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4页
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I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技术要求 54.1数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54.2数控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 54.3数控系统的接口信号要求 84.4数控系统的环境要求 84.5数控系统的抗扰度要求 4.6数控系统的保护和安全要求 4.7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4.8数控系统的文件要求 5试验方法 5.1数控系统的试验条件 5.2数控系统的功能测试 5.3数控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检验 5.4数控系统的环境试验 5.5数控系统的抗扰度试验 215.6数控系统的保护和安全试验 255.7包装检查 265.8随机文件的完整性检查 265.9可靠性试验 265.10检验试验的顺序 266检验规定 6.1检验分类 6.2定型检验 276.3出厂检验 6.4型式检验 277包装与储运 287.1包装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判定规则与检验项目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故障判断和计入原则 31附录C(规范性附录)可靠性试验 32附录D(资料性附录)数控系统功能型分类定义 33Ⅲ1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dtIEC6006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dtIEC60068-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3167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GB/T3168数字控制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neqGB/T3168—1993,ISO2972:1979)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2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GB15760—2004金属切削机机床控制装置的操作方向(eqvISO447:198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ISO841:数控机床穿孔带程序段格式中的准备功能G和辅助功能M可调速电力传动系统第3部分:包括特定试验方法的电磁兼容(EMC)产品使用数值数据的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值数据,从而实现机床加工过程的自动3操作开关等硬件电路和包括相关的控制软件所组成。数控系统的驱动装置是由完整的驱动单元加上相应的电机而组成。以上分类见图1数控系统的典型组成与端口/接口的示意图。电柜和机箱是用来安装数控系统的电路和部件,用以防止外部影响及操作人员触电的壳体。通常机柜体积较大,开有柜门,机箱较小,开有盖。内置型机箱是指安装在电柜或其他机箱内部的机箱。数控系统各装置和单元上,能够提供和接受电磁能量或信号,且这些电磁能量或信号能够被测量到的特定边界(见图1)。机箱端口enclosureport数控系统的物理边界,电磁场可以通过这个边界辐射或侵入。连接数控系统各装置和单元与供电电源的端口。电源端口中通常包含保护接地端口。连接数控系统各装置和单元之间的控制与测量信号的接口。接口之间通过相应的信号线或信号电缆相连接从而完成指定的功能。民用环境,同时还包括那些不经过中间变压器而直接连接到向民用供电的低压供电电网的应用环境。除了直接连接到向民用供电的低压供电电网的应用环境之外的所有环境。4驱动装置(驱动单元+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单元+电机)MM图1数控系统的典型组成与端口/接口的示意图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数控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todisturbance)数控系统及其各装置或单元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脉冲群electricalfasttransient/burst一串数量有限的清晰脉冲或一个持续时间有限的振荡。浪涌(冲击)surge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5工频磁场骚扰disturbanceofpowerfrequ和专用机械等数控机床用的数控系统。各类数控系统的功能定义应符合GB/T8129-1997的规定。各个数控系统生产厂商的各个型号的数控系统的具体功能以及其有关62003、GB/T3167及GB/T3168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包装上的标志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详细要求参见GB5226.1—2002中14.2。操作控制元件(按键与按钮)的颜色应符合表1的规定,详细要求应符合GB5226.1—2002中10.2和GB18209.1—2000中5.2的规定。红紧急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操作急停紧急功能起动黄异常情况时操作绿正常蓝强制性的复位功能白除急停以外的一般功能的起动(见注)起动/接通(优先)灰黑停止/断开(优先)2002中10.3、10.4和GB18209.1—2000中5.2的规定。7表2指示灯的颜色及其相对于机械状态的含意红紧急立即动作去处理危险情况(如操作急停)黄监视和(或)干预(如重建需要的功能)绿正常蓝指示操作者需要动作强制性动作白无确定性质4.2.4导线与连接连接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应符合GB5226.1—2002中第13章的规定,连接与布线应符合GB5226.1—2002中第14章的规定。