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江西省上高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第1—5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商代。殷人把有意志的神看成天地万物的主宰,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西周时期,赋予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这是天人合一的萌芽。春秋时期,出现了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现实世界。这样的变化引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所讲的“天"保存了西周的道德属性,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基于天人合一所阐发的道德观,几千年来始终打上了孔子关于君臣父子的“差等之爱"的烙印。到了宋明时期,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使“差等之爱”与博爱相结合,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今天讲弘扬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应该弘扬这种“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极具价值。

“万物一体"远不只是人与人“为一体”,而且人与鸟兽、草木、瓦石都“为一体”,从而见其哀鸣、摧残、毁坏,亦必有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是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的根源。我们现在所热衷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上的根据。同时,“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自然的区别。王阳明特别强调“宰禽兽以养亲"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在当代西方,一些人完全抹杀人与自然物的区别,认为两者同样具有神圣性,具有同等价值。相较于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王阳明的思想显得更合情合理,更切合实际。而这种中国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有义"而“最为天下贵”的思想,更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但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重在讲“一体”,而不太注重区分主客的内涵,这就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具体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自然物不同于人,它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必须具有高远的天人合一境界,还必须依靠人自己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征服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这些道理,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讲“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有点类似中国的“天人相分”,它是科学的。

诚然,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是产生诸如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之类流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些流弊只是把这种思维方式抬到至高无上地位的结果,我们不能因见其流弊就完全否定它。我主张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让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而不致流于玄远;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而不致听其走向片面和极端。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

(摘编自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材料二:

中华宇宙观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宇宙万物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个世界万物之间的有机关联。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鸟兽、草木、山水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别的统一。战国末期的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后合。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不存在所谓绝对独立存在的客观自然,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他者"。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相即相容、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关系论参考。此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明确了人对于天地万物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对自然心存敬畏,人类应当按照自然规律活动,维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实践论启示。

(摘编自郭齐勇《“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的认知,不同时期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即使同一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B.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用来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C.自然物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所以人要掌握自然物的规律,改造征服自然物,为人所用。

D.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宇宙观的核心,强调了整个世界万物存在平等关系,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弘扬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就要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其内涵,吸纳其思想的精髓。

B.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必须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否则该思想还是有其缺陷的。

C.如果不将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极端化,就不会产生生态环境的流弊。

D.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可以为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形成提供基础支撑。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今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B.材料二列举荀子、刘禹锡、柳宗元的看法,证明天人合一思想是有区别的统一。

C.材料一以环境危机等流弊来论证只有“万物一体"的思想,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D.材料二第二段所涉及的价值论参考、关系论参考、实践论启示,逻辑关联紧密。

4.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4分)

5.陕西的毛乌素沙漠,昔日沙尘漫天,寸草不生,经过持续的治理,已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请结合材料谈谈其中蕴含了哪些治理理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小题。

文本一:

一块土地

贾平凹

这是他给我说的故事。

他那块地并不大,总共十八亩二分五,他们习惯说成十八亩地。

十八亩地很平整,西边有一条水渠,水渠一拐,朝别的地方去了,拐弯处长了棵梧桐树。他那时太小,只有两岁吧,关心着那棵梧桐树上会不会来凤凰。那时候,他的太爷还在,有一阵子太爷总是去十八亩地,从地北头走到地南头,再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太爷在地里走着就背了手,腿好像没了膝盖,直戳戳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从渠沿上走过的人说:阿爷,你咋天天都量地哩?

爷的爷刚刚来到沙白村时,那里还是一片狼牙刺滩,一家人起早贪黑硬是挖掉了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了十八亩地。但在太爷三十岁的那一年,房子着了大火,把什么都烧成了灰,十八亩地就卖给了村里的马家,太爷还从此给人家吆马车。

太爷在用步子丈量着十八亩地,村子里正叮叮咣咣地敲锣鼓。锣鼓敲到谁家,谁家就拿一条红被面来挂彩。太爷说:土地改革了呀!

