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1页
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2页
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3页
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4页
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山州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凉山州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

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玉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耀5题。(19分)

材料一:

戏剧是属于时代的。“处于易卜生的时代,不会不写社会问题。"同样原因,处于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决定了早期话剧创作也大多带有相当浓厚的

“社会问题”的色彩。由于易卜生的影响,中国早期话剧创作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批判现实

主义特点。

易卜生主张解放妇女、婚姻自主、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他在《现代戏剧笔记》中谈到:

“在今天的社会里,妇女无法保持她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这社会纯粹是男权社会,一切法

律都由男人制定,现行裁判制度总是从男性的观点来裁判妇女的行为。"他通过《玩偶之家》

《群鬼》《海上夫人》等剧表明了以上的进步观点。由于中国妇女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男尊女

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阻碍了她们的个性发展和婚姻自主,因此在“五四”时期所掀起

的“打倒礼教"改造家庭”“妇女解放"恋爱自由”的高潮中,易卜生的上述几个剧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其中,《玩偶之家》一剧的社会影响最大。很多中国早期话剧作品围绕着妇

女、婚姻、家庭、道德等问题发出反封建的强音,“问题剧"由此兴盛。

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第一部现代话剧剧本,表现出反迷信、反封建、主张婚

姻大事应由“自己决断”的主题,是“一出反映生活的社会剧"。鲁迅曾亲自观看过此剧的演

出,指出剧本受了易卜生的影响,并加以肯定。熊佛西当时尽管被人称作是“趣味底创造者”,

但他也介绍过易卜生,有意无意地宣传新旧思想的冲突。在他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间

写的几个剧本(如《青春的悲哀》《新闻记者》)中,回响着娜拉的“我是一个人"的震撼人心的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10页)

呼声,贯穿着对自由恋爱的肯定、对妇女人格的尊重的主题。这正与易卜生喜爱的主题有着

内在的联系。“学校剧”的代表——侯曜,在“五四"时期是相当活跃的社会问题剧作家。他的

五幕剧《复活的玫瑰》,反对“强不爱以为爱”的野蛮婚姻制度,反对圣人礼教、父母之命的陈

规。从剧中看,作者所宣扬的男女自由结合、彼此尊重的主张明显来自《海上夫人》一剧。在

他的《刀痕》《弃妇》等剧中,也都表现出对封建婚姻的反抗、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除此之外,封建礼教和宗教的毒害、军阀混战、儿童教育、失业、阶级斗争等,都是中国

早期剧作家所关心的题材,比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接触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他们的作

品通过对是非的褒贬,表现出了黑暗应该消失、斗争才能胜利的主题。

(摘编自温大勇《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对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

材料二:

“五四"社会问题剧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内涵的表现方面,具有20世纪的现代特征,但

是,在艺术的自觉或戏剧的自觉方面,“五四”问题剧是否具有同样的现代性呢?

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

“五四"戏剧译介易卜生,它的启蒙色彩是异常明显的。其倡导者胡适就曾明确地指出:

“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我们注意的易卜生并不是艺术家的

易卜生,乃是社会改革家的易卜生。”胡适这种着眼启蒙的戏剧思想,在当时影响非常大。

“五四"论及易卜生的论文,就几乎没有人提到他的戏剧艺术,社会思想似乎成为易卜生戏

剧惟一的东西;而在其影响下的“五四”问题剧的创作,这种着重社会意识张扬的启蒙色彩

就更为突出。蒲伯英就说:“我们现在提倡新剧是把它认为是一种社会事业,而不是专门为

文学的文学。"

“五四”问题剧注重“问题"而忽视“戏剧”的倾向,更典型的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或

者是它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提出社会问题,作家注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因而着重

社会问题的揭示而忽略了人物形象的描写;或者是它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就带着揭示“问

