巧 9第五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玻璃体切除原则 12第六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视网膜复位方法 15第七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18第八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术后护理及随访 20
第一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手术适应证
1.急性视网膜下脓肿:起病急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下脓肿形成,呈灰白色或黄色,位于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
2.慢性视网膜下脓肿:起病缓慢,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下脓肿形成,呈白色或灰白色,位于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常伴有玻璃体混浊。
3.继发性视网膜下脓肿:由其他眼部疾病并发而来,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等。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禁忌证
1.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期,应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2.严重心肺疾病: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3.眼部严重感染:眼部严重感染,如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
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严重,且无法复位者。视网膜下脓肿手术适应证
*脓肿位于视网膜下,并伴有视网膜脱离。
*脓肿位于黄斑区或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附近,并伴有视力下降。
*脓肿累及视神经乳头,并伴有视力下降。
*脓肿累及脉络膜,并伴有脉络膜炎。
*脓肿累及玻璃体,并伴有视力下降。
*脓肿累及前房,并伴有虹膜炎或角膜炎。
*全身感染,脓毒血症。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禁忌证
*脓肿位于视网膜前,且无视网膜脱离。
*脓肿位于视网膜边缘,且无视力下降。
*脓肿位于玻璃体,但未累及视网膜或虹膜。
*脓肿位于前房,但未累及虹膜或角膜。
*全身感染,但无脓毒血症。
*患者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
*患者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手术。
视网膜下脓肿的诊断
*病史:患者常有外伤史、眼内手术史或全身感染史。
*体格检查:眼部检查可见视力下降、角膜混浊、虹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脓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辅助检查:B超检查可见视网膜下脓肿、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炎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脓肿周围的血管扩张、渗漏。
视网膜下脓肿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视网膜下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
*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视网膜下脓肿的最常用手术方法。手术中,医生将玻璃体切除,并清除脓肿。
*视网膜下脓肿切除术:视网膜下脓肿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脓肿较小的情况。手术中,医生在眼球表面开一个小切口,将脓肿切除。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适用于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下脓肿。手术中,医生将视网膜复位,并用激光或冷冻治疗巩固复位效果。第二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前评估及准备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病史及体格检查
1.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视力下降、疼痛、发红、畏光、视物变形等。
2.仔细检查患者的眼部,包括视力、视野、眼压、瞳孔、前房、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
3.必要时进行眼部B超、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视网膜下脓肿的范围、程度和位置。
视网膜下脓肿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C反应蛋白等。
2.血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3.眼部分泌物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视网膜下脓肿影像学检查
1.眼部B超检查,可以显示视网膜下脓肿的范围、程度和位置。
2.OCT检查,可以显示视网膜下脓肿的详细结构和形态。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显示视网膜下脓肿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前用药
1.抗生素: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激素:术前给予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3.止痛药:术前给予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6小时。
2.术前剃除手术部位的毛发。
3.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后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术后给予抗生素、激素和止痛药等药物治疗。
3.术后定期复查,以监测视网膜下脓肿的恢复情况。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前评估及准备
1.视力检查:
-评估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范围。
-使用斯内伦视力表或其他视力检查工具测量视力。
-记录视力变化的病程,包括急性或慢性视力丧失。
-评估患者是否有畏光、视物变形、闪光感或视野缺损等症状。
2.眼部检查:
-检查眼睑、结膜和角膜是否有感染或炎症迹象。
-检查瞳孔是否对光反射正常,是否有异常扩散或缩小。
-检查眼球运动是否受限,是否有复视或眼痛等症状。
-使用裂隙灯检查视网膜,观察视网膜是否有脱离、出血、渗出或脓肿形成。
-使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评估视网膜下脓肿的范围、位置和严重程度。
3.眼压检查:
-测量眼压,以排除青光眼或其他眼压升高的情况。
-使用Goldmann眼压计或其他眼压测量设备测量眼压。
-评估眼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有异常升高或降低。
4.B超检查:
-使用B超检查评估视网膜脱离的程度和范围。
