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_第1页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_第2页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_第3页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_第4页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详细解读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二章排污许可证和排污登记表内容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三章申请与审批第十四条目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目录第三十二条第四章排污管理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六章附则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PART01第一条为了规范排污许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噪声等专项污染防治法律,以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专项污染防治针对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噪声等环境问题,制定专门的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以实现全面、系统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需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规范排污行为、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法律依据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立法背景通过排污许可管理,明确排污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排污行为。规范排污行为加强对排污行为的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推动排污单位采取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目的010203适用范围排污单位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排污行为。监管对象涵盖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监管等各个环节。管理内容PART02第二条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批、执行以及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监督管理等行为,适用本办法。申请资格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单位,需要提交包括单位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材料。申请材料申请流程申请单位需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或指定途径提交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和上传所需材料。任何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的申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发放排污许可证。审批流程排污许可证的审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于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审批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如果申请被批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向申请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如果申请未被批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审批结果持证排污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总量。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排污单位应当定期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排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物排放台账,记录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等信息,以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定期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可以责令其停产整治或者关闭。违法处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定期公开排污单位的排污信息和监管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信息公开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监督管理PART03第三条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依法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排污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申请排污许可证时,排污单位需要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单位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及运行情况等。依法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在取得排污许可证后,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等要求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明确污染物排放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要求,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许可证规定。排污单位应当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相关监测数据,以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检查。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不得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不得排放任何污染物。如果排污单位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排放污染物,将面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治等措施。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通过信息平台对排污登记单位进行监管,确保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排放污染物。排污登记单位需要按照信息平台的要求,填报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情况等相关内容。依法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010203PART04第四条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排污登记管理。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具体范围,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执行。实行排污登记管理的排污登记单位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排污许可重点管理01针对污染物产生量大、排放量高、对环境影响严重的排污单位。需提交详细的排污许可证申请,包括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设置等信息。同时,需定期提交排污报告,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通过严格的排污许可管理,控制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0203适用范围管理要求目的适用范围针对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对较小,对环境影响程度较低的排污单位。排污许可简化管理管理要求相对于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申请和排污报告提交方面要求较为简化。但仍需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目的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适用范围针对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极小,对环境基本无影响的排污单位。管理要求需进行排污登记,记录基本的排污信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对登记单位进行抽查。目的对微小排污单位进行基本管理,确保其排污行为符合环保要求。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排污登记管理PART05第五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排污许可的统一监督管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排污许可的监督管理。制定排污许可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排污许可相关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监督地方排污许可工作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排污许可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为了方便信息共享和监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建立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实现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全国排污许可的统一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排污许可的监督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的日常监管省级和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排污单位进行日常监管,确保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排污。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于发现的违法排污行为,省级和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组织开展排污许可宣传和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排污单位的环保意识和排污许可管理水平,省级和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PART06第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实行综合许可管理。综合许可管理的意义简化行政程序通过综合许可管理,将多种污染物的排放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简化了过去分散管理的复杂程序。