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4旁路电容的热管理策略第一部分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热行为 2第二部分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 4第三部分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 6第四部分热管理策略的分类 8第五部分主动冷却技术 10第六部分被动冷却技术 12第七部分优化电容器布局 15第八部分材料选择与热性能 18
第一部分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热行为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热行为
简介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因其容量大、体积小而受到广泛应用。然而,MLCC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因此,了解MLCC的热行为对于热管理设计至关重要。
热源
MLCC的热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介电材料损耗:当电场作用于介电材料时,会产生介电损耗,转化为热量。
*电阻元件损耗:电极和内部连接的电阻也会产生损耗,产生热量。
*自热效应:当MLCC工作在高频或高电流条件下,其产生的热量会自我累积,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
热容量和热导率
MLCC的热容量和热导率是影响其温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热容量:表示MLCC吸收或释放一定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程度。MLCC的热容量通常较小,这意味着其温度容易受到热量变化的影响。
*热导率:表示热量通过MLCC的容易程度。MLCC的热导率通常较低,这限制了其散热能力。
热阻
热阻是衡量MLCC从自身到外部环境传热难易程度的指标。热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内部热阻:包括介电层、电极和引脚之间的热阻。
*外部热阻:包括MLCC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阻,如焊点和基板。
温度分布
MLCC的温度分布与热源位置、热阻和冷却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MLCC表面温度最高,内部温度最低。温度分布可以影响MLCC的性能和可靠性,如电容值、绝缘电阻和使用寿命。
温度影响
MLCC的温度对以下方面有显著影响:
*电容值:随着温度升高,MLCC的电容值通常会降低。
*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MLCC的绝缘电阻通常会降低。
*使用寿命:高温会加速MLCC的老化过程,缩短其使用寿命。
热管理策略
为了管理MLCC的热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合适的MLCC:选择电容值和额定电压合适的MLCC,避免过载。
*优化布局:将MLCC放置在散热良好的区域,避免堆叠或密集布置。
*增加热沉:在MLCC附近增加散热器或金属导热垫,以提高散热效率。
*改善通风:提供足够的通风以促进空气流通和散热。
*使用低温焊料:选择熔点较低的焊料,以减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通过实施这些热管理策略,可以降低MLCC的工作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第二部分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热传导
1.热量从旁路电容器向周围环境传导,通过导热层、绝缘层和PCB等材料。
2.导热材料的热导率影响热量传递效率,较高的热导率有利于散热。
3.PCB铜箔的厚度和面积会影响热传导能力,较厚的铜箔和更大的面积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主题名称:热对流
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
旁路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至关重要,用于为集成电路和组件提供低阻抗路径,以吸收不需要的噪声和瞬态。然而,电容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功率耗散,从而产生热量。过度的热量积聚可能导致电容器失效,从而影响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了解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热量产生机制
旁路电容器中的热量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介质损耗:电容器的介质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称为介质损耗。
*电阻损耗:电容器的电极和导线具有电阻,电流流过这些元件时会产生热量,称为电阻损耗。
*自感损耗:旁路电容器的引线具有自感,当电流快速变化时,自感会产生热量,称为自感损耗。
散热机制
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1.热传导
*通过电容器的引线和底板将热量传递到PCB
*PCB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空气
2.自然对流
*电容器周围空气的热量上升
*周围的冷空气补充热量上升留下的空间
3.强制对流
*使用风扇或散热器将空气强制流过电容器
*加速热量的散除
4.热辐射
*作为黑体的电容器会将热量辐射到周围环境
影响热量产生的因素
影响旁路电容器热量产生的因素包括:
*电容器类型:不同介质材料的损耗因子不同,导致热量产生差异。
