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_第1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_第2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_第3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_第4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基础运用(含解析)基础运用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在“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自然之和

“天地和而万物生”,“和"【甲】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四季交替,草木枯荣,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大自然的和谐之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推进农业文明,古人建起翻山越岭的渠系、巧夺天工的堰堤,引黄灌溉更是造就了“塞上江南”【乙】的神奇景象。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而且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1.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②标示特定称谓;③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④标示讽刺或否定。文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_____。

2.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家国之和

“和"是“和睦谐调”,是真诚待人,不挑拨离间。“和"是“温和平静”,是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面对矛盾,与其①,我们不如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②。

“和"是“和衷共(jì)”,是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处事原则,携手并进!面对风云变幻、纷争(dié)起的国际形势,中华民族追求中正和谐而不尚独强独霸,并以此为精神守则,维护世界和平。

3.同学们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和意思有疑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在这里是“挑拨使人不和”的意思,应读作“jiàn"。

B.“强”在这里是“硬要"的意思,应读作“qiǎng”。

C.“和衷共jì"中“jì”在此处意为“过河”,应写作“济”。

D.“纷争dié起"中“dié”在此处意为“轮流”,应写作“叠”。

4.在横线①处填入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不可遏B.针锋相对C.袖手旁观D.纠缠不休

5.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②处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符合语境。

思想之和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中华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其实礼仪规范只是外在形式,“以和为贵”才是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关于“和同之辩”,晏婴这样打比方:所谓“和"就好像做一锅肉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工努力让不同的食材、作料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这就是“和生实物”。而“同”,则是“以水济水”,用水来煮水,哪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呢?正所谓“和生万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_。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

6.请根据材料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你对“同则不继"解读。

7.同学们想补充一则小故事来论证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以下两则故事中最合适的一则是()

【甲】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相谈甚欢。【乙】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年少时结为至交密友,都是饱学之士。陈重被举荐为孝廉后,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把功名让给雷义。同朝为官期间,两人相互扶持,政声载道。后来雷义被免职,陈重得知后一同辞官还乡。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八达岭长城是我区的三张金名片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后,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知我长城,爱我长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知我长城,爱我长城"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探寻“八达岭”之名的由来

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也是一座备受推崇的“博物馆"。它以雄伟壮观闻(míng)于世,民间就有“中国古长城,雄伟八达岭”的说法。关于“八达岭"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在这里介绍三种。第一种是蒙语翻译的“险(jùn)山岭”之意。第二种说法是“把守鞑靼(蒙古的一个部族)的山岭①取其中‘把鞑岭’三个字的谐音"。第三种是由于这里南通北京,北往延庆,西面达宣化、张家口,因而得名。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里记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八达岭。”

2.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括号内的注音产生了疑问,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A.“隘口"意为狭隘的山口,“隘”读作“ài"。

B.“推崇”意为十分推重,“崇"读作“chǒng”。

C.“闻(míng)"意为听到名声,“míng”写作“明"。

D.“险(jùn)”意为山势高而险,“jùn"写作“竣”。

3.有同学对①②两处的标点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4.请你结合文段内容,选择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A.南北东西直达八方B.八方相通岭岭相连

C.八方来客四面相通D.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第二部分探究八达岭长城的价值

八达岭长城绵延万里,居高临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代军事防御的战略要地。而今,八达岭长城已经不再是战争的堡垒,而是成为了吸引全球游客的旅游胜地。接踵而至的游客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将士们的英勇与智慧。同时,八达岭长城也是一个文化的宝库,历史的见证。每一座敌楼,每一道关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气势磅礴的八达岭长城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总之,八达岭长城在不同时代分别发扬着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

5.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绵延万里B.接踵而至C.坚韧不拔D.气势磅礴

6.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存在问题,请根据语境加以修改。

第三部分推进八达岭长城的保护

5月31日延庆区教委发布了《“弘扬长城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延庆区教育系统推进“长城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并启动了“长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延庆区各学校积极行动:职业学院的师生们用两项非遗技术制作《长城家园》景观框,用灵巧的双手表达对长城的热爱;第一中学的师生们手绘巨型长城拼图,以巧妙的构思表达对长城的赞美;___。