太爷在十八亩地里种了麦子。可是,麦子刚刚泛黄,太爷却死了。沙白村的坟地都是在村东那个堆料浆石的高岗子上的,只有太爷的坟埋在梧桐树下。

爷对十八亩地更是上心,种麦,种包谷,也种豌豆和芝麻,地堰砌得又细又直,地里的土疙瘩都揸得碎碎的。他亲眼看过爷在吃土,那是一个秋后,麦苗还没有出来,爷领着他在地里走,爷一直鼻孔张大地吸。他说爷你吸啥呢?爷说你没有闻到土气香吗?他闻不出来,爷就从地上捏了一把土,捏着捏着,竟把一小撮塞在嘴里嚼起来了,吓了他一跳。

他说:爷是蚯蚓。爷赫赫地笑了,说:蚯蚓?啊,蚯蚓,爷是蚯蚓。

后来,爷就当了村长。当了村长,就走方字步,在村道里走,人人见了都问候。爷怎样经管着村子,他不甚清楚,但在爷当村长的几年里,沙白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是过了两年吧,村里又是敲锣打鼓。婆问爷:咋又敲锣鼓哩?爷说:社会又变呀,要地呀。这就是成立了人民公社。

村子里架起了高音喇叭,整天在说着人民公社好。但是爷不久就病了,汤米不进。侧睡了一个月,到了初秋,爷突然精神好些,要家里人搀着去十八亩地,家里人搀着他到梧桐下。爷说:哦,芝麻开花了。头一歪,咽了气。

爷死后没有埋在十八亩地里,因为十八亩地已经不属于他家的地了。

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啊,他娘死了,他爹摔断过腿,他又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又在一报社上班。

他再一次回到沙白村,把辞退工作准备经商的想法说给爹。他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天他家的院子里涌了好多人。院子人说:征地啦,征地啦!因为沙白村西边的三个村子原是唐代的皇家公园旧址,现在要恢复重建,周围十几个村子都得搬迁。

那个晚上,沙白村人都在高兴,这地一征,他们终于不再是农民了,而且每家还领到了一大笔补贴费,就筹划着该怎么使用这些钱了,他爹却在屋里喝闷酒,喝了半瓶子,喝得一脸的汗都是油。

爹问:你爹真的也不是农民了?他说:当然不是农民了。爹却说咱到十八亩地去。

他能理解爹的心情,以前分了地,又收了地,地还在沙白村,天天都能看到,现在却要离开沙白村,十八亩地说不定做什么用场,就再也没有了呀。他陪爹去了十八亩地,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走了七八个来回,爹的腿一软就跪在地上磕头。他不知道爹是给十八亩地磕头哩,还是给埋在十八亩地里的太爷磕头。

爹离开了沙白村,搬住到了城西南角新建的小区。他不能陪爹呀,因为他的公司经营外贸生意,生意又非常好,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也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

城市发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着。原先20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400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都用围墙圈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当然,每次拍卖会他都去参加的,每次参加了都铩羽而归。但当又一次召开拍卖会,拍卖的是沙白村那一片面积,他竭力竞争,他的实力不可能拿下整个沙白村,却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

他说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的,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在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次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却演义了几代人的命运啊!

他说完故事,我让他带我去十八亩地看看。十八亩地果然还被围墙围着,地很平,没有庄稼,长着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蒿草。突然,地的南头嘎喇喇一声,飞起了一只鸟,我们即认出那是野鸡。怎么会有野鸡?野鸡是能飞的,但它飞不高也飞不远,围墙之外都是楼房它是从哪儿来的?我们都疑惑了。

他却突然一愣,说:这是不是我太爷的魂?!

他这话是把我吓了一跳,但我绝不会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只是担心这十八亩地很快就要被铲草掘土,建起高楼了,那野鸡还能生存多少日子呢?又是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_________(有删改)

文本二:

在《一块土地》中,贾平凹孤独地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深切地注视变化中的乡土中国面临的困境,有黍离麦秀之情怀。叙事简洁,行文朴拙,谦抑隐忍,个体与历史、现实间的精神纠葛得到了满怀敬意的表现。

(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一块土地》授奖词)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对太爷背手量地的行为描写,虽寥寥数语却生动传神,饶有趣味,使其形象具有鲜明特点。

B.爹跪在土地上磕头之举,既有对土地的难舍之情,也不乏失去土地的深深遗憾,可谓意味深长。

C.文中“梧桐树"不止一次出现,使得行文前后照应,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顽强的生命力。