*电容值:电容值越大,存储的能量越多,热量产生也越多。
*纹波电流:施加在电容器上的纹波电流越大,电阻损耗和自感损耗越大,热量产生也越多。
*工作温度:介质损耗和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导致热量产生变化。
降低热量的策略
为了降低旁路电容器的热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低损耗介质:使用损耗因子低的介质材料,如陶瓷或聚丙烯。
*并联多个电容器:通过并联多个电容器可以降低每个电容器上的纹波电流,从而减少电阻损耗和自感损耗。
*使用低自感电容器:选择具有较低自感的引线和底板设计。
*提供充足的散热:确保电容器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并提供气流或散热器以加速散热。
*管理工作温度:通过热管理技术保持电容器的工作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通过了解旁路电容器的散热机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热量,可以确保电容器在电子设备中可靠和有效地运行。第三部分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关键词关键要点【热源产生】
1.功率损耗:旁路电容在快速瞬态电流下产生的功率损耗是一个主要热源。
2.介电极化损失:电介质材料在交流电流下会产生极化损失,导致热量产生。
3.电阻损失:端子、电极和引线等电阻元件会产生电阻损失,从而产生热量。
【热量传播】
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
旁路电容热管理策略中,了解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至关重要。
热量源头
旁路电容的热量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电阻损耗:电容本身具有等效串联电阻(ESR),当电流通过电容时,ESR会产生热量。
*介电损耗: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介电损耗,产生热量。
*自热效应:当电容长时间通电时,内部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容特性改变,产生自热效应。
传播路径
旁路电容产生的热量通过以下路径向外传播:
*导热:热量从电容芯子传导到外壳,再传导到PCB板和其它元件上。
*对流:热量从电容表面向周围空气对流,从而带走热量。
*辐射:电容表面向周围环境辐射热量。
具体传播路径分析
导热
*电容内部:热量从电容芯子传导到电容外壳,主要通过电容引脚和外壳材料的导热性实现。
*PCB板:电容安装在PCB板上,热量从电容外壳传导到PCB板,再通过PCB板的铜层扩散到其它区域。
对流
*自然对流:电容表面与周围空气存在温差,导致空气对流,带走热量。
*强制对流:在一些应用中,利用风扇或其他装置强制空气流动,以增强对流散热。
辐射
*电容表面:电容表面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电容表面会向环境辐射热量。
*辐射冷却:电容表面辐射热量到周围环境,从而降低自身温度。
影响因素
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电容类型和尺寸
*电容ESR和介电损耗因子
*通电时间和电流
*PCB板材料和设计
*周围环境温度和气流速度
理解热量源头和传播路径对于制定有效的旁路电容热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管理旁路电容的热量,确保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第四部分热管理策略的分类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热沉
1.利用鳍片结构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2.采用高导热材料,如铜、铝合金等,降低热阻,加速热量散逸。
3.根据具体设计优化热沉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提高散热性能。
主题名称:风扇
旁路电容的热管理策略分类
热管理策略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
主动热管理策略
主动热管理策略采用外部设备或机制来主动控制旁路电容的温度。这些策略包括:
*风扇冷却:在旁路电容器附近安装风扇,将热量从电容器散发出散热片或环境中。风扇冷却是提高散热效率的有效方法,但会增加系统成本和能耗。
*液浸冷却:将旁路电容器浸没在冷却液(例如不导电油或水)中。冷却液吸收电容器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热交换器或散热片将其散发到环境中。液浸冷却比风扇冷却更有效,但会引入额外的复杂性和维护需求。
*热电冷却:使用热电冷却器(TEC)从电容器中抽取热量,并将其传递到散热器或环境中。TEC是一种固态设备,利用Peltier效应产生热量梯度。热电冷却具有高散热效率,但其成本和能耗较高。
被动热管理策略
被动热管理策略依靠自然对流、传导和辐射来散热,无需外部设备。这些策略包括:
*散热片:散热片增加旁路电容器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与环境的热交换。散热片通常由铝或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热垫:热垫是一种柔性导热材料,放置在旁路电容器和散热器之间。热垫填补电容器和散热器之间的空气隙,改善热传递。
*PCB布局:仔细考虑PCB布局可以最大化旁路电容器的散热。将旁路电容器放置在远离热源和靠近散热孔的位置。
*材料选择:选择具有低热阻的电容器材料,例如低ESR电解电容器或陶瓷电容器。低ESR电容器产生更少的热量,从而减少散热需求。
策略选择
选择合适的热管理策略取决于旁路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应用环境和系统成本约束。对于低功率应用,被动热管理策略通常就足够了。对于高功率应用或具有严苛温度要求的应用,主动热管理策略可能是必需的。
