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_第1页
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_第2页
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_第3页
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_第4页
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文学批评》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文学批评方法的分类依据:根据批评主体的文学观念和批评观念,分为三部分计十二种批评方法(上):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印象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学批评突出的是文学的社会性和主体性;批评方法(中):文体学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对文本自身语言结构的分析研究;批评方法(下):读者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社会意识、主体意识与文本意识的结合。文学批评的性质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一、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以及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二、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欣赏的关系(一)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的关系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属于应用型学科。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文学理论因其体系的相对完备而较为稳定,作为应用学科的文学批评则由于处于接触创作实际的前沿而显得更为活跃多变。文学批评有助于促进文学理论的深化和变革。(二)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关系文学批评以文学欣赏为基础,文学批评还需进入理性层面。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差异1、批评姿态2、思维方式3、面对的对象和范围(二)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1、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第二节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述略(一)先秦两汉对《诗经》《楚辞》的评论(二)魏晋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三)唐宋时期的诗歌评论(四)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二、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一)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转型(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类型(三)周扬和茅盾的批评理论和实践(四)西方古典文学批评三、西方文学批评述略(一)古希腊罗马的文学批评(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三)17-19世纪的文学批评四、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二)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三)批评的理论化倾向;(四)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第二章文学批评方法(上)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倾向性,即考察作家作品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社会效果即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通过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以丰富人们的知识,以先进的积极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从而维护或破坏某种意识形态。三、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一)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把作品放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以真实性和倾向性为标准,运用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在评论小说这类叙事作品中,社会-历史批评特别注意对人物形象和环境的分析。(二)考察作家的创作与他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尤其是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当时的文学思潮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三)注重作品的社会功能四、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一)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社会历史内容,并且政治内容将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二)相对忽略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文学本身的继承和发展;(三)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五、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一)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二)从批评对象和批评者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节道德批评一、道德批评所谓道德,一般定义为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我意识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正常关系的规范体系。道德批评主张将文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主要采用道德的尺度评价文学作品。三、道德批评的运作(一)注重文学作品道德内容的阐释和评价(二)考察作家道德与创作的关系三、道德批评的意义和局限道德批评在人性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道德批评的阐释,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首先,道德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有些道德评价很难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其次,文学作品应该有比道德内容更丰富、更广阔的内容。第三,道德批评相对忽视文学作品的形式。第三节印象批评一、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专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二、印象批评的基本特征(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批评观: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批评标准:自我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注重批评实践中个人对作品的瞬间反应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文学批评中的理性认识持排斥态度(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印象批评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发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行美的再创造。印象批评在感受对象的审美特性时,特别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之美,如情调之美,境界之美,结构之美,语言之美,较少关心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生活。三、印象批评评述(一)印象批评的优势:1、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这些观念提高了批评的地位。2、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而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3、它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同时使批评本身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二)印象批评的主要流弊1、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张中缺乏理性因素和渗透,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很难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2、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第四节心理学批评一、心理学批评心理学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二、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无意识与性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指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2、人格结构本我:欢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四种改装方式:凝缩、置换、具象、二度加工(二)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1、作家与白日梦2、俄底浦斯情结:俄底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嫉、仇恨的心理。3、分享说三、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一)探讨作家的无意识心态(二)揭示人物的无意识心理(三)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四)探究文学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五)关注读者的阅读反应四、精神分析批评得失辩(一)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上的贡献1、拓展了文学批评的领域。