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试题_第1页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试题_第2页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试题_第3页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试题_第4页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碘缺乏病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碘的比例

B.供给碘化食盐

C.多吃海带

D.提倡用碘油

E.改善居住环境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化学性元素性地方病()。

A.克山病

B.氟斑牙

C.黑脚病

D.水俣病

E.克汀病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3、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好发年龄是()。

A.0~10岁

B.15~20岁

C.25~35岁

D.40~50岁

E.55~65岁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地方性克汀病流行的条件是碘的摄入量低于40μg/d,人群中尿碘低于()。

A.25μg/d

B.35μgg/d

C.45μg/d

D.55μg/d

E.65μg/d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5、当碘摄入量低于多少时可发生碘缺乏病的流行()。

A.5μg/d

B.20μg/d

C.40μg/d

D.75μg/d

E.150μg/d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6、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

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

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

C.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D.青春期发病率高

E.男性多于女性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7、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是由于哪种因素引起的()。

A.食物氟含量过高

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

E.维生素A和钙缺乏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主要是()。

A.改水

B.饮水加除氟剂

C.种植吸氟植物

D.食物除氟

E.治疗氟斑牙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9、按氟斑牙的Dean分度标准,若釉质表面失去光泽,可见明显的白垩样改变,但不超过牙面的50%,应判定为氟斑牙()。

A.可疑

B.很轻

C.轻度

D.中度

E.重度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10、碘缺乏病可表现为()。

A.智力低下

B.骨质硬化与骨质疏松

C.多发性病理骨折

D.视野缩小

E.皮肤色素沉着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1、氟骨症发病一般在()。

A.10岁以后

B.6岁以后

C.20岁以后

D.40岁以后

E.55岁以后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12、在下列成土母岩中,含砷化物较高的岩石是()。

A.火成岩

B.页岩

C.花岗岩

D.冰晶岩

E.云母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3、吸收入血的5价砷最易蓄积的组织是()。

A.神经组织

B.脂肪组织

C.结缔组织

D.肝、肾、肺、脾

E.骨组织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14、三氧化二砷进入细胞内与游离巯基结合后,选择性地激活了下列哪种物质,从而使细胞内信号传导异常()。

A.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B.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

C.丙酮酸脱氢酶系统

D.混合功能氧化酶体系

E.芳烃羟化酶体系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5、下列土壤中含硒量相对较低的是()。

A.棕褐土壤

B.红黄土壤

C.沙粒土壤

D.黑粘土壤

E.褐粘土壤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6、在土壤中施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减少植物对硒的吸收()。

A.草木灰

B.碳酸钙

C.碳酸胺

D.农家肥

E.尿素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7、请指出下列描述中哪一条不属于克山病的流行特征()。

A.机关团体多发

B.农业人口多发

C.年度多发

D.家庭中多发

E.季节多发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8、下列诸因素中不属于大骨节病病因的是()。

A.环境硒水平过低

B.真菌毒素污染玉米

C.饮用水有机物污染严重

D.真菌毒素污染小麦

E.环境放射性物质污染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19、下列几条生化指标中,哪一项不属于反映克山病胶原代谢紊乱的指标()。

A.尿羟脯氨酸

B.尿羟赖氨酸

C.尿微球蛋白

D.硫酸软骨素含量

E.硫酸软骨素酸化程度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砷“三致”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尚未见砷对人的致畸胎作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

B.短期体外筛检实验从不同水平、不同角度证明了砷具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

C.砷致人类癌症的内在理论基础是体细胞突变学说

D.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砷具有致癌作用

E.WHO已将砷定为确认致癌物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21、关于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硒酸盐较易溶解,因此最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B.碱金属硒化物因水溶性差,易被黏土矿物胶体吸附,故很不容易被溶解、吸收

C.土壤的硒含量受土壤pH值、氧化还原状态及土壤中胶体和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D.人体内硒几乎全部来自于粮食

E.红黄土壤生产的农作物(如粮食、蔬菜)硒含量较低;棕褐土壤生产的粮菜硒含量相对较高

参考答案:E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下列描述大骨节病流行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大骨节病主要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延伸的一条宽阔带状区域内

B.大骨节病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但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患者,男性略高于女性

C.大骨节病的发病与病区居住年限有关

D.不同民族、职业发病率之间无差异

E.大骨节病在一年各季节中发病率有很大差别

参考答案:C

[填空题]

23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1)营养条件: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区,人们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可降低流行强度。