7.请你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空白处补写一句话,说说你所在的学校(统一写我们学校)通过什么活动来推进八达岭长城的保护,或谈谈你准备为保护长城做点什么。

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初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研学记录,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审读邀请函

以下是某旅行社的导游向同学们发来的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同学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游览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肩负着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见的重要使命。这里的140万余件馆藏文物,充分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你们可以透过一个个或惟妙惟肖、或朴拙厚重的文物,看到凝结其中的精湛技艺,倾听每件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品味其承载的历史文化,观览变化万千的过往,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期待你们与文物来一场跨跃时空的文化对话。我也会借此机会与你们交流一下参观的感受,请务必准时参加活动。

××旅行社

××年××月××日

1.对邀请函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中国博物馆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互见"应改为“互鉴”。

B.因为表达的是“文物可以穿越时间或空间界限"的意思,所以“跨跃”应改为“跨越"。

C.因为表达的是“模仿得非常逼真”的意思,所以“惟妙惟肖"一词中的“肖”字应读作“xiāo"。

D.因为表达的是“质朴率真”的意思,所以“朴拙"一词中的“拙”字应读作“zhuō"

2.邀请函中画线的四个句子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同学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游览活动。

B.倾听每件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

C.我也会借此机会与你们交流一下参观的感受。

D.请务必准时参加活动。

任务二:制作文物卡片

这位同学最喜欢博物馆陈列的远古时期的玉龙文物,以下是他制作的文物卡片。

名称:玉龙年代:红山文化这个玉龙是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周身光洁,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一条线上。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看它挺直的脊梁在空中跃起,在时空中飞翔了五千年。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舞动出中华文明的姿态,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标志性符号。《说文解字·鱼部》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最初,古人把龙想象为“百虫之长”,把龙当作保护神来崇拜,赋予龙种种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

3.阅读文物卡片,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梭形细目”“卷曲若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玉龙眼睛细长、身体弯曲的外貌特征。

B.“看它挺直的脊梁在空中跃起,在时空中飞翔了五千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玉龙具有穿越时空的动感和历史久远的特征。

C.“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舞动出中华文明的姿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龙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D.“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龙种种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龙的崇拜。

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向全国人民表示祝福。“龘”在《汉典》中的解释为“龙腾飞的样子"。请你根据词典释义和文物卡片的相关内容解释成语“龙行龘龘”的寓意。(2分)

任务三:探寻玉器文化

这位同学还对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中国人对玉的追求不仅限于外在的形色美,更看重其内在的气质美。中国人常以“玉"比拟“君子”的美德,玉和人合二为一【甲】玉光洁温润可谓之“仁";纹理缜密紧凑可谓之“智”;不易折断,折断后不会割伤皮肤可谓之“义";佩挂起来参差不齐可谓之“礼”(“礼"即秩序);叩击时声音清越优美,可谓之“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谓之“忠”,(“忠”即互不遮掩)。而这些美德恰恰是君子所必需的,君子也自当佩玉以自警自励,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乙】中国人把玉拟人化,强调了玉的可贵不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玉器所形成的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今社会,玉不仅继续激励着中华民族对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还蕴含着温润谦和、宁碎勿折的人文精神。

5.检查文段后,发现加点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参差不齐B.瑕不掩瑜C.相得益彰D.不可或缺

6.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B.【甲】。【乙】”。

C.【甲】,【乙】。"D.【甲】,【乙】”。

7.文段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进行修改。(2分)

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为“博物馆里读中国,探寻三星堆奥秘"的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撰写了研学日志。请你对日志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一部分活动概述

“沉睡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定了理解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华文明关系的坚实基础。这座西南地区范围最大【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神圣威严的金面具、珍贵罕见的象牙【乙】大量的出土文物令人目眩神迷。这些珍贵的文物,带领我们探寻文化的积淀,感受时光的流转。云游三星堆博物馆,追溯古蜀文明的辉煌历史,我们开启了一段神奇而浪漫的旅程。

1.文段中横线上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垫眩(xuàn)B.垫眩(xuán)

C.奠眩(xuàn)D.奠眩(xuán)