题"的确定性,人物性格本应有的情感矛盾,往往被社会问题的直露揭示或社会意识的直白

宣泄代替,因而使性格类型化,丧失了人物个性。

“五四”问题剧抓住“问题"而忘掉“戏剧”的结果,是以“问题"的理性控制了作家的创作

情感,以“问题”的提出替代了戏剧的形象刻画,使得问题剧的创作撇开了人生复杂的现实

内容和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而直奔主题,因而少有艺术创造力,显得枯燥苍白。当时即有观

众批评:“我们固可运用哲学的思想于戏剧里边,可是不宜于直接;应以情绪当着微风,吹着

一湖哲学的水,而发生皱纹,这就不会产生干燥的现象了。"

(摘编自胡星亮《论“五四”社会问题剧》)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10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因为社会现状的影响,中国早期话剧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社会问题"色彩,随后又

受到了易卜生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

B.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呈现出反封建迷信、追求自由恋爱的主题,这对促进人的

个性发展有极大的鼓舞作用,鲁迅对此也十分认同。

C.“五四”问题剧之所以更注重社会而非个人,是因为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本应有的

情感矛盾往往会被社会意识的直白宣泄代替。

D.“五四"问题剧以“问题”的理性控制了作家的创作,往往只注重题材选择与主题内涵

的深度,而忽略掉戏剧的艺术性,所以走向了歧路。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材料一第二段介绍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社会地位以及“五四"时期的流行思潮,为后文

谈论“社会问题剧”提供了相关的论述背景。

B.材料一在第三段列举了胡适、熊佛西和侯曜三位问题剧作家及他们的戏剧作品,可以

佐证前文所说的“‘问题剧’由此兴盛"。

C.材料二第一段以问题结尾,引出了将要分析的问题,使得后文内容有所聚焦,便于读者

阅读思考,把握后续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D.材料二在论述结构上主要采用了递进式结构,从“五四”问题剧的题材与主题内涵

表现,递进到论述问题剧在艺术方面的自觉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银)(3分)

A.戏剧《一只马蜂》在嘻笑中谴责了“愿天下有情人无情人都成眷属"的“不自然的

社会”,对只能用说谎来表达爱情的青年男女,流露出深切的同情。

B.戏剧《新人的生活》讲述了纱厂经理为了勾结军阀镇压工人运动、贩卖大烟土,竟诱骗

已婚侄女为人作妾的荒谬故事,暴露了旧中国的暗无天日。

C.鲁迅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进一步思考了妇女出走之后的出路,提出只有妇女真正

掌握了经济大权,不把婚姻当成女人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

D.独幕剧《好儿子》描写了一个“好儿子"陆慎卿被他的母亲、妻子和兄弟逼迫,不得不走

上了推销伪钞的犯罪道路的故事,揭露了封建阶级的罪恶。

4.材料二第二段的省略号部分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请结合后文,补充省略号部分的内容

要点。(4分)

5.两则材料都提到了“易卜生和他的社会问题剧”,但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

分析。(6分)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10页)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耀9题。(本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

罗江(节选)

韩少功

马桥的水流入罗江,村子距江边有小半天的步行路程。过渡有小划子,若船工不在,过河人

自己把划子摆过去就是。若船工在,五分钱一个人,船工把划子靠到对岸了,稳稳地插住船头篙,

站在岸上一一收钱。点一张票子,就蘸一下口水。

攒下大一点的票子了,他就垫进一顶破旧的呢子帽,稳稳地戴在头上。

过河钱无论冬夏都是一样。其实,夏天的江面要宽得多,水要急得多。若遇到洪水时节,漫漫

黄汤遮天盖地而下,昏黄了一切倒影,向岸边排挤一叠又一叠的秽物,还有一堆堆泡沫塞在水缓

的浅弯,沤积出酸臭。但越是这个时候,岸边的人倒越多,一心一意等待着从上游漂下来的死鸡、

死猪、破桌子或者旧木盆,还有散了排的竹木,打捞出来捡回家去,这叫发大水财。

在马桥的六年里,我与罗江的关系并不多,只是偶尔步行去县城时得在那里过渡。说起过

渡,五分钱常常成了大事。知青淤手里的钱都不多,男的一旦聚成了团,也有一种当当日本鬼子

横行霸道的冲动,过渡总是想赖账。有一个叫黑相公的,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英雄,上岸以后拿出