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自我约束综合许可制度使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更高效地监控和评估排污单位的整体污染情况。通过综合许可的约束,促使企业自主加强污染物排放的内部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严格监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据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其按照许可要求排放污染物。违法必究对于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可能吊销其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排污单位需申请并获得排污许可证,该证将涵盖所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要求。综合许可管理的实施要点通过综合许可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推动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综合许可管理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具备更强的监管能力和技术手段,以提升环境治理的整体水平。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通过实施综合许可管理,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推动绿色发展。引导企业绿色发展综合许可管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ART07第七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及其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和排放口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实现全国范围内排污单位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管理和监督。统一编码管理的意义提高排污许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为排污单位建立“一企一证”的排污许可制度奠定基础,推动企业自我约束和守法意识。排污单位编码为每个排污单位分配唯一的识别码,作为其在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上的唯一标识。对排污单位内的每个生产设施进行编码,以反映其类型、规模、位置等基本信息。对排污单位内的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编码,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等,以反映其处理能力、运行状态等信息。对排污单位的每个排放口进行编码,以明确其位置、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量等信息,便于监管部门进行实时监测和执法检查。生产设施编码污染防治设施编码排放口编码编码管理的具体内容01020304PART08第八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决定、变更、延续、注销、撤销、信息公开等应当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办理。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也可以通过信函等方式提交书面申请。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中记录的排污许可证相关电子信息与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记载的信息依法具有同等效力。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负责构建一个统一的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排污许可证的全流程管理。构建统一平台该平台将具备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性能,确保排污许可证管理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障平台运行平台将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适应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持续维护更新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决定等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通过线上流程,可以大大减少办事环节和时间,提高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信息公开透明平台将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公开,便于公众查询和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流程在线办理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决定、变更、延续、注销、撤销以及信息公开等各个环节,都将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在线办理。030201线上申请为主排污单位主要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享受线上服务的便捷性。保留线下申请渠道考虑到部分排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也允许通过信函等方式提交书面申请,确保服务的全面覆盖。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方式平台中记录的排污许可证相关电子信息,与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记载的信息依法具有同等效力。这意味着电子信息在法律效力上与纸质证书无异,可作为有效凭证使用。电子信息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在保障电子信息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的同时,还需加强对平台信息安全的管理和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中记录的排污许可证相关电子信息的效力PART09第九条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告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可以作为开展年度生态环境统计、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等工作的依据。排污许可证应当作为排污权的确认凭证和排污权交易的管理载体。01年度生态环境统计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告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通过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告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进行考核,可以评估企业或地区的污染物减排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提供了详细的污染源排放数据,为编制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全面了解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作为各项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0203排污权的确认凭证排污许可证是确认企业排污权的重要凭证,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持有排污许可证,即意味着其获得了合法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的管理载体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排污许可证是交易的管理载体。企业可以通过转让或购买排污许可证来调整其排污量,从而实现排污权的有效配置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种交易机制有助于激励企业减少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排污权的确认凭证和管理载体PART10第十条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地方性法规,增加需要在排污许可证中记载的内容。VS排污许可证的正本是许可证的主体部分,包含了持证单位的基本信息、排污许可事项、有效期限、发证机关等重要内容。正本具有法律效力,是持证单位合法排污的凭证。副本排污许可证的副本是对正本的补充,详细记录了持证单位的排污情况,包括排污口位置、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等信息。副本还用于记录持证单位的排污行为是否符合许可证要求,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正本排污许可证的正本和副本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对排污许可证进行补充。01.地方性法规对排污许可证的补充补充内容的范围地方性法规可以增加需要在排污许可证中记载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污染物的排放要求、特定行业的排污标准、特定区域的排污总量控制等。02.法律效力依据地方性法规增加的排污许可证内容,具有法律效力,持证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根据地方性法规对持证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03.排污许可证的管理与监管许可证的核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对符合发证条件的申请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01动态监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持证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其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污。02违法处罚对违反排污许可证要求的持证单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同时,违法排污行为还将被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融资等经济活动。03PART11第十一条排污许可证正本应当记载《条例》第十三条第一、二项规定的基本信息,排污许可证副本应当记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所有信息。法律法规规定的排污单位应当遵守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时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以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要求,应当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记载。