D.文末聚焦在商品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经营使用变化给农民带来的深远影响,发人深思。

7.对于“爷吃土”这一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了爷对土地感情之深超越家族的其他人,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

B.“他"惊讶于爷的吃土行为,是基于儿童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浅层认知。

C.“他”将爷比做蚯蚓,爷笑着承认,表现了爷对自己农民身份的深度认同。

D.从全文看,“爷吃土"的行为虽有悖于生活常理,却符合人物的情感逻辑。

8.文本一中同一土地,却有“十八亩地”“一块土地"两种称谓,其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你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4分)

9.简要回答文本一是如何表现文本二所说的“个体与历史、现实间的精神纠葛”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第10—14小题。

材料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春正月,上作飞山宫。庚子,特进魏征上疏,以为:“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困穷,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返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旧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二月甲子,上行幸洛阳宫,有被谴者。魏征谏曰:“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此陛下所亲见,奈何欲效之乎!”上惊曰:“非公不闻此言。"五月壬申,魏征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行畴昔之恭俭。”八月甲子,上谓侍臣曰:“上封事者皆言朕游猎太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时与左右猎于后苑,无一事烦民,夫亦何伤!"魏征曰:“先王惟恐不闻其过陛下既使之上封事止得恣其陈述苟其言可取,固有益于国;若其无取,亦无所损。”上曰:“公言是也。"皆劳而遣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先王惟恐不闻A其过B陛下C既使之D上封事E止得恣F其陈述G苟其言H可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终苟免而不怀仁”与“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苟”字含义相同。

B.“亲忠远佞"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远"含义不同。

C.“奈何欲效之乎”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两句中的“效”字含义不同。

D.“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认为帝王的使命重大,他们为国家深切忧虑,治理成效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品德就开始衰微。

B.魏征反对唐太宗营造飞山宫,并以隋炀帝穷奢极欲,最终民穷国亡、身死人手为例劝谏,希望唐太宗深思。

C.唐太宗巡幸洛阳宫,有人对此不满,魏征劝谏唐太宗不要忘记出行的本意,以隋炀帝为鉴,使唐太宗警醒。

D.唐太宗不认可上封事者的意见,认为自己游猎是为了武备,也没有烦扰百姓;魏征的谏言使他改变了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

14.魏征认为“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第15—16小题。

日暮①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②。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流寓夔州所作。②花烬繁:灯芯燃烧后形成的灯花斑斓繁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首联描绘了诗人眼前的山村的景象。

B.“闭柴门"使人想到户内人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

C.皎洁的明月悄悄升起,晚风清凉,诗人凝望着山村,感觉“江山”不如故园美丽。

D.“石泉流暗壁"语序应为“暗泉流石壁”,意为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

16.有评论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请结合这一评论和全诗简要赏析尾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两句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2)苏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想到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泪流满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滴18—22小题。

一字不苟的精读和略观大意的泛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甲】。读懂了,读熟了,文章里的东西——语言的应用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有。①写文章的时候,②想到一个意思而找不出合适的词来表达,③甚至找到一个词而用得不对,④往往是由于读书时遇见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的结果。中小学生常常抱着大部头的小说(A)地看下去,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就拉倒。针对这种情况,更有强调一下精读的必要。

说到精读,最容易想到确切地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

虚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这个地方用“往往”,那个地方用“常常”;为什么一个地方说“是吗”,另一个地方说“是不是呢”:【乙】。句子的格式也应当注意。单句、复句,短句、长句,整齐排比的句子、(B)的句子:这些,都可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句子和句子的联系,段落和段落的联系,整篇的条理层次:这些,更应当细心解析一番。

既说精读,当然要求细致,可是细致不等于繁琐。所谓确切理解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不一定要把一个个的词语抓出来,抽象的解释一番。当然,下定义、加解释,不是不可以,有时候也必要,问题是要会区别,当用则用,可不用则不用,总不要离开读懂文章这个目的。

既说精读,当然也要求深入,可是深入不等于故作高深。它要求根据文章的意旨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讲得恰如其分。如果每字每句每段都去挖掘字面以下的意思,并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会把明明白白的文章闹得玄奥难解。

