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_第1页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_第2页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_第3页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_第4页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5篇

我们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我们应当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富强富强而努力学习。下面是我为你预备的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共享吧!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精选篇1)

邓复生,1920__年冬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东肖镇邓厝村一农夫家里。他诞生时,父亲邓绍裘已过世,

家中只有年轻的母亲和年过半百的祖母。三代人依靠母亲种田及伯父邓子恢和外祖父陈槐荣的经济接济,过着艰苦的生活。

1920__年秋,毛泽东、邓子恢等领导闽西土地革命,“分田分地真忙”,邓复生家中也按人口分到田地,但孤儿寡母,缺乏劳力,一年辛苦耕耘,仍不足以糊口。邓复生9岁时,因生活所迫,母亲强忍失去骨肉之痛,不得不离开复生而改嫁了。临别前夜,她抱着复生痛哭到黎明,以后随夫去了河南。母亲走了,只剩下慈爱的祖母与复生相依为命,祖孙俩靠母亲从远方汇来一些钱款补贴,过着艰苦的生活。

家虽穷,祖母仍旧千方百计,省吃俭用,好让复生入学。复生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家贫买不起油灯,他便每天早起朗读课文,每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但因当时红、白拉锯厉害,学校时开时停,复生的学习也随之时继时辍。

在学校学习阶段,邓复生憎爱分明,他鄙视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这些人爱显示自己的物质享受,称赞和欺凌贫困同学,或者辱骂共产党、红军游击队。对此,他挥拳相对,扶弱抑强。富有的同学向老师告状,因此,复生也遭致少数思想落后老师的惩罚,但他并不气馁。

虽然是学校同学,但同学之中也无形中分成派别,思想倾向当然是以拥护红军和拥护白军为区分。贫苦的同学因占多数,数量上有优势。放学回家路上,往往因观点不同,你一群我一帮吵吵嚷嚷,甚至进展至互掷石子形同打仗。少数一方往往被多数一方所震慑,不敢逞强,夹着尾巴逃走了。

邓复生耳闻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群众的暴行,并受伯父邓子恢革命思想的熏陶,从小就孕育着抵抗的精神。在革命与政治立场上,他态度明朗。在他住家墙上,如今仍留着他当年书写的“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墨迹

主力红军长征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留在闽西,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斗,与30倍于我的敌人周旋。邓复生目睹敌人实行残酷的“移民并村”、“保甲连坐”政策,常常抓人,杀戮群众。有一次在吴厝溪坝杀了13人,烈士们的头颅被分挂在白土镇圩场的电线杆上。在经济上,敌人对红军游击队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计口售粮”、“计口售盐”,想困死山上的红军游击队。这一切,都加深了邓复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萌发了抵抗精神。

1936年,14岁的邓复生高小毕业,因经济困难,他无法上中学读书。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精选篇2)

清明节期间,河北省涿州市三义宫烈士陵园里气氛庄重肃穆,一队队的中学校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烈士墓前祭扫,他们把花圈放在墓前,并手捧着白色的小花在墓前肃立、默哀,随后都举起右手向烈士宣誓。革命自有后来人,他们决心以烈士为榜样,好好学习后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气。

4月2日,涿州市试验中学1600多名同学肃立在烈士墓前,听市老干局和市老年摄影家联谊会的老同志讲革命先烈们的故事。

4月3日,涿州市南皋店学校的同学来了,他们在烈士墓前集体朗诵陈辉烈士的诗歌《为祖国而歌》。

后来南关学校的同学也来了。他们站在烈士墓前,有人竟忍不住哀思静静地抽泣起来。

南关学校五班级(一)班的同学朱雨萌在《清明,这美妙的日子》里写道:“听老师说,涿州市烈士陵园在林屯乡西管头村西侧,离我们学校大约5公里,陵园里有张廷瑞、陈辉、陈琳等烈士陵墓和英雄事迹展览室。”“在默哀时,我们宁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我们都在心中与烈士悄悄沟通。”“要向烈士敬献小白花了,我走到陈辉烈士的墓前,轻轻地把小白花放在墓碑前,看到高高的墓碑篆刻“永垂不朽”的字,回想着烈士的生平事迹,我的眼睛模糊了。”“在回来的路上,墓碑上的诗句和烈士事迹,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安静。我要把今日的一切写进日记里,不,永久记在心中,让英雄的精神伴我成长……”