地下工作者舍己救人的作派,一个劲丢眼色,要我们都往前走,钱由他一个人来付。他摸左边的

口袋,掏右边的口袋,装模作样拖延够了,看见我们都走远,这才露出狰狞面孔,说他没有钱,就

是有钱也不给,然后拔腿就跑。

他以为他是篮球运动员,摆渡的老倌子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不料老人不觉得快慢是个

什么问题,扛上一条长桨,虽然跑得慢,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决不停下步来,追了一里,追了两里,

追了三里,追了四里……直到我们一个个都东倒西歪了挂涎水了,小小的黑点还是远远地咬住

我们。谁都相信,只要没有杀了他,他今天不讨回这三角多钱,即便挥舞长桨追到天边,断不会回

头的。他一点也没有我们聪明,根本不打算算账,不会觉得他丢下船,丢下河边一大群待渡的客

人,有什么可惜。

我们无路可走,只有乖乖地凑了钱,由黑相公送上前去以绝后患。我远远看见老人居然给黑

相公找还了零钱,嘴里大张大合,大概是骂人,但逆着风一句也没有送过来。

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位老人。清查反革命运动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一支手枪成了重点追查

的问题。枪是在城里“文化大革命"时搞到手的,打完了子弹,还舍不得丢,偷偷带到乡下。后来由

黑相公在过渡的时候丢到河里。我们没料到上面不找到这支枪,根本不可能结案,相反,还怀疑

我们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没完没了的审问和交代之后,好容易熬到了冬天,罗江的水退了,浮露

出大片的沙滩。我们操着钯头,到丢枪的方位深挖细找,一心想挖出我们的清白。我们在河滩上

足足挖了五天,挖出了越来越阔大的范围,差不多在刺骨寒风中垦出了人民公社的万顷良田,就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10页)

是没有听到钯头下叮当的金属声。

一支沉沉的枪,是不可能被水冲走的,不可能被鱼虾吃掉的,沉在水底,也是不可能被什么

人捞走的。奇怪的是,它到哪里去了呢?我只能怀疑,这条陌生的江不怀好意,为了一个我们不知

道的理由,一心要把我们送到监狱里去。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它的神秘,也才第一次认真地把它打量。它披挂着冬天第一

场大雪,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像一道闪电把世界突然照亮,并且久久凝固下来。河滩上有一行浅

浅足迹,使几只白色的水鸟不安地上下惊飞,不时滑入冰雪的背景里让人无法辨别,不时又从我

想不到的地方钻了出来——几道白线划过暗绿色的狭窄水面。我的眼睛开始在一道永久的闪电

里不由自主地流泪。

没有什么人过渡。摆渡的不是以前那个老倌子了,换成了一个年轻些的中年人,笼着袖子在

岸边蹲了一阵,就回去了。

我猛回头,发现岸上还是空的。

(有删减)

文本二:

边城(节选)

沈从文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

茶峒城边。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

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

方头渡船。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

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

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

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杂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

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

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

也合适!"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

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

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

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注】:①知青,指那些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务农

或下放到兵团开发保卫边疆的知识青年,他们大多数实际上只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10页)

6.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夏天的罗江江面要宽得多,水要急得多,但摆渡的老倌子收的过河钱无论冬夏都是

一样,这体现出他的朴实善良。

B.我们作为“知青”,却在“黑相公"怂恿下选择在过河这件事上赖账,这暴露了我们受到

的知识教育不够彻底的缺陷。

C.我们以为“弃枪沉江”便能一了百了,没想到反而惹上更大的麻烦,于是我们在江滩中

拼命挖找,想要证明自身清白。

D.茶峒设置渡船的原因:一方面是小溪作为川湘两界的来往孔道,交通繁密;另一方面

是财力有限,无法搭建桥梁。

7.下列对两则材料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材料一中“摆渡的老倌子"作为主要人物,却没有被作者浓墨重彩地细致刻画,而仅从