18.请在文中括号中填入恰当成语。(2分)

A____________B

19.下面句子中的“问题"和文中加点的“问题”,意义相同吗?请说出理由。(4分)

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够用,而是说那种对待问题的方法不太对。

20.请在【甲】【乙】处分别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22.文中画线句如果改为“这是不够的”,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祝福》等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总能激发我们的悲悯情怀,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身处困厄或遭遇灾难的人也应该得到我们的深切关怀。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2.C3.C4.①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让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②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为解决现实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5.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让沙漠重新披上绿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理过程中,注重人类生存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最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③科学治理的理念: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人类科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长期反复实践,找到规律,最终沙漠变绿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核心”“强调了整个世界万物存在平等关系"错误,原文为“中华宇宙观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宇宙万物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个世界万物之间的有机关联”,没说是“核心”,且只说万物“有机关联”,没说是平等关心,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如果不……就不会……"错误,原文为“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是产生诸如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之类流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原因之一”,不是必要原因,选项不合逻辑。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只有……才”错误,原文为“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可见不能只讲究天人合一下的“万物一体”,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相关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一尾段:

结合“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让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而不致流于玄远"可概括出,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让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

结合“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重在讲“一体”,而不太注重区分主客的内涵,这就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具体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

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而不致听其走向片面和极端。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可概括出,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为解决现实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文中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及题干中毛乌素沙漠由寸草不生到“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分析,说明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让沙漠重新披上绿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结合文中“人类应当按照自然规律活动,维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实践论启示"及题干“经过持续的治理”分析可知,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理过程中,注重人的生存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结合文中“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依靠人自己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征服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这些道理,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讲‘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它是科学的"及题干内容分析,毛乌素沙漠最终能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是人类科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长期反复实践找到规律的结果,这体现了科学治理的理念。

6.C7.A8.(1)“十八亩地"从无到有,数量可观,体现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凝聚汗水,来之不易,蕴含着无比珍爱之情;乃家族生命之所系,故而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2)“一块土地”成了荒芜之地,无人打理,前途未卜,令人痛惜和忧虑;意味着农民和土地的天然联系被割断,让人无可奈何;反映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引发深思。9.通过一个农民的家族故事,(1)将历史中的家族命运史、土地改革史、国家发展史相互交织,(2)将现实中的人之事、地之事、国之事融为一体,(3)写出了农民人生的悲欢哀乐、土地使用的利害得失、时代进程的是非曲直。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顽强的生命力"理解有误。文中“梧桐树”不止一次出现,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期待和依恋之情。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A.“说明了爷对土地感情之深超越家族的其他人"错,文中介绍了一家人从太爷爷到他自己四代人围绕十八亩耕地的故事,虽然四代人跟十八亩地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但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是一样深的;“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错,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后来,爷就当了村长”,但是并不能看出爷对土地感情之深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不同称谓的作用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根据“爷的爷刚刚来到沙白村时,那里还是一片狼牙刺滩,一家人起早贪黑硬是挖掉了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了十八亩地”分析,“十八亩地"从无到有,数量可观,体现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凝聚这一家人的汗水,来之不易,蕴含着无比珍爱之情;

根据“那时候,他的太爷还在,有一阵子太爷总是去十八亩地,从地北头走到地南头,再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太爷在地里走着就背了手,腿好像没了膝盖,直戳戳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从渠沿上走过的人说:阿爷,你咋天天都量地哩”“在太爷三十岁的那一年,房子着了大火,把什么都烧成了灰,十八亩地就卖给了村里的马家"太爷在十八亩地里种了麦子”“爷对十八亩地更是上心,种麦,种包谷,也种豌豆和芝麻,地堰砌得又细又直,地里的土疙瘩都揸得碎碎的"他陪爹去了十八亩地,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走了七八个来回,爹的腿一软就跪在地上磕头。他不知道爹是给十八亩地磕头哩,还是给埋在十八亩地里的太爷磕头”“他说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的,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在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次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却演义了几代人的命运啊"他竭力竞争,他的实力不可能拿下整个沙白村,却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分析,“十八亩地"乃家族生命之所系,故而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2)根据“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分析,“一块土地"成了荒芜之地,无人打理,前途未卜,令人痛惜和忧虑;根据“城市发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着。原先20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400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都用围墙圈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十八亩地果然还被围墙围着,地很平,没有庄稼,长着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蒿草"我只是担心这十八亩地很快就要被铲草掘土,建起高楼了,那野鸡还能生存多少日子呢?又是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分析,“一块土地"意味着农民和土地的天然联系被割断,让人无可奈何,反映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引发深思。