-确定视网膜下脓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评估视网膜下脓肿与视网膜的关系,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或牵拉。
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使用OCT检查视网膜的结构和厚度,评估视网膜下脓肿对视网膜组织的影响。
-确定视网膜下脓肿的深度和范围,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受损程度。
6.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
-进行血培养和泪液培养,以确定脓肿的病原体,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进行HIV、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筛查,以排除潜在的感染源。
7.手术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2小时。
-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术前准备手术器械、麻醉设备和术中监测设备。
-准备消毒溶液、缝合线和其他手术耗材。
-准备好术后护理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眼药水使用和复查计划。第三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体位与切口选择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切口位置的选择】:
1.脓肿较大者,可于脓肿周围4个象限行放射状切口或2个平行切口,在每个切口上行穿刺或注射。
2.脓肿较小者,切口长约4mm,视网膜穿刺口距切口角膜缘约2mm,以使穿刺针进入脓肿中心。
3.穿刺刀片选择15号或18号,针头尖端锋利。
【巩膜穿刺的部位】: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体位与切口选择
#一、手术体位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的体位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仰卧位:适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和玻璃体内注药术。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头部略微后仰,以使眼球暴露。
2.侧卧位:适用于巩膜切开术和巩膜后引流术。患者侧卧于手术台上,患眼向上,以使手术部位暴露。
3.俯卧位:适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俯卧位,头部略微前倾,以使手术部位暴露。
#二、切口选择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的切口选择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的切口通常位于角膜缘附近,大小约为3毫米。
2.玻璃体内注药术:玻璃体内注药术的切口通常位于角膜缘附近,大小约为1毫米。
3.巩膜切开术:巩膜切开术的切口通常位于巩膜赤道部,大小约为5毫米。
4.巩膜后引流术:巩膜后引流术的切口通常位于巩膜赤道部,大小约为3毫米。
5.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切口通常位于眼球赤道部,大小约为5毫米。
#三、切口的选择原则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切口的选择原则如下:
1.切口应位于脓肿的最近处,以方便脓肿的引流。
2.切口应足够大,以确保脓肿的充分引流。
3.切口应位于眼球的非重要部位,以避免对眼球组织造成损伤。
4.切口应便于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第四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脓腔引流技巧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脓腔引流技巧】:
1.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评估、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室的消毒等。
2.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感染。
3.手术切口的选择要根据脓肿的位置和大小来确定,切口应尽量小,以减少对视网膜的损伤。
【脓腔引流方法】:
视网膜下脓腔引流技巧
在视网膜下脓肿手术中,脓腔引流是关键步骤之一。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脓腔引流技巧:
#1.穿刺引流法
穿刺引流法是通过穿刺针或注射器针头,直接刺入脓腔,抽出脓液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视网膜,导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2.切开引流法
切开引流法是通过在脓腔上做一个切口,直接排出脓液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创伤较大,但更彻底,可以排出较多的脓液,降低复发率。
#3.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通过切除玻璃体,达到引流脓液的目的。该方法创伤较大,但可以彻底清除脓液,降低复发率。
#4.联合引流法
联合引流法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引流方法,以提高引流效率,降低复发率。例如,可以先使用穿刺引流法抽出部分脓液,然后再使用切开引流法或玻璃体切除术彻底清除脓液。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1)穿刺引流法
*用消毒过的25G针头刺入脓肿中心。
*抽出脓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
*拔出针头,并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2)切开引流法
*在脓肿上做一个切口,并将脓液排出。
*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并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缝合切口。
#(3)玻璃体切除术
*在玻璃体腔中注入玻璃体切割液,并用玻璃体切割机将玻璃体切除。
*用生理盐水冲洗玻璃体腔,并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缝合切口。
#(4)联合引流法
*先使用穿刺引流法抽出部分脓液。
*再使用切开引流法或玻璃体切除术彻底清除脓液。
#5.脓腔引流注意事项
*脓腔引流前应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了解脓肿的位置、大小、范围等。
*脓腔引流时应注意保护视网膜,避免损伤视网膜。
*脓腔引流后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脓腔引流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复发情况。第五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玻璃体切除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手术适应症
1.脓肿范围较小,<1个象限,注射抗生素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者,应积极行玻璃体切除术。
2.脓肿范围较广,>1个象限,视力明显下降,病程超过1周,注射抗生素后脓肿仍然存在或病情进行性加重者,应积极行玻璃体切除术。
3.玻璃体浑浊严重,视网膜炎症重,注射抗生素后视力明显下降,需玻璃体切除术以清除浑浊病灶及减轻炎症反应。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