排污许可证正本基本信息排污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发证日期、证书编号和二维码等基本信息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地址、行业类别、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基础信息排放口和无组织排放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的位置和数量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降低排放浓度和减少排放总量的技术和方法等信息排污许可证副本所有信息010203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污染物的控制要求执行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信用评价等级要求排污单位承诺执行的更加严格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特殊时段禁止或限制排放要求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时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应急减排措施和响应方案,包括停产、限产、减排等措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自行监测方案等信息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及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要求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要求,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要求PART12第十二条排污单位承诺执行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的,应当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记载。指排污单位自行承诺并实施的比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制。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是排污许可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许可排放限值、自行监测要求等内容,是监管部门进行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排污许可证副本含义解析促进环保技术创新通过鼓励企业承诺并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可以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力积极承诺并执行严格排放标准的企业,在公众和市场中会获得更好的环保形象和信誉,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实施意义严格审核与记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对排污单位承诺的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进行审核,并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详细记载,作为后续监管的依据。加强监督检查监管要求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排污单位的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按照承诺的严格标准排放污染物。0102法律责任诚信体系建设排污单位的承诺执行情况将纳入环保诚信体系,对于违反承诺的单位,将在诚信记录中进行标注,影响其未来的环保信用评价。违反承诺的法律后果若排污单位未按照承诺的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进行排放,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排污许可证等。PART13第十三条排污登记表应当记载下列信息:(一)排污登记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责人等基本信息;(二)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排污登记单位名称:指排污单位的官方注册名称,应与相关证照上的名称一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数字和字母组成,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唯一识别码。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详细记录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地址,便于监管和管理。行业类别: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责人:记录排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负责人的姓名。(一)排污登记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责人等基本信息(二)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污染物排放去向详细记录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去向,如排入水体、排入大气等。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记录排污单位执行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记录排污单位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如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实施清洁生产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质量。PART14第十四条排污单位应当在实际排污行为发生之前,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审批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海洋工程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申请时间和对象排污单位应在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申请排污许可证。申请对象为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海洋工程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需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海洋工程排污单位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监管要求。海洋工程排污单位010203排污单位需按照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通常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等信息。审批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颁发排污许可证。申请流程和材料法律责任和监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进行排污的单位将面临法律责任。审批部门将定期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其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排污。““PART15第十五条排污单位有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场所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分别向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审批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需向每个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审批部门分别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排污许可证的申请申请材料需包括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场所的详细情况、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相关信息。排污单位应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审批部门将对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其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批通过的排污单位将获得排污许可证,并需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审批部门将根据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审批。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如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或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向审批部门报告并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排污单位应妥善保管排污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排污单位应定期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告给审批部门。010203审批部门将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排污单位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责任010203第十六条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在提交排污许可证首次申请或者重新申请材料前,应当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基本信息和拟申请许可事项,并提交说明材料。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010203排污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基本情况。主要生产设施、主要产品及产能、主要原辅材料、产排污环节、污染防治设施等基本情况。排污单位在环保领域的相关资质、认证及荣誉等。基本信息拟申请许可事项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01排放污染物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等申请信息。02自行监测方案、台账记录、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03排污单位基本情况说明,包括历史沿革、生产工艺、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介绍。提交说明材料拟申请许可事项的详细说明,包括申请理由、依据、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相关证明材料,如环保验收文件、监测报告、排污权交易凭证等。公开时间要求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确保社会公众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监督排污单位的申请情况。公开期间,排污单位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咨询和监督,及时解答相关问题,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第十七条排污单位在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时,应当承诺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承诺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落实排污许可证规定的环境管理要求,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承诺内容的详细解读真实性承诺排污单位必须保证所提交的所有材料真实有效,无虚假陈述或误导性信息。如发现材料不实,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合法性承诺排污单位需承诺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排污行为合法,无违法违规情况。