组合策略
在某些情况下,组合使用主动和被动热管理策略可以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可以使用散热片和风扇的组合来增强散热效果,同时保持较低的系统成本。第五部分主动冷却技术主动冷却技术
主动冷却技术利用外部能量源主动去除旁路电容产生的热量,从而改善其热性能。这种方法通常涉及使用风扇或液体冷却系统。
风扇冷却
风扇冷却是主动冷却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涉及在旁路电容附近安装风扇,以强制空气流过电容表面,从而带走热量。这种方法简单且成本效益高,但其冷却效率受限于风扇的尺寸和速度。
液体冷却
液体冷却是一种比风扇冷却更有效的主动冷却方法。它涉及使用液体(通常是水或导热油)在旁路电容周围循环,以吸收热量。液体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和热管,用于将热量从液体中散发出去。这种方法提供了优异的冷却性能,但它比风扇冷却更复杂、更昂贵。
热管冷却
热管冷却是一种基于相变原理的主动冷却技术。它涉及使用密封的铜管,其中包含少量液体(通常是水或氨)。当液体受到热量时,它会蒸发并上升到管道顶部。蒸汽冷凝并释放热量,然后回流到底部,再次蒸发。这种循环过程可以有效地从旁路电容中带走热量。热管冷却系统通常紧凑且高效,但它们比风扇冷却和水冷系统更昂贵。
主动冷却技术的选择因素
选择主动冷却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冷却效率:主动冷却技术的冷却效率是根据其降低旁路电容温度的能力来衡量的。
*成本:主动冷却技术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应用。
*复杂性:主动冷却技术的复杂性会影响其安装和维护成本。
*尺寸:主动冷却技术的尺寸可能会限制其在空间受限的应用中的使用。
*噪音:风扇冷却系统产生的噪音可能是潜在的缺点。
*可靠性:主动冷却技术的可靠性对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结论
主动冷却技术可以改善旁路电容的热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增强系统可靠性。选择合适的主动冷却技术需要仔细考虑上述因素,以优化冷却效率、成本、复杂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权衡。第六部分被动冷却技术关键词关键要点【热沉】
1.通过增加表面积,提高热量散发的能力。
2.使用高导热材料,如铝、铜或陶瓷,以高效传导热量。
3.优化热沉的几何形状,以最大化与冷却空气的接触,并促进自然对流。
【散热片】
被动旁路电容热管理策略
引言
在高功率电子设备中,旁路电容是减少电磁干扰(EMI)和改善稳压性能的关键元件。然而,旁路电容的电阻ESR和电容ESL会导致损耗,进而产生热量。为了确保旁路电容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需要有效的热管理策略。本报告重点介绍了被动旁路电容的热管理策略。
散热技巧
1.散热器
使用散热器是去除旁路电容产生的热量的最简单方法。散热器通过其与周围空气的接触表面积来增加热传递。散热器的材料(例如铜、铝)通常具有高导热性,有助于热量的有效传导。
2.热沉
热沉是一种安装在旁路电容附近的热导材料。热沉的作用是将电容热量传导到周围的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中。热沉的热容量越大,吸收和散发热量的能力就越好。
3.热管
热管是一种两相闭合系统,利用蒸发和冷凝的相变过程来传递热量。热管从旁路电容吸收热量,蒸汽通过管道传送到冷凝端,在那里冷凝释放热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源(旁路电容)转移到冷源(散热器或冷板)。
4.导热胶
导热胶是一种填充在旁路电容和散热器或热沉之间的导热材料。导热胶填补了表面不平整处的空隙,从而改善了接触并降低了热界面电阻。
冷却介质
1.空气冷却
空气冷却是最直接的冷却方法,它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空气通过散热器或热沉的表面,将热量传导到空气中。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但冷却效率有限。
2.液体冷却
液体冷却比空气冷却更有效,它使用液体(如水或冷却剂)作为冷却介质。液体在管道或冷板上循环,吸收热量并将其带到热交换器进行散热。液体冷却系统通常体积大,成本高,但具有出色的冷却性能。
3.相变材料(PCM)
相变材料是一种在特定温度范围内从固态变为液态或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材料。当温度升高时,PCM吸收热量并通过相变过程储存热量。当温度下降时,PCM释放热量并恢复到原始状态。PCM可以与散热器或热沉一起使用,为旁路电容提供额外的热缓冲。
优化旁路电容布局和选择
1.旁路电容布局
旁路电容的布局对热管理至关重要。将旁路电容放置在靠近热源(例如电源模块或处理器)处,可以缩短热路径并提高散热效率。此外,确保旁路电容之间和与散热器或热沉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促进空气流通。
2.旁路电容选择
选择具有低ESR和ESL的旁路电容可以减少由于电阻和电感效应而产生的损耗和热量产生。此外,考虑具有较高额定温度范围和额定纹波电流的电容,以确保在高功率应用中可靠运行。
其他考虑因素
1.环境温度
旁路电容的散热能力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中,散热器或热沉的尺寸和效率需要增加,以补偿冷却性能的下降。
2.空气流量
如果使用空气冷却,则空气流量对于散热至关重要。确保有足够的空气通过散热器或热沉,以有效地带走热量。
3.电磁干扰(EMI)
热管理解决方案不应对旁路电容的电气性能或系统整体的EMI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
有效的旁路电容热管理策略对于确保高功率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通过采用适当的散热技巧、冷却介质、旁路电容布局和选择,以及考虑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地管理旁路电容产生的热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第七部分优化电容器布局关键词关键要点元件布局策略优化