插头与插座组合的形式应使得无论何时,即使在连接器插入或拔出时,能够防止人与带电部分意外接触(保安特低电压电路除外),从而避免危险隐患。4.2.5.1防护等级要求数控系统电柜和机箱的防护等级要求如下:——电柜和机箱:IP54。——内置型机箱:IP54~IP00。 4.2.5.2防护等级的设计为保证电柜和机箱达到IP54等级要求,其设计原则是保证它的密封性能,这样做不仅防尘并且防潮,对在恶劣条件下运行的数控系统尤为重要。具体方法包括将电柜或机箱的门边框采用密封条或密封圈,其材料应能经受侵蚀性液体、油、雾或气体的化学影响;机箱的所有通孔应密封住,电缆线进口在现场应容易打开等;详细要求应符合GB5226.1—2002中12.4的规定。电柜和机箱内部散热的解决方法:——推荐采用小型工业用空调器或热交换器。——不推荐采用普通散热结构的设计。—-推荐采用专门散热结构的设计。8其他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信号也应符合IEC61131-2:2007中5.3的规定。环境温度范围(适用于采用电柜和机箱的数控系统或装置)0℃~40℃短期储运(<24h):-40℃~70℃“环境温度范围(适用于采用内置型机箱的数控系统的装置或单元)0℃~55℃b相对湿度范围10%~95%(无凝露)9表3(续)大气压强范围(海拔1000m~0m)(海拔3000m~0m)b对于带有LCD显示器或磁盘驱动器等温度敏感器件的内置型数控系统45℃~55℃。并应在产品说明书或产品应用手册中说明。为-20℃~55℃,并应在产品说明书或产品应用手册说明振动(正弦)试验(数控系统处在运行状态)冲击试验(数控系统处在不运行状态)频率范围持续时间振动方向方向10次/轴3质量(包含外包装)m100≤质量数控系统的交流输入电源应能满足表6的要求。TN-S系统(3相5线供电系统):推荐采用TN-C系统(3相4线供电系统)TN-C-S系统(3相4线/5线混合系统)TT系统(接地保护端独立接大地且与电源系统不连通):需另电源电压变化范围电源频率变化范围a对于电源电压变化范围,有的产品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10%~—15%时其驱动有所下降,并应在产品说明书或应用手册中说明。b特殊供电电压和频率应在合同中另行明确规定。尽管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工厂仍采用TN-C或TN-C-S供电接地系统,但对于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用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采用TN-S系统供电,因为它的PE线与N线完全分离,正常工作时PE线没有负载电流且引入的电磁骚扰小,很有利于提高复杂的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一些数控系统的用户,他们将数控机床或数控系统的保护接地线PE单独接大地(例如通过独立的电极打入大地)并且不与供电系统相连接,则使供电接地系统变成TT系统。这些数控系统应配用专用的隔离变压器,否则一旦发生故障时不能触发数控系统的保护电路,给系统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数控系统生产厂商应在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加以说明。数控系统如使用中线时应在技术文件(如安装图和电路图)上表示清楚并应对中线提供标有N的单用绝缘端子。任何情况下在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内部,PE线与N线是不允许相连接的,也不应使用PEN端子。对于采用三相线电压为200VAC~220VAC供电的数控系统或电机驱动装置,则需配用专用的三相电源变压器供电。专用的三相电源变压器还兼有隔离和抑止电网中电磁骚扰的作用。其参数应由数控系统生产厂商在说明书或使用手册中给出。为了减少电机驱动装置对公共电网造成电磁污染并提高本身的稳定性,建议在其电源输入端配用专门的电源滤波器和电抗器,为此数控系统厂商应在产品说明书或应用手册上具体说明。4.4.5噪声环境要求数控系统运行时(有主轴驱动装置时,亦应包括在内),其发出的噪声最大不超过78dB(A)。不同的产品由制造厂在技术要求中确定。4.5数控系统的抗扰度要求4.5.1数控系统电磁兼容的基本要求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EMC)性能分为抗扰度性能和对外界的发射骚扰性能。对于抗扰度性能,本标准总共提出七项要求。其中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和工频电磁场抗扰度为首次提出,是对普及型及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带CRT显示器的数控系统的要求。对于发射骚扰性能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提出。数控系统按其使用环境主要应用于第二环境(工业环境),对于那些直接将数控系统用于第一环境(民用环境)的用户,将有可能对第一环境下运行的其他电子电气装置造成骚扰故不应提倡。4.5.2抗扰度的验收准则应使用IEC的有关EMC标准中所采用的验收准则来检验数控系统的抗扰度性能。根据IEC61800-3:2004中5.1,本标准的表7给出了数控系统按给定骚扰的影响分A,B,C三种验收(性能)准则,其中每一个准则都定义一个特定的性能等级。在进行抗扰度试验时,应根据表7中的规定,结合各项抗扰度的要求来判定该项试验是否通过。表7检验数控系统抗电磁骚扰的验收准则ABC数控系统的一般工作性能:系统在规定的允差之内正常工作系统工作特性有明显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变化能自行恢复数控系统的特定工作性能:转矩偏差在规定的允差内动态转矩偏差超出能自行恢复子部件性能: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运行电力半导体器件没暂时性故障,不会引不丢失保存的程序不丢失用户的程序子部件性能:暂时通讯受骚扰,不误报告不丢失保存的程序不丢失用户的程序子部件性能:显示和控制面板的运行化,只是亮度略有波动或字符稍有变动化,屏幕亮度不理想不丢失保存的程序不丢失用户的程序a可接受的验收准则A、B、C:不允许误起动,误起动是指数控系统脱离逻辑状态“STOPPEN(b可接受的验收准则C:在操作人员的干预下(人工复位)可使功能恢复。