知青的视角进行简单描述,从而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和神秘感。

B.材料一中的叙事视角在“我们”和“我"之间切换,前者是从知青这一人物群体出发的

共识,后者则是属于个体认知,这样安排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C.材料二中从茶峒的地理特征写起再聚焦个人,说明了摆渡老人与水的紧密联系,更

甚于材料一中罗江与老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清新隽永的文风。

D.材料二中有两处人物对话,一处是老人为了拒绝乘客付钱而给出的正当理由,另一处

则是老人热情招待乘客时的草烟介绍,体现出老人的质朴善良。

8.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从“水”写起,这对于讲述故事有怎样的好处?(4分)

9援韩少功的创作体现了“扯乱谈"的湘派文学传统,表现出“志异”“谐趣"闲扯”的特征。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耀14题。

材料一: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

·

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

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

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

·

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

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

·

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10页)

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

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

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

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太夫人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

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

安矣。"

(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有删减)

材料二:

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修方贬

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

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

·

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奖引后进,如

·

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

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居于A家B无所矜饰C而所为D如此E是真发F于中G者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文本一中“孤"在古代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此处指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

与《陈情表》中“零丁孤苦”表达的意思不同。

B.文本一中“归"称女子出嫁,此处指欧阳修的母亲出嫁,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

姥,及时相谴归”的“归"意思不同。

C.文本一中的“尔”,语气词,表示肯定,与文本二中“自尔,遇事不敢忽也"的“尔”意思

相同。

D.文本二中“见"同“现”,出现、显露的意思,引申为炫耀,与《氓》中“既见复关,载笑载

言"的“见”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泷冈阡表》是一篇典型的记人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作者通过回忆和

叙述的方式,将父亲和母亲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B.欧阳修的父亲没有为后代留下房屋、土地等赖以为生的物质财富,但他崇高的道德

风范是对欧阳修影响深远的精神遗产。

C.欧阳修贬谪到夷陵时,常借翻阅旧案排解愁闷,并因此更加严谨地对待政务,这反映

了他严于律己的品质。

D.欧阳修学识渊博,却不以此自满,每当有学者向他请教,他都尽心相授,且乐于奖掖

后进,提携人才。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10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4分)

(2)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4分)

14.“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太夫人口述了欧阳修父亲的哪些崇高品格来

鼓励教育欧阳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耀16题。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淤。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注]①断魂啼:据任昉《述异记》,帝舜南巡,死于九疑并葬于此,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

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她们的眼泪染竹而成斑。后二人投湘水而死。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银)(3分)

A.“人绕湘皋月坠时”一句描绘了词人在月色朦胧的夜晚,独自绕行于湘水边,为全词

营造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以此烘托愁苦悲凉的心境。

B.“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句中,“斜横”和“小"字描写了红梅树斜倚水边、树影倒映在

水面上的情景,而“浸愁漪”将涟漪拟人化,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忧愁。

C.“相思血,都沁绿筠枝"一句化用了娥皇、女英思念舜帝而泪洒竹枝成斑的典故,这里

用来比喻红梅的鲜艳如血,突出了红梅的娇艳动人。

D.本词以咏梅为题,抒发怀人相思之情。全词即梅即人,亦景亦情,达到似花非花、似人

非人、花人合一的朦胧迷离的审美境界。

16.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所谓“收纵联密"即诗词在

结构上要做到开合有致,前后呼应,紧密联结,浑然一体。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词

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长声叹息,慨叹自己人生崎岖坎坷,哀伤

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诗是“银,银”。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10页)

(2)《蜀道难》中,李白以“银,银"两句,将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

山高,且衬以“回川”之险,表现蜀道之难。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忠孝之道的句子是

“银,银"。

第域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玉(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耀19题。