陈辉的墓碑是1949年冬立,高2.04米,宽0.63米,厚0.18米,碑上除了记载英雄的事迹外,还刻有他生前写的诗: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洒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

现在涿州市人民没有遗忘陈辉这位年轻的抗日英雄,一代又一代人年年前来祭祀,他的精神永久鼓舞着人们前进。陈辉曾经写道:“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他当年的预言已变成了现实,那每年清明节都“开放”在他坟头的花,是那样的纯净漂亮,是那样的密集成片,是那样暗香飘逸。看着永开不败的花儿,英雄含笑在九泉了。

青少年仅仅是从书上、从民间的传奇里,更多的是从他的布满着战斗激情的诗章里,想象着抗日武工队政委陈辉的英雄形象,而他的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们,对他的追忆竟是相当的清楚,他们忘不了陈辉啊!

20__年2月8日,是革命烈士、闻名诗人陈辉遇难56周年纪念日,他们聚会缅怀他,写文章纪念他。20__年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解放区文学讨论会承办,在北京又召开了纪念抗日烈士、诗人陈辉牺牲60周年座谈会,并选编了《陈辉烈士的诗和对他的评论》。他们说:他那又瘦又小的个子,乌黑的脸膛,高高的鼻梁、机灵而深邃的眼神,冥思凝想的神态,仍旧时常出现在眼前。据他的亲热战友何辛回忆,“从1942年冬天,陈辉去武工队到1945年2月8日他牺牲,这期间我们曾见过几面。一次在冬天里见到他,他仍穿着那件又旧又破的大棉袄,腰里系着麻绳,头上扣着顶毡帽子,脚穿露着脚趾的布鞋,一张又黑又瘦的干巴脸,乍看去就像当地的小羊倌,但他那机灵有神的眼睛,却闪着坚毅、光明、自信的光线,使我感到他已经熬炼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钢铁战士了……”

这就是我们紧握枪杆的诗人陈辉。

这就是迎着抗日的烽火从沅水之滨奔向延河之滨的陈辉。

这就是诞生在常德县(现为常德市鼎城区)的陈辉。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精选篇3)

陈辉,学名吴盛辉,1920__年诞生于常德县黑山嘴乡。父亲经商后定居常德,娶两房妻室,他是二房妻子的儿子。后来父亲早丧,他跟着母亲困难度日。陈辉的妈妈是位贤慧女人,经常对儿子讲岳飞抗金的故事,讲戚继光打倭寇的故事。古时英雄的爱国故事深深地播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他于1934年考入常德城的湖南省立三中读书,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校组建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斗爆发后,经中共地下组织介绍,奔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5月安排到晋察冀边区通讯社当记者,1941年调涞涿平原工作,先后担当县青救会宣扬委员、青救会主任、武工队政委、县委执行委员兼区委书记等职。1945年2月8日牺牲时,年仅24岁。他用青春的热血写下了最终一首献给祖国的“壮歌”。

陈辉短暂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当年他在“抗大”毕业后被安排到晋察冀通讯社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他亲眼看到日本鬼子“三光政策”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处处是母亲的哀号,婴儿的啼哭,百姓遭屠杀,房屋在燃烧,于是胸中布满了怒火,不满意于当记者的安静生活,要和敌人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让生气的子弹射穿敌人的胸膛,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保卫人民的平安。他写道:“……从平原上走过,望见了敌人的黑色炮楼,和那炮楼上飘扬的血腥的红膏药旗,我的血呵,它激荡,有如关外那积雪深深的草原里,大风暴似的,急驰而来的,祖国健儿们的铁骑……”他恨不能马上骑上战马,挥舞着雪亮的长刀,猛勇地冲进敌阵,右砍右劈,杀个痛快。于是他多次向组织申请,要求上前线去。有一天,他最终如愿以偿,来到了敌我斗争非常残酷的平西涞涿联合县工作。