完整性承诺排污单位需确保所提交的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齐全、无遗漏,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及运行情况等。030201签字盖章的意义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代表排污单位对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承诺内容的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签字盖章也是排污单位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表明其将严格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积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提交相应材料,并可以对申请材料进行补充说明,一并提交审批部门。排污单位申请许可排放量的,应当一并提交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取的,还应当提交排污权交易指标的证明材料。污染物排放口已经建成的排污单位,应当提交有关排放口规范化的情况说明。《条例》第七条规定了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时需要提交的基本材料清单。《条例》第八条明确了排污单位需要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提交材料的依据申请材料的补充说明排污单位可以对基本材料进行补充说明,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审批部门更好地了解排污情况。补充说明可以包括排污单位的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内容。计算过程应当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排污单位的实际排放情况。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可以作为审批部门审核排污许可证申请的重要依据。排污单位申请许可排放量时,需要提交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提交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010203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是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取的,排污单位应当提交排污权交易指标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当包括排污权交易合同、交易凭证等相关文件。提交排污权交易指标的证明材料有助于审批部门确认排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排污权,从而确保其合法排污。污染物排放口已经建成的排污单位,应当提交有关排放口规范化的情况说明。污染物排放口规范化情况说明情况说明应当包括排放口的设置、标识、监测等设施的规范化情况。提交污染物排放口规范化情况说明有助于审批部门了解排污单位的排放口管理情况,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第十九条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应当按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编制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点位及示意图、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二)使用的监测分析方法;(三)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四)监测数据记录、整理、存档要求;(五)监测数据信息公开要求。010203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覆盖所有关键排放口和周边环境敏感点监测指标应包括所有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指标监测频次应根据污染物排放特点和环境管理要求进行科学设定监测点位及示意图、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使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应选择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方法进行分析01对特定污染物可选择特定的分析方法以提高准确性02分析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重现性,确保数据可靠性03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避免数据失真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0203123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数据整理应符合相关规范,便于查询和分析监测数据应长期存档,以备后续环境管理和监督检查之需监测数据记录、整理、存档要求监测数据信息公开要求排污单位应定期向公众公开监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公开的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篡改公开方式应便于公众获取和理解,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第二十条审批部门收到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后,依照《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要求作出处理。审批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估,并承担相应费用。技术机构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提出技术评估意见,并对技术评估意见负责,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技术机构开展技术评估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保守排污单位商业秘密。审批流程01审批部门在收到排污单位提交的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后,需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其完整性和规范性。审批部门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技术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估。评估过程中,应关注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治理措施、自行监测方案等关键内容。根据技术评估意见,审批部门将依法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排污单位。0203接收申请材料组织技术评估作出审批决定承担责任技术机构应对其提出的评估意见负责,如因评估失误或违规行为导致不良后果,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技术机构在进行技术评估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和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保守商业秘密技术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排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技术评估要求审批部门承担费用审批部门组织技术评估所产生的费用,由审批部门承担,不得向排污单位转嫁。禁止违规收费技术机构在开展技术评估时,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费用承担第二十一条排污单位采用相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或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排污单位采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要求的污染防治技术的,审批部门可以认为排污单位采用的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措施能够达到许可排放浓度要求。不符合前款规定情形的,排污单位可以通过提供监测数据证明其采用的污染防治设施可以达到许可排放浓度要求。监测数据应当通过使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规定和技术规范的监测设备取得;对于国内首次采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应当提供工程试验数据予以证明。排污单位可选择采用经认可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以确保达到许可排放浓度要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采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必须采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明确要求的污染防治技术。审批部门在审核时,将评估所采用的技术是否能满足排放浓度标准。监测数据提供与要求010203若排污单位不符合采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情形,可通过提供监测数据来证明其污染防治设施的效果。监测数据必须来源于符合国家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数据应全面反映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010203对于国内首次采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排污单位需要提供工程试验数据来证明其效果。工程试验数据应涵盖技术的关键参数、性能指标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提供工程试验数据的目的是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并确保其能达到预期的污染防治效果。国内首次采用技术的证明第二十二条对具备下列条件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一)依法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或者已经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二)污染物排放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重点污染物排放符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其中,排污单位生产经营场所位于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还应当符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别要求;(三)采用污染防治设施可以达到许可排放浓度要求或者符合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四)自行监测方案的监测点位、指标、频次等符合国家自行监测规范。请输入您的内容第二十三条审批部门应当在法定审批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书面告知排污单位不予许可的理由,以及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依法需要听证、检验、检测、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审批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排污单位。123审批部门在审查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如确认其满足排污许可条件,应依法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颁发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载明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浓度、排放总量和排放方式等关键信息。