(2)生活习惯:以往的研究表明,元素过高所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病区类型以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为主。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并报告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砷中毒的病例。我国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和陕西等l2个省区的150个县,分布着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而四川和贵州也有燃煤污染所致的砷中毒病例报道。饮茶型氟中毒是近年来在我国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现的,当地居民习惯饮用奶茶,煮奶茶的茶叶主要为砖茶。

(3)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从而加重了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例如在某些深山里面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同时存在着碘缺乏病;在碘缺乏病流行病区,往往存在着与硒缺乏有关的大骨节病、克山病。这种高氟与低碘、高氟与低硒、低碘与低硒并存的地质环境,增加了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填空题]

24简述碘缺乏病的病区划分标准。

参考答案:我国制定的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包括:

①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50名男女各半);水碘低于10μg/L;

②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触诊法)或者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10%(B超法)。

[填空题]

25地方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主要为甲状腺肿大。弥漫性肿大的甲状腺表面光滑,有韧性感;若质地较硬,说明缺碘较严重或缺碘时间较长。病人仰头伸颈,可见肿大的甲状腺呈蝴蝶状或马鞍状。早期无明显不适。

随着腺体增大,可出现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

①气管受压时,出现憋气、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巨大的甲状腺肿可造成气管腔狭窄、弯曲、变形、移位或软化,诱发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严重者可导致右心肥大,查体时可听到喘鸣音。

②食管受压造成吞咽困难。

③声音嘶哑为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喉返神经所致。早期出现声音嘶哑、痉挛性咳嗽,晚期可失声;由于静脉受压,引起喉黏膜水肿,使声音沙哑。

④颈交感神经受压使同侧瞳孔扩大,严重者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球下陷、瞳孔变小、眼睑下垂)。

⑤上腔静脉受压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使单侧面部、头部或上肢水肿;胸廓入口处狭窄可影响头、颈和上肢的静脉回流,造成静脉淤血,当病人上臂举起时阻塞表现加重,可伴有头晕甚至晕厥;甲状腺内出血可造成急性甲状腺肿大,加重阻塞和压迫症状。

⑥异位甲状腺(如胸骨后甲状腺)肿可压迫颈内静脉或上腔静脉,造成胸壁静脉怒张或皮肤瘀点及肺不张。

[填空题]

26地方性克汀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根据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黏液水肿型和混合型三种。

①神经型的特点为精神缺陷、聋哑、神经运动障碍,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

②黏液水肿型的特点为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迟滞和侏儒;

③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有的以神经型为主,有的以黏液水肿型为主。

(1)智力低下:智力低下是地方性克汀病的主要症状,其程度可轻重不一。严重的智力低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达到白痴的程度。有的生活虽可自理,但运动障碍较明显,不可能从事复杂的劳动,不会计数,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轻者能做简单运算,参加简单农业生产劳动,但劳动效率低下。

(2)聋哑:聋哑是地方性克汀病(尤其神经型患者)的常见症状,其严重程度大致与病情一致,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同时伴有语言障碍。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较黏液水肿型严重。

(3)生长发育落后: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身材矮小,一般病情愈重,身材矮小就愈明显,黏液水肿型患者比神经型患者明显。特点是下肢相对较短,保持婴幼儿时期的不均匀性矮小;

②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表现为囟门闭合延迟,骨龄明显落后。出牙、坐、站、走等延迟;

③克汀病面容,表现为头大,额短。眼裂呈水平状,眼距宽。鼻梁下塌,鼻翼肥厚,鼻孔向前。唇厚、舌厚而大,常伸出口外,流涎等;

④性发育落后,黏液水肿型患者性发育落后较神经型明显。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发育较晚,男性性成熟晚,女性月经初潮晚,但大多数还可以结婚生育。黏液水肿型常表现为外生殖器官在成年时仍保持儿童型,第二性征发育差,多数不能生育。

(4)神经系统症状: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尤为明显,一般有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及踝阵挛等。

(5)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主要见于黏液水肿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神经型少见。主要表现为黏液水肿。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脂腺分泌减少。精神及行为改变,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嗜睡,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6)甲状腺肿:一般说来神经型克汀病患者多数有甲状腺肿,黏液水肿型甲状腺肿大者较少。

[填空题]

27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确定与划分。

参考答案:(1)病区确定:

①当地出生成长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

②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含氟量大于10mg/L;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由于燃煤污染总摄氟量大于35mg。

(2)病区程度的划分:

1)轻病区:①当地出生成长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②经X线检查证实无氟骨症或出现轻度氟骨症患者;③饮水含氟量大于10mg/L或总摄氟量大于35mg。

2)中等病区:①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大于20%;②经X线检查证实出现中度氟骨症患者,重度氟骨症患者小于2%;③饮水含氟量大于20mg/L或总摄氟量大于50mg。

3)重病区:①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大于40%;②经X线检查证实重度氟骨症患者大于等于2%;③饮水含氟量大于40mg/L或总摄氟量大于70mg。当环境氟含量与病情不符合时,以病情为准。

[填空题]

28氟斑牙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氟斑牙的诊断标准规定,有明确的牙发育期间摄氟过量病史,结合临床检查,按照氟牙症诊断要求,具有以下1项,可诊断为氟斑牙。

①白垩样变:牙表面部分或全部失去光泽,出现不透明的云雾状或粗糙似粉笔样的条纹、斑点、斑块,或整个牙面呈白色粉笔样改变;

②釉质着色:牙表面出现点、片状浅黄褐色、黄褐色、深褐色病变,重者呈黑褐色,着色不能被刮除;

③釉质缺损:牙釉质破坏、脱落,牙面出现点状甚至地图样凹坑,缺损呈浅蜂窝状,深度仅限于釉质层,严重者釉质大片缺失。

[填空题]

29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机制有哪些?

参考答案: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机制包括:

(1)抑制酶的活性:三价砷与酶蛋白分子上的双巯基或羧基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或环状化合物,从而使酶活性受到抑制。

(2)诱发脂质过氧化:砷通过诱发机体某些组织器官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引起机体过氧化损伤。

(3)导致细胞凋亡:砷及其他合物诱导的细胞凋亡可发生在许多细胞如胚胎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细胞、淋巴细胞、HL60细胞、NB4细胞等。

[填空题]

30关于大骨节病的病因学说有哪些?

参考答案:大骨节病的病因学说有:

(1)环境硒水平过低。

(2)真菌毒素中毒学说。

(3)饮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

[填空题]

31简述大骨节病的主要流行特征。

参考答案:大骨节病的主要流行特征为:

(1)地区分布特征:大骨节病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

(2)人群分布特征:大骨节病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但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患者,男性略高于女性。不同民族、职业发病率之间无差异,但农业人口高发,且有家庭多发倾向。8~15岁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

(3)时间分布特征:大骨节病在一年各季节中发病率有很大差别,温带地区多发生于春季;暖带多发生于冬春之间;而寒冷地带多发生于春夏之交。

[填空题]

32简述大骨节病的基本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改变。

参考答案:大骨节病基本的发病机制是:软骨成骨作用障碍和骨骺板软骨、关节面软骨结构的破坏。

基本的病理改变是:透明软骨营养不良性变性、坏死,继而增生、修复,从而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骨生长发育停滞。

[填空题]

33简述克山病的主要流行特征。

参考答案:克山病的主要流行特征是:

(1)克山病呈明显的区域多发特征,其病区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多沿大山系两侧、水系上游,分布于中低山区、丘陵地带及其相邻的平原地带。

(2)克山病年度发病率波动较大,有高发年、低发年、平年之区别。

(3)急型、亚急型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多发现象。有“冬季型”和“夏季型”。

(4)克山病病区多为农村;生育期妇女和儿童为多发人群。

(5)克山病在农业人口家庭中多发。

[填空题]

34克山病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克山病发生的可能原因是:

(1)环境硒水平过低是克山病发生、发展、流行的主要原因。

(2)柯萨奇病毒B组(COXB1-6)和真菌感染可能是引起克山病的原因之一。

(3)膳食中营养素失衡可加重克山病的病情。

[填空题]

35简述硒的生物学作用。

参考答案:硒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1)硒的有益生物学作用:

①抗过氧化作用;

②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③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④对生殖功能具有重要的维护作用;

⑤抗癌作用。

(2)硒摄入过量所致的不良生物学效应:

①形成自由基;

②抑制酶的活性;

③引起急慢性中毒。

[填空题]

36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防治措施有:

(1)改换水源、饮水除砷等措施减少人群砷摄入量。

(2)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减少砷化物向环境中的排放,降低人群外暴露水平;改良炉灶以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从而降低人群外暴露水平。

(3)膳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素以加强营养。

(4)采用巯基解毒剂加速排毒。

[填空题]