2、对20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渗透。(二)精神分析批评的局限1、对文学活动中“性”的搜寻和解释。对于美简直是最最没有发言权的。长于分析短于判断。第五节文化学批评一、文化学批评:文化学批评是在文化人类学的启发和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学现象、综合研究文学的文化性质的批评方法。二、文化学批评的特征(一)注重文学的整体联系(二)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三、文化学批评的具体运用(一)发掘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与仪式;(二)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三)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分析中可以自然环境入手,进而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乃至主题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地域性。(四)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变迁。揭示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乃至各种文化的接触、冲突和变迁,是文化学批评的又一重要方面。四、文化学批评评述(一)优势:开阔视野,拓宽领域。更新研究方法。(二)问题:较多地强调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文献意义,忽略或不够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追求。当代世界文化和文学日益走向交流和汇通,文化学批评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中)第一节文体学批评一、文体学批评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性质入手,对其做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二、文体学批评的基本特征(一)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采用语言学的方法(二)审美意识的融入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审美情趣。文体学批评须关注语言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效果。在对字词句辨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文学语言包孕的情感和意义。(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文学语言常规研究(一)语音分析(二)词汇分析(三)句式分析(四)篇章分析四、文学语言变异研究(一)语音变异(二)词汇变异词汇性质的混淆。词汇搭配:有意违反常规,矛盾搭配对现有词汇的回避和新词的创造(三)句法变异句式不完整;对标点符号的摒弃或活用(四)篇章变异:作品的有头无尾或多重结尾;将不相干的事件组合在一起,由读者任意组接和发挥。(五)语域变异:文学作品大量借用其他语域的词汇;文学文体与其他文体交织。(六)书写变异:书写变异指文字的特殊排列,如空页,黑页,不同字体的混合使用,乃至在书写中插入各种图形。分析变异时应注意:1、语言变异的审美特征;2、语言变异与作品结构的关系第二节新批评一、新批评的先驱(一)艾略特的“非个性论”(二)瑞恰兹的语义理论二、文学本体论(一)“意图谬误”(二)“感受谬误”三、语义分析(一)新批评的“语境”理论语境包括三层:1、作品的上下文,2、当时的写作环境,3、历史积淀(二)新批评的主要批评术语含混: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反讽:“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悖论: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隐喻:喻体:一种具体的形象;喻旨:从形象中引伸出来的抽象意义;隐喻要求喻体和喻旨的关系为“远距离”、“异质”。张力:诗的张力就是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四、批评的“细读法”与诗歌分析所谓“细读”,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在阐明每首诗中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的有机统一。选择作品——分析词语及修辞手段——发现结构上的统一或和谐五、对新批评的批评完全立足文本,没有主体参与和现实参照的批评是不存在的,语言及其意义都有现实的参照物。批评过程比较琐细,失之整体观照。自新批评之后,人们关注文本,仔细分析作品中的词语和结构,欣赏诗歌中的机智和悖论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

第三节结构主义批评(一)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学性“形式”观陌生化(二)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特征1、摒弃主体、标举关系;2、形式就是价值;3、无信息的规则。(三)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叙事文分析A、叙事结构分析:分解情节;抽象集合。B、视角分析: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1、视角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2、视角分析:视角的选择、视角的轨迹、视角的移位、视角的变异C、叙述者分析:叙述者即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声音或讲话者”。它与视角一起构成了叙述。根据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的关系,可分为异叙述者和同叙述者根据文本中的叙述层次,可分为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根据叙述者的叙述行为,可分为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可分为客观的叙述者与干预的叙述者(四)结构主义评述第四节解构批评(一)解构批评的基本理论(二)解构批评的批评观(三)解构批评的几种策略(四)解构批评实践(五)解构批评评述

第四章文学批评方法(下)第一节读者批评一、读者批评的兴起读者批评,是一种以读者为指向的批评,它侧重从读者的角度理解文学及其意义。(一)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读者反应批评:斯坦利·费什:《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二)20世纪文学范式的转变二、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一)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意义需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实现。读者新的趣味和追求将对作家的创作起引导作用。(二)突出文学文本的未定性(三)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读者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影响和地位是由作品自身的质量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一部文学史应该是文学接受的效果史。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期待视野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三、对读者批评的思考读者批评在推翻作者的权威和否定文学作品的自主性之后,又树立了一个新的权威,一个训练有素的读者形象。这种超常的“读者”形象将会使读者批评重蹈绝对意义的复辙。读者批评将读者的能动性视为作品产生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容易导致效果相对论,而且可能促使文学创作越来越迎合读者的需要和兴趣,这是需要警惕的。如何恰当地评价读者在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如何把握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文学作品一方面应满足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应该培养和提高读者的情操。第二节女权主义批评一、女权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二、女权主义批评的思想先驱:伍尔芙(VirginiaWoolf,1882—1941);波伏娃(SimonedeBeauvior,1908—1986)。二、女权主义批评的新视野(一)反抗父权制文化(二)建构女性批评理论1、女性阅读:女权主义批评主张,阅读就是误读。它要求女性读者在阅读时改变原有的立场和思维习惯,由一个赞同型读者变成一个反抗型读者,通过拒绝赞同的行为,把根植于心中的男性意识去掉,重新评价文学作品。女权主义批评提出了“女性视角”的概念,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2、女性写作: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写作”是塑造和获得女性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三、女权主义批评的研究范围知识点(一)重新评价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二)关注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勃朗台姐妹、乔治·艾略特(三)寻觅女性传统四、女权主义批评简评女权主义批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女权主义批评将性别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开拓了文学批评的疆界。由于与女性文学、女性世界具有天然的亲合力,以及向女性经验的倾斜,女权主义批评的出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女性文学世界。女权主义批评面临的问题:1、由于女权主义产生于妇女争取权力的社会运动之中,因此女权主义批评在批评、阅读和写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政治和个人色彩,对文本的文学分析相对薄弱。2、女权主义批评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试图超越现有的男性理论,但又往往不得不借助已有的概念进行思维;它虽极力反对男性的主观臆造,但自身理论建设中却充溢着主观性。3、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过分强调性别差异,而忽视两性的共同点和女性的内在差异。若将妇女视为一个类别将可能犯普遍主义的错误。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不仅应该被承认,而且应该被倡导,这并不是女权主义批评较之其他批评方法更好或更有效,而是一种革命性的需要。第三节新历史主义批评一、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阐释文学文本的历史、文化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