排污单位在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按照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同时,不予许可决定书还应告知排污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不予许可决定书中应明确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排污单位未达到环保要求、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等。若审批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排污单位不符合排污许可条件,应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010203在审批过程中,如依法需要进行听证、检验、检测或专家评审等环节,审批部门应告知排污单位相关情况。这些环节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法定审批期限内,以确保审批部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审查和评估。依法需要听证、检验、检测、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审批部门在完成这些环节后,应继续进行审批程序,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审批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在启动听证、检验、检测或专家评审等环节时,应以书面形式告知排污单位所需的时间。这有助于排污单位了解审批进度,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避免因审批延误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书面告知也有助于增强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政府与排污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第二十四条排污单位依照《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提出延续排污许可证时,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延续申请表。审批部门作出延续排污许可证决定的,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排污单位未依照《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提前六十日提交延续申请表,审批部门依法在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后作出延续排污许可证决定的,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作出延续决定之日起计算;审批部门依法在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前作出延续排污许可证决定的,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提交延续申请表的规定依照《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排污单位需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规定时间内,向审批部门提交延续申请表。延续申请表应包含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排污状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内容,以便审批部门全面了解排污单位情况。审批部门在收到排污单位提交的延续申请表后,应依法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延续排污许可证的决定。若审批部门作出延续排污许可证决定,则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起始日期。审批部门作出延续排污许可证决定的情形延续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的计算方式若排污单位依照规定提前提交延续申请表,且审批部门在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前作出延续决定,则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若排污单位未依照规定提前提交延续申请表,审批部门在原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后作出延续决定,则延续后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作出延续决定之日起计算。排污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提交延续申请表,避免因逾期提交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若排污单位在延续申请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审批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并可能不予延续排污许可证。注意事项与违规处理第二十五条对符合《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应当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情形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实际排污行为变化之前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应当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由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承诺书以及与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有关的其他材料,并说明重新申请原因。重新申请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审批部门作出重新申请审批决定之日起计算。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生变化;因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排污单位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的排污等级、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污染物排放量等发生重大变化;重新申请的情形01020304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生产设施信息、污染物产生及排放信息等内容;与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有关的其他材料,如环保验收文件、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等;由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承诺书,承诺排污单位所填写的申请表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说明重新申请原因的材料,包括排污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说明、环保设施改造升级情况说明等。提交的材料02040103对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应当作出准予重新申请的决定,并颁发新的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应当作出不予重新申请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排污单位应当在实际排污行为变化之前,向审批部门提交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材料;审批部门对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重新申请的流程010203重新申请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审批部门作出重新申请审批决定之日起计算,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新的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应当严格遵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重新申请后的管理审批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进行查处。第二十六条排污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排污许可证正本中记载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排污单位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审批部门提交变更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以及与变更排污许可证有关的其他材料。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变更决定,按规定换发排污许可证正本,相关变更内容载入排污许可证副本中的变更、延续记录。排污许可证记载信息的变更,不影响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变更申请时限排污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排污许可证正本中记载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排污单位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提交变更申请。提交材料变更申请时限与要求排污单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变更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以及与变更排污许可证有关的其他材料,如相关证明文件、内部管理制度更新等。0102受理与审查审批部门在收到排污单位的变更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受理,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作出变更决定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的决定。换发许可证对于准予变更的,审批部门应按规定换发排污许可证正本,并将相关变更内容载入排污许可证副本中的变更、延续记录。审批流程与时限010203变更不改变有效期排污许可证记载信息的变更,不影响原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排污单位仍需按照原许可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和使用。延续申请若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即将届满,排污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提前申请延续,以确保排污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变更对许可证有效期的影响第二十七条排污单位适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的,审批部门应当在标准生效之前和总量控制指标变化后依法对排污许可证相应事项进行变更。触发变更的情形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政府根据环境保护需要,可能对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调整。