1.电容器放置应尽可能靠近负载,以最大程度减少寄生电感和电阻。
2.并联电容器应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同一层,以降低不同层之间的互感。
3.电容器应远离热源,例如功率半导体和电感,以防止过热。
PCB设计策略
1.PCB走线宽度和间距应根据电流和电压要求来优化,以最大程度减少电感和电阻。
2.PCB层堆叠应仔细规划,以减少寄生电感和耦合。
3.PCB应使用接地层或平面层作为电容器引线的回流路径,以降低阻抗。
电容器选择策略
1.选择具有低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的电容器,以最小化损耗和电感。
2.选择温度稳定性高的电容器,以确保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性能。
3.考虑电容器的封装,以优化布局和散热。
冷却技术优化
1.使用散热片或热管来增加电容器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2.在PCB上使用铜箔扩散机制,将热量传导到更大的区域。
3.考虑使用强制空气或液体冷却系统来主动冷却电容器。
电容器并联策略
1.并联多只电容器可降低ESR和ESL,从而提高整体性能。
2.并联的电容器应具有相同的额定电压和电容值,以确保电流和电压均匀分配。
3.电容器并联时,应考虑电流分配和散热问题。
仿真和实验验证
1.利用仿真软件对电容器布局和热管理策略进行建模和分析。
2.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设计策略。
3.定期监控和测试电容器性能,以确保长期可靠性和热稳定性。优化电容器布局
旁路电容器的布局策略对于优化热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电容器之间的热交互、与其他器件的热耦合以及系统冷却路径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优化电容器布局的策略:
1.减少电容器密度
在电路板上合理分配电容器,以减小电容器之间的热耦合。通过增加每个电容器之间的间距或使用散热器或热阻垫等散热元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积累。
2.最小化叠层电容器
尽量避免在多层电路板上叠放电容器。叠层会导致电容器之间严重的热耦合,从而降低电容器的散热能力。如果不可避免,请使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介电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3.定位电容器靠近热源
将旁路电容器放置在热源附近,例如电源模块或高功耗器件。这将利用热源的热量来提高电容器的温度,从而降低其等效串联电阻(ESR)。较低的ESR允许电容器更有效地旁路高频噪声。
4.使用不同尺寸的电容器
使用不同大小的电容器来均衡热分布。较小的电容器具有较高的ESR,而较大的电容器具有较低的ESR。通过将电容器散布在电路板上,可以防止任何单个电容器过热。
5.优化冷却路径
确保电容器周围有足够的空气流动以促进散热。避免将电容器放置在死角或受阻碍的位置。考虑使用风扇或散热器来增加冷却气流。
6.使用热界面材料(TIM)
在电容器和散热器或电路板之间使用TIM,例如导热膏或导热垫。TIM提高了热传递效率,从而将电容器热量有效地传导到散热路径。
7.避免靠近热敏器件
不要将旁路电容器放置在热敏器件附近,例如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电容器的热量可能会影响这些器件的读数。
8.优化电容器选择
选择具有低ESR和高纹波电流处理能力的电容器。低ESR电容器在高频下表现出更低的阻抗,从而减少热量产生。高纹波电流处理能力允许电容器处理大量纹波电流而不会过热。
9.考虑电容器安装
电容器的安装方式也会影响其热性能。表面贴装电容器通常具有较低的热阻,因为它们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上,而通孔电容器则具有较高的热阻。
通过遵循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旁路电容器的热管理,从而确保可靠性、性能和系统寿命。第八部分材料选择与热性能关键词关键要点陶瓷基板
1.陶瓷基板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能有效降低旁路电容的热阻抗。
2.陶瓷基板的热膨胀系数较小,能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防止因热应力而导致电容失效。
3.陶瓷基板的介电常数较低,能减少寄生电容,提高电容的高频性能。
金属电极材料
1.贵金属电极材料,如金和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降低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
2.过渡金属电极材料,如镍和钯,成本较低,但导电性较差,ESR较高。
3.金属电极材料的耐腐蚀性影响电容的可靠性,选择耐腐蚀性强的材料能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
电解质材料
1.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高导电性,能降低电容的ESR。
2.陶瓷电解质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能增加电容的容值。
3.电解质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影响电容的性能,选择耐高温的电解质材料能提高电容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封装材料
1.塑封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电容漏电。