37试述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地方性砷中毒临床上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肢端缺血坏疽、皮肤癌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伴有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其四肢呈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出现疼温觉减退、麻木、蚁走感等异常。皮肤“色素沉着”与“色素缺失”多同时出现在躯干部位,以腹部(花肚皮)、背部为主。皮肤角化、皲裂以手掌、脚跖部为主。下肢远端脚趾部位小动脉血管内膜可变性、坏死并形成血栓,久之形成乌脚病。

[填空题]

38简述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预防措施:

(1)改良炉灶:改造落后的燃煤方式,炉灶应有良好的炉体结构并安装排烟设施,将含氟烟尘排出室外。

(2)减少食物氟污染:应防止食物被氟污染,如改变烘烤玉米及辣椒等食物的保存方法,可用自然条件烘干粮食,或用烤烟房、火炕烘干,避免烟气直接接触食物。

(3)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更换燃料或减少用煤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中氟含量。

[填空题]

39简述饮水型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饮水型氟中毒预防措施:

(1)改换水源:病区内如有低氟水源可以利用,应首先改换水源:①打低氟深井水:我国大部分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高,而深层地下水氟含量低,适于饮用,符合防病要求;②引用低氟地面水:将病区附近低氟的江、河、湖和泉水等地面水引入病区作为水源;③收集降水:在缺水地区修建小型水库或水窖,蓄积天然降水。

(2)饮水除氟:本法适用于无低氟水源可供利用的病区。采用理化方法降氟,如电渗析、反渗透、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铝盐或磷酸盐混凝沉淀法、骨炭吸附法等除氟技术。如系饮水中氟含量不高的地区,则应采取措施降低食品中的含氟量。在高氟地区选择种植含氟量较低的农作物,不使用含氟高的化肥(如磷矿粉等)和农药(如氟酰胺等)。

[填空题]

40氟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氟骨症的诊断标准是:

(1)生活在高氟地区,并有饮高氟水,食用被氟污染的粮食或吸入被氟污染的空气者。

(2)临床表现有氟斑牙(成年后迁入病区者可无氟斑牙),同时伴有骨关节痛,肢体或躯干运动障碍即变形者。

(3)X线表现为骨及骨周软组织具有氟骨症X线表现者。

(4)实验室资料,尿氟含量多超过正常值。

[填空题]

41氟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氟骨症临床表现为:

(1)症状:氟骨症发病缓慢,患者很难说出发病的具体时间,症状也无特异性。

1)疼痛: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疼痛部位可为1~2处,也可遍及全身。通常由腰背部开始,逐渐累及四肢大关节一直到足跟。疼痛一般呈持续性,多为酸痛,无游走性,局部也无红、肿、发热现象,活动后可缓解,静止后加重,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常不能立刻活动。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不明显。重者可出现刺痛或刀割样痛,这时病人往往不敢触碰,甚至不敢大声咳嗽和翻身,病人常保持一定的保护性体位。

2)神经症状:部分患者除疼痛外,还可因椎孔缩小变窄,使神经根受压或营养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知觉减退等感觉异常;肌肉松弛,有脱力感,握物无力,下肢支持躯干的力量减弱。

3)肢体变形:轻者一般无明显体征,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肢体变形。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活动范围受限。4)其他:不少患者可有头痛、头昏、心悸、乏力、困倦等神经衰弱症候群表现。也可有恶心、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2)体征:轻症者一般无明显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肢体变形。体征随临床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而异。

1)硬化型:以骨质硬化为主,表现为广泛性骨质增生,硬化及骨周软组织骨化所致的关节僵硬及运动障碍、脊柱固定、胸廓固定、四肢关节强直。

2)混合型:在骨质硬化即骨旁软组织骨化的同时,因骨质疏松、软化而引起脊柱及四肢变形。

(3)X线表现:

1)骨结构改变:①密度增高,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均匀变粗、致密,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或消失,尤以腰椎、骨盆明显。②密度减低,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均匀变细、变小,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多见于脊椎、骨盆和肋骨。混合型则兼有硬化和疏松两种改变,多为脊柱硬化和四肢骨的吸收及囊性变。

2)骨周改变:主要表现为软组织的钙化,包括韧带、肌腱附着处和骨膜、骨间膜即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钙化(骨化),有骨棘形成,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多见于躯干骨和四肢长骨,尤以胫腓骨和尺桡骨骨膜钙化最为明显,对诊断有特殊意义。

3)关节改变:关节软骨发生退变坏死,关节面增生凸凹不平,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关节囊骨化或有关节游离体,多见于脊椎及髋、膝、肘等大关节。