对于以逆变方式工作的驱4.5.3数控系统抗扰度性能的基本要求数控系统抗扰度的要求根据标准IEC61000-6-2:2005和IEC61800-3:2004。对用于第二环境的数控系统,基本的抗扰度要求为:静电放电抗扰度,脉冲群抗电源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这些要求对于简易数控系统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的。对于使用CRT作为显示器的数控系统,工频电磁场抗扰度的要求是必要的。对于普及型数控系统和高性能数控系统,由于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所面临的电磁骚扰种类亦愈加复杂,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和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度的要求是必要的。表8、表9和表10以列表的方式详细列举的数控系统的各个抗扰度试验的要求。包括测试端口、测试现象、测试方法的基本标准、抗扰度等级和验收准则。详细的试验方法见5.5。端口验收准则机箱端口气式放电)(若接触放电不可能时才使用空气放电)B射频电磁场辐射°A工频电磁场⁶Aa普及型及高性能数控系统适用。b带CRT显示器或含有对工频电磁场敏感的零部件的数控系统适c对带有CRT显示器/监视器的数控系统测试时,对CRT部分的磁场强度应为3A/m。端口验收准则流输入电源线、保护接地线)网络)B浪涌BA电压短时中断中断3ms,间隔10sA电压暂降跌到额定电压的70%,持续时间500msA跌到额定电压的40%,持续时间200msC电机电源接口(驱源线)合夹)B流电源输入线、保护接地线)网络)fB电流额定值<100A时,使用电源耦合网络直接耦合;电流额定值≥100A时可以直接耦合或者使用不带耦合网络的电容耦合夹。如果使用了电容耦合夹,测试等级应为4kV/2.5kHz。b仅用于工作电流<63A时的轻负载的测试条件。c线对线耦合。d线对地耦合。e普及型及高性能的数控系统适用。仅用于那些带电缆的端口或接口,其应用时根据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电缆的总长度允许超过3m。端口验收准则号、脉冲信号、模拟信号等)B浪涌reBA接口(RS232/485、USB、键盘线、现场总线等信号线)Ba仅用于那些带电缆的端口或接口,其应用时根据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电缆的总长度允许超过3b仅用于那些带电缆的端口或接口,其应用时根据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电缆的总长度允许超过30m。如使用口不作要求。该项试验要求对于耦合/解耦网络的影响会造成数控装置正常功能不能实现时不作要求d线对地耦合。4.6数控系统的保护和安全要求数控系统应具有保护人员免受电击的能力。其方法包括:——用电柜或机箱等壳体作为保护并将它们通过保护接地端口PE接到大地,人体直接接触的最低防护等级为IP20。——对于外壳不接大地的设备如手持设备,采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方法。--采用PELV电路即保安特低电压电路,其最大额定电压不超过25VAC或60VDC。——对于在电源切断后带有残余电压的可导电部分,应在切断电源5s之内放电到60V或以下,否则需有警告标志,以免对维护人员造成危害。——在电柜和机箱外表的适当位置,应有符合GB5226.1—2002中17.2的警告标志:即黑边、黄有关电击防护的具体详细要求应符合GB5226.1—2002第6章的规定。4.6.2电柜的安全防护电柜门要有专门的锁紧装置,打开电柜门应使用钥匙或专用工具。当打开电柜门时要有切断电源的联锁开关。联锁开关仍不能断开的带电部分在其护壳外应有符合GB5226.1—2002中17.2规定的警示标志。电柜内带电部件用以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0。电源的偶尔中断与恢复不应导致安全事故。其安全防护应符合GB15760—2004中5.4和5.5的规定。4.6.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地连接线数控系统的保护接地电路包括:PE端子、可导电结构部件、保护接地连线(等电位连接线并包括电路的滑动触点),表11给出了连接PE端子的外部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要求。若外部保护导线不表11外部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电源供电相线的截面积S外部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S,S详细要求应符合GB5226.1—2002中5.2的要求。求应符合GB5226.1—2002中8.2和8.3的规定。测得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Q。的电源额定电压或1000VAC/50Hz,取其中较大者。试验电压应由不小于500VA的变压器供电。数控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5760—2004中5.4.9的规定:易数控系统5000h以上和普及数控系统和高性能数控系统10000h以上二个等级,数控系统生产厂商15℃~35℃92kPa~106kPa(海拔高度1000m以下)注:EMC试验的实验室的电磁条件不应给试验结果带来不利影92kPa~106kPa(海拔高度1000m以下)数控系统的功能测试,应按4.1的要求进行。不同产品应根据其具体的功能测试项目来进行逐条数控系统的电柜和机箱应进行防护等级试验并应符合4.2.5规定的防护等级要求。防护等级的试验方法应根据GB4208—2008中第12章和第13章。数控系统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根据标准GB/T2423.1—2001、GB/T2423.2—2001、正常工作时的附件,系统处于准备使用状态;——对于需通电运行的试验,供电电源电压应为其额定值±10%之内;——数控系统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均在空载条件下进行并可以将数控系统的电机置于温度控制箱之外; -每个试验之前及试验之后应对被测数控系统进行目视检验和运行功能测试,以确定试验对系统的影响,并最终确定被测数控系统是否通过试验。