2.金属封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散热降温。
3.封装材料的耐潮湿性和耐腐蚀性影响电容的可靠性,选择耐潮湿和耐腐蚀的封装材料能提高电容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焊接技术
1.无铅焊接工艺能减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电容的热应力。
2.回流焊接工艺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3.超声波焊接工艺能产生局部高温,缩短焊接时间,减少电容整体的热影响。
散热设计
1.增加电容周围的散热孔,提高空气对流散热。
2.使用导热垫片或散热膏,增强电容与散热器之间的热传导。
3.优化电容的布局,避免热量集中,降低电容的热应力。材料选择与热性能
旁路电容的热性能受到其所选材料的影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和比热容。理想情况下,旁路电容应采用导热率高、比热容低的材料,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热量耗散。
导热率
导热率描述了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单位为W/m·K。导热率较高的材料能够更有效地将热量从发热源(如电容器)传导到散热器或周围环境。
对于旁路电容,高导热率的材料有助于降低电容器本身的温度,并防止过热。常用的高导热率材料包括:
*陶瓷(氧化铝、氮化铝)
*金属(铜、铝)
*石墨(热解碳)
比热容
比热容描述了材料在单位质量升高1K时吸收的热量,单位为J/kg·K。比热容较低的材料能够以较少的热量升高温度,从而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
对于旁路电容,低比热容的材料有助于降低电容器的热容量,使其在发热时不会快速升温。常用的低比热容材料包括:
*陶瓷(氧化铝)
*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
*薄膜(聚酯、聚酰亚胺)
材料组合
旁路电容通常采用不同材料的组合来优化热性能。例如,高导热率的陶瓷基板可以与低比热容的聚合物电解质相结合,以创建具有出色散热能力的电容器。
材料工程
除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外,材料工程技术也可以用来增强旁路电容的热性能。例如:
*纳米材料:使用纳米尺寸的材料可以增加材料的导热率。
*复合材料:结合不同材料的优势,例如高导热率的金属和低比热容的聚合物。
*微结构工程: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以提高导热率,例如通过创建定向空隙或多孔结构。
表1:常见旁路电容材料的热性能
|材料|导热率(W/m·K)|比热容(J/kg·K)|
||||
|陶瓷(氧化铝)|20-30|0.91|
|聚酯薄膜|0.1-0.2|1.0-1.2|
|聚合物电解质|0.2-0.3|1.5-2.5|
|铝电解电容|0.5-1.0|0.8-1.2|
|钽电解电容|0.8-1.2|0.13|
通过精心选择材料和优化材料工程,可以设计出具有出色热性能的旁路电容,以满足高功率电子应用的散热要求。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MLCC的热容量
关键要点:
1.MLCC的热容量与其尺寸和电容值密切相关。电容值越大,热容量越高。
2.MLCC的热容量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变化很小,在工作温度范围内通常保持稳定。
3.MLCC的热容量可以通过使用具有更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或增加电极面积来增加。
主题名称:MLCC的自热
关键要点:
1.MLCC中的自热主要是由介质损耗和导体损耗引起的。介质损耗在高频时更为显着。
2.MLCC的自热与施加的电压和频率成正比。电压或频率增加会导致自热增加。
3.MLCC的自热可以通过使用低损耗材料、优化电极设计或使用冷却技术来减轻。
主题名称:MLCC的热传导
关键要点:
1.MLCC的热传导主要通过介质和电极进行。介质的热导率通常较低,导致热传导受限。
2.MLCC的热传导率与其尺寸和介质材料有关。尺寸较小的MLCC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
3.MLCC的热传导可以通过使用导热率更高的介质材料或优化电极设计来改善。
主题名称:MLCC的热对流
关键要点:
1.MLCC的热对流主要是通过封装材料和周围介质进行的。封装材料的热导率和周围介质的流速影响热对流。
2.MLCC的热对流率与其封装尺寸和周围介质的流速成正比。较大的封装尺寸和较高的流速会导致较高的热对流率。
3.MLCC的热对流可以通过使用导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北师大新版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美容师职业发展规划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专业潜水员聘用合同范本大全4篇
- 2025年度定制门窗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合同4篇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探迹科技】2024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从工业轰鸣到数智浪潮知识产权成为竞争市场的“矛与盾”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GB/T 35270-2024婴幼儿背带(袋)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新题型:19题)(基础篇)(含答案)
- 2022版艺术新课标解读心得(课件)小学美术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医学教程 常见化疗药物归纳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