[填空题]

42氟斑牙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氟斑牙临床表现为:

(1)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失去光泽,不透明,可见白垩样线条、斑点、斑块,白垩样变化也可布满整个牙面。一经形成,永不消失。

(2)釉面着色:釉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浅黄、黄褐乃至深褐色或黑色。着色范围可由细小斑点、条纹、斑块、直至布满大部釉面。

(3)釉面缺损:缺损的程度不一,可表现釉面细小的凹痕,小的如针尖或鸟啄样,乃至深层釉质较大面积的剥脱。轻者缺损仅限于釉质表层,严重者缺损可发生在所有的牙面,包括邻接面,以致破坏了牙齿整体外形。

[填空题]

43地方性氟中毒发病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人体摄入总氟量超过4mg/d时即可引起慢性氟中毒。我国北方病区主要为饮水所致,西南病区为燃煤污染。

[填空题]

44简述氟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氟的生理作用有:

(l)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正常人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氟,主要分布在富含钙、磷的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中。氟易与硬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取代其羟基形成氟磷灰石,后者的形成能提高骨骼和牙齿的机械强度和抗酸能力,增强钙、磷在骨骼和牙齿中的稳定性。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在动物实验中,缺氟可使其生长发育减慢,且使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其子代生活能力差,易发生死亡,子代的繁殖能力也较低。人类由于从环境中容易得到所需的氟,一般不存在严重的缺氟问题。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氟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的分解减慢,乙酰胆碱是神经传导介质,因而提高了神经传导效果。氟抑制三磷酸腺苷酶,使三磷酸腺苷分解减少,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及肌肉本身的供能效果。

[填空题]

45什么叫地方性氟中毒?

参考答案: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填空题]

46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标准包括:

(1)必备条件:①出生、居住在碘缺乏地区。②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2)辅助条件:①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②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克汀病征象,如呆滞、面宽、眼距宽、塌鼻梁、腹部隆起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如出现黏液性水肿,皮肤、毛发干燥;X线骨龄落后和骨骺愈合延迟;血清T4降低,TSH升高。有上述的必备条件,再具有辅助条件中神经系统症状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即可诊断为地方性克汀病。

[填空题]

47简述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制。

参考答案: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制是:

(1)胚胎期:由于缺碘,胎儿的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障碍。由于胚胎期大脑发育分化不良,可引起耳聋、语言障碍、上运动神经元障碍和智力障碍等。

(2)出生后至两岁:出生后摄碘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激素缺乏,明显影响身体和骨骼的生长,从而表现出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黏液性水肿及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状。婴幼儿可以通过母乳(乳腺有浓集碘的作用)及自身进食两方面摄取碘,改善部分碘缺乏状况。

[填空题]

48什么叫地方性克汀病?

参考答案:地方性克汀病原系指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常见的一种体格发育落后、痴呆和聋哑的疾病。这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

[填空题]

49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

参考答案:我国现行的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包括:

①居住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

②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小于拇指末节而有结节;

③排除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④尿碘低于50μg/g,甲状腺吸131Ⅰ率呈“饥饿曲线”可作为参考指标。

[填空题]

50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参考答案: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当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下降,可反馈性地促使腺垂体分泌TSH增加,使甲状腺组织出现代偿性增生,腺体肿大。初期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代偿性的生理肿大,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及时补充碘,肿大的甲状腺可完全恢复正常。如进一步发展,酪氨酸碘化不足或碘化错位,便产生异常的甲状腺球蛋白,失去正常甲状腺激素作用,并且不易水解分泌而堆积在腺体滤泡中,致使滤泡肿大,胶质充盈,呈胶质性甲状腺肿。当胶质不断蓄积,压迫滤泡上皮细胞,局部纤维化,使供血不足,细胞坏死,出现退行性变。上述过程循环变化,最终形成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的结节,即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成为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填空题]

51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

参考答案: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是

(1)缺碘:缺碘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2)致甲状腺肿物质:虽然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某些地区环境中(水、土壤、粮食)并不缺碘,却有本病流行;另外一些病区居民补碘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并无明显下降。可见缺碘并非唯一病因,某些病区尚存在其他致甲状腺肿物质。

(3)其他原因:有报道长期饮用高硬度水、含氟化物或硫化物过高的水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污染的水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

[填空题]

5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

(1)促进生长发育;

(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

(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

(4)调节水和无机盐;

(5)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