5.4.1.2运行温度下限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下限运行温度的适应性。试验温度:0℃±2℃。试验箱内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m³水汽(相当于35℃时50%的相对湿度)。当试验温度低于35℃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试验持续时间:(16±1)h,从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对试验样品通电开始计算。试验用温度箱:对于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循环风速度应尽可能低(若可能不要大于0.5m/s);对于无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则其容积与数控系统体积比大于5:1。详细应符合GB/T2423.1一2001第25章的规定。试验步骤:a)将数控系统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准备通电状态。b)将温度箱温度逐步降至0℃±2℃。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的平均值)并没有凝露产生。c)当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数控系统开始连续(16±1)h的通电运行检查程序且应运行正常。d)运行时间满后将数控系统断电,将温度箱内温度逐步升至室温,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e)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期间对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应通过通风除湿等处理。当温度稳定后,对数控系统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系统应运行正常。f)单独进行的运行温度下限试验后应紧接着做5.6.5的耐电压强度试验。5.4.1.3运行温度上限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上限运行温度的适应性。试验方法:根据GB/T2423.2—2001试验Bd。试验温度:——电柜和机箱:40℃±2℃;试验箱内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m³水汽(相当于35℃时50%的相对湿度)。当试验温度低于35℃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试验持续时间:(16±1)h。从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对试验样品通电开始计算。试验用温度箱:对于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循环风速度应尽可能低(若可能不要大于0.5m/s);对于无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应符合GB/T2423.2—2001中36.1.2的规定。a)将数控系统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准备通电状态。b)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试验温度。c)当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数控系统开始连续(16±1)h的通电运行检查程序且应运行正常。d)运行时间满后将数控系统断电,将温度箱内温度逐步降至室温,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e)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期间对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应通过通风除湿等处理。当温度稳定后,对数控系统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系统应运行正常。f)单独进行的运行温度上限试验后应紧接着做5.6.5的耐电压强度试验。5.4.1.4运行温度变化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期间运行的适应性。试验温度:低温为5℃±2℃,高温为运行温度的上限温度士2℃。试验箱内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m³水汽。试验用温度箱:温度箱应能保持试验所要求的低温和高温,并能按试验要求的温度变化率进行。箱内空气应能充分流通,被测样品周围的空气流速不小于2m/s。详细要求应符合GB/T2423.22—2002中2.3的规定。a)将数控系统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通电使数控系统运行检查程序并保持到试验结束。b)将温度箱温度逐步降至5℃士2℃,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c)保持低温3h±1%,然后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高温,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d)保持高温3h±1%。然后将试验箱温度逐步降至室温,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到此第一循环结束。e)进行试验的第二个循环,即重复步骤b)~d)。f)最后对数控系统目测和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系统应工作正常。