当这种调整影响到排污单位的排放配额时,也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生变化当国家或地方发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发生更新或修订时,如果新的标准比原标准更为严格,排污单位需要按照新标准进行调整,此时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提交变更申请排污单位在得知污染物排放标准或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后,应及时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变更申请。审批部门审核变更排污许可证变更流程审批部门在收到变更申请后,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排污单位是否满足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审核通过后,审批部门将依法对排污许可证的相应事项进行变更,包括更新排放标准、调整排放配额等。及时关注政策动态排污单位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环保政策,及时了解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变化情况。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准备在得知标准或总量控制要求即将发生变化时,排污单位应提前做好准备,调整生产工艺、更新治污设施等,以确保在新的标准和要求下能够达标排放。遵守新的许可要求排污许可证变更后,排污单位应严格遵守新的许可要求,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新的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第二十八条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外,排污许可证记载内容发生变化的,排污单位可以主动向审批部门提出调整排污许可证内容的申请,审批部门应当及时对排污许可证记载内容进行调整。010203排污单位生产工艺、设备、产品等发生变更,导致污染物种类、浓度或排放量发生变化排污单位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导致排污量发生变化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要求等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相应调整排污许可证内容调整的情形排污单位向审批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包括调整的内容和理由、相关证明材料等调整排污许可证内容的申请流程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审核通过后,审批部门对排污许可证进行相应调整,并告知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对排污许可证的调整要求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调整后的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排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审批,确保调整后的排污许可证符合要求及时调整排污许可证内容,确保许可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010203排污单位在调整排污许可证内容中的责任主动向审批部门提出调整申请,确保排污许可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01提供真实、准确的申请材料,配合审批部门的审核工作02严格按照调整后的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排污,确保达标排放03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部门应当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注销手续,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告:(一)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二)排污单位依法终止的;(三)排污许可证依法被撤销、吊销的;(四)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注销后的排污许可证将不再具备法律效力,企业如需继续排污,需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一)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排污许可证是企业合法排污的凭证,其有效期通常为五年。若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提出延续申请,则该许可证将自动失效。审批部门在确认许可证已过期且未收到延续申请后,应依法办理注销手续,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公告。010203(二)排污单位依法终止的010203当排污单位因破产、解散等原因依法终止时,其排污许可证也应随之注销。审批部门在得知排污单位依法终止后,应主动与其联系,确认其是否已停止排污活动,并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注销手续。注销后的排污许可证将不再适用于该单位,若其后续有排污需求,需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若排污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如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其排污许可证可能会被依法撤销或吊销。被撤销或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将不得再进行排污活动,直至其重新获得合法的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在做出撤销或吊销决定后,应及时通知排污单位,并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注销手续。(三)排污许可证依法被撤销、吊销的除了上述三种情形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应当注销排污许可证的情形,如排污单位主动申请注销、许可证信息发生变更等。在这些情形下,审批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销排污许可证,并在必要时依法办理注销手续。注销后的排污许可证将不再具备法律效力,排污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申请或变更排污许可证。(四)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撤销排污许可证,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告:(一)超越法定职权审批排污许可证的;(二)违反法定程序审批排污许可证的;(三)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审批排污许可证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排污单位审批排污许可证的;(五)依法可以撤销排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依法予以撤销。(一)超越法定职权审批排污许可证的;审批部门在排污许可证中列入了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如对某企业的特定生产工艺或设备进行审批。审批部门未按照法定职权进行审批,例如地方环保部门越权审批了应由上级部门审批的排污许可证。(二)违反法定程序审批排污许可证的;审批部门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批,如:未进行公示、听证等必要程序。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违反了时限、流程等程序性规定。(三)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审批排污许可证的;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不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予以通过。(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排污单位审批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未满足法定的申请条件,如: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未通过环保设施验收等,但审批部门仍为其发放了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禁止或限制申请排污许可证,但审批部门未予执行。““排污许可证存在重大错误或遗漏,导致许可证无法实施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因政策调整、法规变化等原因,原排污许可证已不符合现行法规要求,需要予以撤销的。(五)依法可以撤销排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时,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许可证的。排污单位通过贿赂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影响审批结果,从而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依法予以撤销。第三十一条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对具有审批权限的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排污许可证审批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属于《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违法情形的,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提高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和执行排污许可证的能力和水平发现和纠正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排污许可证审批和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排污许可证审批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监督检查和指导的目的010203对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排污许可证审批程序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对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排污许可证审批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对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执行排污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监督检查和指导的内容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实地核查和书面审查相结合监督检查和指导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检查和指导的效率和准确性发现违法情形的处理措施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对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存在《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违法情形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010203第三十二条排污许可证发生遗失、损毁的,排污单位可以向审批部门申请补领。已经办理排污许可证电子证照的排污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打印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在发现排污许可证遗失或损毁后,应及时向原发证的审批部门提交书面补领申请。