2.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B.【甲】、【乙】……

C.【甲】,【乙】,D.【甲】,【乙】……

第二部分参观学习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横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是名副其实的“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遗址的东北角,分为综合馆、青铜馆和开放式文物修复馆。综合馆内分设三个展厅:第一部分“世纪逐梦”,【甲】,集中表现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梦、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第二部分“巍然王都”,从都城营建、青铜冶铸、王者至尊等角度,【乙】;第三部分“天地人神”,【丙】,集中呈现古蜀人的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表现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走进综合馆,那些古蜀文明的瑰宝令人叹为观止,让我深深地折服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参观中,从综合馆被称为“古蜀之眼"的玻璃窗往外望去,秀丽的潭水、葱翠的绿植、古朴的青铜馆历历在目。来到文物修复馆,站在透明的玻璃墙外就可以近距离看到文物修复的全过程。看着文物修复师们专注的样子,同学们纷纷销声匿迹,都沉浸在这严肃而神圣的氛围之中了。

3.根据文段意思,依次补全【甲】【乙】【丙】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以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

②以礼敬天地的美玉、造型独特的神坛、展翅欲飞的凤鸟、打地通天的神树等文物单元

③对三星堆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面貌、都城布局、手工业技术等进行展示和解读

A.①③②B.②③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名副其实B.叹为观止C.历历在目D.销声匿迹

第三部分小组实践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设计了海报并创作了对联。请参与小组实践,完成5、6题。

5.请从下面海报中选择一幅当作日志插图,并结合书体特点及研学内容说说选择的原因。(2分)

6.小组成员请你帮忙补全对联。下列补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探古蜀风流,寻五千年①,遗址三星,②

揽中原文化,观十一省洪流浩荡,文明九夏,③

A.①辉煌青史②万里长江③四川天府

B.①青史辉煌②四川天府③万里长江

C.①辉煌青史②四川天府③万里长江___

D.①青史辉煌②万里长江③四川天府

第四部分活动总结

在三星堆博物馆的研学之旅中,我们探寻了古蜀文明的奥秘,感受了古蜀文化的繁荣与辉煌。目前,三星堆遗址依然存在众多谜题等待着解答,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创设三星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与传承三星堆文化。

7.你发现结语的结尾部分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将画线部分修改正确。(2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语文学习小组开展“古韵今风话民俗”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1.下面文段是小组成员撰写的活动前言。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3分)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蕴含着乡土情、文化味,弥曼着烟火气。说起民俗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异彩纷呈。壮观的查干湖冬捕、喧腾的西北社火、精美的泉州簪花等,无一不是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中生动的一笔。让我们一起话古谈今,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1)请用正楷字书写本次活动的主题“古韵今风话民俗"。(1分)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充满”的意思,所以“弥曼"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探索事物的由来”的意思,所以“追溯"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喧闹沸腾”的意思,所以“喧腾"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灿烂美丽”的意思,所以“绚丽"一词中有错字。

2.下面是“民俗推荐”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完成(1)(2)题。(共4分)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艺术,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表演时,打铁花师傅目空一切,用特制的木板将1600℃左右的铁水击打到高空。随着砰砰的声音,铁水在空中迅速崩裂开来,如火树银花,瞬息万变。近看如天女散花,远观似流星点点,火光映天,令人叹为观止。绽放的铁花寓意兴旺发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表演的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猛烈的击打、壮阔的升腾、浪漫的绽放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1)你检查材料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目空一切B.瞬息万变C.叹为观止D.川流不息

(2)下面是对打铁花场景的描写。请你根据语境,结合上面的材料,在横线上仿写句子。(2分)

一打起来就震撼了,璀璨了,夺目了!万千个被击打出的铁花,如万千只闪着光亮的萤火虫,在空中欢快地飞舞。雷鸣一样,是击打的声音;火树一样,是升腾的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豫晋大地上,爆出一场多么猛烈、多么壮阔、多么浪漫的表演哇——打铁花!下面是“民俗动态"小组找来的一段文字。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4分)

从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走向世界,到云南泼水节火爆全网,全国各地的民俗活动此起彼伏,热火朝天。其中,剪纸、织锦等古风浓郁的活动,提醒了人们对民俗的美好记忆。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新元素融入传统民俗,如趣味性强【甲】传播范围广的短视频。这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并传播的文化风潮。民俗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乙】是历史积淀的反映,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民俗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