5.4.1.5储运温度下限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在低温下的存储和运输的适应性。试验持续时间:(16±1)h。以试验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算。试验用温度箱:可以采用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以保持温度均匀。a)将数控系统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且不通电。b)将温度箱温度逐步降至下限试验温度,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c)当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将数控系统存放(16±1)h。d)而后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室温,温度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当温度稳定后,应检查并去除任何冷凝水(如果有的话)之后再对数控系统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系统应试验箱内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m³水汽(相当于35℃时50%的相对湿度)。当试验温度低于35℃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a)将数控系统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且不通电。b)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试验的上限温度,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c)当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将被测系统存放(16±1)h。d)而后将温度箱内温度逐步降至室温,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当温度稳定后,应检查并去除任何冷凝水(如果有的话)之后再对数控系统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系统应试验温度与湿度:40℃±2℃,相对湿度93%±3%。前不得再作湿源水用。具体要求应符合GB/T2423.3—2006中第4章的要求。b)调节温度箱使其逐步达到规定的温度与湿度。注意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不超过25%~75%,将温度降到试验室的温度。注意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min,注意不应产生凝f)试验结束后应立即在30min内进行5.6.4和5.6.5规定的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试验,结果b)数控系统的各个装置或单元可以分别进行c)分别对被测装置的每个轴按试验条件的规定进行扫频耐久试验,试验期间数控系统应正常——冲击加速度:300(1士10%)m/s²;a)将经过目检和功能测试正常的数控系统按照其正常工----质量<100kg(带包装):自由跌落高度0.25m;b)跌落高度指跌落试验的样品在跌落前悬挂着的时候,试验表面与离它试验方法:按表14规定的8种组合对运行状态下的数控系统进行拉偏试验。试验时数控系统空载电源电压220V(AC)电源电压380V(AC)电压V电压Va)测试数控系统的噪声时,应尽可c)数控系统边缘与置放场地的墙距离不得小于2000mm,周围不应有其他物品和障碍物。f)试验时,声级计测头应面向数控系统并与地面平行,距离和高度为1m,在机箱四周各取一个表15噪声测量值修正表3321注:L₁——实测值,L₂——背景噪声,△L~--修正值,L₁-△L——为测试结果。试验室的相对湿度:30%~60%。a)将经过初始检验,连接正确的数控系统放在测试台上并通电在空载条件下运行正常。按GB/T17626.2—2006的要求,台式系统置于木制支架上高于地参考平面800mm,柜式(落地)系统置于木支架上高于地参考平面100mm。器的触点。d)首选接触式放电,非绝缘漆不算绝缘材料应使用接触放电头刺破漆膜放电。若被测表面为绝缘材料则应采用空气放电。e)先用每秒20次的频率进行放电以寻找静电放电的敏感点,再在敏感点上进行单次放电,每点每极性放电至少10次并且每两次之间的间隔应不小于1s。f)试验应符合B级验收准则,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5.5.2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的性能。试验电压/频率:——电源端口/接口(交流/直流电源线、保护接地线、电机电源线):2kV/5kHz;试验设备: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和电容耦合夹等并应符合GB/T17626.4—2008中第6章的规定。试验实施:a)被测数控系统与其他导电物体(例如屏蔽室的导电墙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0.5m。电容耦合夹与其他导电物体(例如屏蔽室的导电墙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0.5m(地参考平面除外)。接地电缆和其他电缆与地参考平面之间应保持10cm距离。b)对数控系统各个装置和单元的各种电源线和各种信号线应分别进行测试。c)对于单相或三相电源上的各条线包括PE线应分别施加干扰,单相电源还应对L、N、PE线同时施加干扰。d)对于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与保护接地线:使用电源耦合网络,电源线长度不超过1m。若超过1m且又不能拆下时,则应把电源线弯成直径400mm的平坦环路,按100mm的高度与参考地平面平行放置。e)对于测量与控制信号线、计算机信号线:使用电容耦合夹,注意调整耦合夹与数控装置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并符合GB/T17626.4—2008的规定。