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通过文中“他”的叙说,介绍了这家人从太爷爷到他自己四代人围绕十八亩耕地展开的故事:太爷爷飘泊到沙白村,在一片狼牙刺滩上,一家人硬是挖掉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十八亩地:后来因家庭变故将这十八亩地卖给了村里的马家。解放了,爷爷手里因土地改革接过了这十八亩耕地,接着是人民公社,这十八亩地收归了集体。最后因为沙白村西边的三个村子原是唐代的皇家公园旧址,现在要恢复重建,周围十几个村子都得搬迁,这样沙白村连同耕地和村子都被征收了,将历史中的家族命运史、土地改革史、国家发展史相互交织。

“他"这时已经从报社辞职在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准备进入房地产市场。“城市发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着。原先20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400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都用围墙围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他"志在必得、孤注一掷,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将现实中的人之事、地之事、国之事融为一体。

“他”说:这“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的,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在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次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却演义了几代人的命运啊!"最终“他”也只是用围墙把这十八亩地围了起来,让这十八亩地荒着,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一块土地,写出了农民人生的悲欢哀乐、土地使用的利害得失、时代进程的是非曲直。

10.BEG11.A12.C13.(1)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2)这便是以暴虐代替暴虐,灾祸必然到来,江山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能不好好考虑吗!14.在于民心,忧患中竭诚待下能结成一体,得志后傲慢待人会离心离德。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先王惟恐听不到有人谈论其过错。陛下既然让大臣们上书奏事,就应该听他们无拘束地陈述意见。如果他们的话可取。

先王“恐"的是“不闻其过”,故“先王惟恐不闻其过"主谓宾结构完整,应在“过”后断开,“陛下"做下一句的主语,故B处要停顿;

“陛下既使之上封事”属于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结构完整,在E处停顿;

根据后面的“若其无取,亦无所损"可知,前面的句子也是一种假设,“苟”表示“如果”,“苟其言可取,固有益于国;若其无取,亦无所损”为对称句,“无取"与“可取”对应,故“苟"前断开,应在G处停顿。

故BEG三处要停顿。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两个“苟”含义不同,苟且/如果。句意: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

B.正确。远离/远地,指郑国。句意:亲近忠良远离邪佞。/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C.正确。效法(动词)/功效,效果(名词)。句意:为什么又要效法呢?/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D.正确。遵从/率领,使……跟从。句意:去除奢侈遵从节约,亲近忠良远离邪佞。/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有人对此不满"说法错误,原文“有被谴者”中“谴"是指“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善始”,开头做得好;“繁”,多;“克终”,能够坚持到底;“寡”,少。