据他的战友何辛回忆:“1942年秋天,我从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结束,中共北岳区委党委安排我到涞涿武工队工作。我兴致勃勃地跋涉几百里,来到平西地委机关驻地河东村报到,地委组织部部长申子谦却通知我:‘地委要办个报纸,打算把你留下,武工队另外支配人去。’我一听,急了。接着陈辉也从县委机关来到了地委机关,他是听到要成立武工队的消息后,专程赶来恳求去武工队的。我们‘抗大’分别后已有4年多没有见面了,两个老同志顾不上畅叙离情别谊,就激烈争吵起来,都争着要去武工队。我俩每天争吵不休,谁也不愿让步,都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何辛说:“你陈辉当了几年的记者,又是闻名诗人,应当去办报、去写诗。”

陈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反对道:“诗人必需是战士,不当战士哪能写出好诗!你这联大文学系是怎么上的?”

何辛又说了:“涞涿五区的斗争极为残酷,到那儿工作九死一生,接连有5位区委书记牺牲了……”

“我情愿做第6位,怎么样……”陈辉把胸膛一拍,把眼睛睁得更大了。

说着,陈辉的脑海里马上出现着跳动的诗行:“或许明天,我会倒下;或许,在砍杀之际,敌人的枪尖,戳穿了我的肚皮;或许吧,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或者被敌人投进狗场。看啊,那凶狠的狼狗,磨着牙尖,眼里吐出绿色莹莹的光……”所以这些,他都不可怕,他表示:“祖国呵,你以爱情的乳浆,哺育了我;而我,也将以我的血肉,保卫你啊!”这两位有着共同抱负共同愿望的并肩战友,等于在生死面前,都毫不迟疑地把危急留给自己,而把平安留给对方。后来何辛无限感慨地说:“由于他的牺牲我才侥幸地活了下来,这使我怎么也忘不了他,至今仍深深地怀念他。”

领导最终批准陈辉去武工队了。

于是在晋察冀依据地,在涞涿大平原上,活跃着一支由陈辉带领指挥的抗日武工队。他们就像电影《平原游击队》一样,在队长李向阳的带领下,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毁灭一个敌人……”1943年冬天,陈辉谢绝区长陈琳的劝阻,穿上日本鬼子的军装,跨上高大的战马,带上通讯员,奇妙地骗过城门口两排严密警戒的日伪军,闯进涿州城执行特殊任务,并且在城里以“神八路”的名字写下了《双塔诗》:“双塔仰头迎我来,浮云漫漫映日开。千年古色凝如铁,一身诗意铸琼台。涿郡胜状留人叹,张侯豪志潜胸怀。今朝仰拜晴斓面,明日红旗荡尘埃。”他在诗里洋溢的自信和从容,正是一位有着崇高抱负的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宏大胸怀。

1944年夏天,陈辉带领他的武工队员跨越到平汉路东的敌人心脏地区开拓工作,以致10天里5次被敌人包围。他机灵英勇地带领自己的战士冲出重围,并且再次冒着枪林弹雨,返回村庄,救出掉队的小战士,而自己胳膊受伤,鲜血染红了小褂……

也是在这年夏天里,陈辉带领3位队员,趁着漆黑的夜晚,绕过敌人的岗哨,以最快的速度,静静地摸进村子,活捉汉奸“花姑娘”,并将她杀死在村外的树林里。

1944年冬天里,他写下了一首首诗,并用蜡纸刻写印了许多份,处处张贴散发,并且奇妙地通过往日本炮楼里送食品的人把油印诗带进炮楼,引起了鬼子一片慌张……

因此日本鬼子听到“陈辉”这个名字,就吓得日夜担心,以致悬赏千元大洋买他的人头。

而涞涿地区的老百姓,则特别敬重和爱惜这位来自祖国南方的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神八路”,他的很多故事在老百姓里传开,他的很多唤醒民众、鼓舞人心的诗句也在老百姓里传诵,并且主动为他报信、引路,一次次掩护他……