1.根据脓肿培养结果,调整抗菌方案。在手术前1-2天给予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唑林等。
2.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等。
3.术后应继续抗生素治疗,时间至少2周,或根据脓肿培养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玻璃体切除术步骤
1.散瞳后,于角膜缘处作3个切口,其中2个切口用于插入玻璃体切割器和灌注液管,另一个切口用于插入玻璃体吸出器。
2.使用玻璃体切割器将玻璃体切碎,并用玻璃体吸出器吸出。
3.在切除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视网膜。
4.切除玻璃体后,应冲洗玻璃体腔,并注射抗生素。
5.最后,关闭切口,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术后感染:
-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并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
2.预防视网膜脱落:
-术中尽量避免损伤视网膜。
-术后使用眼贴或眼罩,以避免视网膜脱落。
3.预防青光眼:
-术中避免损伤睫状体。
-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以预防青光眼发作。
术后护理
1.术后应卧床休息,并保持头高位。
2.术后应使用眼药水或眼膏,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3.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视网膜脱落。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玻璃体切除原则
#原则一:彻底清除脓肿及感染组织
1.脓肿切除范围:玻璃体切除时,应将脓肿完全切除,包括脓肿周围的渗出物和炎性组织。对于较小的脓肿,可直接用玻璃体切割器或玻璃体镊子将其切除;对于较大的脓肿,可先用玻璃体切割器将其周围的玻璃体切开,然后用玻璃体镊子将其剥离并切除。
2.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在切除脓肿的同时,还应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视网膜组织、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这可以通过使用玻璃体切割器或玻璃体镊子来实现。
3.注意避免损伤健康组织:在切除脓肿和感染组织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健康的视网膜组织和脉络膜组织。这可以通过仔细操作和使用适当的器械来实现。
#原则二:保持玻璃体腔的完整性
1.玻璃体切除范围:玻璃体切除时,应尽量保持玻璃体腔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切除玻璃体。这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器械和技术来实现。
2.避免损伤视网膜:在玻璃体切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视网膜。这可以通过仔细操作和使用适当的器械来实现。
3.及时复位视网膜:如果在玻璃体切除过程中视网膜发生脱离,应及时将其复位。这可以通过使用玻璃体切割器或玻璃体镊子来实现。
#原则三:应用合适的玻璃体切除器械和技术
1.玻璃体切除器械:玻璃体切除器械包括玻璃体切割器、玻璃体镊子和玻璃体注射器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械。
2.玻璃体切除技术:玻璃体切除技术包括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射术和玻璃体吸引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
3.注意器械的消毒:玻璃体切除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原则四:术后严密观察和治疗
1.术后密切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情况等。
2.抗感染治疗:术后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3.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如果术后玻璃体腔内有残留的脓液或炎性细胞,可通过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来进行治疗。
4.视网膜复位术:如果术后视网膜发生脱离,可通过视网膜复位术来进行治疗。第六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视网膜复位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1.切开引流术的适应症主要为视网膜下脓肿突出、并形成隆起的囊行变,囊壁较薄,且位于赤道部以内。
2.切开引流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术前散瞳、点麻醉药并清洁消毒,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术中、术后要注意防止感染。
3.切口选择在视网膜下脓肿最突出部位的周边1~2个象限,切口大小约1~2mm,切口不宜过长,以避免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下脓肿切开引流并发症
1.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可能高达60%,有的学者认为可达75~80%。
2.视网膜脱离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视网膜下积脓过多,致视网膜隆起过高,因而增加了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玻璃体脱落、视网膜下积脓排除后,眼内压力急剧下降,玻璃体向前牵拉视网膜、继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积脓排出后,视网膜下部周围液化,使视网膜下腔隙扩大、玻璃体液化产生的牵拉力增加,这种牵拉力可引起视网膜变性,一旦患者发生眼球运动,可使视网膜破裂、脱落;手术过程中,当切口过长、切除过多玻璃体或切口设计不合理,均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3.白内障的发生率为10~20%。
视网膜下脓肿的病理改变
1.脓肿早期,积脓为无菌性,含有大量坏死变性白细胞及其残骸,血性浆液,少数巨噬细胞,少数淋巴细胞。
2.脓肿中期,脓液由无菌性变成感染性,含有大量炎性细胞,主要是白细胞,白细胞多核,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脓细胞中央有核变性坏死,并含溶解的坏死组织细胞碎片,少数红细胞,少数中性粒细胞。
3.脓肿晚期,脓液逐渐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炎性细胞减少,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脓肿周围玻璃体增生形成新生膜。
视网膜下脓肿的手术适应症
1.视网膜下脓肿诊断明确。
2.脓肿位置位于眼球赤道部以内,直径超过2个视盘以上,厚度超过2mm,形态呈明显的囊状。
3.脓肿突出脱离视网膜,明显压迫视网膜。
4.脓肿形成较久或经过保守治疗无效者。
视网膜下脓肿的手术方式
1.视网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可将积脓注入到玻璃体腔后,经玻璃体手术将脓液引流出眼外。
2.视网膜下脓肿切除术,即视网膜下脓肿连同其囊壁同时切除,切除范围大小根据病变大小及部位而定,切除后玻璃体腔可经同步视网膜复位手术或后段玻璃体切割术进行修复。
视网膜下脓肿的手术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
2.白内障。
3.葡萄膜炎。
4.青光眼。