(1)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2分)

(2)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乙】;B.【甲】【乙】;

C.【甲】,【乙】。D.【甲】、【乙】。

4.活动结束,有同学为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如何填写。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岁月泼墨①,历史积淀,②;

时序挥毫诵流年,③,古韵生新篇。

A.①绘成画②民风润无声③文化传承

B.①绘成画②民俗焕光彩③灿烂文化

C.①凝画卷②民俗焕光彩③文化传承

D.①凝画卷②民风润无声③灿烂文化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2024年,北京市将深入推进“书香京城”建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书香京城调查报告"八个字作为标题。(1分)

第一部分调查目标

了解“书香京城”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全民阅读的社会意义。

第二部分调查内容

【背景调查】

书香致远,墨卷至恒。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传承文明、hóng()扬文化的重要途径。推进全民阅读与终身阅读,就是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崇尚读书、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北京立足首都工作实际,将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政策引导、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让书香mí()漫到京城的大街小巷,用阅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北京必将铸就城市文化的新辉煌。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括号内应填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墨卷至恒"中的“卷”是“书卷"的意思,应读作juàn。

B.因为要表达“大力宣扬”的意思,所以hóng应写作“弘"。

C.“氛围”的意思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其中“氛”应读作fèn。

D.因为表达“充满"的意思,所以mí应写作“弥”。

【发展追踪】

北京高度重视、高位统筹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出台一系列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加大阅读内容引领,_____________,提高品牌活动影响,“书香京城”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在北京,各种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书店前呼后拥,形成了一大批在设计上别具匠心的阅读空间。在北京,一个个阅读的节日、一个个图书的节日,让阅读长久、深远地影响百姓生活。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十月文学月、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书市、网络文学+大会,成为这座城市丰富多彩阅读生活的美好注解。

3.根据小组意见,参照画线处前后句式,补写一组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优化阅读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阅读推广示范,提升数字阅读水平

B.阅读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得以引导,加强阅读推广示范,提升数字阅读水平

C.优化阅读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示范得以加强,数字阅读水平得以提升

D.阅读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得以引导,阅读推广示范得以加强,数字阅读水平得以提升

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深入人心B.前呼后拥C.别具匠心D.丰富多彩

5.调研时,同学们要参加书店发起的对联征集活动,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书能启智,一卷展①,如沐春风清肺腑

文可②,三余①消纸上,似饮甘霖③

注释:“三余"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指一切空余时间。

A.①窗前②怡心③长精神

B.①窗前②心怡③育英才

C.①眼帘②怡心③长精神

D.①眼帘②心怡③育英才

【新闻报道】

据悉,2023年,北京市大兴读书学习之风,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万余人次,在全市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民阅读,引领文明风尚。“书香京城"建设是北京市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全民阅读、丰富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读书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一个不读书的人没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没有未来。读书还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当读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刚需、日常习惯时,全民阅读的“书香中国”必将成为现实。

6.根据语境,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修改。(2分)

7.你想知道文段中“刚需"的意思。词典中“刚”的主要义项有:①硬,坚强,与“柔"相对;②恰

好;③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方才;④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根据词典

解释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刚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必要的需求B.适当的需求C.崭新的需求D.仅有的需求

第三部分调查结论

梳理2014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全民阅读"的提法发现,从2014年之前的“倡导全民阅读”到2017年的“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再到2022年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甲】全民阅读的受重视程度逐步在加强。北京突出首都特色,充分发挥首都优势资源【乙】围绕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推动全民阅读,营造城市阅读氛围。北京居民阅读总指数、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未成年人阅读率、数字阅读接触率四大指标均得到稳步提升,领跑全国。

8.你对文段中【甲】【乙】两处所用标点进行审核,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

第四部分结语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浏览了系列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走进阅读空间,参与阅读活动,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本次调查研究让我们了解了“书香京城”的新发展,加深了对全民阅读社会意义的理解。作为当代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小组建议,请在文段中的横线处补写内容,发出号召。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初二年级学生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以“品园林之博,悟匠心气韵”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手册。