陈辉多次对自己的战士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劳动人民哺育了我,我要为着人民的利益去战斗,把自己投入到战火最激烈的地方去,并且时刻预备为他们去战死……”有时候,他对自己可爱的战士高声朗诵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诗:“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变色;是好男儿,舍身救国。”

1945年2月8日,离传统的除夕只有4天了,除夕其次天便是春节。可是平原大地上死一般寂静,没有一点儿预备过年的气氛。已是深夜了,也许转钟2点多钟的光景,陈辉坐在一株大槐树下,背靠着树干,对着自己日夜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士,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紧接着一支抗日的武装便告辞陈辉,百里行军,去执行新的任务。而他由于病重便留了下来。陈辉无力地挥出自己的手,目送着像一支利箭脱弦的队伍,向黑沉沉的寒夜射去。冷风吹拂着他的衣裳,冷风摇荡槐树枝,冷风送来了远处两三声犬吠的声音,使他不禁想起沅江畔的小村庄,想起延安的宝塔山……他在心里召唤着亲人和战友,回忆着当年小时候在家里过年和在延安“抗大”过年的喧闹情景……

队伍远去了。陈辉在通讯员王原祥的搀扶下来到了拒马河畔的韩村,敲开了抗日堡垒户王德成家小院的门。

王德成像迎接亲人似地把他们支配在小院西屋住下。

天快亮了。王德成的妈妈起个早床,煮了一碗面条,送到了西屋。

陈辉用右手刚端起热气腾腾的面碗时,无耻的叛徒领着特务魏庆林、传杰英破门而入,抢口对准了陈辉,魏庆林得意地说:“这次,你跑不了啦!”

陈辉趁着放下面碗的霎那间,顺手抓住了身边的手枪,“叭”的一声,打中了魏庆林的手腕。两个特务于是慌张地退出了房门。

陈辉与王厚祥连忙将门死死地堵上了。

一百多名日伪军已把小院围得像铁桶一般。王德成一家人被堵在东屋。

敌人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像暴雨似的倾泻过来。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王厚祥牺牲了,陈辉的左腿也负了伤。

于是陈辉退守到一间耳房里。

敌人最终挖开房顶,把燃烧的柴草不断地投入房内。狭小的耳房内立刻火焰熊熊,烟尘滚滚,陈辉的衣服烧着了,连头发、眉毛也烧着了.子弹也打光了.他意识到他这是为祖国的最终一战,也是他人生的最终博击,便把手抢摔碎,把衣袋里的诗稿、征件等统统地投进火海里,然后揭开最终一颗手榴弹的弹盖,把引线绕在右手上,便快速地打开耳房的侧门,困难地也是英勇地朝门外冲去。

哪知潜伏在门边的敌人一下就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腰。

已是精疲力竭的陈辉无法摆脱敌人的铁臂合围,于是就拉响了手榴弹……

一位年轻的英勇的抗日战士就这样勇敢地倒在血泊里了。

陈辉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首雄壮的爱国之歌。

那时,他才24岁!

他做到了他生前多次对自己的战友说的:“一个战士,把子弹打光了,就把血灌进枪膛里。枪断了,用刺刀和手榴弹,手榴弹爆炸了,用手、牙齿……敌人不能活捉我,当他们捉住我的时候,也正是我把生命交给土地的时候……”

人们记住了这个日子:那天,阴云密合,寒风唤号,大地静默,太阳始终没有露脸……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精选篇4)

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勇敢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绽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打算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由于中国部队战志昂扬,见死不退,着实出乎日军意料之外。仅此一役,就已经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迷梦。

战斗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连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难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同学,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结实,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早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马上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寻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觉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很多。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观察,马上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当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勇敢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兴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峻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对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攻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攻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镇静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勇敢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赐予最大帮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听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一再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打算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听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心情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快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胜利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动中外,名垂不朽。

革命烈士事迹有哪些(精选篇5)

人物生平

抗日战斗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坚韧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究竟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