f)对于电机电源线:使用电容耦合夹,将脉冲群分别耦合到没有屏蔽层的电机单根电源线上。g)每一个试验应分别施加正/负极性的骚扰,每次骚扰的持续时间应至少1min。h)试验应符合B级验收准则,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5.5.3浪涌抗扰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浪涌抗扰度的性能。试验电压:——电源端口(交流电源线、保护接地线PE):1kV(线—线耦合),2kV(线一地耦合);——控制与测量信号接口(电平、脉冲、模拟等信号线):1kV(线一地耦合)。施加方式为线—线之间为1kV;线—PE之间为2kV;线一中线之间为2kV。试验时应不加络与被测系统之间的连线长度应不超过2m。b)每个测试电压等级为正/负极性各5次,每两次时间间隔至少1min。c)试验应按从低到高分电压等级进行。例如对于2kd)试验应符合B级验收准则,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e)由于浪涌试验具有危险性,操作人员应遵循仪器操作的安全指令。同时浪表16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等级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持续时间验收准则03ACA注:Ur为数控系统的额定交流电源电压。a)该试验应作用于所有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端口。额定电压Ur应为数控系统的额定交流电源b)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时应使数控系统d)试验时,监测试验的电源电压应使其在2%准确度之内,发生器的过零控制应有10%的准e)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的初始试验电压应为Ur的标称值,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误差应为±5%,其电压输出随负载的变化的误差应符合GB/T17626.11—2008第6章的要求。统,应以其中某一相的初始相角为基准分别逐相电压中断测试和对三相电压同时中断测试。g)试验等级40%Ur与70%Ur为以任意选做其中一种并且通过即可。对三相电源系统,应分别逐相电压暂降测试,每个测试应至少测三次,并且每两次之间间隔应至少为10s。h)根据C级验收准则,当被测系统出现关机、系统保护和故障后,允许数控系统能够在人工操作下按照预定的启动程序重新启动系统。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5.5.5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射频辐射抗扰度的性能。试验参数:频率范围80MHz~1000MHz,场强10V/m,信号调幅80%,幅度调制AM(1kHz)。验收准则:A,具体参见4.5.2表7的要求。试验设备:符合GB/T17626.3—2006中第6章规定的设备并在电波暗室里进行。试验实施:试验作用于数控系统或装置的封闭的电柜或机箱。5.5.6射频场传导抗扰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射频场传导抗扰度性能。试验参数:频率范围0.15MHz~80MHz,射频电压10V,信号调幅80%,幅度调制AM(1kHz)。验收准则:A,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试验设备:符合GB/T17626.6—2008中第6章的规定的专用设备。试验实施:a)试验作用于交流电源端口的电源线、控制与测量接口的信号线。b)数控系统的各个装置应各自通过10cm绝缘木块同时置于地参考平面上,测试的装置与导电体(例如导电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0.5m。试验时使其中某一个装置或单元作为被测装置其余则为使数控系统正常工作的功能装置,然后轮换以使各装置或单元都被测试到。c)各装置或单元之间的连接电缆应高于地参考平面3cm~5cm;小于或等于1m的电缆则应高于地参考平面10cm。d)根据被测电缆的类型选择直接耦合(电源线)或耦合夹耦合(控制与测量信号线)。e)采用10V射频电压对150kHz~80MHz的频率范围进行扫描,并用1kHz正弦波进行80%幅度调制骚扰信号,需要时可暂停下来,以调节射频信号电平或操作耦合装置。扫描速度应不超过1.5×10-3十倍频/s。在扫描频率增加时扫描步长不超过起始频率的1%,此后不超过前一个频率值的1%。每一个扫描频率下的停留时间应大于被测试装置或单元的响应时间。f)试验应符合A级验收准则,具体参见4.5.2表7的规定。5.5.7工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数控系统对工频电磁场抗扰度的性能。试验参数:频率50Hz,磁场强度30A/m。a)被测装置应置于地参考平面之上100mm(通过绝缘木块)并且外壳接地参考平面。c)对带有残余电压的电路,应使用示波器能保证残余电压在5s内降到60V之下,则应符合4.6.2的要求。b)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试验采用符合PELV要求的低电压电源,电流至少为10A,测试时间c)试验在PE端子与保护接地电路的有关点间进行。其实测电压降不应超过表17的规定值。表17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的检验最大实测电压降(测试电流为10A时)V试验设备:精度为1.0级的500V兆欧表或等效的其他仪器。b)用兆欧表从电源端口的交流供电电路输人端与PE端之间施加1min测试电压,测得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c)数控系统的各个装置或单元的交流e)若数控装置交流电源输入端口有浪涌保护器件并且在测试时可能动作,或者有其他不宜承受试验电压:1000VAC/50Hz,漏电流不大于5mA(AC)。器;数控系统的供电电压≤50V(AC)或≤71V(DC)时可以使用500V(DC≥500VA.b)被测数控系统和测试仪器均应放在绝缘工作台或绝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