(2)“易”,代替;“殃咎”,灾祸;“念”,考虑。

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中魏征首先提出问题“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然后接下来揭示原因,即“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意思是: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对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从中可总结出:在于民心,忧患中竭诚待下能结成一体,得志后傲慢待人会离心离德。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对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值得尊敬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唐太宗营造洛阳的飞山宫。庚子(十四日),特进魏征上疏,认为:“隋炀帝依仗国库富足,国力强大,不考虑后患,穷奢极欲,使老百姓处于穷困之中,以致于自己被人杀死,国家也成为废墟。陛下拨乱反正,应当深思隋朝灭亡和我大唐得天下的原因,撤掉高大的殿宇,安居低矮的宫殿;假如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增修扩建,承袭旧的宫殿又加以华丽的装饰,这便是以暴虐代替暴虐,灾祸必然到来,江山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能不好好考虑吗!”二月甲子(初九),太宗出巡到洛阳宫,有官员被降职。魏征劝谏道:“这并非陛下巡幸各地的本意。从前隋炀帝暗示各地郡县进献食品,视其进献多少做为赏罚的根据,所以天下百姓叛离。这是陛下亲眼所见,为什么又要效法呢?"太宗惊叹地说:“没有你,我听不到这类话。”五月壬申日,魏征上奏疏,认为:“陛下从善如流的心志不如以前,闻过必改的方面比过去少,谴责惩罚渐多,逞威发怒越来越严厉了。而且当年隋朝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甲兵的强盛,今日如何比得上!然而隋朝自恃富强频繁劳作以至国家危亡,我们自知贫弱与民清静而使天下安定;安定与危亡的道理,昭然若揭。希望陛下从隋朝吸取借鉴,去除奢侈遵从节约,亲近忠良远离邪佞,施行过去的恭谨勤俭。"八月,甲子(十二日),太宗对侍臣说:“上书奏事的人都说朕游猎太频繁。如今天下无事,武备的事不能忘记,朕时常与身边的人到后苑射猎,没有一件事烦扰了百姓,这有什么害处呢?”魏征说:“先王惟恐听不到有人谈论其过错。陛下既然让大臣们上书奏事,就应该听他们无拘束地陈述意见。如果他们的话可取,自然会对国家有利;如果不可取,也没有损害。"太宗说:“你说得很对。”对上书奏事的人均予慰问,并打发他们回去。

15.C16.①诗人表达情感非常含蓄,委婉曲折。尾联写诗人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灯花斑斓繁茂,似乎都是客观描述,没有表达什么情感。②实则饱含情感,抒发了诗人的衰老之感、故园之思和对现实处境的叹息。③“何须"饱含辛酸,诗人流寓他乡,济世渺茫,归乡无期,头发花白,面对灯花斑斓繁茂,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感觉‘江山’不如故园美丽”错误。应理解为“‘江山’美丽,却非故园"。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尾联写到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斑斓繁茂的火花似报什么喜讯。本句似乎是在描述作者在灯下的情景,属于客观描述,没有什么情感,所以,诗人表达情感非常含蓄,委婉曲折。

作者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的满头白发,在明亮的灯光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平,想自己曾经满腔的豪情、兼济苍生的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的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的老诗人开心。所以,实则饱含情感,抒发了诗人的衰老之感、故园之思和对现实处境的叹息。

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何须"饱含辛酸,诗人流寓他乡,济世渺茫,归乡无期,头发花白,面对灯花斑斓繁茂,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

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鉴、予、芥、戎、涕、泗。

18、A囫囵吞枣B参差错落

不相同,文中的“问题”是关键之意,而此句中的“问题"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要弄清楚的疑难。

20.示例:甲,精读恐怕应该列为主要方面;乙,这些,值得推敲推敲。

21.语句:③修改为:或者找到一个词而用得不对。④修改为:往往是由于读书时遇见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往往是读书时遇见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的结果)。22.①原句首先肯定了在精读过程中重视“确切地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具有合理性,然后指出其不足,即精读还应关注虚词的作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②改句“这是不够的”,难以强调肯定之意,表述不够全面和精准,语气上也显得突兀。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语境形容中小学生读大部头小说,“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就拉倒”说明读的比较粗糙,可填“囫囵吞枣"。B语境形容交错不齐的样子,可填“参差错落”。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不相同,文中的“问题"是关键之意,而此句中的“问题”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要弄清楚的疑难。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前面说精读和泛读是相辅相成的,然后用“但是"提出新的观点;由后面“读懂了,读熟了,文章里的东西——语言的应用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有”可知这是强调精读的作用,看来作者认为尽管两种读法相辅相成,但精读更重要,可填:精读恐怕应该列为主要方面;

乙,由冒号可知,此句为前面“为什么这个地方用‘往往’,那个地方用‘常常’;为什么一个地方说‘是吗’,另一个地方说‘是不是呢’"的总结句,即思考“为什么”这样用的原因,用“这些"概括前面的例子,可填:这些,值得推敲推敲;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句的“甚至”不合逻辑,此句与前句“想到一个意思而找不出合适的词来表达"为选择关系而非递进关系,“甚至”应该改为“或者"。④句式杂糅,正确的形式为:是由于……。是……的结果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划线句是很对前面“说到精读,最容易想到确切地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而言对的,前半句“这是对的"中的“这”就是指“确切地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作者肯定“这是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