5.眼内感染。#视网膜下脓肿手术视网膜复位方法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视网膜复位。视网膜复位是指将脱离的视网膜重新附着到脉络膜上,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
一、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B超检查等,以了解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程度和位置。同时,还要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
二、手术步骤
1.麻醉:手术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在眼球赤道的上或下,做半圆形或鱼嘴形切口。
3.巩膜穿刺:在切口处,用巩膜穿刺器穿刺巩膜至脉络膜。
4.视网膜复位:
*使用视网膜吸入器或玻璃体切除器,去除视网膜下脓肿。
*使用硅油或气体,填充玻璃体腔,将视网膜压回原位。
*使用激光或冷凝器,在视网膜脱离的边缘处,形成巩膜视网膜粘连。
5.缝合切口:使用细线,缝合切口。
三、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数日,以监测视网膜复位的进展。术后早期,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以避免视网膜再次脱离。同时,还需要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和炎症。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视网膜复位的情况和视力的恢复情况。第七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并发症及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
1.出血: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可能会导致出血,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切断了视网膜血管或脉络膜血管所致。出血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或浮动感。
2.感染: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细菌或真菌进入伤口所致。感染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痛、发红、肿胀或脓液分泌。
3.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视网膜被撕裂或撕裂所致。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或浮动感。
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出血: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包括:压迫出血部位以止血、使用止血剂或进行激光治疗以止血、输血以补充血容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再次出血。
2.感染: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杀死细菌或真菌、清理伤口以去除感染源、进行手术以切除感染组织、避免使用不干净的眼药水或接触患眼。
3.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处理方法包括:进行手术以重新连接视网膜、使用激光治疗以固定视网膜、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视网膜下脓肿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1.手术中并发症
*晶状体损伤:晶状体的后囊破裂,玻璃体混浊,影响术后视力。处理方法:行白内障手术。
*视网膜脱离:脓肿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约为10%-20%。处理方法:行玻璃体切除术和视网膜复位术。
*复发性脓肿:脓肿切除后,复发的发生率约为5%-10%。处理方法:再次行脓肿切除术。
2.术后并发症
*感染: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5%。处理方法:全身应用抗生素。
*葡萄膜炎:术后葡萄膜炎的发生率约为5%-10%。处理方法: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
*视力下降: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率约为10%-20%。处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3.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控制感染: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复发。
*避免视网膜脱离:术中注意保护视网膜,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术后应用视网膜保护剂,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复发。
*密切观察复发:术后定期复查,密切观察复发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复发,应及时再次手术切除脓肿。
4.并发症的处理
*晶状体损伤:行白内障手术。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和视网膜复位术。
*复发性脓肿:再次行脓肿切除术。
*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
*葡萄膜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
*视力下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第八部分视网膜下脓肿手术术后护理及随访关键词关键要点视网膜下脓肿术后护理
1.严格控制感染。术后第二天起,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足量、规律使用,一般需要使用2~4周。每日至少滴用抗菌素滴眼液4次,直至感染得到控制。
2.应用糖皮质激素。术后应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脓液吸收。一般采用泼尼松龙口服,成人每天20~30mg,儿童每天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小型工程建筑合同(监控)
- 2025租房合同原件丢失怎么办
- 2025电竞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示例
- 趣味学习激发幼儿探索欲计划
- 2025年纺织品交易合同模板
- 农村桥梁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长形菜地规划方案范本
- 急救培训中心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计划
- 义齿业务合同样本
- 企业资产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表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二轮备考:原文内容 续写范文 范文译文(20篇)
- HSF目标指标和方案削减计划管理程序
- 病媒生物防制消杀工作记录表全套资料
- 零星维修服务方案
- 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 后续服务的安排及保证措施
-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 钢结构焊接工艺卡与返修工艺卡(共5页)
- 泰国橡胶木协会成员
- REVIT建模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