中国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①,齐名盘古;或参与

了伏羲女娲的婚配,繁衍人类;或帮助黄帝打败蚩尤,一统天下;或协同大禹治理江河,泽及后

世。鉴于我国神话传说与历史起源难以隔离的关系,可以说,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蒙受

过龙的福祉。

在古代社会,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龙的精神体现了团结凝聚的精神;同

时,龙又被奉作水神,总司灵泽,因此,②。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

祥物,有着腾飞、振奋、开拓、进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又增添了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内涵。

中国是龙的家园,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婚丧礼仪、服饰

冠履、岁时节令,龙都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展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无边春色来天地,有志

金龙越古今”,适逢龙年,作为“龙的传人”,当秉承龙的精神,弘扬纵横江天、浩然宇内的民族大

····

气。

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词“龙的传人”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银)(3分)

A.汉语的谐音,如何谐得巧妙,切合得自然,做到“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则需要智慧和体悟

的参与。

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

动魄的“伟大”呵!

C.“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D.有人认为,一些年轻人之所以如此傲娇,是因为没有遭到社会的“毒打"。等他们步入社会,

棱角自然会被磨平。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9页(共10页)

19.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域(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耀22题。

保护传统村落最重要的关键便是加大对保护和开发的宣传力度,宣传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

承中华文化、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意义,广大村民理解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

保护传统村落,关键是振兴村里的产业。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王说:“村子有产业支撑,有

造血功能,村民回来能就业、安居,传统村落才能真正‘活’起来。”当地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

年轻人回村创业。在启动资金上给予资助或者免息贷款,解决创业启动资金问题;在税收方面予

以优惠;鼓励年轻人学习、传承传统技艺,并且给予学习者一定的经费资助,提高他们学习传统

技艺的积极性。

另外,历史文化的传承必不可少,要想保存传统村落原汁原味的风貌和历史文化,就要根据

当地情况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对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挖掘其中的素材,比如人文

典故、神话传说、民俗民风、乡土人情、风味小吃等,进行整理复原。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作修改,使修改后的句子准确流畅,逻辑严密。(4分)

21.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保护传统村落的三个主要措施。(3分)

22.请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话题,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宣传语。(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周国平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阿尔伯特·哈伯德

降低对结果的期望值,多享受过程,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佚名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0页(共10页)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随后又受到了易卜生的影响”曲解文意,易卜生给中国早期话剧创

作带来的影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在时序上与“社会现状的影响"没有先后之

分,材料中也未体现时序的先后。C项“之所以更注重社会而非个人,是因为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本应有的情感矛盾往往会被社会意识的直白宣泄代替”因

果颠倒,前者是原因,后者是表现。D项“所以走向了歧路"曲解文意。)

2.D(“主要采用了递进式结构”错误,材料二综合使用了总分结构和并列式结

构,围绕“问题剧在艺术方面的自觉性"这一话题展开相关论述。)

3.A(B、D项不属于妇女解放的题材,C项不属于戏剧。只有A项属于解放妇

女、恋爱自由的戏剧。)

4.①“五四”问题剧存在注重问题、忽视戏剧的倾向,它着眼于思想启蒙,忽视

了艺术创造力。(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总述五四问题剧的特点,2分)②该倾

向具体体现在戏剧人物的性格类型化,丧失个性,从而引发了“问题"理性操纵

作家创作情感的后果。(根据材料二第四五段,分述“典型体现”“引发结果”,

2分。)

5.①材料一中的是论述对象(1分)。材料通过论述它和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联

系,来说明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对中国早期话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2分)②

材料二中的是论据(1分)。材料借“五四”时期剧作家对易卜生话剧中社会思

想的吸收倾向,来论证“五四"问题剧重“问题”而轻“戏剧"的特征。(2分)

6.B(“这暴露了我们受到的知识教育不够彻底的缺陷”错误,于文无据。我们

的行为出于自身性格,与知识教育无关。)

7.D(“人物对话"错误,文中两处的语言描写是“独白”而非“对话"。)

8.①从“水”讲起,交代故事发生地点,营造特定氛围。②“水"自然牵引出

后续人物的出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

给分。)