行前说明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主要由展厅、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构成,形成园内有馆、馆内有园的独特风貌。在中国古代园林厅,我们将追溯中国园林的源头,领略不同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采;在室内展园,我们可以徜徉于畅园的山水亭台之间,品味片石山房的叠石艺术,体验南方园林的精致与淡雅;在室外展区,我们可以流连于塔影别苑的碧水湖畔,沿着染霞山房的山径拾级而上,感受北方园林的开阔与疏朗……全馆展示各类植物200余种、山石10余类,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还有陶器、瓷器、木器、古籍等藏品16类,所属年代跨度大,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

1.小园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中的“溯”为形声字,此处是“往上推求"的意思,应读“shuò”。

B.“拾级"中的“拾”是多音字,此处意思是“轻步而上”,应读“shè”。

C.因为表达的是“稀疏而清晰"的意思,所以“疏朗”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条理或头绪"的意思,所以“脉络”一词中有错字。

2.“苑"的本义是“古代养禽兽的园林”,多为帝王游猎之处。如“御苑"。随着词义的发展,又衍生出以下义项:①园林;②荟萃、集中之所;③花纹。根据词典解释及文段内容,你认为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古诗苑”的意思是____。(2分)

第一部分探园林之脉

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我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先民建立村落定居,从事狩猎、种植、祭祀等活动,便有了“囿"圃”“台"等园林的原始形态。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初步形成。如汉武帝时的上林苑,规模恢弘,建筑华美,功能多元。魏晋园林,显现着文人墨客的诗意与风雅。置身其中,仿佛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听到悠扬的琴声,感受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隋唐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迎来了空前的繁荣。皇家园林壮丽、繁华,如西苑、华清宫,将皇权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私家园林精巧、雅致,如王维的“辋川别业”,“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___①___写出了私家园林清幽绝俗的特色。

宋代园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如富郑公园、艮岳等,曲折的回廊、玲珑的亭台,仿佛诉说着宋代文人的情怀。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巅峰。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著称于世,___②___苏州园林等私家园林,则以其精巧雅致、清新脱俗赢得了“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向世界展露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和价值。

3.以上是小林同学的研学笔记。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①。”②;B.①"②,

C.①。”②,D.①"②;

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两处问题,请你做出修改。(2分)

第二部分感造景之妙

园林造景犹如撰文绘画,通过丰富的技法,形成妙趣盎然的意境。“借景”是园林景象的延伸,将园外景物引入园中,使园内景观与园外景致____①____,拓展了园林观赏空间。“障景"是在园林中以屏障式的造园手法,分隔景观或景物,形成____②____的艺术效果。“框景”亦称通景,以门洞、漏窗为框,____③____,突出主景,营造画卷般的浪漫意境。

5.来到造园技艺厅,同学们根据展板内容完成答题。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水乳交融②欲露还藏③小中见大

B.①浑然一体②欲露还藏③取景成画

C.①水乳交融②欲扬先抑③取景成画

D.①浑然一体②欲扬先抑③小中见大

这里的畅园,以苏州庙堂巷的畅园为蓝本复建而成。畅园的造园手法细腻,面积虽小却布局巧妙,园景丰富且层次分明,亭台楼阁尽显古朴典雅之美。从园门步入,穿过桐华书屋,全园景色尽收眼底。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园内厅堂、亭、廊等建筑绕池而建,广植花木。园内东、西、南三面为长廊,曲折蜿蜒,穿插点缀了五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亭子;水池上的五折石桥把池面一分为二。沿长廊绕园一圈,一步一景,趣味无穷。主厅为“留云山房”,“留云”二字,显示出园主人以自然为友、洒脱超然的志趣。

6.走进室内展园中的畅园,结合上面的解说词,补全研学手册中的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畅园清幽,___①___,碧水映亭台典雅

下联:___②___古朴,妙蕴情志,留云显园主___③___

A.①移天缩地②山房③洒脱

B.①巧藏天地②书屋③超然

C.①巧藏天地②山房③超然

D.①移天缩地②书屋③洒脱

第三部分写研学之得

7.请结合研学手册内容,用上“了解"感受”“体会"三个词,写下你的研学收获。(2分)

参考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1.甲③乙②

2.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还是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理念。3.D4.C

5.示例1:是阳光,可以融化敌对的坚冰。

示例2:是桥梁,可以跨越人际的沟壑。

6.示例: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7.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号的用法。

