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选自新人教版,本课时为第2课时,围绕宋代词人及其作品展开,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四首词。这些词作在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方面各具特点,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思,是学生了解宋词、感悟词人情感的重要篇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词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旨在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感悟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深度解读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四位词人的作品,学生将实现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宋代词人的作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感悟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通过品味词的语言、意象和修辞,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

3.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通过分析词人的情感态度和创作意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4.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通过欣赏和评价词作的艺术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符合新课程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课时学习之前,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掌握了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此外,学生对宋代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所认识,这为学习词四首打下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古诗词普遍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富有情感和故事性的词作。他们在理解、感悟和表达方面表现出不同能力,有的擅长文本分析,有的善于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词四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词人情感的理解,如何深入体会到词作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二是词作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鉴赏和创作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针对以上学习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词鉴赏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为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实现,针对学生的学习者特点,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将应用于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对词作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同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词人的创作意图。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词作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引导学生分析词作的艺术特色,掌握鉴赏方法。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位词人的作品,从词人的生活背景、创作风格、词作鉴赏等方面展开研究,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2.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词人,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词作中的场景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实验:设计诗词创作实验,让学生尝试创作词作,体验词人的创作过程,提高创作能力。

(3)游戏:开展诗词接龙、飞花令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词作、词人图片、历史文化背景等,辅助讲解,提高课堂效果。

(2)视频:播放与词作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作情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在线词典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4)实物展示:展示与词作相关的实物,如古籍、书画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词作的魅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宋代词作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宋代词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词作的魅力。

简短介绍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词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词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艺术特色。

过程:

讲解词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如:词牌、韵律、意象等。

详细介绍词的组成部分和功能,通过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词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词作的情感态度和艺术特色。

过程:

选择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几个典型词作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情感态度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全面了解词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作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欣赏和创作词作。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词人的作品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词作的情感表达、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词作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词作的情感分析、艺术特色等。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词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词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强调词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词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喜欢的词人,结合其作品,撰写一篇关于词作鉴赏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了词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艺术特色,如词牌、韵律、意象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鉴赏词作。

(2)学生了解了宋代四位词人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能够结合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理解词作的情感态度和艺术价值。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环节,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了词作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学生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锻炼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撰写,巩固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探索欲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词作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3)学生通过学习词作,培养了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创新与实践:

(1)学生在项目导向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关于词作创作和鉴赏的创新性想法。

(2)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词作创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环节,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性化发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喜欢的词人作品进行深入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个人的成长。

(3)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课后作业1.分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意象,并阐述其如何表达词人的情感。

答案示例:词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通过对比生死的距离和难以忘怀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描绘了怎样的节日景象?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元宵节热闹非凡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3.请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选取一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反复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是如何借咏梅来表达词人的人格理想的?请结合词句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通过咏梅的坚韧不拔和香气依旧,隐喻了词人对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格理想的追求。

5.结合所学,尝试创作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词作,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并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示例:(略)要求学生自行创作,教师可根据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板书设计①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生死、怀念、梦境

②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节日、热闹、繁华

③李清照《如梦令》:时光、离别、怀念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梅花、坚韧、人格理想

2.重点词:

①苏轼:生死、怀念、梦境

②辛弃疾:节日、热闹、繁华

③李清照:时光、离别、怀念

④陆游:梅花、坚韧、人格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