申请中需说明遗失或损毁的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提交申请审批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在规定时间内补发排污许可证。补发的排污许可证应与原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审核与补发排污许可证遗失、损毁的申请补领流程便捷性已经办理排污许可证电子证照的排污单位,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自行打印,无需再到审批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安全性电子证照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了证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排污许可证电子证照的优势自行打印排污许可证的注意事项证照保管自行打印的排污许可证应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或损毁。如发生遗失或损毁情况,应及时向审批部门报告并申请补领。打印质量排污单位在自行打印排污许可证时,应确保打印质量清晰、可辨,以免影响证照的正常使用。第三十三条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条例》规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排污登记单位应当依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管理规定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规范化排放口,落实排污主体责任,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环保职责。定期开展环保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排污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环保标准和排污许可要求。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排污单位应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浓度、排放量等要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控制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自行监测,并及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010203排污登记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污染物产生情况,建设和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建立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和管理台账,记录设施运行、维护、检修等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维护规范化排放口建设与管理010203排污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建设排放口,设置明显的排放口标识牌。加强排放口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排放口设施完好、排放通畅。定期对排放口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第三十四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排污单位对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自行监测的重要性自行监测是排污单位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01通过自行监测,排污单位可以了解自身的排污状况,为环保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02自行监测数据是环保部门监管和执法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03123原始监测记录是自行监测结果的真实反映,必须妥善保存以备查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以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历史比对价值。排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原始监测记录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原始监测记录的保存排污单位必须确保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履行环保责任的基本要求。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排污单位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数据的可靠性。社会公众和媒体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共同推动排污单位履行环保责任。排污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环保部门将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法律责任与监管010203第三十五条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排污单位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的,应当及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进行检查、修复。排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要求。排污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排污单位应定期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排污单位应确保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实现联网,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联网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排污单位应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联网调试和数据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排污单位应建立数据异常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的数据异常。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异常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排污单位应立即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数据核查和设备检查。排污单位应对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修复设备故障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和准确性。同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工作,以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和核查。第三十六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格式、内容和频次要求记录环境管理台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生产设施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的,应当记录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管理信息;发生异常情况的,应当记录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三)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发生超标排放情况的,应当记录超标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四)其他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应当记录的信息。环境管理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一)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生产设施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的,应当记录原因和采取的措施。若发生异常情况,如设施故障、生产事故等,需详细记录异常现象、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生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情况,如种类、浓度、排放量等。主要生产设施的日常运行状态,包括启动、运行、停机等时间节点。010203(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管理信息;发生异常情况的,应当记录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运行状态,包括启动、运行、维护、检修等记录。污染防治设施的处理效率、污染物去除率等性能指标。若发生异常情况,如设施损坏、处理效果下降等,需记录异常情况描述、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修复和改进措施。定期监测并记录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生超标排放情况,需立即记录超标现象、超标污染物种类、超标倍数、持续时间等,并分析超标原因,如设施故障、操作失误、原料变化等。(三)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发生超标排放情况的,应当记录超标原因和采取的措施。针对超标排放情况,需记录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后续改进计划,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四)其他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应当记录的信息。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记录其他需要关注的环境管理信息,如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环保设施运行能耗等。对于特定行业或特定污染物,还需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记录特定的环境管理信息,如重金属排放企业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情况等。第三十七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执行报告内容、频次和时间要求,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包括年度执行报告、季度执行报告和月执行报告。季度执行报告和月执行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根据自行监测结果说明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及达标判定分析;(二)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或者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的说明。