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安徽省宿州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1题;共22分)1.(2分)下面词语中的划线字与“任丘”的“任”读音相同的是()。A.走马上任

B.知人善任

C.放任自流

D.任县百姓

2.(2分)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填序号()。A.境界

B.搬运

C.街市

D.秦命

3.(2分)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4.(2分)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选择正确的说法()A.这句是反问句。

B.这句是疑问句。

C.这句是设问句。

5.(2分)“当春乃发生”,其中“发生”的意思是()A.产生,兴起。

B.使植物萌发、生长。

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凡是看过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别出心裁的奇妙!B.我的同桌总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跟我说话。C.取得成绩后,我们千万不能忘乎所以,要再接再厉,力争更大的进步。D.这个罪犯虽然逃到了国外,但想到自己的罪行,还是每天心惊肉跳,睡不安稳。7.(2分)听了小文的话,你想到了哪句名言?()小文无论是谁,都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可见,学习和求教是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8.(2分)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A.《繁星》——冰心

B.《母鸡》——茅盾

C.《清贫乐·村居》——辛弃疾

D.《猫》——老舍

9.(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建筑师仿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了这座花园。

B.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C.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各种问题。

D.火药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10.(2分)下列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卖——扇子啦!”(声音的延长)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解释说明)C.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语意的转折)D.“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补充说明)11.(2分)“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这句话放在下面语段的哪个位置最恰当?()①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②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③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④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默写和填空。(18分)(共4题;共18分)12.(5分)语文实践作业:走进古诗文。(1)诗句与友谊。①浮云游子意,________。②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④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2)诗句与花。①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②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③________,凌寒独自开。④________,悠然见南山。(3)诗句与鸟。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________归来。③泥融飞________,沙暖睡鸳鸯。④明月别枝惊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13.(6分)按课文《草原的早晨》,选一选。响亮的________

宁静的________

无边的

________

欢乐的________A黎明

B鞭声

C羊群

D草原14.(2分)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鞠躬尽瘁,________。——诸葛亮捐躯赴国难,________。——曹植15.(5分)把名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1)填空,完成句子。①________,自用则小。——《尚书》②博学之,________之,慎思之________之,笃行之。——《礼记》③智能之士,不学________,不问________。——王充④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韩愈(2)老师说:“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湖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________”。(3)“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辩,切实地履行。三、阅读与感悟(共3题;共60分)16.(14.0分)(2020六上·泉州期末)阅读与理解。中国对联文化【对联起源】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分类】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对话春联】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________”。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1)下列关于对联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的字数仅限于四言和六言,上下联讲究对仗。

B.唐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C.对联按内容分,只有春联、寿联、婚联。

D.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

(2)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在“对话春联”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下联。(填序号)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暖风几缕

(3)下列不属于对联分类方法的是()A.按所用之处分

B.按韵律分

C.按字数分

D.按技巧分

17.(16.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伞的故事小时候,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织布机的声音了。这一夜,我枕着织布机的声音入梦了。一早醒来,织布机的声音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忽地,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2)用“________”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3)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18.(30分)

习作天地。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那么你可以写一份倡议书,如,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或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等。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1题;共22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