【甲】处,根据“‘和’【甲】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语境可知,此处着重论述“和"字,所以此处的引号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参看选项,可知符合“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一项,故选③;

【乙】处,根据“引黄灌溉更是造就了‘塞上江南’【乙】的神奇景象"语境可知,此处“塞上江南”是对北方富足之地的一种称呼,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参看选项,可知符合“标示特定称谓"一项,故选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画线句“无论是平原盆地上的顺势而为,而且为了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努力建设,都诠释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语病有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和宾语残缺两种语病,将“而且"改为“还是”,在句末加“的理念"。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

D.迭起:diéqǐ,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迭”是屡次的意思,而非“轮流”,也不能写作“叠”。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B.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

C.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D.纠缠不休:形容争辩个没完

根据“面对矛盾,与其①,我们不如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语境可知,此处指面对矛盾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应使用“袖手旁观”。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是+名词,可以+七字偏正结构短语";内容上,运用比喻的形式,写出和的作用。

示例:是大海,可以包容彼此的瑕玷。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同:相同。则:就。继:继续;接续。“同则不继”的意思是: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故事【甲】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在政策争辩时各执己见,寸步不让,看似政敌;但在私下交往以诗相和,相谈甚欢,能洽守交友之义,符合孔子主张的“君子和而不同”观点。而故事【乙】则是陈重与雷义少时就结为至交,陈重举荐雷义,把功名让给雷义,得知雷义被罢官自己也辞官,体现的是重友情,同进退,与“和而不同"无关。

故选【甲】。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1.知我长城爱我长城2.A3.B4.D5.A

6.总之,八达岭长城在不同时代分别具有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7.答题示例1:我们学校组织了长城文化节,借助节目的展示表达对长城的崇敬。

答题示例2:我加入了“长城上的绿飘带”志愿服务队,用踏实的行动表达对长城的爱护。

答题示例3:我想亲自登上长城,向更多游客宣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用踏实的行动表达对长城的爱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临摹。

只要将“知我长城,爱我长城"正确规范地用正楷字抄写下来即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推崇(chǒng)——chóng;

C.闻míng(明)——名;

D.险jùn(竣)——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①“把守鞑靼(蒙古的一个部族)的山岭”后面的内容“取其中‘把鞑岭’三个字的谐音"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所以这里应该用破折号。

②“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里记载”后面的内容用了引号,由此可知这里是具体说明引用的话,所以应该用冒号。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联系上句“由于这里南通北京,北往延庆,西面达宣化、张家口,因而得名"分析,这里提到“南、北、西”三个方向,所以排除“南北东西"八方”,且下句是“故名八达岭”,所以应该有“八达”一词最适宜,所以应该填“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绵延万里:形容连续不断,延向远方。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总长度约7.6千米,显然“绵延万里”与实际情况不符,这里是说八达岭长城地势险要;

B.接踵而至:比喻来者很多,络绎不绝。这里是说来八达岭的游客很多,与语意相符;

C.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这里是说中华民族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与语意相符;

D.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这里是说八达岭长城气势雄伟,与语意相符。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词语搭配不当,将“发扬着"改为“具有”。

语序不当,联系文段分析,先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代军事防御的战略要地”,指出其军事价值;接着说“八达岭长城已经不再是战争的堡垒,而是成为了吸引全球游客的旅游胜地”,指出八达岭的经济价值;然后“同时,八达岭长城也是一个文化的宝库,历史的见证。每一座敌楼,每一道关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指出其文化价值。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所以顺序应该是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应将“文化价值”和“军事价值"调换顺序。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分析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职业学院的师生们用两项非遗技术制作《长城家园》景观框,用灵巧的双手表达对长城的热爱”“第一中学的师生们手绘巨型长城拼图,以巧妙的构思表达对长城的赞美”,先点明学校名称,然后介绍用什么活动方式来保护长城,据此仿写“我们学校”将通过什么活动来推进八达岭长城的保护,或“我"准备为保护长城做的事即可。

示例1:我们学校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欣赏长城的录像,图片,阅读关于长城的文章,组织学生进行以“长城”为话题的作文竞赛,以此来推进八达岭长城的保护。

示例2:我要做宣传长城的宣讲人,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做爱护长城的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