9.①“志异”:在情节安排上,知青们始终没有在罗江中找到他们当年丢弃的

枪支,奇异难解,成为故事悬念。②“谐趣":在叙述语言上,“只要没有杀了

他……即使追到天边,断不会回头”“他一点也没有我们聪明……"等诸多语言,

运用夸张、反讽等手法,营造出幽默风趣的效果。③“闲扯”:在结构安排上,

“发大水财"摆渡赖账”“弃江沉船"等事情虽然都与罗江有关,但都无紧密

逻辑关联,好似闲扯。(每点2分,需结合材料一进行说明分析。)

10.BCE(原文标点为: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11.B(A项意思相同,两人都是年幼失去父亲。B项意思不相同,《孔雀东南飞》

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的“归"意思是“回娘家”。C项意思不相同,

文本一的“尔”,语气词,表示肯定;文本二的“尔”,那,其,指时间。D项意

思不相同,《氓》中“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见”意思是“看见"。)

12.C(“欧阳修贬谪到夷陵时,常借翻阅旧案排解愁闷,并因此更加严谨地对待

政务”强加因果,原文中不构成因果关系。)

13.(1)家境贫寒,(母亲)以自己的力量谋取衣食,扶养我,教育我,使我长

大成人。(居穷:家境贫寒。自力:以自己的力量谋取。俾:使。一处1分,句

意1分。)

(2)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理政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能

使自身受益,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百姓的利益。(惟:只。润身:使自身受益。

物:他人、百姓。一处1分,句意1分。)

14.①奉亲至孝;②为官清廉;③仁慈厚道。(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很不幸,生下来四岁,父亲就去世了,太夫人(母亲)发了誓愿守节,家

境贫寒,以自己的力量谋取衣食,扶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太夫人谆谆

告诫我说:“你的父亲做官清廉,喜欢布施别人,又喜爱招待宾客。他的俸禄虽

然微薄,常常不使有剩余。他说:‘不要因为金钱连累了我的清白!’所以他去

世后,没有一片瓦盖的房子,没有一亩地可以耕种,能叫你赖以生活,我依靠什

么能自守呢?我对你的父亲,大概能知道一二,所以对你有所期待。自从我嫁到

你家做媳妇,没有来得及侍奉婆婆,但知道你父亲是很孝顺地供养老人的。你幼

年丧父,我不知道你一定会有所成就,但知道你父亲一定有后代。我开始到你家

的时候,你父亲服满祖母的丧,才过了一年,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时候,必然哭

泣说:‘祭祀即使很丰盛,也比不上活着时薄薄地奉养!’有时他自己吃着酒食,

则又哭泣说:‘从前常嫌酒食不够,现在有余了,但来不及供养母亲了!’你父

亲做官,经常在夜里点着蜡烛,审理刑事案卷,屡次发出长长的叹息。我问起原

因,他说:‘这是要判死刑的案卷,我想放一条生路而办不到!’我说:‘生路

可以求吗?’他说:‘放一条生路而办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恨。也确实

有求一条生路,因而救活一个人的,就知道不去求生路而死者会有遗恨。就这样

经常求生路,一不小心,仍旧会处死刑,而世上人常常希望这些人死去。’回头

看着乳娘,抱着你站在一旁,因而指着你叹息说:‘占卦的人说我在年岁有戌的

一年,将会死去。如果占卦人的话是真的,我就见不到儿子长大成才了,以后应

当把我的话告诉儿子!’他在外面办事,我不知道。在家中的时候,没有一点矜

持文饰,不摆架子,而所以这样是真正地发于内心的!唉!他的心地厚道而注重

仁义方面,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必定有后代的原因,你应当自己勉励才对。供养

长辈不在于丰厚,而在于孝顺;利益虽然不能普及于万物,而在于心地厚道内存

仁义。我不能教导你,这是你父亲的志向。"修哭泣着,牢牢记住,永不敢忘。

太夫人自从家里贫贱时,以节俭治理家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