年度执行报告可以替代当季度或者当月的执行报告,并增加以下内容:(一)排污单位基本生产信息;(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三)自行监测执行情况;(四)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执行情况;(五)信息公开情况;(六)排污单位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七)其他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中污染源监测数据等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由排污单位记载在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完成当年的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中。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应当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排污单位发生污染事故排放时,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类别年度执行报告总结排污单位全年的排污情况,包括生产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自行监测执行等多方面内容。季度执行报告月执行报告反映排污单位每个季度的排污状况,重点根据自行监测结果分析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及达标情况。记录排污单位每月的排污情况,特别是超标排放或污染防治设施异常等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的问题。基于自行监测数据,说明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排放量,并进行达标判定。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对超标排放或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原因、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等。异常情况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重要内容年度执行报告的附加内容介绍排污单位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产品及原料等基本情况。排污单位基本生产信息详细描述污染防治设施的种类、数量、运行状况及维护保养情况。展示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的建立、记录及保存情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反映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开展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指标、频次、方法及结果等。自行监测执行情况01020403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执行情况第三十八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污染物排放信息应当包括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水污染物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还应当包括污水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位置、排放方式等信息。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排污单位需在此平台上如实公开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开平台“污染物排放种类:包括废水、废气等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具体公开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实际排放量数据。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公开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情况、运行状况及效果。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定期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并在平台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自行监测数据:排污单位需自行开展监测工作,并将监测数据在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开内容水污染物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信息对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水污染物,还需公开污水接入市政排水管网的位置、排放方式等详细信息。特殊要求第三十九条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在实际排污行为发生之前,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提交后即时生成登记编号和回执,由排污登记单位自行留存。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排污登记表自获得登记编号之日起生效,有效期限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排污登记信息发生变动的,排污登记单位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起二十日内进行变更登记。排污登记单位因关闭等原因不再排污的,应当及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注销排污登记表。排污登记单位因生产和排污情况发生变化等原因,依法需要申领排污许可证的,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及时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注销排污登记表。排污登记表的填报与提交排污登记单位应在实际排污前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01提交排污登记表后,系统将即时生成登记编号和回执,排污登记单位需自行留存。02排污登记单位必须对填报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全部责任。03排污登记表的有效期与变更排污登记表自获得登记编号之日起即刻生效,其有效期限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若排污登记信息有任何变动,排污登记单位必须在信息变动后的二十日内完成变更登记。如果排污登记单位因关闭等原因不再产生排污行为,应立即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注销其排污登记表。当排污登记单位的生产和排污情况发生变化,依法需要申领排污许可证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及时申请排污许可证,并注销原有的排污登记表。排污登记表的注销与排污许可证的申请第四十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许可证和排污登记信息纳入执法监管数据库,将排污许可执法检查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年度计划,加强对排污许可证记载事项的清单式执法检查。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未按规定填报排污登记表等违反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需将排污许可证和排污登记信息整合至执法监管数据库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整合信息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响应速度。数据共享定期更新数据库信息,以反映最新的排污许可和登记情况。动态更新纳入执法监管数据库01年度计划将排污许可执法检查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年度计划,确保检查的定期性和系统性。排污许可执法检查02清单式执法采用清单式执法检查方式,对排污许可证记载事项进行逐一核查,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排污要求。03跨部门协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果。01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对于未取得排污许可证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依法进行严厉处罚。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对于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根据违规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相应处理。未按规定填报排污登记表对于未按规定填报排污登记表的行为,将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后果。违法行为处理0203第四十一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落实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排污单位提交执行报告的及时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排污行为的合规性、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各项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等内容。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检查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开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要求排污单位补充提供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必要时可以组织开展现场核查。检查内容排污单位提交执行报告的及时性01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提交了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报告内容的完整性02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是否涵盖了所有要求的内容,包括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排污行为的合规性03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是否存在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的准确性04排污单位提供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等情况。组织开展现场核查在必要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实地了解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进行审查,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要求排污单位补充提供材料如果发现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存在问题,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要求排污单位补充提供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检查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排污单位进行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检查结果纳入排污单位的环保信用记录,作为后续监管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期检查和公开检查结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督促排污单位认真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